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古邑之化龙镇
在岭南古镇“邂逅”历史传承
素材/化龙镇人民政府
整理/雍言
在广东珠江口,黄埔大桥两翼展开,撑起粤港澳大湾区一条智造创新经济带。每日约10万辆次车辆从大桥上通行,沟通着珠江东西两岸,繁忙而有序。这座被誉为“湾区脊梁”之一的黄埔大桥的西侧门户,正是广州市番禺区化龙镇。
化龙镇位于番禺区东北部,全镇占地面积55.7平方公里,有13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1个驻地部队。本地户籍人员约3.7万人,外来人员将近5.6万人,其中外来常住人员将近3.8万人。无数的市民街坊在这里扎根,奋力创造镇域发展奇迹,共享全面小康成果。
昔日阡陌变通途
清代乾隆版《番禺县志》地图
清代宣统版《番禺县续志》地图
化龙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年逾古稀的老人屈先生说:“传说南宋末,黄粤南由新会来化龙定居,其子黄龙在村南建龙山寺,自任住持。死后,乡人传说他化龙归天,故村名为化龙。后逐渐发展为圩市,但规模小于西邻的新造圩,故又名细圩。”
清代,分属茭塘都的化龙堡和明经堡。
民国,分属深水社乡和岗尾社乡。
新中国成立初期,属禺南东区。1956年设化龙乡(1957年3月为化龙、明经两大乡。1958年1月,明经并入化龙大乡,同年10月属石楼团)。1959年4月从石楼析出为化龙公社(1962年1月至1963年1月,曾一度析出明经以南地区为明经公社),1984年为化龙区。1986年置镇。1987年为化龙镇。
如今的化龙镇改头换面,倚珠江航道与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埔新港隔江相望,东二环高速、广台高速、新化快速、南大干线等主要交通要道贯穿全镇。轨道交通除在建的地铁七号线(二期)和穗莞深城际琶洲支线外,还规划地铁八号线南延线(万胜围-海傍)、八号线南延线支线(化龙-黄埔客运港)十七号线(沙湾-广汽基地),两小时水陆交通圈囊括珠三角和港澳地区。这些桥梁及隧道,将连通珠江东、北岸的广州国际金融城和临港商务区,进一步发挥化龙镇得天独厚的“南北纵横,四通八达”交通和区位优势,使其占据珠江口“桥头堡”优越区位。
工业立镇促腾飞
现代产业基地
化龙镇以工业立镇,镇内工业以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电动工具、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电子、家电等产业为主。全镇“四上”企业122家,以汽车制造、电动工具、包装材料、医疗设备为主,拥有“广汽传祺”“广汽新能源”两大整车生产基地,广州市唯一的汽车行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广汽研究院。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2021年产值超100亿元的企业有1家、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有8家、产值超1亿元的企业有37家;上市公司2家。
广州国际商品展贸城、番禺汽车城、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一批重点产业发展平台相继落户化龙镇。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85.48亿元,同比增长10.8%;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554.62亿元,同比增长12.8%,占全区的24.1%;实现限上商业销售额587.48亿元,同比增长30.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13亿元,同比增长1.0%;实现税收收入35.23亿元,同比增长83.6%。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化龙工业在番禺首屈一指,除了比较出名的手袋、服装产业,还有橡胶、农机、五金、家电等产业齐聚化龙,当时依靠‘三来一补’业务,手袋产业蓬勃发展,手袋厂分拆成手袋一厂和手袋二厂,和化龙服装厂一起成为当时的龙头企业。”