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财政情况 > 番禺区政府预决算 > 番禺区政府预算 > 年度预算报告

广州市番禺区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0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及报表(报人大版)

来源:番禺区财政局 发布时间:2020-07-14 10:00:33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广州市番禺区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0623日在广州市番禺区第十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广州市番禺区财政局局长卢永青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区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0年预算草案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第一部分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我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和对广东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区委“1+1+6”工作要求,大力组织财政收入,科学调配财政支出,切实保障教育、社保等民生和公共事业投入的稳步增长,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在实现财政“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目标的同时,为番禺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综合功能、着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优化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提供充足的财力保障。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执行情况

2019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26,94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95%,同比增收19,369万元,增长1.92%

从收入结构情况看税收收入747,53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88.54%同比减收61,416万元,下降7.59%;非税收入276,40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161.48%同比增收80,785万元,增长40.67%。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72.79%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情况

2019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28,300万元,增支334,599万元增长22.40%,完成年初预算的125.98%

(三)一般公共预算收支结余情况

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26,943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481,815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20,235万元、调入资金474,020万元、上年结转46,712万元,减去上解支出261,236万元、一般债务还本支出10,751万元、计提预算稳定调节金8,995万元后2019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可支配财力为1,868,743万元,减去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28,300万元后,年终结转结余40,443万元。

转移支付支出执行情况

2019年我区收到上级一般公共预算补助收入481,815万元,其中:税收返还收入250,790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32,417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98,608万元。

2019年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补助镇级支出309,247万元,其中:税收返还支出146,928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支出93,794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支出68,525万元。

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上年结转资金及预备费执行情况

截至2019,区本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8,995万元。2019年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上年结转资金43,234万元基本支出完毕。2019年区本级安排预备费15,000万元,无动用安排。

  1.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2019年,全年政府性基金收入1,574,64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9.46%,同比增收707,067万元增长81.50%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421,673万元,增长94.64%

全年政府性基金支出1,505,60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7.44%同比增支436,196万元,增长40.79%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支出1,252,516万元,增长37.43%

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全年政府性基金收入1,574,642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89,908万元、专项债务转贷收入240,000万元、上年结余99,077万元,减去调出资金412,459万元和上解支出799万元,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可支配财力1,690,369万元。

全年政府性基金支出1,505,604万元收支相抵后,年终结转结余184,765万元。

  1.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2019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31,757万元,完成年预算的127.03%,同比6,317万元,下降16.59%。收入来源于区属国有企业上缴利润和产权转让收入加上上年结余5万元,减去调出资金7,775万元后,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可支配财力为23,987万元。

2019年全区累计完成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3,961万元,同比减支6,693万元,下降21.83%收支相抵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结余26万元。

  1. 财政专户管理资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区本级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20,177万元,同比减收10,683万元,下降34.62%;其中教育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14,114万元、其他收入5,205万元。加上上年结余15,950万元,财政专户管理资金可支配财力为36,127万元。

本级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支出36,127万元,同比11,428万元,增长46.27%

五、政府性债务管理情况

进一步打好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攻坚战,2019我区严格按照化债方案与债务实际到期期限分类施策有序化解存量债务切实履行偿债责任,并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财政金融风险的底线。

()债务限额情况

市财政局下达我区2019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936,534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554,678万元、专项债务限额1,381,856万元(2019年土地储备专项新增债务限额240,000万元)。2019我区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为1,815,685元,其中:一般债务463,920元,专项债务1,351,765元,未超市下达限额,债务风险可控。

(二)政府债券情况

2019年市下达我区地方政府新增债券资金240,000万元其中:番禺汽车城土地储备项目12,399万元、长隆集团存量土地CDE地块227,601万元),我区已严格按照债券资金使用范围规范支出完毕,有效形成实物工作量。

(三)债务还本付息情况

2019年,区财政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750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40,649,合计67,399万元用于地方政府债券还本付息及服务费(其中:还本10,751万元、付息56,381万元、服务费267万元)。此外,我区使用财政资金132,240万元、企业自有资金1,647万元,合计化解存量隐性债务133,887万元。

