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专题资讯 > 政务服务工作简报

政务服务工作简报(2024年第三季度)

来源:番禺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4-12-13 09:35:29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103

  

番府准印证[2001]75号            二○十一月十一


  本期焦点

  Ø 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评获第七届全国政务服务博览会“高效办成一件事业务创新优秀案例单位”;

  Ø “‘审管执信’一体化管理改革赋能信用承诺审批跨层级闭环监管 助力信用监管执法提质增效”案例获评2024年广州市信用创新应用案例;

  Ø 区民政局“身后事一次办”,事项材料精简率达75%,群众业务办理跑动频次减少80%;

  Ø 区税务局围绕热点政策开展6期“空中课堂”直播课程,推送12批次共计589条次办后服务提醒,全力促进税费优惠政策精准落地;

  Ø 市桥街配设“一对一”商圈服务员,为商圈量身制作“一商圈一模板”办事指南,“手把手”提供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引、疑点解答等服务。



  目  录

  【政务动态】

  我区数智赋能“全生命周期”服务助推企业高效办成一件事

  我区强化信用数据赋能审批监管执法优化营商环境

  我区做好惠企政策宣传助力企业尽享政策红利

  【部门动态】

  区民政局全面推行“身后事一次办”解决群众“后事之忧”

  区残联多措并举做好残疾人办证工作

  区税务局全力促进税费优惠政策精准落地

  【便民服务中心风貌】

  东环街提升基层服务,赋能“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

  市桥街靠前服务办实事,助企释放新活力

  大龙街共产党员示范岗点亮服务之光

  洛浦街暖心服务无距离,办事用心更便利

  【数字政府建设】

  全力打造无人机低空遥感网服务平台让基层“治”理变“智”理

  我区夯实新型基础设施底座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窗口建设】

  我区增设开办企业“大礼包”领取专窗领取专窗助力打造企业友好型城区

  【好差评统计】

  番禺区各部门第三季度政务服务质量通报表

  番禺区各镇街第三季度政务服务质量通报表

  【他山之石】

  江苏基层高频事项“一平台办理”改革试点完成全省覆盖


  我区数智赋能“全生命周期”服务

  助推企业高效办成一件事

  我区搭建企业全生命周期电子档案综合服务平台(简称“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和政务系统提供统一高效的数据服务,以信息技术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凭相关经验案例荣获第七届全国政务服务博览会“高效办成一件事业务创新优秀案例单位”。

  一是把握“着力点”实现涉企数据共享互认。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以企业档案数据为核心,通过接入“禺好办”小程序,对接利用广东省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电子签章平台、政务晓屋、区块链数字保险箱等省市区已建信息系统,实现多部门涉企数据的全面整合与归集。企业只需“一次检索”,便可实现了企业档案的“一网通查”和涉企事项的“一网通办”。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已采集国家、省、市、区逾50个政府部门,超300个涉企数据主题,覆盖番禺区内超34万家企业。

  二是找准“需求点”开发功能模块靶向发力。企业综合服务平台聚焦数据冗余填报、材料反复提交等难题,致力于优化完善自主数据提交、档案数据复用和“办不成事”码等功能模块,实现办事表格“一键生成”,材料“一码提交”,不仅简化了企业的办事流程,也减轻了工作人员在收件材料审查方面的工作量,切实提升政务办事效率。此外,平台推出的“办不成事”码功能模块,为企业提供更多元化的诉求反馈渠道。

  三是主攻“关键点”构建企业画像精准施策。企业综合服务平台运用大数据、机器学习以及数据可视化等技术,为平台内的各类企业建立画像分析模型,图形化、具象化展示企业画像,自动把本地区的惠企政策与企业画像进行匹配,将相应的惠企政策定向推送给符合条件的企业,推动“企业找政策”向“政策找企业”转变;同时将政策适配情况、访问率等反馈给部门,图表化展示惠企政策推广落地效果,为政策调整优化提供数据支撑。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已采集录入政策信息共1689条,已采集录入政策解读兑现数据共3984条。

