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3年01月31日
广州市第75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 钟南山认为:广州没有出现疫情反弹
面对境外输入病例的压力,广州疫情整体态势是否可控?针对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染风险,广州的应对措施得当吗?复课在即,需要满足什么条件?4月12日下午,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广州医科大学越秀校区举行广州市第75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对公众关心的多个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一一解答。
评价广州做法:广州能及时发现关联病例是好事
广州工作到位,根据规律病例数不算高
记者:近期,广州出现了13例境外输入病例的关联病例,是否说明广州疫情有反弹?
钟南山:广州能及时发现关联病例是好事。广州采取措施,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绝对是好事情。什么叫反弹?出现大群体的暴发是反弹。所以目前我不认为是反弹,而是及早发现的好结果。
记者:为防控境外疫情输入,广州等城市正在采取入境必检测和14天集中隔离等严格的防控措施,担当起“守国门”的重任,您如何评价这一措施的有效性?
钟南山:全球病例不断增加,中国处于基本控制阶段,这样的反差一定会有外来感染。假如不采取对外来人员核酸检测全覆盖,很难防止疫情扩散。所以,现在采取这样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这种做法是对的。
记者:截至4月11日,广州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79例,境外输入病例119例。您如何看待这一数据?
钟南山:广州做得还是很不错的。我们有大量的人员来往,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在严防严控的情况下,广州老老实实地把病例数字讲出来,按照传染病的规律,这个数字并不高。我觉得广州还是把工作做到位了。这是我的评价。
中国最成功的是把群防群控做到了社区
记者:您认为结合当前广州的疫情形势,是否需要一套可持续的、常态化的社区群众自我防护体制?
钟南山:我想经过这次疫情,所有国家的卫生观念都会明显加强。从社区级别的防控来说,发展一套成熟防控手段是非常有必要的。
中国最成功的是把群防群控下到了社区,这已经是常态化的。疫情是突发性的,一般来说到夏天,病毒活跃度会下降。今后,我相信中国人会养成很好的习惯,比如,不大声讲话,经常洗手等。
什么时候复课?需满足两个条件
要坚持复工复产,同时谨慎做好防控
记者:当前,广州正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有序推进复工复产的部署要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您对此有什么建议?
钟南山:首先是要搞好防控,才能够正常复工复产,要非常谨慎一步一步走的。这实际上是考验我们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行政能力和医疗防治的水平。但是这一步一定要往前走,不能因为害怕个别传染就走回头路,不然将对经济、百姓生活、社会有很大影响。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出现个别感染,马上隔离,马上采取措施就不会继续传播,不会暴发。有个别感染我不觉得奇怪,非要把它搞到全都是零(病例),我觉得不现实。
当前广州还在实践,前一阶段采取强力办法做得很好,例如社区的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的方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许多国家之前有很多看法,甚至有的认为我们的数据是假的,但如果是假的,那其实我们开不了工,这个做不了假,这是事实。
记者:本月8日离鄂通道已经开放,广州正陆续迎来大量来穗返穗人员,这是否会导致广州疫情波动?
钟南山:由于无症状感染者的存在,或有部分人自觉症状不明显。所以从湖北来的返穗人员,哪怕持绿码者,也应该做常规检测。据了解,湖北要做抗体的普查,我估计湖北人抗体阳性的比例会比其他省份高。“解封”以后,湖北没有问题,应该还比较可靠。还要注意的是,从国外来、从湖北来的人要及时接受病毒核酸检测。
复工复产和病例增长无必然联系
记者:目前广州复工复产正在进行,但不断出现有新增境外输入病例或关联病例,如何判断当前疫情状况?
钟南山:广州复工复产和新增病人不见得有紧密联系,不能画上等号。新增病人主要是外来输入,外来输入表面看来北京、上海、广州数字不算少,但我认为也不算多。少数病例不应该妨碍复工复产,复工复产要继续往前走。
记者:在境外输入风险增加的情况下,下月即将开始的中小学开学将面临哪些压力?同时,广州地区不少大学都有大量外国留学生,开学后该如何防止输入性以及聚集性风险?
