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财政情况 > 番禺区政府预决算 > 番禺区政府预算 > 预算报表

广州市番禺区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来源:番禺区财政局 发布时间:2021-03-18 17:31:23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番禺区十七届人大七次会议文件(3


广州市番禺区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202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24日在广州市番禺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广州市番禺区财政局局长   卢永青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区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草案报告如下,请审议。


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我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社会发展系列重要讲话,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围绕区委“1+1+6”工作要求,积极组织财政收入,科学调配财政支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区第十七届人大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的预算和区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一次、第四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预算调整方案在区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执行情况良好具体如下: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一)收入执行情况

2020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31,56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15%,同比增收4,626万元,增长0.45%其中税收收入699,167万元,同比减收48,372万元,下降6.47%;非税收入332,402万元,同比增收52,998万元,增长18.97%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情况

2020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40,775万元,2019增支12,475万元增长0.68%

)一般公共预算收支结余情况

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全区一般性公共预算收入1,031,569万元,加上上级补助536,500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8,995万元、调入资金726,795万元、上年结转40,443万元、一般债务转贷收入87,112万元,减去上解支出457,136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569万元、债务还本支出87,118万元后,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可支配财力1,885,591万元,减去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40,775万元年终结转44,816万元。

转移支付支出执行情况

2020年我区收到上级一般公共预算补助收入536,500万元,其中:税收返还收入250,790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83,469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102,241万元。

2020年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补助镇级支出334,645万元,其中:税收返还支出165,497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支出102,208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支出66,940万元。

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上年结转资金及预备费执行情况

截至2020,区本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1,569万元。2020年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上年结转资金52,816万元基本支出完毕。2020年初区本级安排预备费18,116万元,年中实际动用13,842万元用于疫情防控专项经费、扶贫帮扶等支出。上述资金年度完整执行情况将在2020年决算报告中反映。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2020年,全年政府性基金收入1,776,16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23.55%,同比增收201,522万元增长12.80%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636,734万元、彩票公益金收入2,67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89,845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30,856万元、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16,059万元。

全年政府性基金支出1,562,56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32.07%同比增支56,957万元,增长3.78%

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全年政府性基金收入1,776,164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79,701万元、专项债务转贷收入219,000万元、上年结余184,764万元,减去调出资金663,554万元上解支出1,090万元和专项债务还本支出10,563万元后,政府性基金预算可支配财力为1,584,422万元减去政府性基金支出1,562,563万元后,年终结余21,860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2020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50,016万元,完成年预算的166.72%,同比18,260万元,增长57.50%;其中区属国有企业上缴利润38,183万元、产权转让收入11,833万元加上上年结余26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1万元,减去调出资金21,655万元后,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可支配财力为28,418万元。

2020年全区累计完成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6,190万元,同比3,982万元,增长17.93%收支相抵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结余2,228万元

四、财政专户管理资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区本级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11,762万元同比减收8,415万元,下降41.70%;其中教育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12,070万元、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614万元、其他收入-922万元。加上上年结余56,448万元,减去调出资金20,000万元,财政专户管理资金可支配财力为48,210万元。

本级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支出29,401万元,同比6,725万元,下降18.62%收支相抵后,本级财政专户管理资金结余18,809万元。

五、政府性债务管理情况

根据上级部门工作部署,进一步制定了债务化解工作调整方案,力求稳妥有序化解各类债务,并进一步健全债务风险防控机制,加强管理监控,确保各项政府债务风险指标安全可控,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债务限额情况

截至本报告日,市财政局尚未正式下达我区2020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我区2019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875,521万元(其中:一般债务494,666万元、专项债务1,380,855万元),结合2020年市财政局新转贷我区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资金219,000万元,预计我区2020年债务限额为2,094,521万元(其中:一般债务494,666万元、专项债务1,599,855万元)。最终限额以市分配额度为准,届时将按照相关程序报区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开。

(二)新增债券情况

2020年市财政局转贷我区地方政府新增债券219,000万元,其中:城市轨道交通项目195,000万元、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穗莞深琶洲支线项目24,000万元,按规定报经区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

(三)债务还本付息情况

2020年区本级财政共统筹安排地方政府债券还本付息162,447万元,其中:还本支出97,681万元、付息支出64,766万元。资金来源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373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58,962万元、再融资债券87,112万元。

