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也是全面落实市、区党代会精神的关键之年,大石街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推动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以南大干线经济带、沿江经济带建设为契机,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推进产业集群,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轨并进,大力支持日立电梯为龙头的先进制造业发展,大力培育以长隆集团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打造旅游、酒店、商业相结合的大型旅游时尚商圈。二是紧盯重点项目,重点跟进协调中国铁建华南区域总部项目、巨大创意产业园三期项目、飞达新能源产业园项目和越秀汉溪公建配套项目,确保项目按计划建设投资。三是深化企业服务,巩固领导挂点联系重点企业机制,助力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推进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大石先进制造和科技创新园区,引进更多优质企业,让实体经济发挥更大的经济推动作用。
二、推动城乡环境持续优化
一是高品质推进城市更新,加快推进南大干线建设、105国道快捷化改造等。继续实施老旧小区微改造,推进旧楼加装电梯。配合区做好南大干线扩建工程征地拆迁收尾工作,做好安置房回迁工作。二是狠抓人居环境整治,整治“六乱”现象,完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提高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持续开展农村严管路整治、每周五清洁大行动、农村环境卫生考核,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三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抓好环保督察问题整改落实。突出强化扬尘污染控制,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打好水环境治理“组合拳”,系统推进排水单元达标创建工作。严查严控违法建设,规范城乡建设秩序。开展绿化执法专项行动,杜绝脱离实际、铺张浪费的绿化工程,严厉打击破坏绿化违规违法行为。深入实施“林长制”,大力保护大象岗森林公园和各村(社区)山林。压实“路长制”责任,拓展主干道沿线绿色生态空间。
三、推动民生事业蓬勃发展
一是强化兜底民生保障,做好特殊人群走访慰问,扩大养老助老、扶残帮困、流浪救助等社会保障覆盖面。引导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全面推进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健全公共卫生和应急管理体系。强化政策宣传,完善生育登记服务制度,促进“三孩”生育政策落地。二是大力发展养老事业,深化居家养老服务,引进社会机构补充养老服务体系。加快村居颐康服务站建设,扩大养老服务的覆盖面。完善老人配餐服务,完善配餐点建设。三是丰富居民文化生活,举办主题文艺活动,引导群众参与。加大长隆旅游度假区和周边的环境治理和氛围营造力度,推进全域旅游建设。做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加强红色革命遗址保护,打造红色旅游资源精品线路,讲好大石红色故事。
四、推动社会治理提质增效
一是夯实社会治理基础,始终树立“群众工作我来做、群众事情我来办”的理念,当好“社区管家”,深耕基层社会治理“责任田”,压实物业单元管理主体责任,坚持党建引领基层综合网格治理,加强执法惩处和政府职能部门建设,构建起“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建立完善党组织领导下城乡社区组织动员体系,打造城乡社区平战结合“五级动员”体系。二是提升应急管理效能。落实“一线三排”工作机制,加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力度,确保辖区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强化应急管理平台和人员队伍建设,开展应急演练,提升基层应急处置能力。三是深化平安大石建设。推进最小应急单元和沿街商铺“十户联防”治安防控单元建设,发动“广州街坊”参与社会治理,打通应急处突“最后一公里”。健全平安建设协调机制,完善综治中心规范建设和常态运行,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体系,及时有效防范、排查、化解涉疫等各类矛盾风险隐患。全力以赴化解重点信访积案,深化重点人员稳控。四是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加强集中隔离酒店、医院发热门诊、进口冷冻食品集中监管仓等重点场所管理,强化中高风险地区来穗返穗人员健康管理,做实做细各项防控措施。提高新冠疫苗接种覆盖率,筑牢全民免疫屏障。
五、推动党的建设全面过硬
一是强化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做合格党员,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上认识更加深刻、态度更加坚决、行动更加自觉。二是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深入开展意识形态专项行动,定期研讨舆情,防范风险挑战,确保意识形态工作平稳可控。加强保密宣传教育,结合案例警示认真汲取教训,增强保密意识。完善保密自查机制,把失泄密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三是健全完善组织体系,围绕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优化完善基层党组织治理格局,织密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推动下沉党员作用发挥。四是深化党风廉政建设,高效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提升基层依法治理能力。持续整治“四风”问题,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用好用活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充分发挥村(社区)监察站前哨探头作用,推动纪检监察工作向村(社区)延伸,打通监察监督“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