六、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支出成效

2019年我区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认真落实省委“1+1+9”、市委“1+1+4”和区委“1+1+6”工作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个机遇,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强“六稳”支出保障,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一)坚守底线,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

我区坚决落实中央、省、市和区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的部署和要求,以坚定的决心和举措,坚守政府债务风险底线、落实贫困地区对口帮扶、全面支持推进黑臭河涌等环境治理,保障三大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

1.进一步降低政府债务风险

积极发挥逆周期调控政策作用,健全政府债务管理机制,进一步增强了政府风险防控能力。一是安排财政资金199,639万元用于偿还到期债务和化解存量隐性债务,维护我区政府信用;二是积极向上级财政部门申请地方政府新增债券240,000万元,并在规定时间内全部使用完毕,有效发挥了地方政府债券对当前稳投资、扩需求、补短板的重要作用;三是健全管理机制,在已制定的《番禺2017-2021年化债方案》与《番禺区存量隐性债务化解工作实施方案》基础上,制定了《番禺区存量隐性债务化解工作细化方案》《广州市番禺区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预案》力求分类精准施策、稳妥有序化解存量隐债务。四是加强全区债务风险监测,我区各项债务风险指标均处于警戒线之下,债务风险可控。

2.进一步落实扶贫援建、精准帮扶等各项工作

2019年,我区坚决落实好对口支援、精准帮扶各项任务,助力受援地区贫困人口脱贫攻坚,全年区级财政共投入10,118万元推进对口扶贫工作。主要包括:对口帮扶贵州省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5,935万元,扶贫帮扶专项经费2,123万元,区14个职能部门帮扶单位精准脱贫三年攻坚工作经费759万元,对增城区派潭、梅州市五华县和三峡库等的帮扶资金879,对口帮扶贵州毕节市威宁、赫章县产业帮扶资金387万元。

3.进一步提高城乡环境质量

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导向,强化污染防治措施,加强环境监管,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2019区级财政共投入191,226万元用于推进环境治理和污染防治工作。一是安排污水(管网)工程建设和黑臭河涌治理等共计129,891万元。主要包括:黑臭水体和农村污水治理工程经费47,314万元、污水处理运营服务费57,600万元、污水管网工程11,938。二是安排垃圾分类和垃圾终端处理经费16,519万元。三是安排环境保洁经费44,728万元。主要包括市政环卫保洁费26,201和河涌保洁费18,527万元。

  1. 加强统筹协调,支持城乡更新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公益优先的原则,加强城市更新改造项目管理,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1.全力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

2019年区级财政共安排财政资金75,408万元用于加强城市道路和桥梁建设、优化公共交通等方面。其中:安排莲花大道工程建设资金17,439万元、番海大桥建设资金12,978万元、海华大桥建设资金6,679万元、石桥公园建设资金4,565万元、长堤东路建设工程资金4,349万元、南浦三桥工程建设资金2,785万元、光明大桥工程资金2,221万元、交通拥堵治理经费2,959万元、城市和农村运输行业成品油价格补贴资金5,878万元等等。

2.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我区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细,共同助力美丽乡村建设,2019年区级财政共投入36,309万元用于乡村振兴战略。主要包括:落实各项农业补贴7,126万元、创建番禺名优产业园资金982万元、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资金8,260万元、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4,899万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4,325万元、海鸥岛建设资金2,825万元、村容村貌整治专项经费1,113万元等等。

(三)加大科技投入和产业扶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壮大

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不断加大科技投入、产业扶持和人才引进力度,促进产业调整升级,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科技投入39,470万元,主要包括科技经费项目支出32,901万元,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3,366万元。二是产业扶持和人才引进支出130,737万元。主要包括:广州汽车集团乘用车有限公司CD地块项目区产业发展专项资金55,000万元、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自主品牌乘用车新增20万辆/年(新能源汽车)产能扩建项目24,000万元、时代广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和广汽爱信自动变速器有限公司落户奖励15,000万元、水务公司注资款10,000万元、广州欢聚时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奖励资金8,530万元等等。

