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桥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特区建立40周年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省、市、区系列全会精神,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大党建为统领,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现将今年以来主要工作开展情况及明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抓党建,促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强化
一是始终把党的建设和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确保全街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工委共组织了集体学习30场次,街党工委党校及分教点轮训党组织书记171人次,完成轮训比例84.24%,学习党员5182人次,完成培训比例为87.12%。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和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机制,夯实党建工作基础。切实把好发展党员“入关口”,注重在疫情防控一线发展党员,2020年24个发展党员指标已全部完成,在疫情防控一线党群先锋队确定发展对象13名。全街现有30个二级党委、10个党总支,203个党支部,5940名党员,党员数比去年增加了260名。重视党建阵地建设,在全区率先建成新经济领域繁华商圈党群服务中心,党建引领“政企群”协调联动,打造基层治理新高地。落实党建经费配套任务,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开展活动提供保障。
二是严格落实党工委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制,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及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强化意识形态管理,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扫黄打非”工作常抓不懈,科学制定工作计划,逐步形成党工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意识形态工作格局。
三是构建“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党建引领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建立“令行禁止、有呼必应”综合指挥调度平台,整合派出所、城管执法等十余个部门组建综合执法队伍,实现城市管理“一支队伍管执法”。落实“双报到”工作,5981名在职党员和26个单位党组织党员加入36个村(社区)党群先锋队,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进村(社区)垃圾分类、疫情防控、小区治理、扶贫助困等工作落实。成立24个物业小区党支部和1个物管公司党支部,社学社区一品灏景小区“支部建在网格上”红色物业小区试点工作经验得到上级肯定。
四是推进村(社区)“两委”换届。成立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抓实用好“分片包干、包村联户”工作机制和党员联系群众制度,突出思想教育、问题研判、基础工作、人选把关、程序把握、节奏把控“六个到位”,高质量高效率推动换届选举工作。成立换届风气巡回督导组和信访举报查核工作组,全覆盖开展警示宣传教育,确保换届选举风清气正。全街36个村(社区)党组织和村(居)委会实现换届选举一步到位,依法依规选举产生村(居)委会委员269名,交叉任职率达100%。
五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切实压紧压实“两个责任”,健全“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班子成员齐抓共管,纪工委协调督查”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向深入。受理群众来信来电信访件14件,已办结8件,正在办理6件;准确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切实加大纪律审查力度,纪检立案审查20宗。
二、稳增长,谋发展,辖区内各项经济指标总体稳中有进
一是统筹兼顾,在疫情防控基础上力促各项经济指标。年初受疫情影响,市桥街各行业指标均呈下降态势,但第三季度以来经济开始回暖,总体上各项经济指标稳中有进。
二是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千方百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已走访服务辖区企业达7257家,完成275家“四上”和26家保险业企业的亲商平台信息管理,通过走访调研,协调解决四上企业问题共50项。完成沙圩二村五大商业板块招商工作,成功引入星海公园亲子教良园项目和东环商业楼项,协助远天投发展有限公司办理注册地址迁移手续,保障东环商业楼年内竣验收,积极推进“市桥北地铁商圈”的产业定位调研工作,力促地铁经济产业升级。
三是强化统筹协调,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工作。协助市桥镇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铜鼓社”地块城际轨道及莲花大道项目征收后两地块收储,协调推进星海公园、东郊村及周边成片、丹山村工业园、石桥公园公共人防、番禺广场商业体等重点工程改造项目。农村实现“一村一公厕”目标。
