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中华文化艺术学院
新西兰中华文化艺术学院(NEW ZEALAND ACADEMY OF CHINESE HERITAGE INCORPORATED)成立于2012年,是新西兰的一个非营利性中华文化艺术教育组织。学院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并增设了文化旅游部、学院商贸部等,以促进中国与新西兰之间的文化艺术交流,进一步为中国和新西兰的文化艺术交流搭建桥梁。
目前,学院在华人头条、都市头条、百家号、名人名家名人坛等网络报刊上设有“新西兰中华文化交流协会”专版报道,主要刊登协会会员或社会文学爱好者的华文原创作品。

2021年春节举行“挥春迎瑞气 福到全球千万家”活动中,区本教授新西兰国家党党魁(即现任总理)克里斯托弗·卢克森书法
走向世界:
在南半球建构中国书画世界
我1943年出生于广东顺德,自幼随父亲学习书画,后师从广州美术学院画家谭大鹏和广东画院著名山水大师李云。我长期从事中国书画艺术工作,曾任广州市海珠区文化局书画社主任、南岭书画会会长,并担任《海外艺业》的美术专栏作者。
1984年,我前往斐济共和国体验生活,作品受到当地社会的认可,并加入了当地美术家协会。1996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长钱其琛访问斐济时,我作为艺术界代表应邀参加接见活动,深切感受到推动中国艺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性。
2003年,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国书画艺术、实现艺术突破,我前往新西兰发展。经过近十年的筹备,新西兰中华文化艺术学院于2012年在新西兰成立。
同年,我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由中国侨联、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中国书协主办的首届世界华侨华人美术书法展的开幕式,与世界各地的同仁交流,更加坚定了我以中国书画艺术为桥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中西方交流的信心和决心。
2012年2月23日,由广东省侨联主办的“艺术回归祖国”中国新西兰文化交流区本书画展在广州流花东苑艺博馆隆重开幕!新西兰驻广州总领事英派特,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欧广源,广州市市长黎子流,广东省侨联主席王荣宝、副主席李崴,广东省侨办副主任郑建民等领导以及书画名家程家焕、吕志强和艺术爱好者等300多人出席了开幕式。
2013年,我组织新西兰中国美术家协会与新西兰中国书法家协会在新西兰惠灵顿国会画廊举办书画展览。我的作品以描绘祖国大好河山为主,花鸟、动物、建筑物为辅,希望通过这些作品,让海外友人感受中国的壮丽风景、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2023年出席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四周年庆典活动!区本院长和中国驻奥克兰总领馆总领事陈世杰合照
2012年,区本在广州流花东苑博馆举办个人书画展

剪彩嘉宾左起:时任广东省侨联主席王荣宝、广州市原市长黎子流、时任新西兰驻广州总领事英派特、时任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欧广源、书画家区本、时任广东省侨办副主任郑建民、时任广东省侨联副主席李崴

2018广东侨界文化交流基地揭牌仪式

![]()
2016年周恩来总理侄女周秉德(中)手提当年与画家区本夫妇的合影在新西兰举办的周总理图片展中合照

2018年时任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建华(左)向区本先生颁发人大会议证书
回归故里:
在故乡打造侨文化交流基地
但仅仅在海外推动中国书画活动还不够,我认为需要回归艺术的本源,回归故乡,回归人的“根”,才能更好地生长出繁茂的枝叶。

2014年时任新西兰驻广州总领事冯德来欣出席区本展览开幕式

2019年区本在顺德举行的一带一路侨情万里的个人展览开幕式上的集体照
2013年对我来说是特别的一年,这年7月,区本艺术馆在番禺区市桥东环路开馆。艺术馆致力于推广中华传统文化,2018年1月被广东省侨联确认为“广东省侨界文化交流基地”,同时也是各级侨联和侨界群众的交流平台。成立十年间,艺术馆汇聚多方书画家,在全国各地举行了中国海外文化交流联展活动65场。
艺术馆所在地番禺是知名侨乡,海内外乡亲对番禺耳熟能详,但仍有部分新生代侨胞并不十分了解番禺的发展现状,我们与番禺区侨联合作,举办了14场海内外书画家大型联展,参与艺术家达3000多位,向年轻一代侨胞讲述番禺故事,也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推进中新两国艺术交流作出了贡献。
在艺术馆成立十周年时,我通过个人书画展向这片土地致敬,同时也展示我这些年的艺术探索和成长。展览筹备期间,我深入番禺的大街小巷,寻找灵感。在沙湾古镇的石板路上,我感受到了岭南文化的深厚底蕴;在莲花山的山脚下,我被自然之美所震撼。这些体验让我的画作更加生动,也更加贴近番禺的脉搏。
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奥克兰接见新西兰华侨华人代表

2014年出席中国侨联举办侨代会留影,左起:新西兰诗画摄影社执行社长陈素玲、新西兰中华文化艺术学院院长区本、中国侨联副主席李卓彬、新西兰中华文化交流协会会长郑朝东

2023年新的区本艺术馆落户番禺区大龙街旧水坑村
记得展览开幕那天,阳光明媚,许多当地居民和艺术爱好者慕名而来。我展出了以番禺地标为题材的系列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番禺的自然风光,也反映了我对这片土地深深的情感。
在展览期间,我还举办了几场艺术讲座和工作坊,与观众分享我的创作心得和艺术理念。这些互动不仅拉近了我与观众的距离,让我与番禺的乡亲建立了更深的联系,也让更多人了解到番禺丰富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
2023年9月6日及7日,新的区本艺术馆分别在广州市番禺区大龙街旧水坑村、肇庆市高要区回龙镇赤水塘村揭幕。其中,旧水坑村的区本艺术馆比较特别,由闲置的两山陈公祠改建而成。经过改造后,在风格上保留了建筑原有的古朴、沉静、典雅的特征,又新增了艺术展陈、文化交流的功能。
我觉得艺术馆不应该只建在所谓“高大上”的地方,而是应该从乡村做起,让艺术走进村民是我的目的。祠堂作为过去村落的核心建筑,对其进行活化利用来做文化事业,也更有意义。希望通过区本艺术馆的平台,不定期地举办艺术展览或艺术培训,让村民,特别是孩子们能接触到更多高水平的艺术品,高品位的艺术家,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普及文化艺术,营造充满艺术氛围的新农村,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今年9月,佛山市高明区也将成立区本艺术馆,为佛山高明的侨乡文化注入新的活力。艺术馆同样将为今后海内外书画家开展文化艺术交流、华侨华人共叙乡情乡谊提供新场地,搭建起侨胞与家乡开展文化交流的桥梁,也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持续贡献侨界的力量。
我相信,艺术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而我的艺术馆将继续在中国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讲述更多的故事。

2016年区本和夫人陈素玲被邀请出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庆祝国庆招待会
展望未来:
为文化艺术发展保驾护航
广州市番禺区近年来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作为艺术从业者,我感受到番禺在保持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进行现代化建设,这种平衡发展的方式值得称赞。
在未来进一步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在文化保护与创新方面,希望番禺区继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同时鼓励文化创新,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活力。
在教育与人才培养方面,建议加强对艺术教育的投入,培养更多的艺术人才,为书画艺术的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在社区参与和科技融合方面,鼓励社区居民参与文化活动,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同时也能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艺术、虚拟现实等,为书画艺术的展示和传播提供新的方式,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

2024年区本先生受邀参加在番禺区举办的第十一届广州市侨文化活动日活动,作为书画家现场挥毫作品《侨文化》,与广东省侨联副主席戴文威(中),广州市侨联主席卞勇(左二),番禺区委统战部部长邓耀棋(右一)合影。
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