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干
去年,笔者曾经为本刊撰文介绍红色摄影家石少华,期间,检索一下,居然发现新中国不少声名赫赫的艺术大师也是番禺人,譬如舞蹈艺术大师陈爱莲,著名电影大导演谢添、黄佐临,这些都是在所在艺术领域的领军人物。有趣的是,这几位不是在番禺土生土长,是外地出生的番禺人,而且也并非子承父业,全靠后天的发奋成才,取得傲人的成就。由此,我又想到,千百年来,番禺产生了杨孚,李昴英、张维屏、何氏三杰(何柳堂、何与年、何少霞)、“二高一陈”(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冼星海、叶恭绰、赵少昂、李少马、麦华三、周千秋等一大批文化艺术大师,领一代风骚,不能不说番禺这块沃土文脉延绵,书香萦绕,让番禺人血脉里都流淌着浓厚的文化基因。
以古论今,在新时代,如何赓续番禺的文脉呢?最近番禺的一些活动似乎为我们作答。
3月4日,“文史广州番禺行,番禺历史文化大讲堂”首期讲座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名园余荫山房拉开帷幕。讲台下,广州市政府办公厅有关领导,番禺区领导班子成员,“两代表一委员”、机关干部、市民群众认真聆听,带着责任与情感一同领略番禺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据悉,“番禺历史演变与建筑文化”专题学习是番禺历史文化大讲堂的首场活动。番禺区委宣传部和区文广旅体局,充分利用广州市政府文史研究馆文史专家优势资源力量下沉基层,倾力打造“文史广州番禺行 番禺历史文化大讲堂”品牌,邀请省、市、区内从事文化研究、考古研究、历史建筑保护、传统技艺传承的专家教授、文史馆员、大国工匠、文化名人等开讲,打造一个具有湾区视野、番禺特色的番禺城市历史文化学习课堂,推动文明传承、文化延续,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地方历史文化知识、厚植文化底蕴、强化生态观念,不断增强历史涵养、文化素养、人文情怀,更好读懂广州、热爱广州、奉献广州。
值得称赞的是,这个活动番禺区委领导亲自当学生,带头学习历史文化知识,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真正读懂番禺历史文化变迁的这本“大书”。由此,我确信,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当新老番禺人有了这份“文化自知”,“文化自觉”便会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