  四是抓住“连接点”助推审管联动创新管理。依托庞大的涉企全生命周期数据库体系,企业综合服务平台达成多部门、多流程(审批-监管-执法-信用)、多领域数据的高效互通和利用,为监管环节提供详尽的企业画像与实时预警,进而推动审管执信“一数联动”实施。同时,为满足政府决策、产业发展、政府监管、企业扶持等实际需求,平台开发“安商稳商”特色功能模块,采集录入“安商稳商”重点企业490户,相关部门可针对性地开展企业服务工作,当好企业发展的“贴心人”。

  我区强化信用数据赋能审批监管执法优化营商环境

  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区城管局联合申报的“‘审管执信’一体化管理改革赋能信用承诺审批跨层级闭环监管 助力信用监管执法提质增效”案例获评2024年广州市信用创新应用案例。

  一是推行信用承诺审批。推出全市城管系统首个“秒批秒办”事项,全流程自动审批临时户外广告“秒批秒办”业务,全年365天,全天24小时不打烊审批服务,极大地提高审批效率,提升了企业群众的操作体验,上线以来已办理相关业务事项1489宗。二是加强信用数据赋能。全省首创搭建“审管执信”平台,综合汇聚审批、监管、执法、信用承诺、商事主体等超97万条数据,发挥数据要素作用和技术支撑,以信用信息归集数据为基础,根据市场主体信用承诺履约情况分级分类监管和执法,极大提升工作效率和精准度。三是打造闭环监管体系。印发《番禺区“审管执信”协调联动机制》,促进审批、监管、执法与信用的有效衔接,将信用承诺审批、信用数据赋能结合,创新打造基于信用的跨层级闭环监管体系,推动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实现审批监管无缝联动,助力信用监管执法提质增效。

  我区做好惠企政策宣传助力企业尽享政策红利

  我区持续以“线上+线下”宣传矩阵,提供“政策上门”主动服务,推动惠企政策精准服务企业。

  一是拓展线上服务。利用政策兑现服务平台、政府网站、“禺好办”小程序、公众号、政企沟通微信群发布各类惠企政策,通过“空中课堂”线上直播课程详细解读出口退(免)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涉税优惠政策,让政策红利“广覆盖、加速达”。累计推送各类税费政策资讯覆盖约2万户企业,惠及企业近1.5万户。二是做好线下宣传。聚焦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等领域,联合人社、文广等部门及属地镇街、行业商协会等,围绕企业人才入户、文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补助等方面,进社区、园区、商圈集中面向企业开展走访座谈和专题宣讲,让更多企业了解、用好、用足政策。共开展走访座谈超3700次、宣讲会超180场,覆盖企业超2.47万户次。三是强化问需问效。针对企业类型与行业定位,实行“一企一策”问需听计,通过“清单式”逐条列明疑难问题,逐一细化措施推进落实,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献良策、出实招。截至目前,共受理政策兑现业务超106万宗,服务企业超2万家次,服务群众超104万人次,申报金额超4.6亿元。


  区民政局全面推行“身后事一次办”解决群众“后事之忧”  一是数字赋能。服务窗口统一配置高拍仪、身份证读卡器等15种自动化设备,可现场扫描读取逝者身份信息、死亡证明等资料实现自动生成电子表单,后台同步形成电子证照并通过联办系统自动推送联办部门,让群众跑一次腿、办多个事。目前联办事项从最初的5部门9事项升级至8部门16事项,事项材料精简率达75%,群众业务办理跑动频次减少80%。二是优化服务。在业务大厅设立联办服务专窗,配置专职工作人员,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受理申请、材料转送等一站式服务,定期开展“身后一件事”业务培训,涵盖法律法规、业务流程、信息管理等内容,确保事项联办更加规范高效。今年以来,累计办理量3115宗。三是加强宣贯。联动公安、镇街、村居委等,通过政务网信息挂网、微信公众号推送图文、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进村入户宣讲等方式,大力宣传“身后一件事”惠民政策,详细解答“身后一件事”联办流程等各类问题,着力提升政策知晓率及覆盖面。

