禺山清风
回到
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禺山清风 > 宣传教育 > 廉洁文化

正文信息

《廉吏传》| ⑭ 董和
发表时间:2024-07-10 15:50:33信息来源:番禺区纪委监委T浏览字号:

  原文:董和,字幼宰,南郡枝江人也。益州牧刘璋以和为成都令。蜀土富贵,时俗奢侈,和躬率以俭,恶衣蔬食,防遏逾僭,为之轨制。所在皆移风变善,畏而不犯。然县界豪强惮和严法,说璋转和为巴东属国都尉。吏民老弱相携乞留者数千人,璋听留二年,迁益州太守,其清约如前。先主定蜀,征和为掌军中郎将,与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自和居官食禄,外牧殊域,内干机衡,二十余年,死之日,家无儋石之财。

  躬俭率物,至死益见。

  译文:董和,字幼宰,南郡枝江人。益州牧刘璋任命董和为成都令。当时蜀郡富饶,风俗崇尚奢侈,董和亲自以节俭为表率,穿粗衣吃劣食,以此来遏制逾越本分的风气,为民众建立规范。董和所到之处都风气一变,转而为善,人们都畏惧规制而不敢侵犯。然而县内豪强害怕董和严厉的法度,就游说刘璋调董和任巴东属国都尉。吏员民众老弱相扶乞求董和留任的达数千人之多,于是刘璋听任董和又留任二年,董和后来升迁为益州太守,他的清廉简约一如从前。先主刘备平定蜀中,征召董和为掌军中郎将,和诸葛亮共同署理左将军大司马府事。自从董和出任官职以来,他在外管理地方,在内参预中枢事务,前后二十多年,死的时候,家里连些微的财物也没有。

  自身节俭为人表率,到死更为明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