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机构专页 > 区政府部门 > 番禺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 其他

广州市番禺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来源:番禺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0-12-30 17:05:17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为深入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总体要求,紧密围绕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求,严格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番禺区政数局坚持以建设全程电子化为主、自助办理为辅、人工服务为补的智慧政务模式为发展方向,全力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积极探索政务服务新模式,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不断提高企业和群众办事的便利度、舒心度,为我区全面推进法治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保驾护航。2020年,全区共受理业务213.75万宗,群众评价满意率99.87%,收到锦旗49 面,表扬信198封,1303项依申请事项100%最多跑一次、98%办事不用跑、100%进驻实体大厅、99.92%纳入综合窗口受理,100%可预约;行政许可事项时限压缩率91.67%、即办率80.12%。荣获“全国政务服务最具创新力政务服务大厅”、“2020年度政务服务最佳实践奖”等国家级奖项,接待了来自全国北京、杭州等地约90批次逾千人次的参观学习交流。

  一、以标准促优化,政务服务提质增效。

  (一)推进标准化建设,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一是落实标准化系统应用,推进“一件事”套餐建设。现已完成250个政务服务事项梳理、30个“一件事套餐”主题服务信息系统建设。二是统一服务模式、收件标准。全区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均已按照“集成服务”改革要求,完成中心升级改造,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服务模式。延伸至镇街、村社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共400项,除窗口地址、窗口咨询电话等信息可由各镇街补充完善外,其余的事项名称、申请材料清单及相关说明、承诺办结期限等关键信息均由区业务部门统一编制,实现同一事项全区统一标准。三是加强标准化专业培训。积极对业务人员开展宣传动员培训,确保业务人员明确标准化的目标、意义及实现方法。组织专业标准化团队根据政务服务事项梳理、标准化系统应用等各个阶段的工作要求,对业务人员开展政务服务事项梳理技术培训、标准化应用系统操作方法培训、群众解疑答惑培训等各类培训。

  (二)简化审批流程,压减办理时限。一是实现开办企业全流程网办。作为“广州市开办企业一网通平台”示范区,我区率先推出“一网通办、一窗领取”模式兑现惠企政策,实现企业开办零成本、压减流程至1个环节、用时压减至0.5天。3月,我区发出全市首个新开办企业“大礼包”(营业执照、一套5枚印章、发票和税务Ukey)”。截至12月9日,我区通过“一网通平台”共发放开办企业大礼包15135份,全年为企业节省开办费用超过1000万元。二是落实“建筑许可”审批改革。推进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工程项目审批改革措施、低压非居民电力外线工程免审批、电水气外线工程并联审批等重大改革措施实施在番禺率先落地。我区在全市首宗通过审批平台申请竣工联合验收到取得不动产权证仅用时3个工作日。

  (三)对标世行、服务湾区,全力做好企业服务。一是优化区政务服务大厅布局,分类设置“开办企业”、“建筑许可”、“登记财产”等服务区域,各区域设置一窗办理及提供咨询、帮办、邮政等服务。二是持续开展重点企业项目服务工作。设置“规上企业服务专窗”,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商业企业、以及其他重点企业提供一窗通办绿色通道,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不误。截至11月底,累计办理绿色通道业务404宗,节省审批时间7676天。三是推行银行网点免费代办开办企业业务。自2020年8月1日起,全区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广州银行、广州农商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广发银行、浦发银行共118家网点可为企业申请人免费代办我区开办企业涉及的申请营业执照、刻制印章、申领发票(含税务Ukey)、就业和参保登记、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预约银行开户等事项。四是设置粤港澳大湾区服务专区,为港澳人士和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简化港澳青年投资创业材料。港澳台自然人持身份证、回乡证、台胞证或其他身份证明文件可直接办理工商登记。