化龙经济总公司李经理对化龙工业的发展历程了如指掌:“后来受到外资的冲击,本地企业自主生产竞争力不足,再加上企业的资金都用于辖区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开始负债,最后只能改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由于政策改变,镇政府可以直接从村征地进行开发,工业发展重心从发展企业转为开发区建设,化龙打造了金湖工业区、翠湖工业区等,直至用地指标回收到区、市统一调配。”2005年,在市、区的统筹协调下,广汽集团在化龙征地,2008年广汽乘用车正式投产,开启打造“整车制造+研究院+零部件配套+物流配套”的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基地。作为番禺区打造千亿汽车产业集群的主要承载区,化龙镇优化政务服务和营商环境,围绕强力推进广汽乘用车、广汽新能源等龙头产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大力振兴实体经济,优化产业结构激发新动能。
广州鞍钢
好太太集团公司
智能组装系统
2022年1-6月,全镇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319.67亿元,同比增长19%;实现限上商业销售额233.24亿元,同比增长18.8%;实现税收收入13.12亿元,同比下降27.6%;镇内汽车产业实现总产值255.06亿元,同比增长43.1%;汽车零部件企业实现产值54.13亿元,同比增长26.6%。今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GDP)94.19亿,同比增长12.9%。
化龙新城是化龙镇目前重点规划项目,该项目位于化龙大道东侧,规划面积约106.68公顷,以商务办公、居住社区等功能为基础,打造城市综合服务群,规划范围涉及塘头、水门、草堂三村、12个权属用地。
现代农业新高地
化龙镇的农业以花卉种植为主,是全国闻名的阴生观叶植物生产基地。出产的“绿萝”被评为广州市第一批名优农产品、番禺区特色旅游农产品。
目前,辖内花卉种植面积14935亩,约占全镇土地面积的18%,以绿萝、夏威夷椰子、龙血树、白掌等阴生观叶植物为主,阴生观叶植物销量占全国总销量50%以上。2021年,全镇花卉平均亩产值约为2.5万元,总产值约为3.73亿元,自主研发的花卉产品在历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上获得近40个奖项。
化龙花卉——如意
兰花种植基地
兰花种植基地
文脉永续放异彩
遍地文化古迹,文物保护单位多达109个的是化龙镇。有“广东徐霞客”之称的屈大均、岭南画派创始人陈树人等文化名人,从这里走向世界;龙门桥、沙路炮台、各类宗祠古建筑等文物古迹,在这里照拂世人。
将“中国民间文艺(飘色、乞巧)山花奖金奖”“中国飘色文化之乡”“广东省民间艺术传承基地”“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等荣誉称号集于一身的也是化龙镇,飘色、乞巧、龙舟等民间文化艺术在这里历久不衰。
屈氏大宗祠
屈大均
屈氏大宗祠位于化龙镇莘汀村,是一座典型的砖、木、石混合结构建筑,青砖砌成的墙壁以及祠堂内众多圆木做成的廊柱,显得古色古香。地板和墙角都是用巨大的条状石柱砌成的,历经五百多年的风雨沧桑依然保存完好。经省市文物专家考证,祠堂始建于明代早期或中期。族人屈大均(出生于明代崇祯三年)在《广东新语》里记载,他小时候即跟随长辈在大宗祠里祭祖,这说明祠堂在明代已经建好了。我们从清代番禺县志以及存留牌匾题款可知,该祠于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重修。
屈氏大宗祠
1929年,县长陈樾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大均,便以屈氏大宗祠为翁山纪念小学,并于中堂右侧设立“翁山纪念堂”,贮放及陈列珍贵的屈大均手迹及其他纪念品。新中国成立后,翁山纪念小学改名“新成小学”,后又改为“莘汀小学”。其后,翁山纪念堂逐渐被毁,所有手迹器物,荡然无存。
1989年6月与“屈大均墓”一起被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足见这座祠堂的分量。2007年,化龙镇立项对屈氏大宗祠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全面的修缮,恢复了以前屈氏大宗祠的模样。现在这里集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村史展馆等于一身,成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精神文化空间。