  区残联多措并举做好残疾人办证工作  一是建强评残队伍。主动联系区中心医院和区妇幼保健院,协助基层医生参加市级残疾评定医师资质培训,配齐建强我区评残医师队伍、扩充评残医院序列,联动落实肢体类上门评残常态化,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目前,已有37名群众通过上门评残完成残疾证申办。二是强化信息互通。健全双向评残就诊机制,及时汇总镇街残联反馈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评残办证意向需求,由第三人民医院对精神评残门诊号源数量进行动态调整,业务高峰期间从每周14个上调至每周47个,最大限度方便残疾人预约办理评残。三是加强宣传指引。充分利用全国助残日、“12·3”国际残疾人日等各种时间节点,组织开展评残办证前置知识宣传教育活动,邀请评残医生、残疾人服务机构参与,大力宣传残疾初筛、办证流程及残疾人优惠政策,提高群众对残疾证办理及惠残政策知晓率。

  区税务局全力促进税费优惠政策精准落地  一是内外联动主动邀请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办公室联合开展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费政策宣讲,并联动局内各业务科室先后围绕新电局上线、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信用评价等热点政策开展6期“空中课堂”直播课程,吸引近1000人次在线观看;开展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可视答疑活动,实时在线解答问题33个,收获纳税人“点赞”7632个。二是精准推送。优化税费优惠政策精准推送机制,对2.3万余条推送数据进行清分复核,精准锁定税费优惠政策享受对象,针对涉税专业服务信息采集、涉税服务人员办税权限授予等业务,“点对点”推送长图、可视答疑短视频等多媒体产品,助推“纸上”政策快速变为“账上”红利。通过征纳互动成功推送12批次共计589条次办后服务提醒。三是强化交流。多批次开展线下交流和问计问需,精准解读税收政策文件,举办“走流程,听建议”活动,通过“用户”视角对税收工作进行体验监督,切实找准问题症结,疏通政策落实堵点。截至9月底,共收集纳税人缴费人意见建议24条,走访企业843户次,开展座谈会85场,覆盖890人次。


  东环街提升基层服务,赋能“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 一是持续高质量发展。中心向村居便民服务站纵向延伸,向职能部门横向联动,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和“一件事”套餐窗口,切实为群众、企业排忧解难,提供更便利的政务服务。二是持续打造“三化”亮点。辖内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实现“粤智助”政务服务自助机全覆盖,推动社保、医保业务下沉到江南社区便民服务站业务试点窗口,打造“足不出社区”就能办事的政务服务环境。三是持续加强培训宣传。坚持党建引领,结合党日活动,开展“党建引领惠民生服务群众零距离”政务服务政策等宣传活动,提高群众对“5G+VR”政务晓屋智慧政务新模式与“一件事”套餐服务的知晓率和使用率。

  市桥街靠前服务办实事,助企释放新活力 一是设立商圈服务员。主动对接有业务需求的商圈运营代表,配设“一对一”商圈服务员,常态化提供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引、疑点解答等服务,主动倾听企业发展所需,助力商圈推动招商引资工作。二是制定个性化服务。根据商圈业务办理情况,为商圈量身制作“一商圈一模板”办事指南,时刻关注、跟进商圈商户业务办理情况,“手把手”协助商圈修正完善商户办事材料,提升商圈、商户办事获得感、体验感和满意度。三是充分发挥智慧赋能。科学布设“政务晓屋”,将“政务晓屋”引进商圈,以智慧政务服务优化商圈办事环境,同时充分发挥“政务晓屋”功能,协助商户咨询和办理跨层级、跨地域业务,提高办事效率。