六、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支出成效

2020年,区财政围绕全面建设幸福美丽番禺的目标,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总抓手,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大力支持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一)三大攻坚战取得突破性进展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和区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全年共安排337,336万元用于推动三大攻坚战,助推三大攻坚战取得突破性进展。

1.政府债务风险进一步降低。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政策精神,高度重视构建风险防控机制,多措并举,切实履行职责,全面规范做好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各项工作。一是认真落实债务化解方案,2020年区级财政按期拨付到期地方政府债券还本付息资金162,447万元,切实履行政府偿债责任,维护区政府信用。二是成功申请地方政府新增债券资219,000万元与特别抗疫国债36,700万元,切实保障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穗莞深琶洲支线项目与污水处理项目建设进展,有效缓解财政压力、推动重大项目复工复产,充分发挥政府债券对稳投资、扩需求、补短板的重要作用。三是持续动态监测全区债务增减变化情况与债务风险,我区各项债务风险指标均处于警戒线以下,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2.脱贫攻坚援建成果进一步巩固。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决胜之年,我区坚决落实打赢扶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的要求,通过加强组织领导、资金支持、产业合作等方式,全区财政共投入11,630万元助力威宁、赫章、五华等地打赢脱贫攻坚战。主要包括支付对口帮扶贵州扶贫协作资金7,377万元、帮扶五华县专项资金1,100万元、区职能部门帮扶单位精准脱贫三年工作经费762万元。同时加大救助帮扶力度,全年安排1,365万元用于特困人员、困难残疾人等的补助,保障困难群众基本民生。

3.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工作进一步强化。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巩固提升水环境治理成效,助力垃圾分类工作高质量发展,2020年共投入163,259万元用于污染防治工作。主要包括:安排各项污水处理管网修建、污水处理设施维护费用94,332万元,保障各项设备稳定运行和污水处理能力的提升,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安排各类河涌整治经费28,610万元,系统推进排水防涝工程、水环境改善工程、水景观与水文化工程等工作;安排11,074万元用于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积极营造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扎实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安排17,988万元用于市政和河涌保洁、11,255万元用于环境绿化管养,提升城乡保洁水平和质量,打造干净、整洁、有序的市容风貌环境。

(二)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释放我区发展新动能2020年,共投入236,608万元,发展城乡交通、文化、旅游、村容村貌等方面,促进城乡融合协同发展,释放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

1.完善交通网络布局,构建城乡交通一体化。我区高度重视交通事业发展,全年共投入86,857万元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积极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的同时,也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主要项目包括南大干线工程27,168万元、景观大道工程6,898万元、广汽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内各道路工程20,359万元、桥南街南城路工程2,252万元、沙溪大桥扩建工程3,707万元;安排广州南站地区各类建设和维护管养经费8,370万元;安排万博商务区周边基础设施和道路建设等经费18,103万元。另外,使用2020年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资金用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和琶洲支线建设219,000万元。

2.推进多元文体事业,推动城乡文化一体化。我区积极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极力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以全域旅游带动城乡发展,2020年共投入17,193万元用于促进文体发展。其中包括各类全域旅游发展资金1,645万元,以旅游业促进城乡经济深协调发展;各类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开放资金和建设经费2,177万元,社区(村)文化室及创文经费等1,328万元,推进公共文化资源共享,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广州国际美食节专项经费621万元,文物保护资金538万元,以及为开展各项文体活动而产生工作经费1,909万元。

3.做好各类乡村振兴工作,夯实城乡一体化基础。不断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2020年共投入59,777万元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主要包括各类农村农业补助资金10,484万元;美丽乡村建设项目6,991万元,农村拆违、村容村貌整治经费等3,216万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2,598万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石楼镇海鸥岛建设支出1,827万元,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1,761万元,渔业成品油价格补助资金1,359万元,现代产业园补助1,989万元,农业生产和水利救灾资金2,603万元,水闸改建、重建工程2,067万元。

4.壮大现代化产业规模,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面对疫情所带来的国内国际新经济形势,我区上下坚定信心,坚持新发展理念,不断加大产业扶持和人才引进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走向深入,2020年共投入53,050万元支持现代服务业和企业发展。主要包括拨付人才引进、产业发展扶持支出32,075万元,产业人才培养经费8,558万元,总部经济发展奖励补贴专项经费2,843万元,科技金融专项688万元,新兴产业发展补助资金2,002万元,公交企业综合考评清算补贴资金1,042万元,外贸稳增长项目资金5,842万元。

