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发展规划

广州市番禺区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9-04-23 03:29:00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2019年1月31日在广州市番禺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广州市番禺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江奉新

各位代表:

受区政府委托,现将我区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计划草案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8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经济持续下行压力以及多项重点、难点工作叠加推进,全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四个走在全国前列”要求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以赴打好三大攻坚战,经济社会总体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势头,各项计划任务扎实推进。

(一)经济运行基本平稳,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2018年,全区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预计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4.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下降5.8%,重点营利性服务业 营业收入增长45.4%,农业总产值增长3.1%,商品销售总额增长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6%,出口总值增长5.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比口径增长7%,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9%,万元GDP能耗下降4.93%,城镇登记失业率0.9%。金融业高速发展,金融风险总体可控,万博基金小镇注册落户基金255家、新增120家,实际管理资金157.72亿元。全区上市企业18家、新增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60家、新增3家。加快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接待总人数、总收入分别增长11.5%、11.9%。145个区重点建设项目投资403.1亿元、159个区政府投资项目区本级投资66.31亿元,均超额完成年度计划。大力建设广州南站商务区、汉溪长隆万博片区、广州国际科技创新城、番禺汽车城四大发展平台,积极谋划番禺工业经济总部园区、广州国际健康产业城等产业园区。番禺汽车城成功申报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广汽新能源整车工厂一期竣工试产。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有序推进。成功引进宁德时代电池、爱信变速箱、广东浪潮集团等136个优质项目签约落户或增资扩产。

(二)大湾区建设全面开局,开放合作持续加强。

举全区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立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并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出台领导小组工作规则等系列文件。开展了番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定位和对策研究。积极争取我区重大项目、重大工作纳入上级粤港澳大湾区文件。成立区推进广州南站地区开发建设管理工作指挥部,开展南站地区产业定位与规划研究,积极配合市发改委深化南站地区产业规划,推进南站地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总部经济全面合作门户枢纽。推进粤港澳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粤澳青创国际产业加速器等项目建设。强化与香港合作,香港政制及内地事务局专程考察我区,共同推进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等落户。成功举办小谷围国际产业人才大会暨广州大学城创新创业成果交流会,广州国际美食节、珠宝节融入大湾区要素。深入推动番顺共建广佛同城化合作示范区建设,开展沙湾水道取水口上移研究。

(三)创新驱动加力提速,人才强区深入建设。

广州大学城—国际科技创新城、广州南站商务区纳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总体规划,大学城港澳台青创基地示范点挂牌运营。预计全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支出占GDP比重2.6%,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50.5%,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1500家。科技产业园区发展联盟作用初显,新增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5家、累计31家,新增众创空间2家、累计12家;加快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增长59.5%、46.8%。扎实创建全国质量强区示范城区,全区驰名商标22件、新增2件,省名牌产品99个、新增30个。落实“1+4”产业人才政策、“青蓝计划”,全区引进人才5186人。举办精准对接会,吸引更多广州大学城毕业生留在番禺就业。

(四)重大改革纵深突破,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国有“僵尸企业”全部出清,金融机构杠杆率控制在合理水平,商品住宅去库存周期控制在15个月以内,累计为全区企业清费减负25.64亿元,补齐创新型经济等领域短板。深化“放管服”改革和集成服务改革,全面实施商事主体设立登记“一口式”。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优化社会投资和政府投资建设工程审批流程,大幅压减审批时限。稳步推进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改革。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做好产权保护与公平竞争政策保障工作。深入做好公车改革。优化人口入户指南,争取市大幅增加我区紧缺人才指标并按企业对我区的贡献抓好落实。

(五)城乡建设统筹实施,乡村振兴协调推进。

南浦三桥建成开通,南大干线、地铁18号线、22号线全线开工,12号线、3号线东延段、7号线二期、光明大桥、大石4A屠宰场、港口粮库扩建二期等开工建设。优化公交线网与道路节点改造,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全面启动“厕所革命”。开展旧楼宇加装电梯工作,全面启动12个老旧小区微改造。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与特色小镇建设,化龙汽车小镇成功入选省级特色小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加快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通过验收,颁证11.8万本。全面完成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任务。累计完成18条“广州市美丽乡村”创建任务。对五华、威宁、赫章、疏附、波密等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与对口支援取得积极成效。

(六)环境治理扎实开展,生态文明加快建设。

持续开展“清洁番禺”行动,深入开展“散乱污”清理整治。全面做好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迎检工作,大力推进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扎实推进大气、水、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空气质量优良率83.8%,PM2.5年均浓度31微克/立方米,3个水环境国考断面水质均达到考核要求。安全运营“火烧岗”垃圾填埋场,实现垃圾分类减量。全面落实河长制,50条黑臭河涌治理扎实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4.5%。有序开展海绵城市试点区规划。落实番禺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规范优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区划工作,沙湾水道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标准。精心打造市政园林景观、城市主题花景,高标准完成13公里绿道建设,森林覆盖率达到7.9%。

