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番禺招商 > 经济动态

五星!广州新质生产力指数发布,番禺获最高评级!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4-12-23 09:43:20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近日,“向新而行 粤创未来”广东新质生产力发展研讨会举办。现场《广州市新质生产力发展调研报告》正式发布,报告发布了针对11区的广州市新质生产力指数评估情况。最终,番禺区以新动能培育、政策&平台供给等方面的亮眼表现,荣获最高五星,摘得“发展新质生产力年度致敬区域”荣誉称号。全市仅三区获评最高五星评级。

       历时4个月,由南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发起的“广东新质生产力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经过专家评审和网络点赞,最终产生广东新质生产力“十大标杆”案例和一批创新案例、优秀案例。

       现场发布的《广州市新质生产力发展调研报告》用“力度大”“维度宽”“强度高”“精度准”“速度快”五个关键词来形容广州新质生产力呈现的趋势和亮点。报告中,围绕人才队伍打造、科技创新、新动能培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平台供给等五大维度设置20个指标,通过指数化计算后形成最终榜单。其中,新动能培育维度重点评价区域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和发展情况,而“政策&平台”供给维度则着重评价该区域的各类创新平台建设以及创新孵化体系情况,以衡量区域对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的平台保障力度。

图片

番禺区摘得“发展新质生产力年度致敬区域”荣誉称号

        2024年以来,番禺区持续放大“智造+智核”优势,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努力以科技创新加速拓展新质生产力。坚持以产业为基础、创新为驱动、培育为手段、服务为宗旨,帮助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修炼”专项技术优势,推动其在细分领域精耕细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图片

       截至目前,番禺区已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2家,总量排名全市第二,涵盖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基本建立了电池、电机、电控“三电 ”齐全的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形成了汽车整车75万辆/年的产能规模。除了拥有自主品牌广汽埃安、广汽传祺之外,近年来,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连接器龙头中航光电、汽车软件龙头光庭信息等纷纷也落户番禺,融入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全区226家汽车产业“四上企业 ”,成功打造了番禺第一个过千亿元先进制造业。

图片

中航光电致力于国际先进的光电连接器技术研究,是国内光电连接器专业化企业
       与此同时,番禺抢先布局以飞行汽车为代表的万亿低空经济蓝海。今年4月,全国首个低空经济应用示范岛落户广州大学城;今年1月,位于广州大学城的小鹏汇天旗下旅航者X2正式获得由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管理局颁发的特许飞行证,其在番禺研发试制及预售的最新款飞行汽车将亮相并交付使用;去年6月,广汽集团首款飞行汽车GOVE横空出世,实现全球首飞……

图片

小鹏汇天是一家低空载人飞行器研发商,致力于打造全球最安全的智能电动飞行汽车。图片

       当前,番禺正积极抢抓低空经济产业密集创新和高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黄金窗口期,探索飞行汽车等未来产业领域的战略方向、发展思路,依托广汽研究院、小鹏汇天、天海翔等航空航天领域重点企业开展飞行汽车技术联合攻关,重点加大动力推进、智能驾驶和陆空平台等关键技术研发, 共建飞行技术合作生态圈,打造安全可靠的立体出行“空中走廊”。

       纺织服装、珠宝首饰、灯光音响作为番禺三大特色制造业,镶嵌在番禺区的产业版图上。如今,番禺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魄力,整合服饰尚品、珠宝精品、声光潮品等“时尚六品”,全力冲刺打造第二个千亿级产业。

图片

中国跨境电商巨头希音凭借强大供应链体系,已成长为极具价值的“独角兽”

       基于番禺时尚产业雄厚的基础,便利的区位优势,完整的产业链条,蓬勃的市场主体,番禺印发了《广州市番禺区推动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组建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编制产业发展规划,谋划布局培育3-5个以时尚行业为主导的高质量发展园区,着力引进一批支撑带动作用强、示范引领优势明显的时尚产业企业和项目,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集团企业。通过延链补链强链,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推动上下游资源加速汇聚,形成全链条合力,促进全区时尚产业结构有序调整和优化升级,为蓬勃发展中的时尚产业再添一把旺盛的“火”。

图片

锐丰科技致力打造专业音响品牌,让世界听到中国声音

       同时,在政策支持和平台建设方面,番禺区推动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省级创新平台,广州大学城累计建成4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个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港澳创新创业平台以及12个高校双创基地,汇集各类科研平台213个,科教创新资源首屈一指。

图片

       毫无疑问,广州大学城就是一座“超级创新孵化器”。这些科研平台和创新载体的建设,不仅为师生提供了优越的科研环境和实践机会,也吸引了众多企业和人才的入驻。

       自2017年启动“青蓝计划”以来,番禺区累计投入近1.5亿元资金,引进落地739个“青蓝”项目,累计获得约19亿元融资以及万余项知识产权。2023年创新推出的广州大学城“创二代”工程,已培养近500位“创二代”之星,促成119家企业注册落地,构建起多元化创业人才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番禺区创新性地实施“1+4+X”产业发展战略,着力构建“1”个重点产业体系,全力打造三大特色经济业态,积极布局若干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增长态势的新兴领域,形成多元化的产业格局,用实际行动诠释创新引领、产业强区的战略部署。通过建立完善产业开放合作机制、加快推进千亿级产业矩阵建设等,为“智造创新城”建设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图片

       接下来,番禺将继续重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科教人才新优势,着力打造实体经济的主战场、新质生产力的承载地,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在广州市新质生产力的赛道上持续领跑。



来源:番禺融媒记者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