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机构专页 > 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 番禺区人民政府沙湾街道办事处 > 其他 > 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情况

2022年沙湾街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情况

来源:番禺区人民政府沙湾街道办事处 发布时间:2023-05-26 18:05:38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2022年,沙湾街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基本情况

  全街行政区域面积3745公顷,划分为14个村民委员会和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总人口14.0万人,其中:户籍人口6.9万人、外来人口7.1万人。

  二、综合

  全街经济稳步增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39.1亿元,增长4.1%。分产业看,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38亿元、58.5亿元和79.22亿元,三次产业增速分别为-7.5%、8.5%和1.2%,三次产业结构为1.0:42.1:56.9。全年人均生产总值95485元,比上年增长6.96%。

  三、农业

  农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年农业总产值2.12亿元,比上年下降4.5%。全街农业用地面积9579亩,其中耕地面积5599亩,水产养殖面积3980亩。全年水产品产量7315吨,减少24.9%;蔬菜产量5996吨,减少1.1%;粮食产量27吨,增长50%;水果产量292吨,增长105.6%。

  持续做好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和对口帮扶工作,深入推进新乡村示范带和社会主义新农村项目建设,不断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种养技术和宣传惠农政策的力度。目前,正按上级和财务制度要求规范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其中数字乡村项目前期已完成沙湾北村小程序的试运行工作;旧渡口修缮已取得权属方广州市道路养护中心南城养护所初步同意,正制作景观提升方案;剩余资金将着力打造新乡村示范带沿线标识系统和导览设施。

  深入推进都市水稻实验田建设工作。在沙湾物资供应公司所属地块建成水稻实验田面积约11.03亩,我街晚造水稻收成稻谷约3300斤,切实提高我街粮食产出。

  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对田间看护房、工具棚以及畜禽养殖棚的整治工作,全年已经拆除多间违法建构筑物,合计约832平方米。制定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方案,结合每月人居环境整治统一行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和村庄整治绿化提升工作。至12月底,共清理村巷道及生产工具、建筑材料乱堆乱放处数2031处、清理房前屋后和村巷道杂草杂物、积存垃圾242处,清理沟渠池塘溪河淤泥、漂浮物和障碍物532处,共出动4021人次。

  四、工业

  工业生产运行逆境而上逐月回升,工业总产值171.8亿元,比上年增长3.9%,其中102家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111.5亿元,增长0.1%。

  珠宝产业辐射带动作用增强。沙湾国际珠宝时尚创展汇一期、谢瑞麟珠宝生产制造研发中心全面动工建设,京东云计算公司、钻汇集团、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三方共建珠宝时尚数字化产业学院协议、钻汇集团与因赛品牌营销集团签订共建珠宝时尚数字供应链、数字化营销及交易大数据平台协议,湾区(广东)时尚文化周项目落户沙湾,实现服装产业链和珠宝首饰产业链“双链”联动。2022年珠宝产业园工业产值达18.62亿元。

  暖企安商行动取得实效。全年常态化开展“四上”“四下”暖企工作,确保每个经济指标不掉队,密切跟踪留意支柱企业的发展动态。沙湾街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经济运行情况,通过“沙湾街企业圆桌会议”“重点项目推进协调会议”“沙湾街文商旅项目推进协调会”“规下工业样本企业工作座谈会”“沙湾街重点企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招商引资座谈会”等多层次会议机制,按步规划全街整体发展方向。今年以来,我街协助鹏辉公司办理增资扩产项目施工许可证,协调APM公司沙头街厂房续租及产权分割问题,为新力集团物色厂房用地,为钻汇集团协调融资问题,全力推动番禺时尚珠宝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京东合作项目)、湾区(广东)时尚文化周项目落地等工作。

  五、能源及消耗

  重视节能环保和水资源管理,全社会用水量1399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0.7%,其中生产用水268万立方米,下降2%,生活用水1130万立方米,下降0.4%。

