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街着眼丰富群众的文体生活,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充分保障各项文化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力地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与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是建设一流场馆。投入2000多万元建设占地面积1798平方米的8层综合文化大楼,内设乒乓球室、健身室、图书阅览室、绿色网园、舞蹈室、钢琴室、演艺厅等多个场室,方便群众健身锻炼、读书看报、上网冲浪、技艺培训等;投入400多万元升级改造锦绣文化中心,提升舞台效果和文化品位。投入266万元升级改造占地面积336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让公园的休闲、健身、娱乐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是配齐设备器材。近几年,先后投入50万元购买展览、健身、乐器、音响、摄影机、宣传等设备器材,为各项文体活动的顺利举办提供了充分保障。完善面积256平方米、藏书3万册、每年增加上千册的图书馆建设,实现图书采编目、典藏和借还的自动化操作,室内的书刊全部实现开架阅览,方便群众随时借阅,并与市、区图书馆进行联网,实现“通借通还”服务。
三是擦亮“非遗”名片。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搜集整理相关非遗资料;擦亮具有地域特色的“康公出会”、“孔子诞”、“方帅诞”、斫琴制作、龙狮、白家拳等文化名片,每年定期开展相关活动,扩大文化名片的影响力,先后获评“广东省龙狮文化之乡”、“中国龙狮文化之乡”,3支龙狮队先后获得广东省、广州市龙狮队比赛金、银奖,街文联获广州市首届小品小戏大赛银奖,街文化体育服务中心顺利通过广东省特级文化站复评。
四是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建立文物保护队伍,设置文物保护监督员和文物保护信息员,专门负责文物管理工作;以《不可移动文物巡查制度》《文物安全管理制度》为依据,结合我街实际情况,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定期巡查,确保文物安全,完善文物“有保护标志、有保护范围、有档案管理、有专人或机制管理”的“四有”制度。现我街被列入市级登记保护的文物2个,被列入区级登记保护的文物38个,其中祠堂33个,古墓5个。
下一步,我街将盘活现有文体资源,加大文体专项经费和文体设施设备器材的管理,做好文体服务与管理工作,让广大的群众享受到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