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机构专页 > 区政府部门 > 番禺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 > 行政执法

广州市番禺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来源:番禺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 发布时间:2020-12-14 09:24:06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2020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局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统筹推进依法行政,不断规范执法行为,努力提升执法效能,大力加强普法宣传,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严格按照《广东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6-2020年)》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推进法治建设工作。现将我局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法治建设情况

  (一)整理权责事项,明确市场监管职责

  按照“互联网+监管”迎检工作要求,对所有权责事项进行了梳理,厘清区级市场监管职责,完成事项认领及检查实施清单录入工作,使“互联网+监管”能力第三方评估工作顺利通过。借此契机全面整理实施清单,通过梳理权责清单明确“法无授权不可为”,通过梳理责任清单明确“法定职责必须为”,通过建立负面清单明确“法无禁止皆可为”。

  (二)完善制度建设,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我局重大行政决策机制,促进依法行政,大力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全面提高市场监督管理机关的行政能力和管理水平,一方面,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事项制度的实施办法》,对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实施党组集体决策制度;另一方面,修订了《番禺区市场监管局案件审议委员会工作规定规则》,集中讨论法律适用、自由裁量权使用等方面,不仅确保了行政处罚合法,还大大提高了案件审议的效率。

  (三)全面落实三项制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参照《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工作方案》要求落实三项制度。一是严格执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为各执法单位配备执法记录仪、便携式打印机、笔记本电脑、录音笔等执法设备,为执法行为的全过程记录做好硬件保障,并要求各执法单位在直接涉及生命健康、重大财产权益的现场执法活动使用执法记录仪等录音录像设备,确保执法全过程记录的有效落实。二是严格执行法制审核制度。严格按照《市场监管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要求,法制部门对各执法单位查办的所有行政处罚案件进行审核;制定《番禺区市场监管局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实施办法》,明确审核的内容及程序。三是严格执行行政执法案件公示制度。积极落实行政执法信息建设和案件公示制度,要求各执法单位将今年办结的行政处罚案件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广东省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平台、信用广东等途径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行政执法公开透明。

  根据《广东省司法厅 广东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关于开展行政执法“两平台”第二批试点工作的通知》,我局被确定为第二批试点单位。2020年7月29日,我局下发《关于印发行政执法“两平台”实施方案的通知》并开始正式启用“两平台”作为执法办案系统,为全面落实三项制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四)加强“两法衔接”,实现刑事处罚与行政处罚无缝对接

  在市场监管涉刑案件查办中,严格执行《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等有关规定,对符合移送的案件第一时间移送公安机关。其次,充分利用“两法衔接”信息平台,加强与检察机关信息沟通。

  (五)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

  1.做好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按照《区政府及部门规范性文件设定的保留证明事项清单》《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民法典涉及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有关要求,积极做好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共计清理《广州市番禺区品牌奖励管理实施办法》及《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番禺区标准化战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证明事项11项。

  2.落实规范性文件公平竞争审查机制。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机制,严格履行审查程序,避免出现排除、限制竞争情况。2020年,共完成公平竞争审查的文件有6份。

  (六)全面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制度

  1.落实法律顾问制度。聘请广东华誉品智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团队作为我局法律顾问。法律顾问使我局获得专业法律咨询服务常态化,为我局重大行政决策、行政处罚案件、举报投诉线索提供法律意见。多次参与行政执法和监管疑难问题讨论,代理我局行政诉讼应诉等法律事务工作,充分发挥了法律顾问的重要作用,有效实现法律风险的事前、事中、事后防控。

  2.落实公职律师制度。做好公职律师申请及换证工作,鼓励已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人员申领《公职律师工作证》,现我局共有15名公职律师,全力打造市场监管“法制”铁军。下一步,我局将按照《番禺区关于推进公职律师制度的实施方案》要求,健全完善公职律师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公职律师的作用。

  (七)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建立行政执法日常检查监督机制。每年组织至少1次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按照《广东省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标准》对各执法单位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检查、行政强制案卷材料进行评查,同时派出法制审核人员,配合市局开展的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

  (八)健全执法人员和法制审核人员管理,加强执法保障

  1.做好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证换证工作。

  及时做好执法证即将到期人员考试及换证工作,确保执法工作有效衔接。由于疫情原因,综合法律知识网上考试不能在原集中地点进行,我局积极与区司法局沟通,克服场地、设备、网络等客观困难,顺利完成四批次的考试任务,共计参加考试210人,考试通过率为100%。下一步,我局将逐步做好换证工作。

  2.做好法制审核人员备案工作。按照《广东省司法厅关于填报法制审核人员信息的通知》要求,对2018年1月1日前首次从事法制审核工作以及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或者司法考试人员进行法制审核人员备案,建立法制审核人员信息库。