  扎实推进水环境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完成番禺区前锋南部流域第一批排水单元配套公共管网完善及改造工程征地拆迁工作和十大污染源排查、整治,累计通过验收排水单元136个、面积约850.66公顷,完成率81.49%,完成河湖四乱整治销号43宗。认真推进水务工程,黄金二涌、菠萝涌劣V类河涌和盐埠涌黑臭水体整治成效显著。强化河涌日常管护,街、村两级河长全年巡河2971次,上报问题108个。强化大气和土壤治理,组织专班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区常态化巡查监管。完成深涌示范碧道主体工程建设,协助区推进实施全长3.5公里的番禺区龙湾涌碧道建设工程。

  做好排水户巡查管理工作,统筹力量对街内典型排水户开展日常巡查、巡检工作,督促各排水户规范排水,确保雨水、污水的各行其道;另一方面联合排水公司加强日常巡查、检查,督促临街排水户落实雨污分流、安装油水分离器等措施。全年沙湾街与排水公司巡查上报发现存在问题共143家,整改完成143家,完成整改销号率达到100%。

  落实防汛责任制度,制定沙湾街《三防应急预案》,明确各级责任单位职责。1-12月份沙湾街累计降雨量1167.6毫米,共有44场暴雨预警及响应,其中橙色有6场,台风预警6次。最大雨量为7月2日,在大涌口检测点录得为137毫米雨量。

  认真开展应急处置和隐患治理,全年累计出动780人次,多次迅速处理易涝点的水浸问题,汛期前排查管辖范围的堤、河涌、水闸约300多次,成立巡堤群,压实堤防职责。落实水利工程防汛行政责任人或技术责任人,做到三防工作组织到位、人员到位、物资到位,为安全度汛提供胜利的保障。

  六、贸易经济

  全年受到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疫情多发频发等因素影响,沙湾街近十年来限上商业总额首次呈负增长,消费市场活力有所减弱。全街4988户批发和零售贸易商户,全年商品销售总额65.3亿元,比上年下降6.6 %,其中批发业销售额56.9亿元,下降7.9%,零售业销售额8.5亿元,增长2.9%。1289户住宿和餐饮商户,全年营业额2.1亿元,比上年增长1.9%。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强化招商引资,建立可用土地资源数据库、重点项目库和重点引入企业库,顺利举办沙湾街重点建设项目动工投产签约仪式暨招商推介会,东新高速、广深港高铁三个项目留用地共148.9亩项目指标实现落地,沙湾东村110亩预支留用地指标获市规资批复,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推动珠宝产业项目深层次发展,文化旅游项目多维度开花。高度聚焦珠宝及文旅产业,深入聚力福涌旧改城市更新成效,全面聚拢产城人文旅融合一体化发展,通过强化小镇硬件建设、优化产业资源配置、加大推广宣传力度,赋能沙湾文商旅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打造精致产业和精美内涵。

  七、旅游

  今年以来,全街在认真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旅游经济发展工作方面多措并举,有效应对疫情等多重考验,推动景区文化旅游恢复,全年共接待旅游人数362.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9%,旅游总收入4986万元,比上年下降10.2%。

  沙湾街积极构思文商旅深度融合发展思路,擦亮沙湾旅游文化品牌,打造沙湾古镇—宝墨园—龙湾涌湿地岭南文化生态旅游片区,制作《鳌鱼跃龙门》动画先导片、《遇见沙湾》全域旅游宣传片,汇编印制《沙湾文化遗产》小册子,结合重大节日举办鱼灯文化节、捧银传统习俗等系列文化活动,开发多条研学游、定制游旅游线路,线上+线下开展宣传报道,文化旅游吸引力持续提升。街道被国家文旅部命名为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广东音乐),沙湾古镇获评“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沙湾北村获评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第一批广东省乡村研学旅行特色村,紫泥堂文化创意园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八、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8.8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其中街在地项目投资总额7.6亿元,增长70.1%;区在地项目投资总额1.2亿,下降65.7%。

