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专题资讯 > 番禺侨讯 > 总第123期

沙圩一村:传统与现代交汇,繁华与城央共生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2-08-05 15:27:36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美丽乡村之城乡融合

沙圩一村:传统与现代交汇,繁华与城央共生

素材/市桥街道办事处 沙圩一村民委员会

整理/余言


沙圩一村位于市桥中心城区东南部,毗邻番禺区政府行政办公中心,距离市桥街道办事处约1.5公里,对区域轨道交通换乘中心——地铁番禺广场站呈合围之势。位于城央之上、区位优势明显的沙圩一村,在探索城乡融合的过程中,以番禺区人民政府、番禺广场、基盛万科城央公园为轴线,逐步建成为番禺区核心行政商业板块,在番禺区城市历史发展中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

基盛万科里.jpg基盛万科里

地铁18号线番禺广场站.jpg地铁18号线番禺广场站

科尔海悦酒店.tif.jpg

科尔海悦酒店

区位优势明显,发展融于广州

沙圩一村地处番禺远期规划发展的核心位置,位于番禺大道文商旅融合发展轴上,是联结广州大学城数字经济集聚区、万博长隆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莲花湾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发展集聚区、南沙自贸区CBD明珠湾区的核心节点,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沙圩一村集体多年来秉持“克勤克俭、创新发展”的理念,借助广州市城市“南拓”战略的重大机遇,将沙圩一村打造成为岭南传统文化的传承区、现代高品质商业的集聚区、时尚消费的前沿阵地。

沙圩一村经过多年发展,逐步形成自建出租物业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村内餐饮业、商贸业、服务业发达,有五星级酒店——科尔海悦酒店,有甲级写字楼——基盛大厦,有知名餐饮企业——南岗海鲜城、绿岛西餐、雍苑食府。光华假日酒店历经20年辉煌后,因应经济发展需要,改造成为东荟创新园,吸引了一批创新型企业入住。番安商贸城、基盛万科里中央公园、创润大厦等经济项目分布在平康路、富华东路、东环路、盛兴大街等商业旺地,带动了周边商业的兴旺。

得益于城乡融合道路上的探索,沙圩一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多项股民福利的配套也让村民收获更多幸福。固股后满股的村民股份分红、米粮补助1.35万元/年,男满60岁、女满55岁另有退休补贴0.18万元/年,全体在册村民均有医疗二次无封顶报销及米粮补助。村集体经济每年出资约120万元,为村民购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商业意外险;出资约320万元用于村民二次医疗报销,遭遇大病风险的村民能够完全解除后顾之忧。

值得一提的是,沙圩一村发展的可能性不仅止于此。近年来,番禺区积极融入广州市“三大战略枢纽”建设,随着地铁3号、18号、22号及17号线建成投入使用,作为城市轨道交通换乘中心的番禺广场,将进一步凸显在区域经济、交通、文化发展的优势,也将为沙圩一村集体经济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可能性。

9.1.jpg3.1.jpg4.1.jpg7.1.jpg1.1.jpg

沙墟一公园

美化村容村貌,完善配套设施

得益于沙圩一村在城乡融合中不断发展,其行政、教育、医疗、文体、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完善。但由于空间受限,时间久远等因素,其公园和老人活动中心设施相对老旧,绿化缺乏养护、土地裸露、硬底化铺装较少,群众锻炼活动空间少,村内仅有一处篮球场,无法满足村民活动需求。

城乡融合的进程,离不开乡村基础建设适应时代发展和满足居民生活要求。为此,沙圩一村不断改善公共配套设施和丰富使用功能,有针对性地整顿设施老化破损、配套设施缺失和设施过时等问题。

如在沙墟一公园升级改造工程中,完成围墙改造150米、主道及走廊通道改造980平方米、绿化改造2000平方米、原羽毛球场改造为灯光篮球场、下水道改造300米。沙墟公园向居民开放后,硬底化的地面、琉璃瓦长廊和亭阁、仿古围墙、占地数百平方米的灯光球场、新修的公厕等等一一呈现,令人耳目一新。有不少居民每天早晨和晚上都会去公园健身、看风景。

同时,原旧大队部及沙墟一酒堂改造工程,沙墟东大街及东坊下街至沙水堂大街道路绿化升级改造工程(铺设沥青路面、人行道铺设及绿化种植、人行道及绿化升级改造),以及“城中村”三线落地整治改造工程等,也让村容村貌焕新、基础设施升级。

兴旺发达的第二、三产业不但为沙圩一村带来了人流量红利,同时也带来了车流量问题,停车难一度困扰沙圩一村及周边居民。为此,村内最大限度开发停车位,规划立体式停车场,还有多名治安员在村内巡逻,管理乱停乱放及乱摆卖的现象。切实解决城乡融合过程中停车管理规范的难题。

沙圩一村村容村貌更美丽,基础设施更完善,既是城乡融合的成果体现,又为深化城乡融合提供坚实的硬件保障。

沙墟一酒堂.jpg

沙墟一酒堂

追寻历史文化,交汇现代生活

城乡融合的进程不仅要使村民在物质上富起来,更要使村民在精神文化上富起来。

作为典型的城中村,沙圩一村有浓厚的生活的烟火气,有经过时间洗礼的旧房子,有斑驳错杂的楼梯墙壁……为此,沙墟一村在历史文化传承和古建筑文化的保护上下功夫,注重打造本村文化特色、加强龙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培育乡土文化能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发扬,不断探索历史传承和当今时代要求相互融合的发展新思路。

其中,沙圩一村独特的龙舟文化最为人津津乐道。沙圩一村组建了市桥街沙圩一村龙船队,每逢端午佳节,到南山古廊请龙,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身体健康。端午节龙船主题活动还有起龙、骏水、龙舟庙会、龙船饭等。家家户户参与其中,成为沙圩一村文化传承、宗族情感凝聚的重要节点。

龙舟活动2.jpg龙舟活动1.jpg龙舟活动3.jpg

龙舟活动

对于现存的区登记文物保护单位陈汉光家族墓,传统风貌建筑沙圩陈尚书祠等,在保持古建现有祭祖的基础功能上,沙圩一村也在拓展古建的其他功能,例如宣传传统文化、促进居民交流,以及完善周边配套景观设施等。

陈尚书祠.jpg陈尚书祠

基于此,沙圩一村的历史文化脉络也将释放更多价值。未来,结合沙圩一村本身区位、文化和商业环境优势,从本土出发、寻找本土文脉、感知传统文化与放松休闲完美融合,将打造文创型商业聚落,城市中心的休闲娱乐“慢”生活圈,让沙圩一村与番禺、广州乃至岭南的城市发展升级融合交汇、携手并进。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