  二、职能履行情况

  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局全体公务人员于1月26日提前取消休假,局领导亲自挂帅,机关科室下沉一线,与基层所并肩作战,全力开展农贸市场、餐馆、药店、冷库疫情防控工作,累计出动83234人次,检查各类单位390820家次,其中农贸市场26411家次,餐饮单位76699家次,药店医疗器械相关单位33265家次,立案查处56宗。由于抗疫工作成绩突出,我局被评为“广州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刘亚贞同志被评为“广州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黎志强同志被评为“广州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党组书记、局长卢鼎更是被评为“广州好人”、“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主要工作如下:

  (一)强化党建引领,助推疫情防控凝心聚力。一是局党组强化使命担当,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第一时间成立了以局党组书记为组长的局新冠肺炎防控领导小组,局领导率先垂范,对全区各镇街开展交叉检查、督查指导,落实疫情防控属地责任;充分发挥各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坚决落实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二是亮身份显担当,让党旗飘扬在抗疫第一线。在全区75个农贸市场建立“党员先锋突击队”示范岗,前移战线,齐心协力筑牢市场疫情防线。三是凝心聚力抗疫情,吹响党员抗疫集结号。通过积极与区委组织部和区直机关党工委沟通,区委党校、区检察院、区水投公司等单位派出280多人次的党员先锋突击队员加入我局抗疫一线,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组成“尖刀班”加入我局一线抗疫队伍;安排局机关科室支援各监管所,投入到抗击疫情一线最需要的地方开展工作,全局上下呈现同心抗疫、共克时艰的抗疫局面。四是坚持社区服务常态化,为一线防控减压增效。组织全局在职党员加入社区志愿服务队,回报到社区(村)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五是疫情无情人有情,党员捐款献爱心。动员下属27个党支部书记迅速行动,组织全体党员积极开展自愿捐款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二)强化多措并举,全方位做好疫情防控。

  1.强化防控用品管控,助力疫情防控物资供应。一是做好防控物资保障。迅速摸清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底数及生产供应情况,积极走访企业,协助协调帮助企业解决复工复产困难,增加物资供应。二是组织落实驻点监管。组织人员对口罩生产企业进行驻点,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并协助做好应急医疗器械快审快批快检及相关部门物资保障供应。三是指引和帮扶企业转型。积极与有转型意向的50余家企业主动沟通及接受咨询,现场调研并邀请市局器械处、审批处专家到现场给予技术指导。

  2.强化市场疫情防控,保障“菜篮子”安全供应。一是强化标准措施。在全市率先严格落实农贸市场标准化措施,督促人员有效佩戴口罩、市场消毒全覆盖。二是实施驻场值守。对农贸市场实施“一人一场”的驻场值守,全面落实市场内商品明码标价,严查活禽交易和“1110”制度落实情况,督促市场开办方和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在全市率先叫停辖区各农贸市场及临摆点经营野生动物及其产品,运用监控摄像头抽查活禽经营户,增加监管震慑力。三是有序推动谢村综合市场复市,制定《谢村综合市场复市保供防控工作方案》,成立谢村综合市场联合驻场工作组,确保市场防控工作落实到位。

  3.强化药店监督检查,保障“药匣子”重点管控。创新药店工作标准,在疫情较为严重的时期实施开窗售药方式,同时全面落实药品零售企业在销售发热、咳嗽类药品时实行登记报告制度,落实我区979家药品零售企业已在广东省智慧食药监系统中的登记管理系统注册,落实每日销售药品、咳嗽类药品信息登记上报,对发现有发热咳嗽、有重点疫区相关接触史的人员要及时报告当地“三人小组”;加强我区线下口罩销售定点药店巡查,督促药店不发生搭售、抬价等违法违规,确保所售产品质量安全及口罩不被截留。

  4.强化投诉举报处置,严格规范市场经营秩序。一是全力做好线索处置。疫情防控期间,实行24小时值守措施,严格做到案件工单“当天接,当天派,不过夜”。二是加强线索跟踪督办。严格按照区指挥中心、上级相关部门的时限和质量要求处理投诉举报线索,全部紧急与督办工单均按要求办结、反馈,未出现超期情况,有效防止群体性事件发生。三是迅速处置舆情。针对石楼“飞越健身”、桥南“鑫艺美发”等集中投诉,按照“三三制”要求,及时向相关科所发布诉请预警,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5.强化餐饮环节管控,严防聚集性疫情传播。一是加强聚餐活动管控。提前介入叫停东环街龙美村“十乡会景”巡游活动及2万人聚餐活动,叫停2家经营野生动物餐馆,2月7日发布我区疫情防控“1号通告”,率先在全市暂停堂食;2月23日发布我区疫情防控“4号通告”,明确餐饮单位按防控标准执行,有条件放开堂食。二是制定和宣贯疫情防控统一标准指引。先后制定《番禺区单位食堂就餐场所防控指引》和《单位食堂防控检查要点表》,对养老机构、工地食堂等开展现场督导巡查;充分发挥区饮食行业商会、区名厨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并发动媒体开展宣传报道,提高市民知晓率,促进餐饮单位配合落实堂食要求。三是监督检查与服务指导双管直下。抽调机关科室人员支援各监管所,在中午、晚上等餐饮营业高峰时段加强巡查,局领导加强明察暗访,严格督促复工餐饮单位落实防控措施。四是加强隔离酒店监督检查,对隔离酒店周边外卖餐饮单位开展检查,对美团、饿了么平台综合排名较前的单位进行线上线下巡查,及时纠正高风险食品,确保集中隔离人员饮食安全。五是加强学校食堂监管工作。对辖区学校进行全覆盖检查,督促各学校落实设备设施、餐饮用具等进行全面消毒、从业人员健康管理、食品采购和贮存等制度,全力保障广大师生饮食安全。