  大龙街共产党员示范岗点亮服务之光  一是特色窗口建设。开设“社保+税务”业务“一件事”联办服务专窗,涵盖一次性补缴、退休人员延缴养老保险、用人单位清缴社保费、灵活就业人员清激社保费等13个跨部门服务事项,从原来的需要“多次跑、反复办”变为现在的“一站式、一次办”。二是党建引领出成效。建立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对每位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进行定期评估和反馈,确保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用行动诠释着党的初心和使命。三是高质量服务持续发展。中心党员示范岗,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服务水平提升,确保每个工作人员都能熟练掌握业务知识,引领着党员队伍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洛浦街暖心服务无距离,办事用心更便利  一是提供导办帮办服务,实现无缝对接。设置咨询导办区,提供咨询服务及详细的办事指南,开启帮办代办,工作人员“手把手”协助填写表格。二是推进集成办理服务,助推流程简化。中心不断加快政务服务提档升级,积极探索关联事项集成办、容缺事项承诺办,利用主动推荐、精准匹配,让办事流程更便利、办事材料更简化,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三是强化数字服务升级,推动提质增效。中心不断推动“5G+VR”政务晓屋、“一网通办”等模式,搭建可视化远程虚拟窗口服务,为群众线上办理业务。


  全力打造无人机低空遥感网服务平台

  让基层“治”理变“智”理

  为贯彻落实区委关于推进“百千万工程”工作部署,满足“百千万工程”数据采集与实时调度需求,赋能基层治理。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着力打造无人机低空遥感网服务平台为“百千万工程”插上数字翅膀。

  一是完善平台建设。在全市率先自建无人机平台并完成 16 套无人机机巢部署,纵向联动接入省、市“百千万工程”信息综合平台,健全核心区24 小时高频次自主巡检和 5 分钟内快速响应机制,综合应用无人机自动巡检、遥感监测、AI 视频自动识别等技术,实现全域空地协同、立体化监测。二是深化场景应用。健全政务领域无人机应用管理规范体系,统筹规划数字低空底座建设,持续强化资源共享、统一资源管理,构建“政府+无人机运营服务商+设备供应商”三级无人机应用生态合作体系,开发推出应急管理、城市治理、生态环保等无人机低空遥感场景应用,促进基层治理从传统、分散、低效向精细化转变。三是赋能“智慧城管”。对接融入“禺智管”城市运行管理中枢,围绕违法搭建、夜间施工、偷倒渣土等“躲在暗处”执法痛点,精准采集视频照片,通过大屏、中屏、小屏联动,实现区域状态即时感知、动态预警、智能分析、协同处置。现已累计飞行1731架次,识别线索1590条。

  我区夯实新型基础设施底座

  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区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持续优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底座。

  一是超前布局数字经济发展新局面。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断完善区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和发展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质生产力,系统布局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助力区内企业数字化转型。2024年截至9月底,全区新增5G基站1624座,累计建成5G基站15317座;其中利用公共物业资源建成和建设中达233座;新增千兆端口52929个,千兆到户22235户;协调解决通信信号盲区问题639处,实现区内通信信号盲区处理能对接、有监督、可消除,为重点地区企业发展提供更优质畅顺的通信服务。在实现区域5G信号、大带宽基本覆盖的前提下,助力某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建立现代数字化海洋牧场养殖平台,携手农技办在石楼镇沙南村开展以无人机除草等新型劳作方式,实现“汗水农业”到“智慧农业”的农业数字化生产转型先行试点;同时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打造某智能生态工厂“智造+智核”的智能化生产模式,推动“5G+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

  二是扎实推进创新创业集聚区建设。紧抓大湾区数字化建设的机遇,建设大学城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集聚区,引入国内龙头企业形成上下游集约发展局面,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把握科技脉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前统筹协调规划6G、量子通信等前沿技术研发应用,构建番禺创新新生态;同时降低企业通讯运营成本,加快企业科技创新步伐,提升地区声望吸引力,吸引企业入驻促进上下游产业集聚,打造在全省具有品牌竞争力的区域影响力,为持续优化企业营商环境,助力我区全行业多领域多元化发展奠定网络基础。

