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专题资讯 > 番禺侨讯 > 总第122期

番禺有座大夫山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2-01-13 15:52:59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番禺有座大夫山

/饶原生


番禺有座大夫山,与医生无关,与古代官职有关。此大夫特指的,是西汉时期的太中大夫陆贾。对于两千多年前来过番禺的一位杰出人物,此地用大山的名字,世世代代铭记他。

如果说,广州建城(番禺城)之初,任嚣、赵佗等是最早一批“南下干部”,那么,陆贾就是第一位“中央特使”了。带着汉朝中央政府的旨意,陆贾两度来广州与南越王赵佗密斟,办成了让南越国归顺汉朝的统一大事。事情虽已过去两千多年,番禺人怀念他、感激他,遂以一座山的命名去为他立起丰碑。

大夫山位处番禺区市桥以西三公里处,海拔226.6米,是番禺第一高峰。据说因山顶经常云遮雾掩、山色朦胧,而一度被称为“大乌岗”。之所以有今天的名字,有一种说法是陆贾大夫归天后就葬于此山,只是史书上查无出处。还有民间传说,指称陆贾南下时必经此地,有一次人困马渴,马用前蹄刨出了一口甘泉,当地人遂将甘泉唤为饮马泉,拥有这口泉的山当然就叫大夫山了。

史料有载的是,赵佗最初并不愿意见中央使节,初到番禺的陆贾便让人筑了座泥城,住下来慢慢等。赵佗终于答应见面了,却又瞧不起对方,表示出言行的傲慢。陆贾晓之以情理,结合楚汉之争的历史,指出南越和汉朝实力上的强弱悬殊,终说得一代南越王点头称是,愿意遵从汉朝约束,接受南越王封号,对汉称臣。为表臣服的诚意,赵佗还专门修建了朝汉台。

朝汉台今已踪迹全无,泥城旧址则还在。但以地名的方式,以让广州人永远记住广州建城初期值得常说的一段重要史实,则只能常来大夫山走走了。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