(四)推进四大平台建设,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大力支持我区四大发展平台建设,强化番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优势和作用。一是安排10,432万元用于南站地区建设及维护。主要包括广州南站建设及维护管养经费9,599万元、智慧广州南站项目经费300万元,广州南站出租车场管理服务经费246万元。二是安排广州国际创新城建设经费69,348万元。主要包括曾边村安置房工程56,498万元、国际创新城新造路工程款9,512万元。三是万博商务区建设支出1,783万元。四是安排广汽番禺汽车城相关建设支出13,090万元。

(五)补短板,支持基本民生保障

在坚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和基本公共服务。

1.扩大公共教育资源供给

我区教育坚持走城市化、规模化和惠民化的道路,综合实力跨越式转型发展,形成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协调发展,2019区级财政共投入教育资金444,561万元 。其中包括教师工资(含绩效工资)169,962万元,个人住房改革性补贴(含离退休)88,843万元,编外人员经费38,681万元,城乡免费义务教育经费支出23,514万元,学前教育专项经费支出20,771万元,各学校建设项目17,868万元,编内在职人员社会保障缴费16,228万元,离退费10,713万元,各类学校公用经费8,312万元。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以促进就业创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主线,2019年区级财政在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投入184,974万元。其中包括机关单位编内在职人员社会保障缴费30,151万元,退役军人、残疾人等就业经费支出12,128万元,退休费支出26,610万元,机关养老保险降费率缺口补助上缴款6,387万元,残疾人康复、无障碍设施改造等相关经费支出3,903万元,退役士兵安置和生活补助费3,010万元,居家养老购买服务经费2,573万元,军队及社会退休人员相关经费1,280万元等等。

3.提高医疗卫生质量

2019年区级财政对医疗卫生及医院建设投入共169,293万元。其中包括:医疗专用设备、材料购置26,586万元,医院补助经费22,143万元,行政事业单位医疗经费支出16,379万元,番禺区中医院、大石医院、岐山医院、中心医院洛浦分院建设经费14,675万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10,701万元,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财政补助项目3,656万元、计划生育家庭奖励3,374万元,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补助经费712万元等等。

4.推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建设新高地,2019年区级财政共计投入27,795万元用于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事业发展。主要包括:全域旅游发展经费5,570万元、图书馆新馆建设工程支出4,670万元、文物保护专项经费1,700万元、番禺工人文化宫工程款1,477万元等等。

七、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情况

2019,我区严格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市财政部门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工作部署,以及中共广州市番禺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2019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点》等文件要求,深化预算绩效管理,将预算绩效管理实施对象从项目为主向政策、部门整体支出、政府预算拓展。

  1. 完善制度体系建设

1.制定我区关于贯彻落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精神,加快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全公开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印发《广州市番禺区财政局关于印发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我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总体要求及七个重点环节。

2.制定第三方中介机构工作规程。为规范第三方中介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相关工作的行为,充分发挥其在预算绩效评估中的作用,修订《广州市番禺区财政局委托第三方中介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程》,规范第三方中介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相关工作。

  1. 深化预算绩效管理

1.试点开展政府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根据中央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有关精神,在原有项目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政府预算绩效管理。首次组织2019年度政府预算绩效目标申报,在编制2019年度政府收支预算时,编制政府预算的绩效目标和关键指标。

2.推进部门整体绩效管理。抽取区第五人民医院、区城市更新局、区国家档案馆、区农业农村局、石壁街和新造镇6个部门试点开展2019年度部门整体绩效目标申报和部门整体绩效运行监控。抽取区总工会、区农技办和大学城管委会3个部门,首次开展2018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第三方绩效评价工作。

3.加强项目预算绩效管理。2019年度区本级所有财政资金安排专项的绩效目标申报和管理实现全覆盖。所有区属部门(包括本级和下属单位)申报2019年度所有专项(包括本级和上级财政资金)均须同时申报绩效目标。各镇街编制2019年度预算时,积极选取项目申报绩效目标,为实现2020年与区本级预算绩效管理同步打好基础。每季度实行绩效运行监控,年度结束实施绩效自评和第三方绩效评价。