  2022年,沙湾街共申报10个重点项目,涵盖现代服务业、制造业、城市更新、文教卫体基础设施、文商旅项目等类别,累计完成投资4.02亿元,其中沙湾国际珠宝时尚创展汇一期3.39亿元、谢瑞麟珠宝生产制造研发中心0.15亿元、鹏辉新型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生产扩建项目0.28亿元、荔德新都汇二期0.04亿元、沙湾北村幼儿园建设项目0.003亿元、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东区学生宿舍建设工程0.028亿元、福涌村旧村改造项目0.13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212%(注:2022年计划投资额1.89亿)。

  其中,鹏辉新型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生产扩建项目正进行大楼内部装修;沙湾国际珠宝时尚创展汇一期、谢瑞麟珠宝生产制造研发中心、荔德新都汇二期项目已全面动工;沙湾北村幼儿园建设项目已完成调规,待办理相关用地手续后正式动工;沙园集团项目正在办理前期审批工作;沙坑村村级工业园改造正在办理集转国手续。

  九、财税和金融

  财政收入有所减少。全年财政总收入1.9亿元,比上年下降42.5%,减少1.4亿元。

  税收总额有所减少。全年税收总额(不含免抵调)7.4亿元,比上年下降19.04%。

  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略有增长。全街10个金融机构网点的年末人民币存款余额117亿元,比年初增长5.4%,增加6亿元,其中居民储蓄余额96亿元,比年初增长9.1%,增加8亿元。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巩固科普示范镇创建成果。部门联动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活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开展青少年文艺、科普学习和主题活动项目,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引进先进科研项目和高校人才,全街现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8家,全年专利授权数量1034件,比上年下降6.9%,减少77件。

  全街大专院校1所,在校学生15163人,增加1093人;高中学校1所,在校学生2737人,增加20人;普通中小学校15所,在校学生14356人,增加291人;幼儿园24所,在园幼儿6468人,减少197人。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切实促进教育公平。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原则,坚决把“双减”工作落到实处,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打造沙湾良好教育生态。打造优质学位,以人民为中心,以均衡优质发展为目标,着力满足沙湾人们对优质学位的迫切需求。融合丰富多样的“沙湾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力打造“淳贤流风”区域教育品牌,象达中学“象达教育”、沙湾中心小学“和美教育”、西村育才小学“风·雅”教育、福涌小学“三品教育”等品牌效应彰显。加强学校硬件建设,推进了红基学校和福涌小学体育馆建设工程、实验小学边坡治理工作、象达中学运动场、围墙修缮工程、象骏中学环鱼塘改造工程、荟贤小学门前道路建设工作等等,力争做到优质资源均衡,为沙湾师生提供更优更美的学习环境和工作环境。顺利完成学前教育第三期行动计划并通过广州市督导验收,全街公办幼儿园幼儿数占比54.17%、普惠型幼儿园幼儿数占比90.9%,高质量完成“5080”攻坚任务。办好区域内学校,教育水平稳步提高,保障适龄孩子良好就学环境,村镇居民子女义务教育目标人群覆盖率100%,巩固率为100%,学前3年毛入园率>90%。

  十一、文化和卫生

  2022年,沙湾街按照党和国家有关的精神文明建设为指引方向,在疫情防控内有效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加强公共文化建设、村(居)文化建设,围绕重大节庆日积极组织开展公益惠民活动、文化专项活动(节庆大型活动、文联活动)等各项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工作。全年共组织举办2022年沙湾街迎新春送春联活动、“沙湾鱼灯”文化节活动、“传承沙湾非遗·传播家乡文化”沙湾街第二届非遗校园文化系列活动等群众性文化活动11场次,参与人数1500余人次;开设狮舞(广东醒狮)非遗公益培训班、广东音乐(沙湾何氏广东音乐)公益培训班、“蒲公英行动”外来工和困难子女免费少儿油画班等各类公益培训班,配合市非遗中心开展“何以沙湾 何以非遗——古镇非遗探秘寻踪之旅”活动等,组织参与2022年“蒲公英行动”番禺外来工子女美育夏令营活动和番禺区星海艺术季系列活动之“多彩番禺”——青少年儿童文创产品设计活动。