“利用这里,我们陈列展示本地历史文化。代表祠堂文化的龙舟、屈大均的塑像放在这里,村里的敬老、游园活动也在这里举行,这里已经是我们村的文化阵地。”化龙镇莘汀村相关负责人屈锦辉说。
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除了宣传和展示历史文化,屈氏大宗祠已经融入当地村民的日常生活中,成为村民们日常生活、休闲娱乐的场所。“没事都会来逛一下,带小朋友过来,给他们讲述故事。”一名莘汀村的村民说道。
在历史文物建筑的活化利用中,老建筑获得了新的活力与生命,也激活了当地文化记忆,为实现永续利用和活态传承打开新的思路和空间。
沙路炮台
自小在沙亭村长大的屈慎宁已年届八旬,他对沙路炮台的故事如数家珍:“当年日军炸毁沙路炮台后,在沙路驻扎,驻点在沙路松石祖的李氏祠堂,并在炮台周边挖了战壕,据说还能将全部炮台连通。1945年,日本投降后,驻扎在沙路的日军才撤走。”一百多年前,沙路炮台与珠江北岸的鱼珠炮台和黄埔牛山炮台、长洲系列炮台共同扼守广州通往狮子洋的水上交通要道,在珠江上形成“五虎擒羊”的态势,成为广州城市军事防御的一道重要防线。
沙路炮台遗址
从2013年开始,在经过一、二、三期的修缮后,9座炮台、3处建筑遗迹及相关道路、排水设施于2020年底修复完毕,炮池、弹位、坑道、道路重新展现出原貌,设置了宣传展示厅、增设了主题公园标识牌、休闲椅等,成为集考古、研究、教育、休闲等于一体的主题公园。
2021年6月底,仿制的德国克虏伯大炮也安装在3号炮台,供市民游客合影留念。
沙路炮台公园
陈树人、陈复故乡园
陈树人是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代表作有展现岭南风光的《岭南春色》《红棉》《鼎湖飞瀑》等。他不仅是国画革新之旗手,也是民主革命之猛士,他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系辛亥革命元老。其子陈复也投身革命。
陈树人孙女陈静芬回忆,陈树人前往广州市区居住之前,长期生活在化龙镇明经村,其代表作《岭南春色》,正是以故乡园中的木棉树为原型写生创作。
村民胡先生说:“这棵木棉树在这里已经有100多年了,它蕴含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意义,在村民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以及特殊、深厚的感情。”
为纪念陈树人、陈复父子,2021年8月,化龙镇选址陈树人、陈复故居所在地,建设了陈树人、陈复故乡园,除了《岭南春色》的原型“树人红棉”木棉树,同时还设有陈树人、陈复父子雕像“妙手铁肩”。如今,这里已成为展示两人家国情怀、革命精神的故事长廊,诉说着当年艰苦岁月里坚贞不屈的革命故事。
陈树人先生画像
陈树人、陈复父子铜像
陈树人画作《岭南春色》
飘色乞巧
始建于北宋中期的潭山村,至今已有900年历史,这里的“潭山乞巧”和“潭山飘色”扬名广府地区,均已列入番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潭山飘色还被列入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潭山飘色
潭山飘色——色仔
潭山村至今仍保持多项传统民俗节目与活动,“以前每年七月初七,未婚女子都会制作小巧物件,摆放在屋前供人参观。”潭山村相关领导许伟麟介绍,2000年前后,潭山村重拾乞巧文化,重新注入新的文化内涵,让乞巧作品成为讲述时代精神、乡风民俗的载体。
在潭山村文化综合社区中心一楼,专设展厅陈列着大量乞巧和飘色作品,既有展示乡村农耕场景的、也有讲述虎门销烟历史的,部分作品内部接入电源和烟雾器,通电后作品配合声电效果、烟雾弥漫,表现力更佳。
“潭山乞巧”和“潭山飘色”不仅闻名广府,在全国民间艺术中也独具特色。
荣获国家文艺最高奖山花奖乞巧供案《长生殿》
潭山乞巧作品
展厅中展出的作品里,化龙潭山飘色队创作的大型版色《七姐下禺山》等两板飘色曾参加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全国首届飘色(抬阁)艺术展演,获得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乞巧供案《长生殿》获得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