4.扩大绩效评价范围。严格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市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工作部署,逐步扩大绩效评价范围,将支出绩效评价实施对象从项目向部门整体支出、政策拓展。试点开展2018年度3个部门整体第三方支出绩效评价、1个政策性绩效评价。

5.建立人大报告机制。2018年度支出绩效评价总体情况、第三方中介机构出具的部门评价报告、各部门整改报告等向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接受同级人大监督。组织所有被评价部门在其官网公开2018年度支出绩效评价简要报告及整改落实情况报告。

6.实行绩效目标前置审核。配合2020年度区本级和各街道部门预算和转移支付预算编制工作,实施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改革,实行绩效目标与预算编制同步布置、同步申报、同步审核、同步批复、同步公开。未按规定申报绩效目标或绩效目标审核不通过的,不得纳入区财政项目库及编列预算。

7.推进镇级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按照我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推进计划,推动全区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机制、管理方式等贯彻落实到各镇(街),推动全区预算绩效管理深度覆盖、不留死角,从编制2020年度预算时,要求各镇对政府预算、部门整体和镇级项目开展绩效目标管理。

八、落实人大决议及财政管理改革情况

对区第十七届人大第五次会议,以及区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第三十四次会议对我区2019年年初预算和预算调整所提出的意见,我区政府及财政部门高度重视,认真落实。2019年,我区财政强化预算管理,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切实落实好国家降税减费政策的基础上,组织好全年财政收入,并加大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用好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合理安排财政支出项目,持续推进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贯彻乡村振兴战略、保障和改善民生福祉,保障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第二部分 2020年财政预算草案


一、2020年财政收支形势

受疫情冲击、减税降费等因素影响,财政面临较大的减收增支压力。今年1-5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17.76%,其中单月情况为:1月增长5.41%2月下降41.09%3月增长2.32%,4月下降29.51%5月下降36.35%,降幅在2月达到峰值后出现缩小态势。随着在一系列暖企、稳增长政策下率先启动复工复产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恢复财政收入开始企稳回升,但仍有较大不确定性,下半年有望回补部分上半年的财政减收,同时通过国有资产处置等措施进一步拓宽收入来源渠道,预计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去年持平。

从财政支出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全力保障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齐民生发展短板需要加大保障力度,落实“六保”任务、实施减税降费也需要财力支撑,财政支出仍要保持一定强度。

二、2020年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2020年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系列重要讲话和对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和区委的决策部署,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字当头,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以“四个出新彩”实现老城市新活力为牵引,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总抓手,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强大动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力提质增效,更加注重结构调整,把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落细,坚持精打细算、把钱用在刀刃上,从严从紧管好财政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做到花钱要问效,有效多安排,低效多压减,无效要问责。强化政府债务风险防控,积极稳妥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在应对疫情冲击中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为推进“十四五”规划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取得良好开局提供坚实财政保障。

  1. 预算编制的主要原则

1.厉行节约,精准协调。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要求,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及财税政策的变化,科学制定财政收支各项目标。坚决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精打细算、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不必要项目支出坚决取消,新增项目支出从严控制。加强预算编制与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以及部门专项事业发展规划的衔接,增强财政预算的前瞻性和协调性。

2.挖掘潜力,加大统筹。树立大财政、大预算理念,全面统筹预算资金、存量资金、债券资金和各类财政资产资源,千方百计增加政府收入供给,保持财政支出强度。大力拓宽民生保障资本来源渠道加快处置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闲置低效资产,在举债空间内加大举债融资力度,按照“资金跟项目走”的原则,安排用好地方专项债券,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优化财政投入方式,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缓解财政支出压力。

3.优化结构,科学决策。进一步明确财政支出优先方向,对纳入年度预算的项目按轻重缓急进行排序,优先保障中央、省和市、区部署的重大改革、重要政策和重点项目的支出需求,保障“六稳”“六保”和疫情防控工作支出保障切实兜住“三保”底线,将有限财政资金发挥更大效益。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充分考虑财政可承受能力,加强财政综合保障能力评估,及时纠正超财力建设等支出政策或目标。

