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
时间:2015年1月8日(星期四) 10:00至11:00
简介:当季是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的高发季节,为此,记者请教了番禺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局、工商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告诉大家怎么预防。
记者:请问诺如病毒有什么症状?
区疾控中心:诺如病毒的主要症状是呕吐腹泻,发病突然。
诺如病毒潜伏期多在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小时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此外,也可见头痛、寒颤和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
记者:请问诺如病毒是如何传播?
区疾控中心:主要通过接触病毒污染物传播。
诺如病毒主要经消化道传播,传染性强。感染者粪便和呕吐物中可以发现诺如病毒,可以通过几种方式感染诺如病毒:食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饮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饮料;接触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手接触到口;直接接触到感染者(如照顾病人,与病人同餐或使用相同的餐具)。
记者:请问诺如病毒如何预防?
区疾控中心:预防诺如病毒要注意饮食和卫生。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要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保护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大小便,对病人的呕吐物及粪便要及时消毒处理,确保周围环境的清洁;被污染衣物应该用肥皂水彻底清洗;
2、注意饮食卫生,以免“病从口入”:不吃不洁净的食物、不购买街边小店的零食。不带零食到学校。饭前、便后要把双手洗干净。所有食物应彻底煮熟才食用。餐具要经常消毒,不与别人共用餐具,提倡使用“公筷”。注意饮水卫生。不喝生水,不与别人共用水杯。讲究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提高身体素质。平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注意营养均衡,增强体质。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若出现了身体不适(特别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应及时告诉家长或老师,并前往正规医院诊治。关注他人的健康。若自己患上了传染病,应及时与健康人隔离(不到校上课),并积极配合医院的治疗。持“病情证明”返校上课,不隐瞒病情。治愈后,须持有正规医院开具的病情证明书返校上课。近期感染诺如病毒的食品加工者在完全康复前避免从事加工食品工作。
记者:请问我区对于防控诺如病毒做了什么部署工作?
区卫生局:我们联合区教育局、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区工商局等部门立即采取措施,严防疫情扩散。对防控工作进行了周密的部署
1、要求各医疗机构加大对急性胃肠炎的监测力度,并对病例进行筛查,及时发现聚集性疫情。
2、各学校和托幼机构加强晨检、午检和缺勤追踪工作,发现病例及时进行隔离治疗。各学校和托幼机构落实教室等公共场所的消毒工作,出现病例时要加强消毒。
3、加强对各饮食单位的检查督导和食品安全监管,完善各项食品安全制度和设施,防止肠道传染病及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暴发。
4、加强肠道传染病防控的大众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宣传。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和《番禺日报》宣传普及预防诺如病知识,并向社区、学校、餐饮场所及医院等发放预防诺如病宣传折页6000份。
记者:请问我区对于预防诺如病毒做了什么工作?
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我们立即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严防诺如病毒。
首先对南村镇辖内几大重点区域的学校周边进行全面检查,不漏过一个食品安全死角。针对辖内几个中小学校饭堂及学校周边食品、餐饮档铺进行检查,不放过一个蛛丝马迹。并且细致检查,严格执法。现场发放宣传资料,及时将诺如病毒的防控通知送达到位,并提要求:一是要求各负责人要引起高度重视,做好防控病毒宣传工作并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故;二是要做好从业人员的管理、加强场所卫生消毒、确保设施设备清洁、保证原料来源合法、规范加工制作流程、及时清理厨余垃圾;三是要严格落实索证索票制度,坚决杜绝销售“三无”产品,做好场所消毒,保证食材新鲜。下一步,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查处违法行为,对于存在问题未及时整改的业户,绝不手软,立案查处,希望通过以上举措严控诺如病毒,共同为辖区内数以万计的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食品安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