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龙过境“南番顺”
文/陈焯斌
今年端午,广东各地的河涌出现一幅幅“浪遏飞舟、百舸争流”画面,这是时隔三年、俗称“景”的龙舟活动的强势回归。此期间,笔者乘兴从广州市老城区到了“南番顺”水乡,观赏乡民们扒龙舟过境“走亲戚”的游龙盛景。
从地域来看,“南番顺”就是老一辈广州人对旧时南海县、番禺县、顺德县的合称,三地文化同源、语言相通,目前为广州、佛山两市的核心腹地。由于河道纵横、水网密布,舟楫曾经成为“南番顺”日常的重要交通工具,而对龙的崇拜和对美好生活的期望,是促使人们将龙和舟结合在一起的重要因素。龙舟会期,各乡乡民、海外及港澳同胞都来赴会。记忆所及,番禺南村市头的“龙船景”在“南番顺”地区影响力很大,番禺山西龙舟与南海盐步老龙、三山棉溪老龙,以及荔湾泮塘仁威龙舟,被称为珠三角“四大名船”。今年,番禺傍江景、沙湾景、南村市头景与南海、顺德的“龙船景”一样,热闹非凡,令人瞩目。这些“龙船景”背后,更多是展现了亲情、友情、乡土情的温情大景。
在领略“龙船景”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的同时,笔者不禁要赞叹今时今日的“南番顺”同城化的地铁、高速路、快速路等交通网络,可从番禺的广州南站核心区直达佛山顺德、南海,串起三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游龙,为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进一步广佛同城化增添活力。
在历史长河中,“南番顺”的发展总是交织在一起。在“南番顺”交汇处的陈村水道岸边建成的南番顺地理文化园广府号墙上写道:“南番顺”,广府之根本,其地充盈。秦定岭南时,设南海郡,置番禺县;隋统乱世,再置南海县;而后,明平萧养,从南海县南部划出一部分建顺德县。如今,虽然番禺被划为广州市下辖的一个区,南海、顺德被划为佛山市下辖的两个区,各自的行政区划范围发生了变化,但“南番顺”在历史文化和地缘上的整体性还在,而且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相信,“南番顺”在时代的变迁中继续迈步区域一体化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