4.强化约束,注重绩效。落实部门预算执行主体责任,对财政资金的支出进度、绩效、安全性和规范性等全面负责。严格执行人大批准的预算,未经法定程序不得调整。年中出台的新增政策支出,原则上列入以后年度预算安排。强化财政政策“提质”要求和“增效”导向,从“质”和“量”两方面发力。推动预算绩效管理规范化、整体化、公开化,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全公开”的预算绩效管理新机制,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

三、2020年财政预算总体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计划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经财税部门测算,预测2020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030,000万元,与去年持平。结构如下:(1)税收收入749,175万元,与去年持平,占收入总额72.74%。其中:增值税362,000万元、企业所得税139,000万元;(2)非税收入280,825万元,增长1.42%,占收入总额的27.26%

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30,000万元,加上上级转移性收入503,112万元、调入资金477,226万元,减去对市转移性支出250,806万元后,预计2020年可支配财力为1,759,532万元,加上区本级上年结余36,814万元(全部为专项结转),全区年度总收入为1,796,346万元

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计划

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1,796,346元予以安排,其中区本级支出1,184,779万元,街道财力支出415,296万元,返还镇级财力支出196,271万元。

本次报区人大审批的区级支出包含区本级支出和街道支出共1,600,075万元(不含返还镇级财力支出196,271万元),具体安排情况是:人员经费支出570,548万元,占区级支出的35.79%;公用经费支出40,697万元,占区级支出的2.55%;专项经费支出988,830万元,占区级支出的61.65%

预计全区民生支出1,211,347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6%;财政重点支出(八项支出)1,287,624万元

在区级988,830万元专项经费支出中,街道财力安排的专项经费为217,366万元,区本级专项经费为771,464万元。区本级专项经费中当年特定项目收入安排的支出合计151,028万元,主要包括:

1)教育费附加等特定用途的专项支出合计61,209万元;

2)公路运输管理、公路养护等上级转移支付用于指定项目的支出合计393万元;

3)市级提前下达一般性转移性支付和专项转移性支付列入本级预算支出部分合共89,426万元。

除上述特定项目支出151,028万元以及区本级上年专项结转(大部分为广州追加)36,814万元后,区本级全年实际可统筹安排的专项支出为583,622万元,占区级专项支出的59%

3.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00,075万元主要安排如下: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06,478万元,国防支出5,295万元,公共安全支出167,601万元,教育支出388,645万元,科技支出34,441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8,615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60,655万元,卫生健康支出174,967万元,节能环保支出10,171万元,城乡社区支出149,584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37,492万元,交通运输支出19,479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11,766万元,其他支出2,871万元等。

2020年区本级严格按照中央、省定标准足额保障“三保”支出,并经上级财政部门审核批复同意,不留硬缺口。

2020年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安排“三公”经费支出5,267万元,比上年预算减少53万元,下降1%;其中:因公出国(境)经费预算318万元,与上年持平;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预算4,576万元,比上年预算减少20万元;公务接待费预算355万元,比上年预算减少33万元。

为从严落实过紧日子要求,2020年对区各预算单位公用经费进行全面压减10%,全区一般性支出预算比上一年支出决算压减了20%。根据中央“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要求,待上级财政部门制定统一落实措施后,我区将根据上级的要求和部署,进一步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计划

1.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情况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计划为1,437,600万元,主要包括土地出让分成收入1,300,000万元、基础设施配套费100,000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33,000万元、彩票公益金收入4,600万元等。比上年实绩137,039万元,下降8.7%收的主要原因是预测2020年度土地出让分成收入比去年有所减少

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全区基金预算收入1,437,600万元,加上部分市提前下达转移支付数7,971万元,减去上解支出1,090万元和调出资金468,226万元后,预计当年可支配财力为976,255万元,加上上年结余174,561万元,则全年基金预算总收入为1,150,815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计划

