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之生态振兴
大刀沙村:历经十年巨变的最后“孤岛”村
素材/石碁镇人民政府 石碁镇大刀沙村民委员会
整理/Mango
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的大刀沙岛,是由市桥水道、沙湾水道和大九律水道这三条水道环绕而成的冲击沙洲岛。它东西狭长而南北短小,形状像一把大刀,故此得名“大刀沙”。这里风光旖旎、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是番禺区为数不多没有工业的孤岛村落,曾一度被番禺人认为是最适合养老的地方,也吸引了众多游客来此观光游玩,因为在广州市区,实难找到这样四面环水的“世外桃源”。
走进大刀沙村,看不见一丝工业、商业的身影,沿着两边堤岸散步一圈,河道上是忙碌航运的货轮;岸边上是休闲垂钓、散步骑行的游客,还有兢兢业业务农的村民;在岛中间,一块块农田种植着瓜果树木,还有连片的苗木鱼塘……一派安详和乐的田园生活景象。
然而,谁能想到,10年前未通路桥的大刀沙却是另一番景象。因受河流阻隔,大刀沙村居民出岛一直依靠小渔船,2001年之后才在对口帮扶单位的支持下,添置了两艘机动船。至2010年11月,大刀沙村是番禺区唯一未通公路的孤岛行政村。居民出行、上学,还有农产品的对外运输都只能使用农艇和轮渡,安全得不到保障,而且每逢恶劣天气就只能闭岛,停止出行。受交通问题的困扰,当地经济发展缓慢,村内土地租金每亩只有800元至1200元左右,也少有人问津,村民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岛上经济发展受到极大制约,成为全区经济发展最缓慢的村。
从2007年开始,番禺区投资1.35亿元用3年时间兴建了大刀沙岛路桥工程。2010年,大九律大桥、观龙岛大桥顺利通车,联岛路(县道X943)全线贯通,大刀沙村民正式告别了“隔江相望,隔河兴叹”的孤岛生活。番禺也成了广州市首个高标准全面完成自然村通公路的行政区。大刀沙村村民翘首以盼几十年的梦想,终于照进了现实。这座桥,彻底改变了孤岛村民世世代代靠小木船摆渡出行的历史。
这一年,大刀沙顷刻热闹了起来,许多闻讯而来的客户将岛内的土地租了下来,种花、种树、种果,岛内的土地租金水涨船高,从过去的每亩800元无人问津,骤然发展到每亩2000多元。如今,每亩土地租赁需要4000元至5000元,最高的每亩达到7000元。交通条件的改善,带来了耕作环境的改变,这座小岛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扬起风帆,包耕大户进入、养老设施建立、花卉种养兴起,小岛焕发出勃勃生机。出行方便了,村民纷纷建新屋、买小车,大刀沙村也迎来了果园、旅游、农业休闲等项目,村民收入和村集体经济收入大幅度增加。
经济状况改善了,大刀沙村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完成市级美丽乡村项目建设:实现村主干道、次干道路面升级改造,村通向机耕路全面硬底化;通过人居环境整治后,该村段河岸由原来的杂草丛生变得干净整洁美观;每天有清洁人员对村内进行保洁,配备垃圾箱、固定的垃圾倒放点,规范村民做好垃圾分类;大力推进“厕所革命”,该村建有5个公厕,并推进农户全面改厕,无害化卫生厕所比例为100%;实施了大刀沙村南堤路和北堤路路灯安装工程,堤岸景观修缮工程,在“百企帮百村”工程中,结对帮扶企业为该村修建两个候车亭。 2017年大刀沙村列入全国第一批绿色村庄,2020年获评“一村一品牌”示范村,创建工作包括南堤片区增设4个家庭及恋爱造型艺术装置打卡点和南堤绿化带设置艺术造型雕塑等,呈现十里长廊。
漫步大刀沙村,一股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浓烈气息扑面而来——一条高等级、设计标准的柏油村道从村中划过,路边有公交站、校车停靠点,美丽乡村的宣传牌匾和村党群服务中心的牌子做工精致,形成了一道道画龙点睛的创意工坊。道路两旁,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林荫和郁郁葱葱的花木植物园。花木园中有水果类、观赏类,有的是盆栽,有的是深土种植,一亩连着一亩,一片连着一片……走出大刀沙村,即进入大刀沙路水岸,脚下便是沙湾水道,河面清澈,波光粼粼,迷人景色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