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袁涣,字曜卿,陈郡扶乐人也。父滂,为汉司徒。当时诸公子多越法度,而涣清静,举动必以礼。郡命为功曹,郡中奸吏皆自引去。刘备为豫州,举涣茂才。后避地江淮间,为袁术所命,顷之,术破,遂为吕布所拘留。布欲使涣作书詈辱备,涣不可。布大怒,以兵胁涣。涣笑曰:“涣闻惟德可以辱人,不闻以骂。使彼固君子邪,且不耻将军之言;彼诚小人邪,将复将军之意。则辱在此不在彼。且涣他日之事刘将军,犹今日之事将军也,如一旦去此,复骂将军,可乎?”布惭而止。
布破,归曹操。时操给众官车各数乘,使取布军中物,唯其所欲。众人皆重载,唯涣取书数百卷、资粮而已。拜为沛南部都尉,寻迁梁相。涣每敕诸县,务存鳏寡高年,表异孝子贞妇。以病去官,百姓思之。后征为谏议大夫、丞相军祭酒。前后得赐,皆散之,家无所储,终不问产业,乏则取之于人,不为皦察之行,时人服其清。
魏国初建,为郎中令。时有传刘备死者,群臣皆贺。涣以尝为备举吏,独不贺。居官数年卒,魏王操为之流涕,赐谷二千斛,一教“以太仓谷千斛赐郎中令之家”,一教“以垣下谷千斛与曜卿家”。外不解其意,教曰:“以太仓谷者,官法也;以垣下谷者,亲旧也。”子侃,亦清粹闲素,有父风,历位郡守、尚书。
涣不但有清操,有清识,其笃事玄德一意,生令布惭,死令操哀致,足尚也。
译文:袁涣,字曜卿,陈郡扶乐人。袁涣之父袁滂,曾任汉朝的司徒。当时豪门公子大多犯越法度,而袁涣清白沉静,举止有礼。郡里任命袁涣为功曹,那些奸滑的吏员都自行离去。刘备任豫州牧,举荐袁涣为秀才。后来袁涣避乱江淮一带,接受袁术任命,不久袁术兵败,袁涣被吕布扣留。吕布想让袁涣写信咒骂刘备,袁涣不答应。吕布大怒,举起兵器威胁他。袁涣笑着说:“我听说只有用德行可以真正地羞辱一个人,没听说用咒骂的。假使他本来就是一位君子,将不以将军的话为耻,如果他真的是个小人,就会回骂将军。这样一来羞辱在我方而不在另一方。况且我往日事奉刘将军,就像今日事奉将军一样,如果有一天离开这里,又骂将军,那能行吗?”吕布感到很惭愧,就此作罢。
吕布兵败之后,袁涣归属于曹操。当时曹操给每个官员分了几辆车,让他们自行取用吕布军中物资,想拿多少就拿多少。众人都装载得满满的,只有袁涣装了几百卷书,还有一些粮食而已。袁涣被曹操任命为沛南部都尉,不久升迁为梁国相。袁涣经常敕令各县,务必存问鳏寡老人,表彰孝子节妇。袁涣因病离职,百姓们很想念他。后来他被征召为谏议大夫、丞相军祭酒。他把前后所得赏赐,都分散给众人,家里不蓄积财产,也始终不置办产业,缺乏物品就从别人那里取用,也不刻意做出清白的行为,当时人都佩服他清廉。
魏国刚建立,袁涣任郎中令。当时有传闻说刘备死了,群臣都上表庆贺。袁涣因为自己曾被刘备举为秀才,因而没有表贺。袁涣任职几年后去世,魏王曹操为他落泪,赐谷二千斛。曹操先是下教令“将一千斛太仓谷赐给郎中令家”,然后又下教令“将一千斛垣下谷送给袁曜卿家”。外人不理解这样做的用意,教令说:“以太仓谷赐与,是官府的法度;以垣下谷赠送,是故旧的感情。”袁涣的儿子袁侃,也清廉淳朴,有其父的风范。袁侃先后担任过郡守、尚书。
袁涣不但有清廉的节操,有清醒的见识,他忠心刘备一事,活着让吕布羞愧,死了让曹操为之伤感,是足可推崇的。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0073号
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