按照“以收定支”的原则并结合基金支出范围,2020年全区基金预算支出拟安排1,150,815万元。按照资金性质,主要基金预算支出建议安排如下: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1,012,228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支出101,254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安排的支出30,128万元,彩票公益金支出5,453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计划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按照“收支平衡,量力而行;统筹兼顾、确保重点;相对独立,相互衔接”的原则进行编制,对国有资本经营收益进行合理分配及使用,加大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扶持力度,有力推动我区经济转型升级。

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

2020年,预测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为30,000万元,主要是国资收益上缴,比2019年实绩减少4,257万元,下降12.43%。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预计2020年国有企业上缴利润减少。

当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30,000万元,加上上年结余26万元后,减去按规定将国资经营预算收入的30%9,000万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全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收入为21,026万元。

2.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计划

按照以收定支的原则,2020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拟安排21,026万元,主要用于预留人才引进、产业发展扶持资金10,984万元(另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产业人才发展专项8,155万元)、番禺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2,000万元、区支持外贸稳增长专项资金1,000万元、粮食风险金1,949万元(另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3,181万元)、总部经济发展奖励补贴5,000万元等等。

(四)财政专户预算收支计划

1.可支配财力预测

根据相关收入部门预测情况,预计2020年财政专户资金预算总收入为30,661万元,包括教育收费收入15,014万元,医疗收入4,600万元,其他收入396万元,上年结余10,651万元。

2.支出预算拟安排

按照“专款专用”的原则,全年财政专户资金支出预算拟安排30,661万元,其中人员和公用经费6,085万元,专项经费24,576元。具体支出如下:

教育收费支出23,452万元,卫生健康支出4,619万元,其他支出2,590万元。

(五)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资金安排情况

2020年,财政围绕全面建设幸福美丽番禺的目标,面融入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全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更有力支撑。

1.推动三大攻坚战取得更大成效。2020级财政共计安排309,638元推动三大攻坚战,全面落实中央、省和区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力争取得更大成效。

1)进一步增强政府债务管理能力。将增强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和管理能力作为财政应对经济转型的一项重要调控手段用活用实。一是提前谋划政府性债务偿还机制。落实政府性债务化解方案,2020财政安排161,787元偿还到期政府性债务,将偿债资金列入年度预算和中长期财政规划,及早筹划各年度还本付息计划、资金来源及保障措施,确保不发生债务违约。二是积极争取政府债券资金保障重点项目建设。为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并腾出更多财力用于化解存量债务和其他民生领域发展,我区积极申请2020债券资金269,500万元,最终获批额度待上级财政部门统一分配主要用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医院改扩建工程、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强全债务指标监测。完善债务风险监测机制和应急处置机制,密切跟踪一般债务率、专项债务率等债务风险指标,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确保本地区不被列入风险预警地区和风险提示地区。

2)进一步巩固精准扶贫援建成果。全面落实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巩固提升我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取得的工作成果,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2020级财政安排10,939元推进贵州毕节威宁、赫章扶贫援建工作,加大对五华地区产业和就业扶贫力度安排1,163万元用于我区残疾人、贫困人员补助。全面对标中央要求,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查漏补缺,固强补弱,全力助推受援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

3)进一步提升环境综合治理成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要求,巩固提升水环境治理成效,推动垃圾处理不断上水平。2020级财政共安排135,749万元元推进污染防治工作。主要包括:安排79,456万元用于污水处理工程,进一步推进补齐河涌流域污水收集管网建设短板,持续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安排17,612万元推进河涌保洁和整治,确保50条黑臭河涌长治久清;安排3,452万元推进垃圾综合治理,巩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持续提高环卫保洁标准,安排35,229万元用于市政道路保洁、公园绿化管养、环境卫生整治等。

2.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打造幸福美丽番禺。2020级财政共计安排319,380元推进城乡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全力打造绿色生态宜居宜业城乡环境。

1)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畅通内外联系通道,进一步健全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衔接顺畅、运作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为番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2020级财政共安排104,081用于路桥和交通设施建设。主要项目有南大干线、景观大道、广医南道路工程、广汽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内道路、南城路工程、沙溪大桥扩建等;严格履行政府出资责任,安排南大干线PPP项目政府资金23,500万元;安排15,634万元投入南站地区建设和维护管养;安排30,400万元用于万博商务区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另申请2020债券资金219,000万元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等。