  三是数字赋能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推进城中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化标准化,把“三线整治”作为农村通信基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开展周期性村内线路巡检工作,对巡检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实施即时性纠正,2024年截至9月底,完成农村“三线”巡查问题整改628个。同时,以数字技术作为助力乡村发展现代化的主要着力点,搭建番禺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指挥调度信息平台,强化城中村社会综合治理的自主性与创造性,促进城乡数据资源双向流动,破除城乡信息要素障碍。

  四是构建大流量通信服务保障体系。组织三大电信运营商做好法定节日、重要活动、会议的通信保障工作。2024年截至9月底,组织三大电信运营商完成端午等5个法定节日期间广州南站、长隆、莲花山旅游区等重点区域、“南粤春暖”大型招聘会等3场重要活动、区“两会”等2场重要会议的通信保障工作,累计出动通信保障人员1300余人次,出动保障车辆600余台次、应急通信保障车42台次,确保重要节日、活动和会议期间网络畅通、信号稳定。


  我区增设开办企业“大礼包”领取专窗

  助力打造企业友好型城区

  番禺区政务服务中心万博分中心9月2日增设开办企业“大礼包”领取专窗,以“大礼包+云窗口”线上线下组合拳用心用功助力打造我区企业友好型城区。

  一是精准筹划。制定《番禺区政务服务中心一网通“大礼包”管理制度》,健全“身份信息核实+人像签名采集”领取及逾期未领撤回登记申请机制,完善印章管理制度并规范印章签收登记台账,增设专窗实现企业开办“大礼包”一窗高效领取。专窗开放以来已受理164家企业发放申请。

  二是慧办升级。6月11日试点将部分实体窗改造为“云窗口”并依托政务晓屋实现远程联办,高效助力开办企业等首批21项高频服务事项区域通办。伴随线下“大礼包”领取专窗的设立,有力完善万博分中心开办企业“一网通办、一窗通取”模式,实现企业开办线上线下“双护航”。“云窗口”已通办业务710宗,其中开办企业业务77宗。

  三是引向深入。通过“综窗+专窗+云窗”联合服务有效助力提升万博分中心服务效能,逐步实现与区政务服务中心统一事项受理范围。探索通过邮政快递发放“大礼包”,提供多渠道“大礼包”领取方式。持续拓展“云窗口”服务事项广度深度,推出更多主题式、套餐式跨部门联办事项,以业务协同化提升服务便利化,为政务事项跨域通办提供番禺样板。


  番禺区各部门第三季度政务服务质量通报表

序号

单位名称

服务人数

办件量

服务质量“好差评”