5.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时代社会治理新格局。建立体制机制简约、运行高效、多方协同治理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推动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2020年共安排19,731万元用于社会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主要包括综治维稳、信访业务工作经费12,812万元,及时有效地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治安治理、监控经费2,815万元,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持社会治安秩序;政务信息化专项经费2,028万元;安全生产相关经费2,076万元,保障劳动群众人身安全。

(三)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我区以人民群众为中心,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完善各项基本公共服务,2020年共投入819,741万元用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和民生事业工作。

1.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和质量提升。坚持树德立人,不断完善学前教育、普惠教育和中职教育,2020年共投入594,656万元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其中,拨付学校教师、后勤人员等工资经费307,990万元、学校运动场改造校舍扩建等学校建设项目66,265万元、城乡义务教育经费23,881万元、学前教育专项资金14,524万元、生均公用经费等学校公用经费14,380万元、教育发展专项资金1,188万元。

2.加大社会保障力度。构建高质量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2020年共投入35,629万元促使社会保障体系全面优化。主要包括补缴201410月至201512月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18,556万元,就业补助支出10,745万元,残疾人康复资助、培训就业补贴、生活补贴等资金4,300万元,退役士兵安置补助、培训补助等3,565万元,优抚对象、困难群众、低收入居民的救助补助经费2,028万元。

3.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坚持生命至上,完善医疗救治体系,着力建设健康番禺,2020年共投入195,936万元推动社会健康管理建设。主要包括药品卫生耗材和专用设备材料费32,936万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及核酸检测费用等19,544万元、公立医院改革财政补助经费9,463万元,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15,778万元,各级计划生育奖励资金3,838万元、行政事业单位医疗经费16,013万元、独生子女父母奖励3,795万元、医院补助经费11,050万元、番禺区中医院扩建医疗综合大楼工程2,776万元。

(四)保障“六稳”“六保”支出,兜住民生支出底线。发挥积极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稳定经济运行的作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强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公共服务支出保障,2020年民生支出1,513,953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超过82%。将财政支出重点放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支持企业复工复产、重大平台建设、保市场、保基层运转、稳投资、稳预期相关方面,并严格执行支出预算,优先足额保障“三保”预算项目支出,2020年我区合计支出“三保”资金706,989万元,其中:保工资449,821万元、保运转28,102万元、保基本民生229,066万元,有效发挥财政稳增长、调结构和惠民生作用。

七、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情况

2020,我严格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市财政部门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工作部署,深化预算绩效管理,促进预算绩效管理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

()完善制度体系建设

一是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建设。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政策精神,加快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全公开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提供制度保障修订《广州市番禺区预算绩效管理办法》,制定《广州市番禺区预算绩效运行监控办法》《广州市番禺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管理办法》《广州市番禺区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等各环节的管理办法,建立“1+4”两级预算绩效管理制度。

二是编制我区绩效指标体系建设。为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从我区各业务部门近年绩效管理指标中提炼编制《广州市番禺区预算绩效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出台对我区绩效管理工作具有较强实用性

(二)推动预算绩效管理纵深发展。

是强化绩效目标管理。推进绩效目标公开全覆盖,2020年部门预算公开所有预算项目绩效目标配合2021年度区本级和各街道部门预算和转移支付预算编制工作,实行绩效目标与预算编制同步布置、同步申报、同步审核、同步批复、同步公开。未按规定申报绩效目标或绩效目标审核不通过的,不得纳入区财政项目库及编列预算。

二是加大绩效运行监控力度。健全以部门整体监控为基础、紧盯重点项目的绩效监控机制,在各部门开展绩效自行监控基础上,对2020年度科技经费项目、2020年度区十件民生实事项目、2020年度预算绩效评审结果为低项目的绩效运行情况纳入本年度重点监控项目范围区审计局、区统计局、区委政法委、区委党校、区应急管理局、区融媒体中心六个部门实施整体绩效运行监控,实现绩效目标与预算执行进度同步监控。

三是提升绩效评价工作质量。推动绩效评价由项目评价向部门整体评价、政策评价拓展,完善部门整体与重点项目、政策相结合的新型评价机制,选取78个项目2个政策、6个部门开展绩效评价。