“‘潭山飘色’是化龙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潭山都会举行隆重的飘色活动,举办的时候万人空巷,海外的亲朋乡亲会回来观看这场大型文化巡游活动。”虽然由于疫情,飘色活动停办,但化龙文化大使张本杰仍能够回忆起当时的情景。
飘色巡游也成为团结乡亲、凝聚乡愁、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渠道。
化龙镇共13条行政村,每条村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109处不可移动的文物犹如珍珠般散落在村的各个角落,构成村民日常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著名侨乡,化龙镇每条村都有为数不少的旅外乡亲,他们远在千里,却不忘桑梓情,捐资捐物,积极投身家乡建设,使村容村貌日新月异。
乡村联世界
沙亭村
沙亭村位于化龙镇北部,面积约3.5平方公里,主要姓氏为屈、苏、李,按姓氏系统建立祠堂,维系宗族。
相传沙亭村于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成村,该地原是海滩,有海沙冲积形成的沙堤,乡人称之为沙路。
沙亭村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岭南三大家”之一的屈大均的故乡。明亡后,屈大均书“明水长环”4字,刻作门楼石匾,示明王朝永不消逝之意,并于村口建一角亭,取名为“沙亭”。
清光绪十年(1884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在村北马腰岗设立沙路炮台,今遗址尚存。截至2021年末,沙亭村户籍人口3125人,非户籍外来人口1110人,祖籍本村的港澳台同胞约有53人、华人华侨有13人,主要侨居在美国、加拿大、新加坡。
沙亭村
沙路炮台一号炮池全景
柏堂村
柏堂村位于化龙镇东北部,面积约4.1平方公里,下辖东溪、柏堂、大街、地围4个自然村以及14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3374人,外来人口2720人,2009年被评为广东省文明村。
柏堂村文化历史悠久,村内祠堂、文物、古树木众多。相传北宋高宗建炎年间(1127~1130年),有刘昶偕妻来柏堂定居,生下六子,后刘昶带两子远去,遗下一妻四子。其妻矢志柏舟,终身相守,乡人慕其贞节,以“柏堂”作村名。
本村的港澳乡亲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为家乡建设捐资办学、医疗、敬老和修葺宗祠、龙船、演戏等众多公益事业已超一千万元。李浩安、李广熙、李家榘等三位先生被授予“广州市荣誉市民”称号。
美丽乡村柏堂村
草堂村
草堂村位于化龙镇中部,面积约2.53平方公里,由草堂村、郭岺村两个自然村组成,户籍人口约1300人,非户籍人口约5000人。
元至正十年(1350年)已有刘氏在此居住,村称草堂,后在清朝年间,郑氏搬来此地扎根而演变成村落。
关熙先烈生于1910年10月,卒于1939年8月29日,为抗日航空烈士。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时任台湾地区的领导人马英九,特颁发 “抗战胜利纪念章”给关熙,以昭尊崇,并表示台湾地区政府对其的由衷感谢。
南社炮楼
明经村
明经村位于化龙镇南部,面积约5平方公里,由8个生产队组成,有六个自然片:左里、右里、仙岭南约、仙岭中约、仙岭北约、横下,常住人口3320多人,户籍人口3950人,外来人口约9520人。
元代中叶,有胡姓人在此定居,终日明颂经典,乃改村名为“明经”。
明经村名人众多,岭南画派开拓者之一的陈树人、周千秋、梁粲缨(女),革命烈士陈复(陈树人之子)等均是明经村人。周千秋和梁粲缨(女)伉俪(两者皆为广州市荣誉市民)、陈婉(女)和廖祥(陈婉之子、广州市荣誉市民)、周日如(广州市荣誉市民)等旅外乡亲热心家乡建设,捐款捐画,助建化龙中学、明经小学、化龙医院、敬老院和明经陈婉分院,成立“明经廖李雪颜基金”(李雪颜为廖祥先生的夫人),捐款金额人民币超666万元。
明经村离黄埔大桥、京珠高速入口相近,地缘优势较强,美丽乡村建设卓有成效。
潭山村
潭山村位于化龙镇西南部,面积约4.6平方公里。潭山村由9个生产队组成,常住人口4632多人,外来人口约11000人,2021年村经济社集体年收入1518多万元,人均收入32381.76元,村民分红年人均3602.11元。
