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广东省行政许可监督管理条例》的要求,现将我单位2024年行政许可实施和监督管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24年,我单位共有行政许可事项32项,其中“施工许可证变更(建设规模变更)”等11个子项因上级调整、职能变更等原因,已合并、取消或迁移其他部门),全部已进驻广东省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2024年全年申请量3840宗,其中受理3839宗,不予受理1宗。全年办结3839宗行政许可事项,全部按时办结,其中审批同意3529宗、审批不同意310宗。
(一)依法实施情况
我单位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定的审批权限、范围、程序、条件开展行政许可审批,不存在变相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情况;根据有关要求,不定期对行政许可配套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修改、完善。
(二)公开公示情况
本单位按要求,在广东政务服务网公开公示所有行政许可事项的实施主体、依据、程序、条件、期限、裁量标准、申请材料及办法、收费标准、申请书格式文本、咨询投诉方式等信息;有关公开公示信息明确、细化,符合政务服务一体化、标准化要求。
(三)监督管理情况
为了进一步强化行政许可实施监管,本单位制定了《番禺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行政执法公示制度》《番禺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番禺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制度》等制度。对2024年行政执法案卷进行了案卷评查工作,就相关问题进行了通报,各部门已按要求进行整改。
(四)实施效果情况
一是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得到进一步深化。2024年全年共办理行政许可、公共服务、其他行政权力及行政给付事项共13020宗。按时办结率、“可网办率”、电子证照绑定率、“最多跑一次率”等服务质量指标均为100%,实现群众办事“零跑动”“零见面”。每年均能圆满完成市区的一体化政府服务评估工作。
二是2024年,我局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绩,受到上级的肯定和群众的认可,政务服务第三方行政效能综合评价考核等次为A+,连续第9年获评“优秀政务服务窗口单位”。
(五)创新方式情况
一是持续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各项指标,不断提升“建筑许可”指标营商环境。全局32个行政许可事项时限压缩率90.71%;85项一体化政务服务事项政务服务主动好评率、网上服务成效率、按时办结率等服务质量指标均为100%,实现群众办事“零跑动”“零见面”。2024年全年共办理行政许可、公共服务、其他行政权力及行政给付事项共13020宗,按时办结率为100%。积极做好省优化营商环境评价工作,2024年广东省营商环境评价首次延伸至(县)区一级,市得分以被抽取(县)区情况为准。番禺区代表广州参评,并承担了现场磋商迎检重任,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多措并举,牵头组织区“办理建筑许可”指标组成员单位,做好迎评工作,于2024年7月4日顺利完成了现场磋商工作。评价结果我市位列第一档,我区位列县(市、区)及镇街评价结果中第一档,其中获得经营场所(办理建筑许可),我市得分 97.65 分排名第一,高于排名第二深圳(91.83 分)。
二是进一步深化完善施工许可分阶段审批改革,全面推进施工许可3.0审批指引。完善多部门联合协调机制,联合发改、市场监管、规资等力量组建“组团服务”团队,定期组织项目协调会议,与建设单位沟通解决项目各环节堵点难点问题;严格落实“清单外无审批”,深化施工许可分阶段审批机制,做好施工许可与施工图审查、消防审查、融合监管、竣工联合验收等关键节点衔接,持续提高审批系统信息共享化、申报便利化、审批智能化水平。2024年共核发十五运会项目施工证3个,“卫建50”项目施工证20个,2024年全市领域投资项目涉番禺区项目施工证37个,进一步助推重点项目顺利开工建设。
三是聚焦痛点难点,强化政策指导,不断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助力项目竣工验收。针对既有建筑竣工验收难题,全面梳理我区相关情况,针对不同的项目,安排专人“一对一”指导建设单位,按照“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原则,实行“一案一策”。通过细化项目分类、优化审批流程、专人指导等措施,协助申报单位快速了解、准备申报材料。同时,通过审批流程再造,进一步提升了审批效率,审批时限从7个工作日压缩为1个工作日,压缩率达86%。2024年10月12日,广州市番禺区新造医院历史遗留工程顺利完成竣工验收备案,该项目是我区首宗完成的既有房建工程竣工验收备案项目。支持既有建筑调整使用功能办理消防审批事宜,制定《关于印发<关于贯彻落实支持既有建筑调整使用功能办理消防审批事宜的实施意见(试行)实现融合监管的通知>的通知》,指导了广州盈图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室内装修工程、全季酒店(长隆万博店)等既有建筑改造项目顺利通过竣工联合验收。
四是进一步完善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项目承诺制审批工作。印发了《番禺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完善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项目承诺制审批的工作制度》,通过建立台账、及时催缴,落实承诺制闭合以及信用管理等措施,多管齐下完善承诺制审批管理,进一步推进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的收缴工作。在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的同时,完善承诺制的闭合管理。该做法得到了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的认可,并向其它区宣传推广。
(六)推行标准化情况
本单位按要求在政务服务网发布各事项《办事指南》;依法规范行政许可事项名称、实施依据、申请条件、申请材料、办理时限、受理范围等要素和减少自由裁量权情况。本单位行政许可事项时限压缩率90.71%、网上办事深度(Ⅳ)100%。所有事项最多跑一次率、电子证照绑定率、材料导办配置率、“可网办率”皆为100%,实现群众办事“零跑动”“零见面”,圆满完成上级交办的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评估工作,符合我区标准化建设要求。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是审批事项采取省市区的多种审批系统,系统之间存在信息共享和系统融合度仍需进一步提高。二是电子证照调用功能和“好差评”系统设置功能仍需继续完善。三是云晓屋无手机端APP,群众使用不便,影响云服务率,需尽快推出。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及有关建议
(一)强化系统集成,推进数据共享
根据新的政务服务一体化建设要求,加强与上级部门和区政数局的沟通和联系,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从源头上解决信息技术问题,完善业务审批系统设置,加快系统升级,实现电子证照的自动获取,建立信息数据共享机制,以进一步提高群众企业办事的便利度。
(二)靠前开展暖企服务,优化住建营商环境服务
主动靠前开展暖企服务,建立政企定期对接机制,搭建政企沟通“绿色通道”,积极解决企业实际困难。落实营商环境改革试点任务,简化人防审批手续,实现人防工程统筹规划、一次报批、分期建设,提升战备效益和经济效益。优化“网上服务”,提高审批系统信息共享化、申报便利化、审批智能化水平。
(三)加强集成创新,探索推进智能化审批
探索简单事项“秒办”“极简办”机制,结合实际稳妥推动实现智能化审批“秒批秒办”,“系统审”替代“人工审”。全面梳理事项库中事项清单,加强对企业(群众)和经办人的宣贯,能调用电子证照的,及时设置关联电子证照,建议结合电子投票模块,减少纸质签名等原始材料,同时提高系统扫描文件上传质量要求,实现全过程“全网办”“无纸化”,减少纸质档案,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
(四)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创新试点工作
对标世界银行发布的新评估体系初步概念书,进一步提高番禺区企业获得经营场所所涉及的相关监管措施和服务的便利度。支持项目“拿地即开工”常态化,深化完善施工许可分阶段审批机制。积极贯彻落实市住建局印发的房屋建筑工程办理施工许可证审批指引(3.0 版),做好施工许可与施工图审查、消防审查、融合监管、竣工联合验收等关键节点之间的无缝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