  继续做好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提升工作,大力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配合跟进番禺区文化站、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考核工作,举办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室)活动14场次。今年沙湾图书馆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有序可控地对外开放,2022年全年进馆人数49933人次,外借总册次120569册次,每月恒常开展各类丰富的阅读推广活动,全年举办展览3场次,阅读推广活动40场次,惠及人数两千余人。积极参与各类公共文化活动,在2022年“畅想美丽广州 强国复兴有我”少儿阅读分享展示活动中获得优秀组织单位,在“签·约世界”2022青少年书签设计交流活动中获得活动组织之星。

  积极开展文化遗产、特色项目等各类申报和活动。2022年沙湾广式土鲮鱼烹饪技艺、蜜醋黑豆制作技艺入选番禺区第六批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广式土鲮鱼烹饪技艺、沙湾鲁班信俗入选广州市第八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配合省非遗中心组织沙湾飘色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何达权开展抢救性记录拍摄以及区委宣传部开展《禺见非遗》宣传片的拍摄和采访等工作。推进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之“沙湾非遗少年说”演讲、展示和“画说非遗”(祠堂家教家风文化)手绘报活动,选送的4个优秀原创视频作品在2022年广东省“非遗少年说”青少年展示展演活动中荣获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选送的2个原创童谣作品在“羊城少年心向党”2022年广州童谣征集传唱活动中获得2个二等奖,在“强国复兴有我”2022年岭南童谣征集展示活动中获得1个三等奖。

  持续加强党的建设。强化新时代理论武装,制定并印发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工作方案,组织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8次,全面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入基层。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充分利用辖内红色资源,街党校、“学习强国”“番禺党建”等平台,开展庆祝建党101周年系列活动,举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党的二十大精神、沙湾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等专题宣讲培训,自主拍摄的2部党员教育电视片获评区“组织奖”,党员教育实效不断提升。强化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管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主动权,坚决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全年累计派发各类宣传资料1万多份,在番禺日报发表沙湾街特刊稿件,全面宣传沙湾街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发展。2022年9月,沙湾古镇被中国侨联评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充分发挥公立基层医疗机构健康管理职能。深化医疗联合体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服务的整合,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升级改造服务环境,2022年门诊人次44236人,中医诊疗人次21334人次。

  继续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按照要求完善制度建设相关文件重视团队建设及推进智慧家医,规范服务流程,通过公众号、民生卡APP、仁仁医疗等提供多种预约就诊服务,规范诊前和诊疗服务。家庭医生签约居民人数39806人次,全人群签约率30.07%,重点人群签约率73.75%,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自愿签约率100%。有建立医社协作机制。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居民健康档案。全年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累计建档120823份,建档率为91.29%;动态利用101781份,利用率84.24%。老年人健康管理累计建档9148人,接受规范健康管理6559人,规范健康管理率61.01%。慢病管理高血压已管理4703人,任务完成率为104.26%,规范管理2890人,规范管理率61.45%;2型糖尿病已管理1865人,任务完成率102.59%,规范管理1111人,规范管理59.57%。健康教育累计开展健康讲座21次共5250人参加,义诊10次共1101人参与,派发宣传资料40种共35081份,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46种,更新宣传栏28期。儿童保健0-6岁儿童健康管理10898人,健康管理率98.6%;其中0-3岁儿童系统管理2775人,系统管理率90.07%;新生儿产后规定时限内访视866人,访视率98.52%;完成年度集体儿童体检7084人。妇女保健早孕建册864人,早孕建册率98.29%;完成系统管理孕妇864人,系统管理率98.29%;产后规定时限内上门访视873人,访视率99.32%。