  二、强化规范管理,事项应减尽减、应进必进。

  (一)中介服务事项应减尽减。一是强化中介事项合法性审查,对设定依据逐一进行条文比对,全面清理设定依据为规章以下规范性文件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34项,对保留49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实行清单式管理,通过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中介超市等多渠道对外印发公布。二是落实减费降负,承诺即“减”,对保留的行政审批相关中介服务事项,进一步梳理分类,凡是法律法规未明确要求相对人必须委托第三方中介服务机构实施的,允许相对人按要求自行开展,凡是法律法规无明确要求相对人购买的,优先采用财政资金购买,今年共调整7个事项改用财政资金购买。上述措施预计每年可为企业减负3400多万。三是强化中介购买行为的联动监督。加强与财政局、审计局的分工配合,联合财政局印发工作通知,要求各单位全面梳理中介服务事项,凡是利用财政资金购买不在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以内且为达到采购限额标准的中介服务事项,必须通过广东省网上中介服务超市选取,今年以来通过中介超市共发布22个项目,全部均已成功选取中介机构提供服务。

  (二)政策兑现服务事项应尽必进。一是做好动态更新,全面摸清底数。今年以来,我局多次组织部门开展政策兑现服务事项的更新工作,一方面要求实施单位全面核实政策实施依据是否继续有效,另一方面要求实施单位全面更新事项办事材料和办事指南等信息。二是加大力度推进政策兑现服务集成办理。按照全流程办理为主、现场办理为辅的原则,鼓励各实施单位加大信息化建设,推行全流程网办,对暂时未能实现的,必须全面纳入中心综合窗办理。针对未进驻中心事项较多的单位,专函进行督导,截至目前,全区现行有效的政策兑现服务事项共66项,21项已实现全流程网办,40项已进驻政务中心综合窗,16项延伸镇街村居办理。三是优化服务,助推复工复产。在疫情防控期间积极协调实施单位,要求各实施单位进一步精简审批材料、优化审批环节,全力助推企业复工复产,共推动区人社局等部门共受理政策兑现服务23000多宗,审批金额5600多万元。

  (三)缩减证明材料,推行审批便民化。一是组织对省市公布取消的证明材料进行梳理,共取消证明材料648份;全面清理我区仍保留的证明材料,确定可通过政府内部共享、告知承诺等方式替代或取消的证明材料299 份。二是推进我区电子证照签发应用。组织各部门完成区级事项签发电子证照自查事项1156项,已签发电子证照事项447项。三是推动“无纸质证明”城市改革。印发《番禺区创建“无纸质证明城市”改革工作方案》,各部门通过承诺制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221项;1297项政务服务事项6511份事项申请材料关联电子证照2085份;免提交材料数1783份,免提交比例达27.38%。四是组织区各部门梳理证明材料,取消证明1093份。

  三、依托信息化手段,助力服务能力再提升。

  (一)强化数据融合,构建智慧治理体系。一是建设番禺区信用信息录入系统。归集各部门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用信息,至今“双公示”信用信息共有383.37万条。新增信用“红黑名单”相关主题共14个,获取“红黑名单”信用数据超1亿条。对接广州市联合奖惩接口,实现“信用奖惩,一键搞定”智能模式。二是建设“令行禁止,有呼必应”指挥平台。用数据绘制番禺区政府在网格化、智慧党建、政务服务、行政执法、亲商服务、信用体系、经济运行、公共卫生等领域服务能力进行画像,以多维统计分析图表结合地图的展示方式一屏展示番禺区党建引领。三是通过“数字番禺”基础应用平台对接区公安分局“禺山智汇”平台、区来穗部门来穗人员管理系统,处理导入数据超1000万条,为各单位网格化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四是完善全区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平台。保障番禺区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维护和更新,确保其他部门调用的地理信息相关服务的稳定,至今为区应急部门、网格化部门、来穗部门、水务部门和镇街等提供服务调用共1016万次。五是强化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加强政务新媒体建设。区政府门户网站设置政府依法行政报告和部门依法行政报告栏目,公开年度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情况的报告等信息。区属各部门机构专页设置有行政执法栏目,公开行政执法、行政许可、其他行政行为等信息。