四是建立人大报告机制。2019年度支出绩效评价总体情况、第三方中介机构出具的部门评价报告、各部门整改报告等向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接受同级人大监督。

是增强评价结果应用实效。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的重要参考依据督促相关部门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绩效评价情况经人大审议后,将评价结果、整改情况在政府门户网站和区财政局专属网页一并公开,引导社会公众参与监督。

六是建立事前绩效评估机制,对新增重大政策、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编制2021年度预算要求各预算单位对预算申报金额200万元及以上的新增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重点论证立项必要性、投入经济性、绩效目标合理性、实施方案可行性、筹资合规性等,并出具《事前绩效评估项目预期绩效报告》将评估报告作为申请预算的必备条件

七是推进镇级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按照我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要求:2020年全区基本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全公开”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的总体目标并不断完善,区财政局从2021年起将各镇(街)、区属各部门实施情况纳入日常监管范围。基本实现实现区、镇(街)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同步管理。


第二部分  2021年预算草案


一、2021财政收支形势分析

(一)财政收入形势。2021中央将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预计制度性减税降费政策将持续实施、减税降费力度将进一步加强加上全球疫情反复国际市场疲软、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国际地缘政治风险和经济危机风险,民族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对我外贸进出口带来较大冲击。同时考虑到2020财政收入基数较低,预计2021年我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有望实现小幅增长。

(二)财政支出形势。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番禺区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奋斗新时代、展现新作为的关键之年,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财政保障上级和区委区政府各项重大决策部署任务重、时间紧,支出压力大。一是我区科技创新潜力仍未充分发挥、新动能支撑力还不够强,科技创新投入仍需持续加大产业转型亟需大力扶持。是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宜居城区,基础设施建设还需加速推进。是民生保障标准稳步提升围绕建立幸福番禺目标,仍需加大投入以构筑高水平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等领域保障水平。

二、2021预算编制指导思想及主要原则

(一)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紧紧围绕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推动积极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切实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二)预算编制的主要原则

一是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原则。编制财政收入目标充分考虑国内外经济环境、减税降费政策及经济进入新常态等因素影响,全面统筹预算资金以及各类政府资产资源,增加政府收入供给。同时,财政支出与当前我实际财力状况相适应,严控年中出台及批复新的增支政策,年中原则上不出台新增支出政策必须出台的,根据政府批复办理预算项目库入库,按照入库先后序以及轻重缓急原则,在下一年度或以后年度予以优先安排。

二是坚持厉行节约、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的原则将政府部门带头过“紧日子”思想一以贯之严控一般性支出不超上年支出预算,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减少“三公”经费支出、节约办公经费、停建楼堂馆所、严控办公用房装修。坚决保障民生支出切实兜住“三保”底线,着力保障“六稳”“六保”和疫情防控工作支出,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是坚持绩效导向、强化约束的原则。打破基数概念和支出固化格局,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发生变化专项资金原设立目标不符合现实需要特定任务已经完成或不存在的予以撤销。对专项资金预算执行率低、连年结余、或使用绩效评价等级为差的项目予以压减加大对部门整体支出和重大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力度,建立绩效管理结果与预算安排的挂钩机制,运用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相应压减实施绩效不明显项目的预算。建立预算执行与预算安排挂钩的机制,对部门预算执行率的单位,按比例相应扣减部门业务工作经费预算。进一步推进预算绩效闭环管理进一步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是坚持多元投入、力控风险的原则。通过向国企注资、设立引导基金等多种方式,放大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源聚焦我区重点项目建设。在政府债务限额内积极向上级争取更多新增债券额度,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和民生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严格落实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管理和限额管理要求,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科学布局新建项目、严控出台新增政策确保项目推进不超出我区财政可承载能力,确保不引发财政支付风险和政府失信危机。

三、2021年财政预算总体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计划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

经财税部门测算,预测2021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042,300万元,去年增长1%。结构如下:(1)税收收入748,800万元,增长7.10%,占收入总额71.84%。其中:增值税332,300万元、企业所得税175,000万元;(2)非税收入293,500万元,下降11.7%,占收入总额的28.16%

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42,300万元,加上上级转移性收入548,636万元、调入资金584,150万元,减去对市转移性支出253,836万元后,预计2021年可支配财力为1,921,250万元,加上区本级上年结余31,974万元(全部为专项结转),全区年度总收入为1,953,223万元。

