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为支持学龄前孤独症儿童更好地参与融合教育,区残疾人康复中心通过共通课程理念、共探个案研讨、共克社交困境、共建支持环境等举措,帮助孤独症儿童尽早尽快从康复机构转衔到融合幼儿园。
一是共通课程理念。秉持“主动沟通,深度融合”的原则,与融合个案所在幼儿园紧密合作,共同探索学前融合教育的核心理念与实践方法。根据孤独症儿童的障碍特点,结合幼儿园日常生活和活动环节,如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学习活动、运动等,深入剖析师幼互动、家园共育以及同伴交往等关键环节,帮助幼儿教师更加精准地识别孤独症儿童的发展需求,为孤独症儿童的转衔融合提供更为精准、有效的支持。
二是共探个案研讨。精准聚焦孤独症儿童在融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对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和标准,就如何帮助融合个案更好地适应、参与到幼儿园一日学习生活活动流程,进行细致分析、共同研讨,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明确阶段性干预目标,共同制定并实施孤独症儿童的个性化教育计划,确保孤独症儿童在融合幼儿园的班集体教学活动中获得成长和发展。
三是共克社交困境。加强孤独症儿童个案全生活学习流程的关注,通过对个案不良情绪行为表现的观察、记录、分析,直击其不良情绪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和负强化因素,从根源上缓和、化解孤独症儿童社交障碍问题。织密孤独症儿童个案家长、融合个案的幼儿园老师、康复教师的合作网络,就孤独症儿童的不良情绪行为问题互联互通、共研共克,帮助孤独症儿童个案提升情绪控制、需求表达的技能,从生活学习流程,从而促使孤独症儿童顺利适应校园生活学习环境,实现和谐、安全融合。
四是共建支持环境。加强幼儿园孤独症儿童康复知识的科普与宣传,促进幼儿教师及幼儿家长对学前融合教育的理解和支持,为孤独症儿童从康复机构转衔幼儿园创造机会。一方面鼓励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引导孩子帮助和关爱孤独症儿童,培养孩子的互帮互助、友善关爱的优良品德,建立同伴支持。另一方面加强师资队伍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增进融合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孤独症儿童提供行之有效的干预策略支持。
(区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