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专题资讯 > 番禺侨讯 > 总第125期

文化走廊——莲花山下四时春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2-12-21 11:45:10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8037935_220749116000_2.jpg


莲花山下四时春

/何爱高


广州市番禺区莲花山,因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西汉古采石场和作为唐朝广州最大的丝绸、陶瓷贸易港口等历史资源而闻名全国。

几千里珠江,在这里打上最后一道旋儿,挥手流向狮子洋,流向大海,也许是珠江太依恋这块神奇的土地,也许是大海太想回馈这方恬静的港湾,这里土地肥沃,雨水充沛,物产丰富。然而由于这里地处偏僻,远离京师,交通不便,很少与外界交流,这里的老百姓生活得却很困难,有的渔民由于没房子住,只好祖孙几代人共同生活在一条窄小的渔船上。很长一段时间,这里给人们的整体印象就是一个烂古采石场。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莲花山似乎与春天有个约会,春天来了便再也不想让她走了。于是,莲花山便把春天留了下来,一年四季播种春光,一年四季春风浩荡,一年四季谱写春天的故事。

你看,莲花山。原来的石头山经过精心的梳妆打扮,现已开发成了全国闻名的莲花山4A级历史文化景区。亚洲最大的观音金身立像矗立山巅,遥望南海,神情专注,目光慈祥,默默地守护和保佑着这一大片湾区的子民。还有古采石场上,如刀砍斧斫过的石狮石、南海石、燕子岩,似一朵朵盛开的荷花,每天迎接着南来北往的海内外宾客。

你看,莲花山下的海鸥岛。修建新农庄、整饬旧鱼塘,新修环岛路,拓建服务站。岛上农民无论是下田耕种,还是洗脚上田从事旅游服务业,脸上总是挂满了红云,灿烂着彩霞,整天乐呵呵的,幸福的事儿就像花儿一样开放。特别是近几年,更有一批新岛民陆续在岛上安家落户,如麦康森院士渔业科技创新中心、国家级工厂化育种育苗样板区、国家级名优特色水产种业繁育区、国家级水产种业数字化示范区等金字招牌,灿若星河,闪烁其中,格外醒目,引起群众和上岛旅客的无限遐想。

你看,莲花山前的经开区。这是一个刚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番禺区省级经济开发区,这里高端制造业聚集发展,初步建成的汽车特色小镇,广汽品牌以及新能量汽车销量生猛,近年来连续在全国市场攻城拔寨,占领重要领地。新来的广汽新能源车间员工小王感慨地说,感觉每天都有高端人才向这里汇集,我们厂区及周边的交通、市政等配套设施都在日新月异地变化,一座现代化产业化新城正在悄悄崛起。

你看,莲花山不远处的广州大学城。10多所大学近20万师生在这里学习生活,一批批研究机构在这里落户,一批批创新项目在这里投放,一项项创新成果在这里诞生,一个个创新故事在这里演绎。节假日里,莘莘学子踏步珠江岸,和着珠江水,向着南海的方向,大声朗读出向海而兴、向海图强的珠江精神,以实际行动合奏出一部名叫珠江春天的最美乐章。

我走上莲花山,登顶莲花山。看着山下“无边光景一时新”“芙蓉国里尽朝晖”的壮丽气象,突然间有了一股作诗的冲动。脑海里更是不由自主地想起苏轼那首《惠州一绝•食荔枝》的诗句:“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于是,我有感而发,仿苏轼韵脚,写诗一首。

莲花山下四时春,

城水林湖次第新。

宜业宜居真宝地,

不辞长作广番人。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