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计划

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1,953,223万元予以安排,其中区本级支出1,287,286万元,街道财力支出477,144万元,返还镇级财力支出188,793万元。

本次报区人大审批的区级支出包含区本级支出和街道支出共1,764,430万元(不含返还镇级财力支出188,793万元),具体安排情况是:人员经费支出626,471万元,占区级支出的35.51%;公用经费支出42,533万元,占区级支出的2.41%;专项经费支出1,095,426万元,占区级支出的62.08%预计全区民生支出1,379,572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0.63%

在区级1,095,426万元专项经费支出中,街道财力安排的专项经费为250,740万元,区本级专项经费为844,686万元。区本级专项经费中当年特定项目收入安排的支出合计127,246万元,主要包括:

1)教育费附加等特定用途的专项支出合计48,858万元;

2)公路运输管理、公路养护等上级转移支付用于指定项目的支出合计4,671万元;

3)市级提前下达一般性转移性支付和专项转移性支付列入本级预算支出部分合共73,717万元。

剔除上述特定项目支出127,246万元以及区本级上年专项结转(大部分为广州追加)31,974万元后,区本级全年实际可统筹安排的专项支出为685,466万元,占区级专项支出的62.58%

3.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53,223万元主要安排如下: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06,433万元,国防支出2,958万元,公共安全支出184,839万元,教育支出491,786万元,科技支出34,871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1,291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84,925万元,卫生健康支出192,931万元,节能环保支出10,230万元,城乡社区支出164,709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38,001万元,交通运输支出22,131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57,067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5,262万元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4,710万元,住房保障支出34,316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9,352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1,376万元,预备费19,532万元,其他支出2,639万元等。

2021年区本级严格按照中央、省定标准足额保障“三保”支出,不留硬缺口预计2021“三保”支出需求545,476万元(其中:保工资373,478万元、保运转17,805万元、保基本民生154,193万元),预算安排数709,871万元(其中:保工资445332万元、保运转30226万元、保基本民生234313万元),目前正上报上级财政部门审核批复。

2021年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安排“三公”经费支出5,169万元,比上年预算减少98万元,下降1.86%;其中:因公出国(境)经费预算277万元,上年预算减少41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预算4,605万元,比上年预算增加29万元;公务接待费预算287万元,比上年预算减少68万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计划

1.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计划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计划为1,935,500万元,主要包括土地出让分成收入1,800,000万元、基础设施配套费100,000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33,000万元、彩票公益金收入2,500万元等。比上年实绩159,336万元,增长8.97%收的主要原因是预测2021年度土地出让分成收入比去年增长9.98%

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全区基金预算收入1,935,500万元,加上上级转移支付数164,293万元,减去上解支出1,090万元和调出资金568,650万元后,预计当年可支配财力为1,530,053万元,加上上年结余13,279万元,则全年基金预算总收入为1,543,333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计划

按照“以收定支”的原则并结合基金支出范围,2021年全区基金预算支出拟安排1,543,333万元。按照资金性质,主要基金预算支出建议安排如下: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1,189,28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支出105,843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安排的支出33,030万元,彩票公益金支出3,468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55,405万元,债务付息支出55,240万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计划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按照“收支平衡,量力而行;统筹兼顾、确保重点;相对独立,相互衔接”的原则进行编制,对国有资本经营收益进行合理分配及使用,加大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扶持力度,有力推动我区经济转型升级。

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计划

2021年,预测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为25,000万元,主要是国资收益上缴,比2020年实绩减少25,016万元,下降50.02%。主要原因是预计2021年国有企业产权转让收入以及上缴利润减少。

当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5,000万元,加上转移性收入28万元上年结余2,228万元,减去按规定将国资经营预算收入的30%7,500万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全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收入为19,756万元。

2.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计划

按照以收定支的原则,2021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拟安排19,756万元,主要用于番禺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6,777万元、番发集团有限公司注资款5,000万元总部经济发展奖励补贴3,000万元亿隆公司支付大学城留用地租金2,337万元、粮食风险金2,205万元(另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3,181万元)等等。

)财政专户预算收支计划

1.可支配财力预测

根据相关收入部门预测情况,预计2021年财政专户资金预算总收入为20,085万元,包括教育收费收入15,779万元,上年结余4,306万元。

2.支出预算拟安排计划

按照“专款专用”的原则,全年财政专户资金支出预算拟安排20,085万元,其中人员和公用经费7,149万元,专项经费12,936万元。具体支出如下:

