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专题资讯 > 番禺侨讯 > 总第129期

海外侨情-海外侨团贺中秋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4-11-06 11:32:16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海外侨团贺中秋

  2023917日,由美国旧金山番禺昌后堂主办、香港继昌堂赞助的中秋节推介番禺文化活动,在美国旧金山唐人街康年酒楼隆重举行。由番禺昌后堂中文书记梁本善主持。此次活动主要推介沙湾飘色,用视频方式介绍了今年沙湾飘色的制作过程及有关历史。杨干能总理发表讲话,通过视频看到家乡人民的物质、精神的巨大变化,鼓励大家多回番禺看看,以自身经历向旅美亲朋好友讲述大美番禺、大美家乡。旅美三邑(南,番,顺)主席杨国兴致辞,乡亲们同根同源,要保留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文化,作为海外游子也要起到传承作用,让中华文化在海外也能发扬光大。番禺文化推介活动在热烈的气氛中取得圆满成功。(美国旧金山番禺昌后堂)

  924日,新西兰广州同乡会和广州青年会于奥克兰中区柏悦酒楼成功举办了“贺中秋迎国庆”联欢晚会。晚会由苏展鹏副会长和谢洁齐理事主持,设有一系列嘉宾的精彩发言和抽奖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晚会上,广州同乡会会长苏睿慧热情欢迎所有嘉宾和会员,强调同乡会在文化传承和社区凝聚方面的使命,并鼓励积极参与各项活动。随后,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奥克兰总领馆庄青卉领事代表总领馆发表祝贺辞,强调中新友好关系,鼓励融入新西兰社会。最后,荣誉会长林荣昭和名誉会长黄玮璋回顾了同乡会历史,感谢会员付出,鼓励年轻一代传承传统,支持家乡建设,促进两国友好合作。这次晚会的成功举办强化了广州同乡会的队伍,会员已达1500人,也让大家深切感受到浓厚的同乡情谊。(新西兰广州同乡会)

  925日,新西兰中华文化艺术学院翰墨飘香书画班应新西兰奥克兰Panmure图书馆的邀请,参与了“与小朋友一起讲中秋”、画兔贺中秋的活动。由于艺术学院的传统文化在当地比较有活力,今年的中秋节各族的小朋友齐聚庆贺。区本院长携着学生阎连英、胡玉玲、王瑛、张凤玲、黄华、唐小威、陈素玲等亲临现场指导,度过了一个特别有意义的中秋节。(新西兰中华文化艺术学院)



思乡月

谭念帖(美国)


离乡别井数十年,故土面貌大变迁。

乡音未改鬓斑白,感怀岁月口难言。

尤忆中秋圆月夜,合家欢聚喜无眠。

只恨欢聚时太短,转眼红日耀天边。

团圆佳节又将至,归期无用再熬煎。

祖国强大游子欢,幸福安康年复年。



番禺会馆

黃建华(马来西亚)


番禺

祖母口中的唐山

是魂牵梦萦却山长水远的故乡

有着她少女时期的中国心

有她的春暖夏凉

有菜园有稻田有平原有河山

可美丽的梦还未醒来

就随着她的男人

过番去了旱热而潮湿的南洋


三十年后她带着南洋的贫穷

回到印象的唐山

亲人争相前往相认

打听南洋失散的亲人

和传说中的远方

她忙着接见久别的家人

思念写在脸上乡音嘘寒问暖

一一拜谢祖先到祠堂上香

一一问候阖家平安


每隔几年就回去一趟

看看亲人生活的改善

那里已经不是她的家

她的家在南洋

那是她回到唐山又挂念着要回去的地方

那里是她心系牵挂的儿孙满堂


更后来她给孙子们带回来许多亲人的消息

和她心中祖国的繁华

还带回一些家乡的食物和衣服

都是遥远的味道和想象

记忆无法容纳的感动与形容

让祖籍地在子孙们的心里发芽


随着岁月增长

祖母再也回不去的唐山

终於成为她生命的原乡



会馆

会馆打开一条回乡寻根的路

地图上有着我们血缘的发源地

有着乡亲们的传承和口述历史

贴满祖籍原乡的风情与面貌


我随着父亲的脚步

回到他充满故事的童年


迎接我们的是父亲的记忆

一一清楚地指认出

童年随地奔走的巷口

那里是一面池塘

连接的是一列一列的矮民房

那里有一条大马路

路旁有一棵老榕树


可毕竟是六十年前的事了

父亲的记忆已被重建

大马路因发展需要拓宽拉直

老榕树因而被砍除

池塘因为社区重新规划被填平

老旧的民房都盖上了四五层楼

繁花似锦一片欣欣向荣

父亲一边高兴一边惊叹

那些问候的乡音都走了调

南洋的口音自语喃喃


回顾父亲一生最感动的一刻

就是再见离别六十年的亲人

拥抱时热泪盈眶

一生最满意的时刻

就是带着无虑而安下的心

离开长年的想念


回望童年的故乡

一幅褪色的水墨画

漶漫了回程的行李箱


后来

父亲当上会长

他的无私他的贡献

成为会馆墙壁上的瓷像


会馆还留着许多动人的故事

还有更多值得分享的过去与后续

源自先贤的离散意识

和乡情强韧的根性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