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广州大学城管委会持续推动校地对接,充分发挥大学城高校资源优势,通过搭建平台、打造队伍、创新服务等多项举措为乡村振兴赋能。
搭建多元平台。建成华南理工大学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院等“政产学研创”五位一体协同平台,汇聚政府、科研机构、社会力量以及工商资本等主体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科研实践与业务合作;举办了“广东乡村振兴高端论坛”“乡村振兴大讲堂”,搭建高质量政策交流平台,及时宣传乡村振兴经验、案例,为乡村振兴贡献理论智慧与智力支持。
打造人才队伍。暨南大学聘请了“三农”专家组建高水平全职研究队伍,启动“乡村振兴优博计划”;广州大学开设了乡村振兴协同育人实验班,探索“高校-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四元互动协同育人体系;广州中医药大学连续八年培养“广东省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极大缓解基层医疗人才不足的压力。
创新服务形式。中山大学“智渔时代”实践队联合珠海金湾区建立了黄立鱼现代种业基地,形成了“育繁推一体化”体系,渔户亩产增加30%;广东医科大学乡村振兴红色巡礼服务队联合共青团红寺堡区委等单位开展助农直播,首次直播点赞量达到10余万;暨南大学开展了第四轮广东千村调查,采集有效样本119个行政村和3630户农村家庭,助力精准把握乡村发展态势。
(转自番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