北宋中期许氏始祖青公由福建莆田迁入广东,于潭山开基创业,历时近900载,素有文化之乡的美称,村中主要姓氏为许姓。潭山古名寿山堡,现在的村名,源于潭山村前濒湖水(白沙湖)后枕花山(花山岗)而得名。
潭山村是省、市、区远近闻名的民间艺术之乡,飘色、乞巧、醒狮、舞龙、龙舟等传统民间艺术均得到有效弘扬与发展,潭山飘色和潭山乞巧均获得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潭山村先后被评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广东省卫生村、广州市文明示范村、广东省宜居示范村庄、广州市观光休闲农业示范村、广州市美丽乡村、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广州市文明村、广州市最美村庄及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
潭山村旅外乡亲众多,并非常热心支持家乡建设,其中许浩彬和林伟明(女)伉俪(两者皆为广州市荣誉市民)、许国华先生等旅港乡亲捐款助建化龙医院、化龙中学和化龙中心小学,助办潭山教育、文化、敬老活动达几百万元人民币。
遗迹通古今
莘汀村
莘汀龙船
莘汀村位于化龙镇北部,面积约1.7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84人,非户籍来穗人口约800人,村下辖4个村民小组,村经济社属二级经济,2021年总收入364.8万元。
莘汀村因地貌得名(莘:众多;汀:水边平地)。该村始建于宋代绍兴年间,屈氏始祖屈禹勤从粤北南雄珠玑巷迁来定居,随着人口繁衍,逐渐形成村落。世居村民主要姓氏以屈姓居多,另有李、卢、黄、谢、梁、崔等。
村内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屈氏大宗祠,内设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屈大均的纪念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奶岗烽火台遗址。
塘头村
塘头村位于化龙镇中心区域,面积约2.2平方公里,由上街、村心街、西街、下街四个自然片组成,有10个生产队,共有户籍村民1800多人。
据传明代草堂村刘姓人迁此建村,为纪念祖居在草堂村塘头岗而取名“塘头”。另一说:村口有10多口大塘,村人以其为鱼塘之冠,故名。亦有一说,塘头村建村于元朝,巨海公因避祸而携妻子到此地开村。
塘头村文化底蕴深厚,位于富深里西端的观海楼,建于晚清年间,现代儒家“三圣”梁漱溟和熊十力分别于1928年和1948年到此居住,让该楼成为具有丰富历史文化意义的建筑。
适庐
村内还有文物古迹11处,其中,明代建筑有“广州大三巴”之称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后山黄公祠,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民居、适庐等;文化名人有岭南名医黄省三、物理学家黄巽、番禺县立中学创始人黄庆等。
西山村
西山村位于化龙镇西南部,面积约2.1平方公里,由8个生产队组成,常住人口1565人,外来人口1202人。
西山村又名西村,于明代建村,依山面海,村建于山岗东南坡,因村西有山而得名。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潘友直之子潘观福,自周子堂(今化龙镇东南村)迁居西山,为西村潘氏始祖。
西山村地灵人杰,文化名人有晚清岭南名医潘名熊;清末著名数学家、教育家潘应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名誉领事、著名书法家潘景晴等。
西山村现有区登记文物保护单位西山潘氏宗祠、西山叶氏宗祠、南溪公祠、可大公祠、城庵公祠、月轩公祠、竹屏公祠、镇锋公祠、许才举家族墓、昆岩公祠、西堂公祠,共11处,凝聚成宝贵的宗祠文化资源。
西山村
文明树新风
东南村
东南村位于化龙镇中心区域,面积约1.27平方公里。东南村由9个生产队组成,户籍人口1915人,常住人口1602人,外来人口约4300人。
东南村始建于宋代1127年,因宋代末年黄氏粤南始祖迁居于此地发展繁衍而形成,最早在龟岗建有永思堂,历经数年,子孙繁多,在光绪次年(即1876年)在东南村选址重建永思堂(即黄氏大宗祠)供奉粤南公,黄姓为东南村大姓。东南村由东部北南走向的东街和南部东西走向的南街组成,故称东南。
