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出台《番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在番禺布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为港澳居民到内地发展提供新空间、创造新机遇,力争2023年示范区境外居民比例达到20%左右,到2030年建设成为境外居民比例达到30%左右一流融合型国际化社区。
一是高位统筹谋划。编制实施《番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推动以祈福新邨为核心14.5平方千米规划范围,全力打造“一区两基地两组团”“122”功能布局,推进示范区在提升生活服务便利性、吸引港澳青年人才等七个领域取得新突破。印发总体方案的工作方案,细化分工、挂图作战、对表推进。成立建设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及五个专项小组,建立健全督办落实机制,将示范区建设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细。
二是全力协同打造。加强与上级部门对接衔接,争取设立“示范区建设专项资金”“人才基金”,出台“番禺人才生态30条”,发放“1+4”产业人才补贴1.4亿元,支持示范区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加速集聚人才和资源,创造充满活力“宜业”空间。中科院发布《中国人才创新创业优质生态圈发展报告(2021)》显示,番禺连续四年保持广州第一,并且在人才生活环境一级指标上连续四年蝉联25个一线城区榜首。高水平推进示范区交通、教育、医疗、居住、文化等全方位服务保障,地铁22号线即将开通后祈福至广州南站仅1站地铁,支持祈福集团打造为中国首家国际JCI认证医院,示范区内共有164所国内外一流学校,充分利用示范区原有街道、构筑物等资源,通过微改造方式创作具有港澳元素、岭南风味的立体街画、创新展览,打造国际一流“宜居”环境。依托长隆旅游度假区、沙湾古镇等特色旅游资源,及祈福缤纷世界、祈福酒店、祈福食街、俱乐部等,大力发展“夜经济”,构建富有特色“宜游”生态。
三是强化宣传推广。充分利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湾区之声频道及省、市、区融媒体等,通过港澳地区观众听众喜闻乐见方式,加强《港澳居民居住证》《香港澳门台湾居民在内地(大陆)参加社会保险暂行办法》等最新政策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社会宣传。深化与港澳专业协会组织、代表人士群体、乡亲社团宣传合作,充分发挥特定群体影响力和号召力,增强各类政策宣传效果。
(区发展改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