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你乱停车,请到村委治安队缴纳开锁费200元”,2020年8月16日,广州番禺区洛浦街沙溪村王先生发现自己的爱车被上了锁、贴了条。“车辆如何停缺乏明确标示,他们这样收费有什么依据?”,不明白也不服气的王先生无奈缴纳费用后,转身就到驻村监察站反映情况。
沙溪村监察站站长梁舜威收到投诉,立马找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了解情况:“咱们村停车收费这事,有没形成文件制度、锁车收费有什么依据吗?”“没有,村里企业和门店多,这几年私家车、外来车剧增,如果在主路上乱停乱放会影响交通!”村支书说得理直气壮。“我理解村的出发点,但收费是否经过村委会议讨论表决,有没向社会明确告知禁停区域,还有费用收支是否透明呢……” “这些暂时还没有,我们没考虑那么多……”村支书道出了实情。
认识到该问题可能存在普遍性,梁站长马不停蹄向街道纪工委汇报,洛浦街据此展开对辖区9村9社区停车情况排查。经逐一走访,发现农村锁车收费管理松散,存在多个漏洞,其中制度建设及监督管理是尤为突出的薄弱环节,个别人员很容易钻空子。“尽管只是蝇头小利,但该行为既损害群众利益,又影响村干部廉洁形象,必须要给此类小微权力上锁加以约束。”街道纪工委认识到问题严重性,迅速组织街道纪检力量进行有针对性整顿。
2020年8、9两个月,洛浦街各驻村监察站长积极行动,及时召集村两委成员统一思想,强调锁车收费必须在禁停区域明确标示、治安队员统一制服、费用收支予以公示等。借鉴交警违停罚款的做法,指导9条村制定了《村内道路机动车辆锁车收费实施细则》,明确锁车流程、收费标准、入账程序及责任追究等方面的内容,将实施违停收费写入村规民约。同时,通过落实《“农村集体财务代管”制度》,全面推行村社财务街代管改革,会计、出纳由街全权管理,农村只保留各自报账员,街道随时掌握农村收支情况。
经严格整顿,类似乱收费现象已基本杜绝,风气焕然一新。“现在到各驻村企业办事,都划定了专门的停车区,主路上有清晰的禁停标志,不会再触雷了。”10月16日,一位到该街东乡村办事的群众说。“之前以为法不责微,上级不会管村里的芝麻小事,自从设立监察站后,就像在村里安了天眼,一举一动都直达天听了”,一位村干部笑着表示。
据悉,番禺区下辖16个镇街,城乡结合特色明显。为密织最后一米的监督网,2019年3月,番禺区纪委监委按照村一对一、社区一对二的比例,在全区共挂牌成立275个监察站,215名站长、532名监督员、566名信息员同步到位。监察站运行一年多来,全面聚焦农村基层“小微权力”腐败和农村集体“三资”方面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全区农村基层检控类信访举报同比下降23.7%。“监察站发挥上传下达作用,特别是在当前‘一肩挑’村级权力集中结构模式下,对确保‘领头雁’用好权力方面发挥着贴身监督的天然优势。”番禺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