每年11月18日为东南村敬老日,至今已开展了二十八届敬老活动,是村民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一。
东南永思堂
眉山村
眉山村位于化龙镇的西南部,面积约2.3平方公里,由4个生产队组成,常住人口1697人,外来人口约5000人。
眉山又名苏坑,(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苏姓退役军人集结在山间盆地上建村,称苏坑。后来,村人认苏轼为祖,为表达认祖归宗之意,遂以苏轼故籍四川眉山县为村名。
眉山公园位于苏坑大街主干道旁,占地9.5亩,建于2002年。2021年作为美丽乡村项目,重新修缮,全天免费对外开放,公园内4棵古榄树,历史悠久。
眉山村牌坊
古村揽光阴
水门村
水门村位于化龙镇中心区域,面积约3.71平方公里,早居住群呈“椅形”且坐北向南态势,下辖两条自然村:水门芳山和陀背坑村,户籍人口2446人,外来人口1852人。
最早开村名叫(隔山),相传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时,原住在水圳上的李姓迁来此地开村。民国十七年(1928年)村人又以村南北有两山岗,对峙如门,中有小河穿过,向东流入珠江,命名为“水门”。
又传最早开村人氏:林氏(现村的西宁街林地巷位置),唐氏(现姓唐山位置),蔡氏(现隔岗新村位置),刘氏(现芳山村前位置),文氏(现新造镇文山村),李氏(现李氏大宗祠)。
现今水门村姓氏以李氏为主(占72%以上),【李氏:又记载为:京师的宗惠偕宣谒旅邸徴引子谱履曰;李氏继皋陶之后,皋陶为当时的理官,子孙以理官为姓,后因逃难食李子充饥得生存改理为李】。其他主要姓氏有:林、夏、郭、潘、梁、吕、陆、陈、何、侯、许、冯、严、霍、胡等20多个姓氏。
复甦村
复甦村新貌
复甦村位于化龙镇东部,京珠高速黄埔大桥边,与黄埔港隔海相对,面积约5平方公里,有7个自然村:四沙、天围、同丰、多洲、湛沙、七沙、中心片区。现在户籍人口5144人,外来人口8786人,沿河涌而居,杂姓,宗系分散,是化龙镇唯一的沙田村。
相传村民围海造田,按成围的次序以《千字文》中的天、地、玄、黄、洪命名,称“洪围”。后更名为“复甦”,象征村民的苏醒与新生。
山门村
山门村位于化龙镇南部,面积约2.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74人,外来人口约4000人。
山门村始建于1368年,因李宗礼卖席子路过此地,在此地落地生根而繁衍成村落,古称闫门、石门,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以后一直称作山门。
社区乐安居
盛龙社区
盛龙社区位于化龙中学旁,面积约0.0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80人,外来人口234人,是原“广东省珠江甘蔗试验场”(简称“珠江场”)的居民安置区。
2008年珠江场配合番禺区政府的用地规划用作建造广汽研发基地,所有居民于2008年5月整体搬迁到安置区,于同年12月成立盛龙社区。小区绿化面积12亩,共14座大楼,分32座梯,共有房屋362户。社区内设有老人活动中心、文化室、健身路径、儿童游乐场等康体设施。
化龙社区
化龙社区位于化龙镇中心位置,总面积0.079平方公里,社区划分4个居民小组,总户数712户,常住人口3600人。2002年,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办〔2002〕14号)文件的精神,在“化龙居委”基础上组建“化龙镇化龙社区居民委员会”。
曾获广州市番禺区安全社区、文明社区、“六好”平安和谐社区等称号。
化龙镇,作为一个岭南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现如今,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化龙镇在注重经济建设的情况下,更加注重对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延续历史文脉,让文物讲述历史,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化龙镇这个老城镇正不断焕发出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