禺山清风
回到
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禺山清风 > 宣传教育 > 廉洁文化

正文信息

齐家三解
发表时间:2017-06-08 05:47:56信息来源:中共广州市番禺区纪律检查委员会T浏览字号: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又是现实社会的需要。“;三个注重”;归结到领导干部身上,就是两个字:齐家。
“;齐家”;是儒家八目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上承治国,下启修身,古代“;齐家”;思想有着丰富的价值内蕴和现实意义。
齐家的第一要义,是把自己打造成家庭的榜样。梁启超对孩子们说:“;我自己常常感觉我要拿自己做青年的人格模范,最少也要不愧做你们姊妹弟兄的模范。”;曾国藩对夫人说:“;吾夫妇居心行事,各房子孙皆以为榜样,不可不辛苦,不可不谨慎。”;
作为家长,在家庭中有无权威,恰恰就来自于自身的榜样或模范。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至少要在三个方面成为家庭的榜样与示范。
一是价值观的示范和引导。怎样的人生价值最大?这是每一个人都会叩问的一个大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梁启超的回答是:“;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去做,便是第一等人物。”;曾国藩的回答是,要养成孝友之家风,可以绵延十代八代,子弟不可有富贵气息,富贵常蹈危机,“;要做读书明理之君子”;。毛泽东的回答则是,学习和事业上向上看,生活上向下看。
二是做修身的楷模和示范。《易经》云:“;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在家庭中,父母宜先正位,子女而后才能正。“;身修然后才能家齐”;,修身是齐家的前提与关键。修身,本质上是一个长期与自己的恶习和薄弱意志作斗争的过程,去除思想中的杂质、瑕疵,修以求其精美、养以求其充足。在这个加减法过程中,自省自律是第一位的。
修身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曾国藩说:“;生当乱世,要吃得苦,才能站得住。”;古来政治家都不注重物质的享受,而注重人格的完善。能在困苦中求得快乐,才打得响人生的算盘。
三是做家庭学习和事业上的指路人。梁启超长女梁思顺爱好诗词音乐,梁启超亲自当她的老师,使其终成一代诗词名家;长子梁思成国学底子差,所学建筑与人文密切相关,梁启超写信给他:多分出点光阴学些常识,尤其是文学和人文科学。曾国藩教子更是细心,小至写字读书,大至人生道路,都是孩子们的引路人。长子曾纪泽、次子曾纪鸿都过了学英语的年龄,曾国藩仍然延聘名师教他们学英语,又延请幕府中的外国科学家做他们的老师,结果纪泽成为一代外交家,纪鸿成为一代数学家。
齐家的第二要义,是使家族成员能齐心向上,和睦相处。
古人用“;齐家”;而不用“;治家”;,因为“;齐”;字的涵义更形象,有整齐、一齐之义。“;齐”;是象形字,“;禾麦吐穗上平也”;“;禾麦随地之高下为高下,似不齐而实齐。参差其上者,盖明其不齐而齐也”;。“;齐”;,既有治理之意,又有一起向上、共同成长之意。
在一个家庭中,每一个成员都有自身的特点,参差不齐,这是客观存在的。作为家长不能强行要求每一个人都一样高、每一个人的能力都一样强、每一个人的贡献都一样大。承认各自的个性特点,在此基础上大家齐心向上,给人的感觉是齐平的。
透过“;齐家”;二字,我们可以发现家的核心精髓有三:
一是同心。要使家庭成员的思想观念趋同、愿景目标趋同、行为方式趋同。正所谓“;人心齐则泰山移”;“;家和万事兴”;。齐家,暗含有齐心协力的意思,这才是齐家的奥秘。
二是要有家规。家规是维系家庭的规则仪式。“;齐家以礼”;,礼就是规则,就是仪式。家庭有仪式感,能够维系成员间的互敬互爱。比如结婚仪式,就是向家庭宣告夫妻关系的成立,家庭从此多了一个新成员。
三是为家庭作贡献。一个人对家庭贡献大小决定其在家庭中的地位,甚至能决定其在社会中的声望。作为家长要懂得为家庭创造价值、成就自己。家庭荣耀就是个人荣耀,个人荣辱就是家庭荣辱。作为领导干部,为家庭创造什么样的价值,这是最关键的。这种价值不是给家庭带来物质上的财富,而是要培育好家风,掌舵好家风。
这一点,在历代家训家规中都作出了回答。明清大儒张履祥提出“;素履攸行,耕则良农,读则良士”;,告诫后人做“;贤子孙”;;曾国藩以“;清芬世守,盛德日新”;告诉后代要做积劳之人,不做享福之人;毛泽东的回答是“;与人民利益相一致”;,告诫子女做有益于人民的人。
齐家的第三要义是为治国理政做一生的演习。
如果说,修身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功夫的落脚点,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出发点;那么,齐家就是一场毕生的演习,是治国、平天下的实习。《大学》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一个人如果连家都治不好,说明他修身方面出了问题,如果去治国,必然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家是缩小的国,国是放大的家。不管是在传统家国天下的环境下,还是当代改革开放的环境下,对于有意致力于治国理政的领导干部来说,齐家是最好的实习基地。
明代戚继光统率一支兵力不过四千的队伍,创造了百战百胜的奇迹,被称为“;16至17世纪东亚最强的军队”;,其主力不过是义乌的农民和矿工。其赖以成功的就是以营为家的治军理念和严明的军纪。
晚清湘军统帅曾国藩秉持的理念是“;治军如治家”;。他不仅将整个湘军看作是一个大家庭,要湘军士兵学家规、学营规,而且要求其他湘军统领做到“;带兵之法,如父兄之带子弟”;。
治军如此,治国同样如此。作为领导干部,若果真能够“;视民事如家事”;“;治民如治家”;,将百姓忧乐视为自己的忧乐,以实心行实政,则功业自著。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