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专题资讯 > 番禺侨讯

家乡信息-山海之约,侨见非遗
——第十一届广州市侨文化活动日在番禺区举行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5-07-19 16:20:35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图片1.png 

       5月30日,山海之约,侨见非遗——第十一届广州市侨文化活动日在番禺区永华艺术馆隆重举行。第十一届广州市侨文化活动日以“匠心独运”“侨居遗珍”“年轮生机”“文化交融”“临池谈物”“记忆番禺”等6个篇章,通过丰富的“非遗”文化大餐,向侨界群众讲好中国故事、湾区故事、广州故事,让广大侨界群众沉浸式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化身“非遗”推广官,传播中华文化。

图片6.png图片6.png

      侨文化活动日将岭南文化、华侨文化与非遗传承有机结合,在古老与现代、传统与流行的交融碰撞中,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时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在这里汇聚起来、传承下去,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番禺是广州的重点侨乡,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番禺区侨联精心挑选了可动手体验、可现场品尝、具有岭南特色的非遗项目,通过视觉、触觉、味觉等全方位感受体验非遗技艺,让侨界群众通过番禺了解岭南文化,让海外归来的游子记起乡愁。在艺术馆的一楼庭院,侨界群众围着不同的非遗展位了解、体验广式硬木家具制作技艺、广彩、广绣、广州灰塑、粤剧脸谱绘制技艺、鳌鱼扎作技艺及鳌鱼文创产品展示、盘纸、掐丝珐琅……品尝着美味的沙湾姜埋奶、双皮奶、广式糖水、鱼皮角、番禺广式腊味……领略制作者和传承人的工匠精神!

自动转存图片

图片2.png图片3.png图片5.png


      在侨文化活动日的现场,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展示,也有物质遗产的体现。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傅娟副教授的团队一直在做华侨建筑的研究,她认为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鉴在广州的侨居建筑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与广州市侨联开展的侨文化活动日在推动中外文化交流方面非常的吻合。广东华侨出洋早,人数多,侨居地遍布美洲、东南亚及大洋洲。近代广州侨乡民居,受侨居地建筑文化影响,建筑装饰艺术呈现出兼容并蓄的艺术风貌。本次的“侨居遗珍”照片展通过选取广州市越秀、海珠、荔湾、白云、黄埔、花都、番禺、增城等8个区的侨居建筑细部装饰为重点,展现广州在多元文化融合下,侨居建筑中的岭南文化与华侨文化的融合与传承

      在“临池谈物”书法交流区域,展示了麦华三先生的书法长卷《历代书法百种》,华三书院的书画家及侨界书法家为侨界群众现场挥毫。并将麦华三先生的作品“把祖国的成就报告侨胞,把侨胞的成就报告祖国”赠送给广州的5家侨刊杂志社,借助侨刊等平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图片6.png

   “每年我们都非常期盼广州市侨文化活动日,将平日刻苦练习的舞蹈在这里为侨界群众展示,和大家交流切磋,也是通过舞蹈表达侨界群众对如今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80余岁的朝鲜归侨、黄埔侨友艺术团艺术总监肖梅表达了自己的喜悦心情。今年是龙年,在“文化交融”环节有汀根龙狮表演、沙涌鳌鱼舞;有发源于番禺沙湾的广东音乐,粤语歌谣,黄啸侠拳;也有侨居国特色舞蹈:斯里兰卡舞蹈《罐舞》、越南舞蹈《恩情》……以歌曲、舞蹈、器乐等舞台展演形式,回味侨居国特色文化、品味岭南非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恺麟)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放弃
继续访问继续访问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