  (二)不断深化应用,提升政务服务软实力。一是“政务晓屋”推动“服务无界”。在全国首创推出5G+VR“政务晓屋”智慧政务新模式,以不见面、非接触、云端批的方式,为企业群众提供远程“面对面”政务服务及贴心“手把手”全程指导,实现少材料、少流程、少跑腿。截至12月6日,全区在镇街、社区(村)、园区、银行网点、商圈、高校等地已布设22台“政务晓屋”,办理业务581宗,并成功联办全省首宗清税证明和营业执照注销业务,用时从2天压减至30分钟。同时与南海、顺德、中山、清远等多地互设“政务晓屋”,推动业务异地受理、异地办理。二是开发区亲商服务平台。平台包括企业服务、招商引资、金融服务、宣传推介四大功能模块,搭建企业与政府,企业与金融机构,企业与企业的沟通桥梁,协调解决用工、用地、基础设施、交通、环保、增资扩产、融资等方面问题。试运行以来,已覆盖“四上”企业3200多家,企业在平台上提出的87个问题已得到专人跟进并完成解决。三是完善番禺区重点建设项目用地(报批及出让)联合审批平台。实现从用地储备到工程建设全流程智能化监控,在区级办理流程内高度实现资源共享、最大力度提高办理效率。番禺汽车城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从奠基到投产一年半完成、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半年交地等,推动重点项目高效快速落地建设,至今已登记录入系统储备出让项目共82宗。四是开发“番商通”小程序移动应用,统一企业服务入口,进一步完善“民生通”小程序,统一市民服务入口。

  四、2021年工作思路及措施

  (一)加快推进万博分中心升级改造、南站分中心建设工作。在万博商务区建设“万博政务城市客厅”。将原有首层政务服务中心改造成24小时智慧政务服务大厅,新增部分与区文化馆分馆共建融合,在政务服务基础上增加文化元素,打造独具番禺特色的“政务城市客厅”。参照广州政务服务中心琶洲分中心的模式,建设“广州政务服务中心南站分中心”,加挂“番禺区政务服务中心南站分中心”的牌子。在粤港澳大湾区和广佛同城的背景下,积极争取港澳、广东省、佛山市等地的支持,通过地方政府间协议,将粤港澳大湾区内其他城市对港澳地区的政务服务整合至南站分中心,汇聚市、区资源提供优质政务服务。

  (二)全力推进套餐式服务、告知承诺制审批服务。一方面,继续优化一网通在线申办时效,努力实现开办开业一网通办再提速;深化照后拓展应用,将场地证明全程电子办理等业务功能整合到“番禺区商事服务一网通办服务专区”,向市场主体提供主题式、套餐式集成服务,自动生成个性化材料清单实现“一窗”无差别受理。另一方面,在现有容缺容错受理的基础上,持续以方便企业和群众为出发点,进一步更新丰富服务事项数量,全面组织开展告知承诺服务事项梳理,分批推进我区告知承诺制审批落地施行。

  (三)大力推广5G+VR“政务晓屋”应用。一是在镇街、社区(村)、园区、银行网点、商圈灵活增加布点,通过“政务晓屋”,将省、市、区所有服务事项下沉到基层。全力推进网上办事、服务事项流程再造,在“政务下沉”的同时实现“数据上云”。二是扩充服务事项,丰富服务领域。按照应进尽进原则,按事项的频度分阶段有序将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积极纳入“政务晓屋”服务范围,也将更多“跨城通办”事项纳入“政务晓屋”,实现跨部门、跨领域业务进驻,跨区域“云坐席”线上服务,探索范围更广的跨城通办、异地可办、全国通办模式。还引入邮政、医疗、金融、保险等民生事务,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三是协助优化新开办企业银行开户流程。通过5G+VR“政务晓屋”平台,实现开业开户同步办结,协助银行进一步优化法定代表人面签环节,实现企业账户开立“零到场”,或通过5G通信技术实现“远程面签”,企业在区政务服务中心窗口领取开业“大礼包”后即可在“政务晓屋”完成开户。

  (四)持续深化数据共享。充分依托现有信息化系统,持续提升数据共享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推进场地证明改革,探索场地核验新模式,全面推行全程电子化办理;在源头减少证明材料、证明事项的基础上,不断深化电子证照用证工作,大力推动“无纸质证明”城市建设工作。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