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区展能庇护工场是残疾人庇护性就业训练场所,主要为就业年龄段残疾人提供工作训练、人际关系训练、生活适应训练、社会融入训练、药物管理和就业辅导等服务。今年以来,区残联指导展能庇护工场以加强就业技能为导向,恢复残疾人社会功能,通过“三点发力”助推残疾人就业的实践之路。
一是聚焦需求,精准施策。通过问卷调查、面谈、家访等方式,了解服务对象家庭情况、就业意愿、家属意见、兴趣及工作学习经历。通过入场评估,初步评估服务对象的读、写、沟通、生活自理等能力,与镇街残联、社区保持密切联系,掌握服务对象社区支持网络,并实现一人一档,专人跟进,整理信息收归入库。根据需求调查制定措施,切实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帮助服务对象找准自身定位,助力实现就业。
二是深挖潜力,培训赋能。分析服务对象技能掌握优弱势,结合就业规划,精准靶向培训内容,分层分类设置班次,开展个性化实用技术培训。如组织服务对象参加职业面试流程,模拟招聘现场进行面试实操,与企业合作设立残疾人就业共建车间,提供定制化工作环境、技能培训和支持。对培训成效实行阶段性评估,通过测评、访谈、实操等形式,对服务对象进行综合能力测评、就业能力自我评估和岗前职业能力评估,成绩合格者将录入就业人员储备库。
三是抓住关键,保障就业。对已成功就业的服务对象,庇护工场提供就业跟踪服务,定期随访、电访、法律法规宣教、就业合同审查等,帮助就业人员技能持续提升,防范就业风险和维护合法权益;邀请已成功就业人员回工场参加活动,分享就业经验和故事,激励更多服务对象积极面对就业挑战;定期走访企业,跟进企业岗位需求,通过环境安排、目标解构、视觉组织、制定结构化时间表等方式,结合企业需求为服务对象“量身定制”工作岗位,形成“因人设岗—全过程培训—员工储备”的残疾人员工管理机制,实现残疾人有岗位可选与企业有政策可享的双赢局面。
(区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