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广汽埃安智能生态工厂总装车间,只见机械臂飞舞,工人有条不紊地忙碌着,53秒就有一台新能源车下线。这是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智能化数字化最高的生产车间,广汽埃安智能生态工厂也因此入选全球仅此一座的新能源汽车灯塔工厂。
与广汽埃安智能生态工厂隔江相望的广州大学城,坐拥12所高校,20万师生,是名副其实的湾区“智核”。当“智造”与“智核”相遇,会迸发出怎样的能量?番禺区提出加快推动“智造+智核”深度耦合,奋力打造智造创新城,为广州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贡献番禺力量。
番禺“智造” 实现新跃升
2023年,番禺“智造”加速前进。汽车制造是番禺区第一大工业产业门类,拥有广汽传祺、广汽埃安两大自主创新品牌的整车生产基地,是广州市汽车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产业基地。2023年,番禺超进度完成汽车产业“三年翻番”计划年度目标,预计全年实现汽车产量82.26万台、增长55.0%,预计完成汽车工业产值1315.13亿元、增长33.3%。中航光电等竣工投产,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产业生态优势进一步凸显。番禺“智造”汽车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番禺区是国内最早发展舞台灯光音响的地区。经过30年的培育和发展,目前番禺灯光音响产业集聚有600家企业,其中核心领域企业110多家,从业人员约12万人,涌现了多家专业灯光音响龙头企业。2023年,番禺“智造”灯光音响惊艳全球,法国总统点赞的广州灯光秀出自番禺企业,成都大运会开幕式由番禺企业制作。凭借深厚实力,番禺区灯光音响产业集群上榜2023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
番禺区是全球著名珠宝品牌集聚地、全国最大珠宝首饰生产制造基地,近三年珠宝首饰产业年均进出口额达500亿元。随着番禺服装服饰行业协会成立,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广东省服装设计师协会入驻番禺,珠宝携手服装服饰共同打造世界级时尚千亿产业集群。
2024年,锚定智造创新城的目标,番禺区提出,打好制造业当家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组合拳,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新跃升。
在制造业升级方面,番禺区深耕细作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产业,持之以恒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加快一批汽车零部件项目开工建设,提高“整车+重要零部件”的就地化、就近化协同共生,助力智能化和新能源深度耦合,建设独具汽车生态、汽车文化的车联网智慧汽车小镇,在广州加快打造万亿级“智车之城”中再拔头筹。
面向未来,番禺区将瞄准时尚产业和先进设备制造打造第二个千亿级产业,挺立产业“硬脊梁”。助力企业实现倍增计划。着力培育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新能源、低空经济、生命科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做强专业服务业,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壮大数字经济,加快建设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大学城片区),推动智能驾驶等领域应用创新,促进平台经济、楼宇经济健康发展。
湾区“智核”激活新动能
广州大学城从2004年9月1日迎来首批高校学子至今,经过二十载发展,已经成为华南地区科教和创新资源最为集中的区域,依托这一大湾区“最强大脑”优势,这里创新资源涌流、创新产业集群成势。
如今,这里坐拥12所高等学府,20万师生资源更是占据国内大学城在校生人数榜首位置,还拥有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以及市级以上各类科研平台210多个,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数字创意等领域,已累计孵化培育企业超1200家,包括一批全球独角兽创新企业、“单打冠军”企业等。
2023年,广州大学城启动“创二代”工程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集聚区建设,构建“科创人才培养+科创训练营+科创基地孵化+基金投资+供应链接入——项目产业化”科创生态体系,激活创新发展“动力源”。
如何用好大学城这座“创新宝藏”?番禺区指出,建设“智造+智核”科技创新高地,是番禺抢占未来战略主动的最大优势。
一方面,番禺区打通大学城“一江两岛”,联合长洲岛、官洲岛等形成教育、产业、文化、人居融合发展的“黄金岛链”,以“内三岛”服务“邻三区”和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高标准推进大学城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集聚区建设,加快建设以智慧出行为主题的国家未来科技产业园,打造环大学城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共创共建共享213家市级以上实验室,打造高校实验室资源共享平台,推动校企产学研深度融合。
另一方面,番禺区继续擦亮抢跑未来新赛道的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研发智造引领区、独角兽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集中涌现区、未来产业和产学研转化探索区三张“金名片”。推动南大干线经济带提质增效,促进亚运大道经济带建设全面提速,高起点开展广州活力创新轴番禺段谋划,推动“智造+智核”深度耦合,以足够产业空间、优质产业服务,承载创新资源涌流,锻造更强番禺。
(转自番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