教育收费支出16,320万元,公共安全支出1,000万元,其他支出2,765万元。

)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资金安排情况

2021年,区财政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统筹”,着力粤港澳大湾区全面合作门户枢纽建设,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提供有力支撑,努力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全力争取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1.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核心地位,以广州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为契机,加快番禺科创走廊建设,扎实推动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大学城片区高质量发展,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坚定不移地推进科技强区

1)积极培育创新主体,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安排产业扶持资金48,186万元,支持原有传统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做强,依托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推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支持欢聚时代产业链企业集群发展,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数字经济、直播经济发展。二是安排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专项资金25,066万元,引导我区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企业研发机构,激发企业创新主观能动性,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安排番禺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6,777万元、万博基金小镇财政扶持资金255万元,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

2打造人才聚集高地,推动重大平台扩容提质。充分发挥“广州大学城”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动力源作用,实施“青蓝计划”,扶持大学城青年人才及港澳台青年及海归人才在番禺创新创业。其中,安排广州大学城两岸四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280万元、安排小谷围国际产业人才大会(大学城创新创业成果交流会)以及智汇谷人才联盟日常运营经费900万元,激发大学城的创新创业热情,通过以点带面方式,优化我区产业发展布局二是安排14,527万元进一步完善万博商务区及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支持高水平打造“万博长隆商圈”国际消费示范区。三是安排20,800万元支持广州南站地区建设,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全面合作门户枢纽、粤港澳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示范基地。其中,安排广州南站建设及维护管养经费13,598万元、广州南站商务区高压线迁改项目6,000万元、广州南车轨道交通车维修基地项目配套工程2,600万元以及智慧广州南站项目200万元等。四是积极推动番禺汽车城建设国家级产业园区,安排广州市番禺区汽车城发展有限公司第二期注资款5,600万元(2020年已注资1.8亿元),推进智汇区一期项目建设工作;安排广汽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园区道路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5,605万元。

2.建设现代化治理体系,推动城市发展出新出彩

1)支持完善综合城市功能。一是安排163,975元实施路桥项目提升工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强番禺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功能。主要有广州国际创新城金光东隧道工程项目20,000万元、亚运大道治堵节点改造工程19,272万元、广汽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内及周边道路项目14,690万元、万博商务区核心区外市政道路建设10,450万元、沙溪大道整治及沙溪大桥扩建工程9,421万元。是安排公共交通综合补贴40,249元,大力推广新能源公交车,优化完善公交线网布局,进一步方便群众出行。三是安排4,730万元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其中安排3,448万元用于老旧小区、城中村改造更新,提升老城区品质,重塑街区活力,实现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居住环境;安排1,282万元用于编制城市更新改造项目方案以及番禺区旧村改造、旧城改造专项规划等相关工作,重点推进“珠江沿岸、南大干线、地铁七号线”等沿线连片区域,南站、万博等重要功能片区,以及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

2)全力推进文化体育事业出新出彩。2021安排23,228万元用于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实施文化、体育场馆惠民开放,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计划,推进群众体育事业发展;进一步提升旅游环境、提高我区旅游产品的特色吸引力和市场影响力。主要包括:安排番禺区图书馆新馆建设及周边道路工程6,700万元、安排番禺工人文化宫工程1,000万元、安排广州国际美食节专项经费1,083万元安排全域旅游发展奖励金和专项资金2,360万元等,进一步擦亮我区“岭南古邑,粤韵番禺”品牌,弘扬岭南特色文化,推动我区文体事业繁荣发展。

3)支持现代服务产业发展。一是安排查验单位经费补贴2,801万元,支持番禺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不断深化推进港口管理改革,推行出入境船舶无纸化申报工作;支持海关深入推进关检机构改革,提升番禺口岸整体通关效率,促进贸易便利化。二是安排外贸稳增长(市场采购贸易)专项资金3,800万元,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推动完成外贸进出口增长目标,提高国际市场开拓能力。三是安排总部经济发展奖励补贴专项经费3,000万元,对我区总部企业发展支持和行业龙头企业招商引资工作。