2)全力推进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安排18,615万元用于文化体育支出,主要包括:安排全域旅游发展奖励金和专项资金2,212万元;安排3,168万元用于图书馆建设;安排广州国际美食节专项经费1,422万元;开展各类文体活动经费617万元等等。

3)高标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大力支持乡村建设,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巩固“三农”持续向好形势。2020年区级财政共安排55,688万元推进乡村振兴。主要包括落实各类农业补贴4,890万元、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4,114万元、人居环境、村容村貌整治7,742万元、农村拆违资金5,702万元、海鸥岛建设4,966万元、安排7,516万元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安排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经费20,758万元等等。

4)壮大现代服务产业规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坚持新发展理念,全面提升服务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加大产业扶持和人才引进力度,全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2020级财政共安排50,914万元推动现代服务业和企业发展。主要包括:安排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专项18,780万元、公交企业综合考评清算补贴资金2,000万元、总部经济发展奖励补贴专项经费5,000万元、科技金融专项2,470万元;安排人才引进、产业扶持资金19,164万元;安排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3,500万元等等。

5)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安排488万元健全社区网格化管理、安排志愿服务活动经费313万元;健全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安排2,853万元加强综治信访维稳工作;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安排2,553万元用于安全生产队伍建设;安排713万元加大食品安全监测检查;筑牢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安排8,360万元用于社会治安治理;安排210万元用于深入推进“五类车”治理,营造安全有序交通环境;安排2,407万元用于政务信息化建设等等。

3.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惠及更多市民。2020级财政共计安排606,667元发展民生事业,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聚焦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短板,努力提高保障标准和扩大覆盖范围,努力打造公共服务优质、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1)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支持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事业。2020级财政共计安排388,645元发展教育事业。主要包括:安排195,138万元教师队伍人员经费及学校日常运营经费安排25,566元发展学前教育和学前三年行动计划,力争2020年全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比达到50%;安排10,970元职业教育经费,推进中职学校基础办学能力三年提升计划,打造“中高职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34,312元用于城乡免费义务教育补助,促进城乡教育均等化发展;安排37,862万元用于学校改扩建工程;安排42,348万元用于学校聘用人员经费;安排12,917万元生均公用经费等。

2)健全社会保障就业体系。落实就业优先战略,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机制,提高市民获得感和幸福感。2020级财政共计安排43,054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安排5,198元养老保险资金,保障城乡居民养老待遇及时足额发放安排8,425万元用于低保、救济、残疾人补助等资金,稳步提高社会救助标准;落实国家机构改革部署,安排8,057万元健全对退役士兵、优抚对象等人员社会保障机制安排10,672万元保障居民就业,较去年年初预算增长27%。坚持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对招收困难就业群体、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企业,给予稳岗返还、岗位补贴等及时解决因疫情影响形成的招工就业矛盾,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转岗分流职工、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保障工作安排10,702元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完善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的住房保障体系,逐步扩大住房保障范围、拓宽保障对象范围层次。

3)增强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深入实施健康城市计划,建设卫生强区。2020年区级财政共计安排174,967万元健全卫生健康服务。主要包括:安排公立医院改革和基层医疗卫生补助经费30,262万元;安排26,537万元医疗保障政府资助资金,做好城乡居民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医疗保障;安排3,675万元疾病预防控制经费;安排2,652万元医疗救助金;安排财政资金11,286万元和申请2020年新增债券5,000万元,主要用于中医院、何贤医院综合大楼扩建和大石医院易地重建。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预算法》有关规定,在2020年预算年度开始后,区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前,区本级已参照上一年度同期的预算支出情况,综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1-5月份,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6.82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56.76亿元,新增地方政府债券支出19.5亿元,动支预备费0.7亿元,主要用于维持行政运行、疫情防控、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基本民生保障、急需支付的区重点项目建设以及对镇转移支付等支出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附件:1、2020年收支计划表.xls


            2、2020年财政预算支出表(政府经济科目_科目).xlsx

            3、2020年财政预算支出表(政府经济科目_单位).xlsx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