主动评价率

办事评价覆盖度

好评率

“好差评”得分

超时件

投诉

备注

“好评”数

“差评”数

“差评”跟进情况

非常满意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非常不满意

1

广州市公安局番禺区分局

108314

108314

151

0

0

0

0

-

100%

100%

100%

10.0

0

0

办件量为人工报送

2

广州市番禺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36313

74501

147292

4

7

0

0

-

100%

100%

100%

10.0

0

0


3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番禺区分局

22995

43063

82774

5

1

0

0

-

100%

100%

100%

10.0

0

0


4

广州市番禺区民政局

11597

11597

20753

5

0

0

0

-

100%

100%

100%

10.0

0

0


5

广州市番禺区卫生健康局

3325

2366

4557

4

0

0

0

-

100%

100%

100%

10.0

0

0


6

广州市番禺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1160

1901

3947

6

0

0

0

-

100%

100%

100%

10.0

1

0


7

广州市番禺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444

1522

2805

1

1

0

0

-

100%

100%

100%

10.0

0

0


8

广州市番禺区农业农村局

172

989

2032

0

0

0

0

-

100%

100%

100%

10.0

0

0


9

广州市番禺区水务局

360

826

1582

0

1

0

0

-

100%

100%

100%

10.0

0

0


10

广州市番禺区残疾人联合会

570

570

632

0

0

0

0

-

100%

100%

100%

10.0

2

0


11

广州市番禺区发展和改革局

18

486

885

0

0

0

0

-

100%

100%

100%

10.0

0

0


12

广州市番禺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37

355

716

0

1

0

0

-

100%

100%

100%

10.0

0

0


13

广州市番禺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304

222

423

1

0

0

0

-

100%

100%

100%

10.0

0

0


14

广州市番禺区司法局

189

189

375

0

0

0

0

-

100%

100%

100%

10.0

0

0


15

广州市番禺区消防救援大队

226

155

309

0

0

0

0

-

100%

100%

100%

10.0

0

0


16

广州市番禺区新闻出版局

137

137

293

2

2

0

0

-

100%

100%

100%

10.0

0

0


17

广州市番禺区科技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

38

126

169

0

0

0

0

-

100%

100%

100%

10.0

0

0


18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番禺分局

121

96

192

0

0

0

0

-

100%

100%

100%

10.0

0

0


19

广州市番禺区交通运输局

1425

91

104

1

0

0

0

-

100%

100%

100%

10.0

0

0


20

广州市番禺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76

76

157

0

0

0

0

-

100%

100%

100%

10.0

0

0


21

广州市番禺区教育局

826

60

144

0

0

0

0

-

100%

100%

100%

10.0

0

0


22

广州市番禺区气象局

14

42

65

0

0

0

0

-

100%

100%

100%

10.0

0

0


23

广州市番禺区财政局

41

41

82

0

0

0

0

-

100%

100%

100%

10.0

0

0


24

广州市番禺区应急管理局

119

66

152

2

0

0

0

-

100%

100%

100%

9.9

0

0


25

国家税务总局广州市番禺区税务局

17259

17259

-

-

-

-

-

-

-

-

-

-

0

0

办件量为人工报送
好差评由市直管

26

广州市番禺区档案局

-

0

-

-

-

-

-

-

-

-

-

-

0

0


27

广州港华燃气有限公司

-

0

-

-

-

-

-

-

-

-

-

-

0

0


28

广州市番禺城市排水管理有限公司

-

0

-

-

-

-

-

-

-

-

-

-

0

0


29

广州市烟草专卖局番禺分局

-

0

-

-

-

-

-

-

-

-

-

-

0

0


30

广州市番禺区民族宗教事务局

-

0

-

-

-

-

-

-

-

-

-

-

0

0

业务系统未接入好差评

31

广州番禺新奥燃气有限公司

-

0

-

-

-

-

-

-

-

-

-

-

0

0

32

广州市番禺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

0

-

-

-

-

-

-

-

-

-

-

0

0

33

广州市番禺区统计局

-

0

-

-

-

-

-

-

-

-

-

-

0

0

无办件

34

广州市番禺区城市更新局

-

0

-

-

-

-

-

-

-

-

-

-

0

0

35

中国共产党广州市番禺区委员会统一战线工作部(区侨务局、区台湾事务局)

-

0

-

-

-

-

-

-

-

-

-

-

0

0

由于部门名称变更,侨务办件无合并迁移


合计

206080

265050

270591

31

13

0

0

-

100.0%

100.0%

100.0%

10.0

3

0



番禺区各镇街第三季度政务服务质量通报表

序号

单位名称

服务人数

办件量

服务质量“好差评”