  6.强化市场价格监测,保障民生物品稳定供应。认真做好9个监测点防疫用品和重要农副产品价格监测,分析价格走向,密切关注物价举报投诉及舆情,从严从快查处价格类违法案件,23个自然日办结的广州某公司药店哄抬口罩价格案,入选全省价格领域典型案例。加强各类商家监督检查,督促辖区药店药房、医疗机构、农副产品市场、超市、餐饮单位做好明码标价,同时发送告诫短信、微信,提醒其持续做好明码标价,提高经营者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

  7.加强重点场所监管,严防进口冷冻品疫情输入。牵头迅速成立番禺区市场疫情防控工作专班,成立大罗塘驻点团队,严防进口冷冻肉制品和水产品污染输入疫情。联动其他职能部门、各镇街持续强化冷冻品安全监管,重点加强进口冷冻肉制品和水产品监管,全面落实“三强化三覆盖”,落实“四个必检”,督促冷冻品经营者使用广东省冷藏冷冻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简称“冷库通”)的使用,实时上传入库产品信息保障进出口食品安全。

  (三)强化指导帮扶,助力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一是积极推行行政许可快审快批容缺服务,实行“不见面”审批,提高审核效率,加快核发审批结果。二是主动靠前助力企业解决难题,用好惠企政策帮助减轻企业负担。三是开展暖企和刷亮“番禺制造”品牌走访活动,督促企业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落实落细各项防控举措。四是指导帮扶餐饮单位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提出落实相关优惠政策、推动拓展新商业模式、强化产品质量和明码标价监管、有效防范处置舆情热点、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和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等6项对策建议,推动专业市场积极应对疫情渡过难关、稳定发展。五是全面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对新冠肺炎防控隔离点开展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检查,加强对超期未检和检验不合格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查。

  三、存在问题

  机构改革后部分科室设置和职能仍有不清晰的地方,造成扯皮推诿现象;基层监管力量不足,基层监管执法能力与担负的任务不相适应等。

  四、下一年度工作计划

  (一)结合疫情防控,保障五大安全

  1.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整治。持续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监管。

  2.提升餐饮质量安全水平。探索进一步运用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进行监管,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

  3.严惩药械经营违法行为。严密排查“两品一械”安全风险隐患,逐步构建统一完善的“两品一械”安全立体风险防控体系。

  4.继续强化产品质量监管。继续抓好食品质量安全、口罩防疫用品质量监管和认证监管等工作。

  5.扎实开展特种设备监察。全力做好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中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开展元旦、春节、国庆等重要时段的特种设备监督检查,有重点地开展各类专项检查。

  (二)严格日常监管,规范市场秩序

  1.重点抓信用监管。落实番禺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跟进区跨部门联合抽查工作计划的具体实施和抽查。

  2.常态抓市场公平。做好防疫用品、重要农副产品和农资产品价格监测工作,突出抓好转供电价格优惠落实、政府定价(指导价)监管、打击价格欺诈、反不正当竞争、商务行政执法、公平竞争审查等。

  3.严格抓广告监管。完善广告监测监管机制,推进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电子商务平台、移动客户端和新媒体账户等互联网媒介广告整治。

  4.持续抓双打、打传工作。充分发挥番禺区“双打”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作用,形成监管执法合力。

  (三)突出问题导向,维护群众利益

  1.多措施保护消费权益。提高线索处置效率,加大统计、预警、督办力度,对临近超期线索重点督办,切实提高队伍执行力。

   2.创新性强化网络交易。学习先进管理经验,积极探索网络交易监管新理念和新做法,深化“大数据定向监测”监管,解决日常监管难题。

  3.全方位开展综合治理。继续发挥区“查无”工作机制,跟进无证无照整治工作进度,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工作部署,突出分类整治,促进无证无照经营向持证持照合法经营转变。 




番禺区市场监管局

2020年12月14日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