4)支持优化营商环境质量。一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安排对区属公有企业注资款56,100万元,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提升国有经济竞争力;安排产业扶持资金48,186万元,促进我区汽车、信息以及珠宝等行业发展,支持我区民营经济做大做强,增强民营企业发展活力。二是安排产业人才发展专项资金11,878万元,着力引进和支持多个创新创业领军团队、领军人才吸引带动各类产业人才来我区创业和工作,激发我区存量人才创新创业的活力和潜力,形成人才引领产业、产业集聚人才、人才与产业良性互动的良好局面,打造人才创新创业优质生态圈。三是安排政务信息化专项、信息化运行维护及改造经费4,611万元,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提供便捷化服务,以智慧政务优化营商环境,完善“数字政府”基础支撑和安全保障体系

3.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建设美丽宜居幸福番禺

进一步强化城乡协调、环境宜居,聚焦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短板,努力提高保障标准和扩大覆盖范围努力打造公共服务优质、宜居宜业的优质生活圈。

1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支持乡村建设,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巩固“三农”持续向好形势加快形成城乡互补、融合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2021年区财政安一村三岛”堤路结合工程1,350万元、番禺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1,500万元、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1,776万元、基本农田保护补贴资金2,843万元、落实各项农业补贴、惠农(渔)政策补贴4,406万元、海鸥公路扩建及海鸥岛相关建设6,539万元以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经费18,500万元等。

2)促进教育均衡发展。2021级财政共计安排491,786元发展教育事业。主要包括:安排264,636万元教师队伍人员经费及学校日常运营经费安排54,096万元用于学校聘用人员经费,安排49,908万元用于学校改扩建工程,安排42,536元发展学前教育和学前三年行动计划,34,807元用于城乡免费义务教育补助安排11,512万元生均公用经费;安排中等职业教育13,786元,推进中职学校基础办学能力三年提升计划,打造“中高职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等。

3健全社会保障就业机制。坚持就业优先战略,积极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机制,提高市民获得感和幸福感。一是安排就业补助资金14,626万元,坚持就业优先战略,通过对个人或企业发放就业创业以及职业培训等补贴,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建立多渠道灵活就业机制。二是安排10,695万元保障底线民生,加强对低保、低收入困难家庭认定、特困人员供养等救助,落实对退役士兵、优抚对象等人员社会保障机制。三是安排25,500万元保障城乡居民及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待遇及时足额发放,加大对弱势群体参加社会保险政府资助力度,实现“应保尽保”。四是安排37,611万元完善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的住房保障体系,逐步扩大住房保障范围、拓宽保障对象范围层次。

4)增强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深入实施健康城市计划,建设卫生强区。一是安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专项经费5,235万元,安排疾病预防控制经费1,059万元,着力提升重大传染病、慢性病和精神疾病的防控能力;二是安排公立医院改革财政补助经费以及医院补助经费22,602万元,安排各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卫生耗材费24,475万元,着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三是安排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用设备、材料购置14,275万元,用于购买应急检测物资、现场采样物资,保障疫苗储存及冷链配送安全,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四是安排医疗保障政府资助资金34,558万元、医疗救助金2,700万元,做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扩面、社会申办退休人员及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医疗保障工作;五是安排13,651万元加快医疗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用于中医院、何贤医院综合大楼扩建和岐山医院精神康复综合服务中心工程;六是安排5,053元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资金,完善计划生育奖励制度,统筹推进免费婚前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免费产前筛查诊断工作。

5)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社会治理,安排出租屋信息化建设及管理经费219万元、安排来穗人员信息采集补助经费320万元;健全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安排1,108万元加强综治信访维稳工作;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安排1,381万元用于安全生产队伍建设;安排5,810万元用于筑牢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等。

4、按期履行偿债责任,维护政府信用。

2021年区级财政计划安排地方政府债务与隐性债务还本付息资金281,134万元,其中:偿还本金209,627万元,支付利息71,507万元,相关债务还本付息所需资金均得到有效保障。资金来源:一般公共预算66,544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214,590万元。资金用途:安排地方政府债券还本付息277,189万元;偿还存量隐性债务3,945万元。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预算法》有关规定,在预算年度开始后,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前,区财政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拨付本年度维持行政运行必须的支出,以及部分上一年度结转支出等。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区十七届人大七次会议秘书处               20212


       附件:2021年番禺区财政收入计划表(报人大).xls

广州市番禺区区级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省公开系统模板).pdf

2021年地方政府债务信息公开表(补充公开).pdf

2021年政府预算补公开表格(三公经费表+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pdf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