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下午,“我的祖国我的家·弘扬广州好家风”演讲比赛番禺区选拔赛在该区融媒体中心600平方米演播厅举行,25组参赛选手讲述了不同年代、各行各业、大国小家的感人家风故事。区政协副主席、区教育局局长冯润胜,区纪委副书记、区监委副主任廖平等有关区领导,与来自区直各职能部门及各镇街党员群众代表共300余人现场观看了比赛。这也是本次活动惟一进行网络现场直播的赛区,有3.25万人通过廉洁番禺、番禺日报、番禺台微信公众号平台观看在线直播。活动评委由广东演讲学会孙朝阳、郑宏彪、陈丽萍、张少慧、吴琪等五位老师组成。
廖平副书记在致辞中表示,番禺文化底蕴丰厚,历来重视家风家教,不少先贤才俊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成就了辉煌人生。本次演讲比赛的参赛作品既讲家国情怀,也体现使命担当,既有别人的事迹,也说自己的故事,既宣传好的家风,也洋溢着践行好家风的崇高追求,时代内涵丰富,地域特色鲜明。举办“我的祖国我的家·弘扬广州好家风”演讲选拔赛活动,既是全区家风建设成果的有益展示,也是发挥廉洁文化教育功能,向社会传播廉洁价值理念的实际举措,营造了番禺全城热议家风文化的浓厚氛围,对优化全区政治生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赛选手们运用了图片、视频、音频配文字解说等形式进行现场演讲,他们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真挚朴素的情感、生动鲜活的语言阐释了对“好家风”的深刻理解,歌颂身边的好家风典型事迹。他们或讲述爱国音乐家冼星海自强不息、志向高远、以民族大义为重的崇高品质在番禺人家风中的传承;或讲述沙湾何氏家族耕读传家,造福一方乡亲,为中华崛起贡献力量的“诗书世泽”;或讲述身边同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舍小家顾大家的高尚情操……一副楹联、一条祖训、一段家族记忆,成为家风传承的载体,一个个鲜活的故事饱含家庭的温暖、家风的味道,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现场的每一位评委与观众的心田,不时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这样的活动一举两得!”一名青少年组的参赛选手家长表示,“既可以锻炼孩子们的胆量和口才,更重要的是可以让他们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浸润好家风好家训文化,对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意义非凡,一辈子受用。”
本次比赛共评出成人组特等奖1名、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青少年组特等奖1名、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经过激烈角逐,青少年组选手王雨欣、袁安国作品《三代共筑强国梦 红色基因代代传》、成人组选手余创华作品《让星海精神成为番禺人的不朽家风》荣获特等奖,并代表参加我区参加广州市的比赛,并有机会成为广州好家风宣讲团成员,为广州好家风代言。
本次演讲比赛分为成人组和青少年组两个组别,共25组选手参赛。选手们以“我的祖国我的家,弘扬广州好家风”为主题,结合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的伟大成就,围绕广州十大好家风的内容,以紧贴现实生活、展现真情实感的主题演讲,阐释好家风的价值意蕴,演绎好家风的历史传承,讲述好家风的感人故事,歌颂好家风的先进事迹。
演讲比赛自今年6月初启动以来,区直机关工委、区教育局、区财政局、区民政局、团区委、区妇联、区融媒体中心等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预热活动,向全社会发布活动信息,吸引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积极参与,引发市民关注活动、热议家风,有关单位通过广泛发动、深度挖掘、专业集训、集中汇演等方式打造参赛精品。
区直机关工委为挑选优秀选手举办了预选赛,邀请广东演讲学会的老师多次用心、细致、专业地指导选手作品,在提高选手水平的同时,整体提升作品质量水准。
区教育局充分发挥羊城小市长、番禺小区长选手的辐射作用,利用网络、微信公众号、家长朋友圈等宣传媒介,让学校、家庭共同参与演讲比赛,线上线下共同营造良好的好家风宣传氛围。
区财政局积极发动区财政(国资)系统优秀文艺人才参赛,并指导参赛选手根据自身演讲主题实地走访邓世昌纪念馆、沙湾留耕堂,增强选手切身感悟,丰富演讲内容。
团区委利用大夫山南门志愿驿站等平台发动优秀演讲人才参赛,并邀请了专业的老师对选手进行了集中培训指导,精心打磨演讲精品。
区妇联认真发掘我区“最美家庭”“文明家庭”“书香家庭”的选手和故事,从中挑选了五位优秀的选手组合参加比赛,精心指导各选手制作参赛视频及PPT。
(来源:区纪委监委宣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