主动评价率

办事评价覆盖度

好评率

“好差评”得分

超时件

投诉

“好评”数

“差评”数

“差评”跟进情况

非常满意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非常不满意

1

南村镇

14554

27586

56050

8

2

0

0

-

100%

100%

100%

10.0

-

0

2

沙头街

5697

9609

19342

2

0

0

0

-

100%

100%

100%

10.0

-

0

3

东环街

7368

7125

14365

9

0

0

0

-

100%

100%

100%

10.0

-

0

4

化龙镇

4280

4494

9114

1

2

0

0

-

100%

100%

100%

9.9

-

0

5

新造镇

1244

3102

6196

0

0

0

0

-

100%

100%

100%

10.0

-

0

6

洛浦街

6690

17820

36185

6

2

0

0

-

99.90%

100%

100%

10.0

-

0

7

大石街

12345

17222

35114

4

0

0

0

-

99.90%

100%

100%

10.0

-

0

8

市桥街

9498

14922

29506

6

3

0

0

-

99.90%

100%

100%

10.0

-

0

9

石楼镇

12660

13939

28185

1

0

0

0

-

99.90%

100%

100%

10.0

-

0

10

大龙街

16905

13824

28238

9

2

0

0

-

99.90%

100%

100%

10.0

-

0

11

石碁镇

11058

12513

25319

2

1

0

0

-

99.90%

100%

100%

10.0

-

0

12

钟村街

14981

10978

20986

3

1

0

0

-

99.90%

100%

100%

10.0

-

0

13

石壁街

3300

7527

15640

2

0

0

0

-

99.90%

100%

100%

10.0

-

0

14

小谷围街

5930

3163

6393

2

0

0

0

-

99.90%

100%

100%

10.0

-

0

15

桥南街

6723

6246

12554

1

1

0

0

-

99.90%

99.90%

100%

10.0

-

0

16

沙湾街

6949

1031

2177

1

0

0

0

-

99.90%

99.90%

100%

10.0

-

0


合计

140182

171101

345364

57

14

0

0

-

99.9%

100.0%

100.0%

10.0

-

0

  备注:1、好差评系统各项分值仅保留1位小数点;排名按“好差评”得分、主动评价率、办事评价覆盖度、好评率、办件量降序排列;

  2、“好差评”综合得分由政务服务质量、差评整改率、大厅推广度、办事评价覆盖度、主动评价率组成。


  江苏基层高频事项“一平台办理”改革试点

  完成全省覆盖

  为破除基层人员多平台办事负担和“烦恼”,有效为基层减负赋能,江苏省数据局全国首创开展基层高频事项“一平台办理”改革试点,与民政、税务等5个省级部门联合印发《推动“基层高频事项一平台办理”提升基层治理能力试点实施方案》,采用“收办分离”“应用接入”两种模式,在没有推倒原有平台,没有进行新系统建设的前提下,通过小幅改造、接口对接、页面集成等实现省垂系统和市级平台对接,为基层人员和企业群众提供敏捷高效服务。

  一是实现了“网络通”。突破专网专线限制,省民政救助系统、省人社一体化信息平台、省医保公共服务平台、省电子税务局等系统专网与电子政务外网打通,与市级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互访。

  二是实现了“用户通”。在省级政务服务平台支撑下,省垂系统和市级平台跨系统互认工作人员身份信息,1192名基层工作人员账号登录市级平台即可访问省垂系统。

  三是实现了“应用通”。将省垂系统中30个高频事项的办理功能全部封装为标准应用,市级平台接入使用,不改变原有页面样式、办理功能和办事流程,基层人员“无感”切换使用。

  四是实现了“数据通”。以省政务中台为数据调度中枢,省垂系统产生的每一笔办件数据,第一时间回流至市级平台,办事数据及时落地基层。“一平台”还对接“苏在线”数据直达基层系统,提供201个国家部委及下属机构数据目录9919类,上架48个省级部门数据目录281类,让基层人员在“一平台”既可以办事,也可以申请获取有用数据。同时,“一平台”还将通过对接省公共数据平台,在线调用申请人信息、电子证照等,推进“免证办”,减轻基层填表报数的负担,提高基层办事效率。

  (来源:江苏省数据局政府网)

  工作建议:在实际工作中,基层不仅面临着繁重的多头报表任务,还承受着数据供给匮乏和质量不佳的困扰,向上“要数据难、好数据少”矛盾凸显。建议将散落在各部门的系统进行全面整合,并让数据进行有效回流和共享,减少之前需要基层工作人员多部门对接、多层级协调、多系统切换的烦恼,使得基层工作人员能够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实际工作中,有效为基层减负。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