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机构专页 > 区政府部门 > 番禺区发展和改革局 > 信用番禺专栏 > 联合奖惩和风险提示

【诚信建设万里行】番禺区:番禺法院严厉打击道路“碰瓷”犯罪加快构建诚信社会

来源:番禺区法院 发布时间:2023-06-29 16:56:22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道路交通安全事关人民福祉、事关社会稳定大局。近年来,以在道路上“碰瓷”“赚钱”的行为多发,严重影响群众出行安全,侵害群众合法权益,败坏社会风气。番禺法院2020年至2023年4月,受理道路碰瓷违法犯罪案件13件,均构成诈骗罪,诈骗金额达227万元,此类案件呈现以下新特点:

  一、犯罪主体呈现低年龄、低学历、低收入特点。此类案件犯罪主体全部为中小学学历,“90后”占比84.6%,系高发人群。此类群体阅历较浅、生活环境较差、普遍缺少劳动知识和经验技能,从业空间较为狭窄,多从事没有技术含量的低工资岗位,因此对于躺平赚快钱格外热衷而忽略潜在的风险。

  二、再犯、累犯比例高,重复犯罪行为多为跨地区。此类案件中,被告人多为累犯、再犯,在番禺法院审理的13宗案件13名被告人中,累犯、再犯被告人10名,占比76.9%。被告人所涉罪名90%以上为诈骗、敲诈勒索、盗窃、抢劫等侵犯公民财产型犯罪。可能处于逃避心理,这些犯罪分子重复犯罪行为,多数为跨地区异地犯罪。

  三、作案手段智能化、逼真化,诈骗迷惑性强、成功率高。在此类案件中,团伙相互配合互唱双簧。一人寻找作案目标,一人驾驶小车缓慢行驶挡路,逼迫受害车辆超车,一人骑自行车在受害车辆超车时“碰瓷”,“碰瓷”倒地后还会将事先准备好的鳝鱼血抹在脸上、耳朵上,造成严重事故假象,同时“伤者”还会主动拨打“110”报警。一系列逼真操作演下来,在“事故”当场受害者几乎都会上当受骗。在番禺法院审理的13宗案件中,受害人现场受骗率100%。这种利用虚拟改号软件冒充“110”并有“交警”劝说调解的诈骗手段,迷惑性强、诈骗成功率高。

  四、使用套牌车、流窜作案,抓捕难度大。在此类案件中,犯罪分子为逃避抓捕,往往使用套牌车作案。套牌车核验难度大,即使被拍到,事故追查只会查到“真”牌照车主处,抓捕难度大。犯罪分子在一个地方作案后,会转移到另外一个地方作案,这种流窜作案方式抓捕难,查证更难。

  对此,番禺法院建议:

  一是提升对三低群体的综合管理能力。加大对低收入人群的技能培训,利用线上线下两种培训方式,增强低收入人群自身收入增长的内生动力。组织普法志愿者、法律明白人深入城中村、出租屋、企业、工地等,开展系列法治文化演出、法治宣传咨询、法治宣传赶集等活动,通过以案释法的方式提升这类群体的法治素养。

  二是加强对刑满释放人员的关注引导。司法机关抓好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积极帮助其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业信息。加强正面教育和谈心谈话,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将有累犯情节人员作为重点关注人群,公安、司法部门与属地镇街村干部及此类人员近亲属保持密切联系,加强日常行为关注,发现异常及时反馈。

  三是严厉打击涉诈骗技术开发违法犯罪活动。保持对打击涉网络诈骗技术开发违法犯罪活动,坚决斩断为诈骗等违法犯罪提供技术、资金等各类非法服务的犯罪链条。深入研判此类案件规律特点,梳理一批涉诈软件技术开发人员违法犯罪线索,部署开展集中收网行动,形成有力震慑。

  四是部门合作深化联合执勤执法形成打击合力。围绕交通事故“碰瓷”案件规律特征,建立研判预警系统,从人、车、事故等多维度、多角度进行分析,全面检测事故“碰瓷”可疑情况。异地联合执法、同地各警种紧密配合等方式,集中打击“碰瓷”、制造假冒车牌等违法犯罪活动,掀起打击“碰瓷”违法犯罪专项战。

  (番禺法院)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