钟南山:第一个前提是上课的学生没有被感染,或者曾被感染,已经过多次核酸检测呈阴性、抗体呈强阳性确认不会再被感染。第二个前提是注意距离,中小学生上课是不是还是那么密集,如果是,就要适当地调整学生间的距离。满足这两个前提就可以复课。我不觉得一定要等新增病例为零多少周后才复课。
关于外国留学生复课的问题,过去我们注意外国留学生是不是来自疫区,但由于有的国家检测条件所限,很难判断当地疫情,已经不存在是不是疫区的问题。留学生回来,一定要通过常规检测,没有问题才能复课。
谈无症状感染者:目前主动排查做法已经够了
外来输入促使我们注意无症状感染者
记者:为何会出现无症状感染者?中国本土疫情到了中后期才发现无症状感染者,这是此次新冠病毒的一个特点吗?
钟南山:无症状感染者一直就有。我们在全国500多家医院检测过一千多例病人的临床表现,约有50%是没有发烧的,这里就会有无症状。症状是自己感觉,比如发烧、咳嗽、全身疲劳,有的患者讲得多、有的人则少,无症状就是不明显的。
现在外来输入促使我们注意这个问题。在一些疫情很高的国家和地区,有些人在第一波受感染,还没有发病,没有发烧,入境以后检测发现是无症状感染者,这更加促使我们注意到这个群体。
记者:对无症状感染者,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钟南山:新冠病毒是人类刚刚遭遇到的病毒,我们不了解它的规律。现在不少资料证明了,还没有出现症状的感染者有传染性。新冠肺炎一般有3到7天的潜伏期,这段时间没有症状,但已经带有病毒。一般在被感染的3到5天后会出现症状。出现症状5天,病毒载量很高,有很强的传染性。
目前没必要对广州全面筛查
记者:近期广州在对高风险航班进行排查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时发现了境外输入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您如何评价广州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是否还需要加大对无症状感染者的排查力度,应该如何排查?
钟南山:入境以后才发病,而且患病很重,我们也遇到这样的情况,这促进我们对这些人的重视。
我不认为无症状感染者是很大的威胁,只不过是之前我们不重视,现在主动排查。目前现在主动排查的做法已经够了。主要是排查新感染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和从疫区来的人员及其密切接触者,这样就够了。目前没必要在整个广州开展(全面筛查)。所谓的无症状感染者毕竟是少数,非常少数。
疫情预判:疫苗和人为干预很重要
记者:有专家认为,从全球来看,新冠病毒很有可能在接下来几年都没有办法完全消灭,院士认可这种看法吗?如果确实如此,防控策略应该如何调整?
钟南山:任何专家都没办法预判。像脊髓灰质炎、天花、麻疹一样,病死率非常高,最后都是靠疫苗。新冠肺炎疫苗全世界包括我们国家,都在争分夺秒地研发。
我不相信自然免疫能够解决。现在知识技术水平这么高,还是要靠疫苗。
新冠肺炎疫情还会不会出现?除了疾病规律,还要靠人为干预。不管国外怎么说,我们就有这个能力,依靠我们的社会体制。我们的团队曾做过预测,指中国的疫情会在2月中下来,实际上真的是这样。不像国外预测是17万。为什么?因为我们有强力的干预。
新冠肺炎会不会再发生?我估计夏季会降下去。秋季冬季、明年春季会不会出现?不敢说。我们还搞不清楚中间宿主。新冠病毒虽然病死率没有SARS高,但复杂性、传染性比SARS高得多。不过,就算明年再出现,我们已经有早诊断早隔离等经验,我不相信全世界还会出现目前的状况。因为全世界已经积累了经验。这次是遭遇战,再出现是阻击战。所以,疫情有可能会再出现,但绝对不会像这次这么狼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