三、牢防线,压责任,联防联控力促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层层压实防控责任。成立领导小组,建立了街道、村居、村(居)民三级体系,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会议42场次,坚持“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原则,全面压实属地、行业、社区、村组、楼宇、房东“六位一体”监管责任,由村居人员、警员、医护人员组成“三人小组”,依托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守好村居防疫“最后一公里”,全力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二是落实多措并举,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各项任务工作。巩固外防输入闭环管理,筑牢村居防控网,做好重点人员的健康服务管理,推动辖区内企业、学校复工复产复学,稳步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健全应急体制、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等机制,防止疫情出现反弹。截至12月底,累计居家隔离1732人,并为6668名境外来穗人员提供健康服务管理。
三是做好秋冬防控工作,全力巩固防疫良好形势。制定《市桥街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关于防控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方案》,健全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等应急处置机制,做好应急物资、防控队伍和联防联控机制等准备工作,保持“三人小组”常态化运作,持续加强地铁口、汽车客运站等交通检疫点监测,市桥医院等医疗机构按照“保基本运转30天”的要求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加强肉、禽、蛋、蔬菜等重要农产品及与民生价格相关信息监测,维护市场稳定。
四、防风险,强治理,千方百计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是急群众之所急,全力以赴解决群众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规范街指挥中心及各村“令行禁止、有呼必应”综合指挥调度平台挂牌工作,及时处理督办群众诉求。全年共接收市、区转办案件15081宗,已办结案件14592宗,办结率达97%,涉及疫情类案件1138宗,办结率100%。主动巡查上报隐患问题99370宗,完成率100%。
二是全面整治城区“六乱”行为,市容环境面貌明显提高。今年以来,共办理“六乱”案件55宗,先后开展“六乱”整治行动98次,出动执法队员300多人次,出动执法车辆150多台次。开展拆违行动113次,出动执法队员315人次,拆除违法建设131宗,拆除违法建设15万平方米。
三是强化底线思维,牢牢守住安全生产“红线”。定期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进行安全检查,加强辖区内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开展节前食品安全检查活动,全年共出动检查人员1.2万人次,检查各类场所4864家(次),整改隐患7129处,派发食品安全宣传资料2700份。
四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及时处置各类纠纷案件,重点关注汇珑广场、威尼斯小镇、儿童新天地等业主群体,密切留意涉稳、涉军群体人员动态,重大节点期间稳控保障工作平稳有序。
五是扎实推进“两打两控”“春雷”专项行动。积极协调督促各派出所针对轨迹涉毒人员预警频繁、毒品中转集散、零散贩毒等问题,着力摸清涉毒犯罪特点规律,实施针对性打击,禁毒工作取得明显效果。
五、优环境,提品质,加快打造生态宜居碧水蓝天新市桥
一是巩固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成果,顺利完成创文迎国检工作。设立专门巡查组,对辖内各大主次干道、广场、商业街、公园等公共场所和社区、村进行巡查督导,圆满完成国家文明城市创建及迎检工作。共处理市、区督办交办问题559宗,向有关部门发出交办问题约2800宗,整改率达100%,推进8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全覆盖工作。
二是持续推进辖区治水拆违、治理黑臭河涌、垃圾分类等工作。截至目前,辖区内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工程全部建成完工,沙墟一村、西郊村区级“美丽乡村”工程已进入验收阶段,7个行政村均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东郊村除外),黄编村预计于今年完成“特色精品村”建设验收,沙墟一村、黄编村、云星村市级“美丽乡村”工程已验收,丹山村已基本完成施工。
三是加快推进对先锋社区、石桥新村、西涌社区等3个老旧小区的微改造工程,目前三堂社区、中医院宿舍小区、隆基一巷小区等6个社区已完成。
四是持续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完善餐厨垃圾全覆盖收运,配置餐厨垃圾运输车辆8台,制定新餐厨垃圾收运路线8条,覆盖行政村、社区小区、机团事业单位、餐饮企业等分类点约240个,共收运厨余垃圾约4212.89吨,累计发动5500人次参加垃圾分类守桶活动。
六、担使命,增福祉,全心全意保障和改善民生补齐短板
一是落实精准扶贫,结对帮扶成效显著。在市桥街的宣传发动下,对口帮扶单位分别对双坪乡政府、大石村、拱桥村、石六缸村、海子村拨付10万元的疫情防控保障资金,充分改善群众的防疫条件,同时,已对原有的四条帮扶村和今年新增的光明村分别拨付20万帮扶“3+1”短板补助项目,确保在教育、医疗、住房、饮水、产业等方面存在的短板能消化解决。
二是增强民本意识,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工作成效显著。疫情期间,累计走访慰问困难群众2816人,电话问候5776人,发放一批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资。2020年共发放特困供养金约60万元、低保金约130万元、残疾人补贴约372万元、长者长寿保健金约835万元,残疾军人等抚恤金及生活补助411万元、义务兵家庭优待金120万元,“羊城慈善为民”活动共筹得善款约130万元。
三是把稳就业摆在当前工作突出位置,加强对重点群体的就业扶持。举行人才入户、建筑业税费解读、产业促进政策、高新企业申报等形式多样的政策宣讲会议,参加培训企业达280多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