  全面推进环境卫生整治。充分发挥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加强对卫生街道达标工作的检查和指导在全街范围内营造浓厚的宣舆论氛围,形成各职能部门、村居齐抓共管的创卫巩卫工作格局。全年共印制发放宣传资料约2000份,检查发现并整改共计260多个问题,清除生活垃圾(杂物)约19吨,消灭卫生死角68处,张贴“门前三包”责任牌约3000份,清理乱拉挂乱张贴380余次;出动消杀人员2337人次,投放菊酯类消杀药品约1000公斤,投放鼠药约150公斤,设置灭鼠屋300个。

  不断巩固垃圾分类工作成效。扎实做好四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收运、分类处理工作,落实三联单收运制度,做好数据上传工作。协同各单位做好桶点管养和点位周边清洁保洁工作,实行以奖代补,强化垃圾分类站桶督导工作,确保定时定点按时撤桶,杜绝生活垃圾堆积、溢满、落地等情况。发动村居工作人员、志愿者,以及回社区报到的在职党员积极带动身边群众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持续深化开展各类垃圾分类宣教活动,做到垃圾分类进机团、进家庭、进社区、进学校、进单位。全年合计整改问题683宗,整改率100%,打造垃圾分类示范点6个,印制发放垃圾分类宣传资料12000份,发放垃圾分类站桶督导奖励约30万元。

  十二、人口和人民生活

  2022年末全街户籍人口6.9万人,比年初增加1041人;当年出生638人,出生率为9.31‰,下降0.8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3.72‰,下降1.09个千分点。

  持续优化生育与人口监测工作,积极配合上级部门不断优化生育服务管理措施,促进三孩政策的实施。2022年累计办理生育登记991例,办理生育津贴申请310例,生育费用零星报销81例。开展人口监测工作,完成我街人口互联互通数据平台信息录入,充分掌握常住人口出生入户、迁出、迁入、离婚、死亡等信息,每月进行不定时动态更新,完成《广东省全员人口信息系统》后台数据和实地数据抽查对碰检查。2022年人口监测统计动态调查工作,我街年终合计得分97.64,全区排名11。

  持续深化“三资”交易管理,做好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工作。全年共组织36项次竞投招租会,共签订合同136宗,合同总金额约2.07亿元,增收率3.54%。建立领导协调小组,解决好“议事”问题,全年“三资”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共召开3次协调会议,讨论村集体、交易中心提交的议题14项,切实研究解决农村集体资产交易过程中遇到的重大和难点问题,继续开展问题合同清理专项工作。

  持续优化来穗人员和出租屋管理服务,全街在册登记70979名来穗人员、14190栋出租屋、67663套出租房。新办居住证5025个、续期24674个。受托代征出租屋综合税1250万,受托办理出租屋租赁备案1189宗,建档1334份,办理大积分网上预审1601宗,来穗人员子女积分入学网上预审693宗。

  严格落实基层社会治理综合网格工作的要求,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全街充实、配强形成了一格一员的83人网格队伍,压实网格员工作职责,规范了网格事件采办分离、闭环管理的工作流程,建立了全体网格员、相关职能部门系统处置网格事件的工作机制,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扎实开展市容环境整治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疏堵结合,重点解决市容环境痛点、难点。全年共出动5000余人次对全街市容环境进行巡查,开展专项集中整治行动60次,联合执法10次,整治乱摆卖3471宗、占道经营1392宗、乱堆放140宗、乱拉挂152宗、乱张贴16宗、露天焚烧12宗,采取行政强制措施(扣押)101宗,立案处罚126宗,罚款合计25000元。

  全面深化垃圾分类执法工作,以执法促规范,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生活环境水平。全年共开展执法检查613次,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209份,立案处罚386宗,罚款合计34000元。

  全面推进“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全年共出动660人次日常检查重点路段临街商铺的“门前三包”执行情况,及时纠正商铺门前乱摆设、乱堆放等行为,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234份,立案处罚34宗,罚款合计8840元。

