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番禺区积极建立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将开展博士后科研工作平台建设作为引进培养有创新能力高层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助力企业创新发展中已然发挥出重要的承载作用,成为经济创新驱动的“推进器”和“新引擎”。
包容并蓄广开贤路
2000年,番禺区启动博士后科研工作,是开展博士后科研工作最早、成效最显著的地区之一。目前,全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共5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12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8个,另外省博士工作站4个。历年以来累计引进博士后18人、自主招收培养博士后141人,现在站博士后60人。实现招收数量连年攀升。工作站建设涵盖制造业、化工、生物医药、电子音响、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研发、医疗等重点产业领域,大批人才通过入站培养,成为对应行业的行家里手。全区历年来引进招收培养的博士后中,被评为广州市121梯队人才1人、广州市优秀专家2人、广州市青年后备人才8人、持广州市人才绿卡4人。
政策“组合拳”招才引智
番禺区重视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良好的软硬件设施和科研成果转化条件,建立“政、产、学、研、资”深度融合机制,番禺节能科技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打造“火车头效应”,带动旗下分站建设,多点开花助推人才高地建设。
番禺区出台的《关于大力实施人才引领发展战略 加快建设新时代人才强区的实施意见》,明确对番禺区新批准设立的博士后工作站、工作分站、创新实践基地,分别给予30万元、20万元和10万元经费资助。对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给予包括:科研项目启动经费资助、项目资助、生活补贴、人才发展补贴等扶持,同时支持企业博士后优秀人才参加出国(境)国际培养和学术交流。截至2021年12月,区财政累计投入博士后人才补贴及国际培养和学术交流经费达2049万元。各类政策“组合拳”不断吸引来各方高质量人才到番就业创业。
科研成果助推企业发展
博士后在站期间参与国家、省、企业研发项目300多项,申请专利300多项,注册品牌180多个,投入研发经费3亿多元,成果转化给企业带来52亿元的效益,博士后工作站对企业转型升级的作用得到了企业认可。
(转自番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