  全年加大路面的巡逻防控,打击涉酒驾驶、无牌无证驾驶、散体物料运输车超载等交通违法行为。全年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6109宗(其中查处“五类车”330辆,查处超载车80辆);查扣三次以上违法小车287辆;开具简易程序处罚决定书316份;对3014辆乱停乱放车辆拍照处理;查处酒后驾驶宗48宗、醉酒驾驶30宗。

  充分发挥“两站两员”劝导功能,19个农村劝导站严格落实“七个必上”要求上岗执勤,2022年共劝导交通违法行为109295宗,其中摩托车无牌15318宗、摩托车不戴头盔17500宗、电动自行车违规载人32195宗、电动自行车不戴头盔22410宗、电动自行车逆行14612宗、机动车其他违法行为7260宗。

  继续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进校园等重点工作和任务,根据上级的部署和要求,联合多部门积极开展清源、固边、净网、护苗、秋风等行动。深入清查出版物市场。2022年,对街内出售刊物商店、KTV娱乐场所、电影院、印刷企业、音像制品店等开展各类巡查14次,累计派发宣传教育单200多张。做好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定期开展专项整治校园周边文化环境,组织日常检查10次,多部门联合开展校园周边集中清理行动2次,出动检查人员15人次。广泛宣传,提升“扫黄打非”效果,多方位开展“扫黄打非”进基层、进校园宣传活动,开展2022年绿书签行动系列活动,向街内各中小学校和村(社区)发放宣传护苗海报300多张,绿书签1400多张。开展“扫黄打非·护苗2022”打击非法出版物宣传活动,包括青少年绿书签设计大赛、少儿阅读分享等活动。

  建立和完善镇城市运行综合指挥中心,加强综合调度和协调处置,完善数字化管理工作系统,承办12345热线归档工单事项共5774宗,按时完成率为100%,满意率为81.32%;办理《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番禺区委书记留言事项12宗、番禺区指挥中心交办通知12宗。

  积极提升城乡劳动力就业竞争力,紧贴市场需求并积极配合推进“南粤家政”工程,举办了初、中级保育师、妇婴护理、婴儿照护、托育照护等技能培训班,提升辖内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全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2期,培训城乡劳动力共591人,其中南粤家政390人,农村电商、粤菜师傅等各类技能培训共201人。同时,积极发动辖内城乡劳动力参加区职业技能竞赛,共组织了25名高技能人才参加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参加竞赛项目5个(首饰设计师6人、养老护理员4人、育婴员5人、中式烹调师6人、番禺特色小吃+互联网直播营销4人),其中番禺特色小吃获第二、四名次各1人,互联网直播营销获第二、五名次各1人,首饰设计师获第三、六名次各1人。

  强化就业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城乡劳动力就业和再就业,积极落实各项就业政策,完善镇街、社区(村)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开展充分就业社区(村)、贴心称心就业服务社区(村)的创建工作,强化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全年举办线上招聘会2场,“零距离”就业现场招聘会2场,搭建企业和求职者的沟通平台。开展就业创业政策进校园、社区、基地活动5场,失业人员培训政策宣讲活动2场,大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2022年1至12月,沙湾街办理就业创业证1521个,就业困难人员认定536人次,为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提供免费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1961次,安置失业人员875人,失业人员安置率67%。

  切实做好社会救助工作,保障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持续做好残疾人各类业务的申报、办证工作。全年为1805名残疾人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扶残助学、节日慰问金等共361.1万元,15431人次受益。申请残疾人养老保险资助275人次,医疗救助1639人次。申请残疾人专用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19人次,金额合共4940元。残疾学生、学龄前儿童、低保、低收入困难家庭残疾人子女申请广州市扶残助学生活补助、申请“南粤扶残助学工程”等共74人次,金额合共93500元。配合番禺区救助站对落户沙湾集体户流浪乞讨人员进行评定残疾等级工作,已办理60人次,享受免费精神门诊服药资助、专业机构训练帮扶、辅助器具申领、医疗康复,共计453人次,金额近206.58万元。

  注:《2022年沙湾街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情况》文中的增长速度均与2021年比较,生产总值、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则按可比价格计算。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