(七)社会事业均衡发展,民生保障有效改善。

加快筹建图书馆新馆。推进中小学校基础教育设施三年提升计划,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加快建设。全区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加入医联体。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提升重症救治能力。基本建成保障房1490套,推进公租房配租工作。完善就业帮扶、社会救助、医疗救助、儿童福利体系,实现“应保尽保”。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为0、2.9‰。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900元提高至950元。实现长者“大配餐”和“银龄安康行动”全覆盖,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服务床位40张。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洗脸工程”。食品安全质量合格率提高0.1个百分点。抓好粮油储备供应。加强价格监测。严查严控违法建设,开展“五类车”、市容“六乱” 等专项整治。扫黑除恶初见成效。

2018年,全区服务业、建筑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和主动力,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五个首次突破:预计GDP2079亿元、突破20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76亿元、突破1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713.12亿元、突破700亿元,重点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404.68亿元、突破400亿元,建筑业省内产值118.58亿元、突破100亿元。农业、投资、出口、万元GDP能耗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城镇登记失业率等指标达到或超过预期目标。GDP、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商品销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指标离预期目标有差距,主要原因:一是对汽车行业产销下降尤其对广汽传祺、广菲克两大车企在我区的产值下降预期不足;二是中美贸易摩擦对农产品进口及企业出口预期影响较大,企业经营困难加大;三是消费市场增长放缓。

2019年,全区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从挑战来看:一是国内经济转型持续深入,中美贸易摩擦不确定,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二是区内新增纳统大型项目相对不足,新旧动能有效接续还需时间;三是城市更新、交通治堵、河涌整治、优质学位等离市民期望仍有差距。从机遇来看:一是随着广深港高铁开通,广州南站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地位更加重要,我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招商、创新创业等环境更具竞争力;二是国家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新个税法已正式实施,将提升企业竞争力与居民消费能力,激发市场活力。

二、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2019年,全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统筹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融入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绿色生态宜居宜业城乡环境,全面建设幸福美丽番禺。

建议2019年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如下: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6-6.5%,农业总产值与上年持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5%,商品销售总额增长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左右,出口总值增长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比口径增长6%,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万元GDP能耗下降完成市下达目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为完成上述预期目标,建议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举全区之力推进大湾区建设,提高开放合作水平。制订实施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行动计划等文件,建台帐,抓督办,促落实。一是加强与上级部门对接。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广州南站商务区、汉溪长隆万博片区、广州国际科技创新城、番禺汽车城四大发展平台及重大项目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二是全力推进广州南站地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总部经济全面合作门户枢纽。加快南站地区土地规划与收储、“三旧”改造、招商,研究并配合市发改委做好南站地区产业规划深化工作,尽力推动南站地区打造成国家级的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平台。三是深化与港澳合作。力争与香港共同推动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等落户番禺。建设好粤港澳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粤澳青创国际产业加速器等项目。四是积极打造富有大湾区元素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广州国际美食节、粤港澳珠宝产业合作平台、大湾区钻石产业圈。五是推进番顺在粤港澳大湾区层面共建广佛同城化合作示范区,推进沙湾水道取水口整合上移工作。

(二)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现代化经济体系。一是以先进制造业提升发展实体经济。大力推进宁德时代电池、爱信变速箱、祥鑫、中海达、番禺电缆、好太太、华立科技等一批制造业项目加快建设并按期竣工。加快规划建设广州番禺智能制造产业园、番禺工业经济总部园区、广州国际健康产业城等并再谋划新的产业园区,加快完善广州大学城功能,大力推进广州国际展贸城建设,争取番禺汽车城申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积极引导重点行业企业抱团联合。加快项目用地收储出让,承接好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增资扩产与优质招商项目的落地,推动经济新旧动能有效接续与持续增长。二是加快发展现代金融业。防控好金融风险,大力引进基金注册落户万博基金小镇。抓好融资对接工作,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三是扩大内外需求。以重点项目建设稳定投资,2019年全区安排重点建设项目160个、年度投资403.1亿元,计划安排区政府投资项目195个、区本级政府投资78.51亿元。推动文商旅高质量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市场采购出口等新业态,帮助企业减轻中美贸易摩擦影响,稳定提升外贸。四是强化招商工作。加强汇丰银行等外资招商,力争招商一批大型企业当年新增产能纳统。五是抓好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做好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重点监测分析汽车、服务业等重点行业,确保广汽传祺、广菲克、小米信息、华多等重点企业稳步发展。

(三)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激发创新发展活力。一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加快培育“独角兽”、“瞪羚” 企业。创建全国质量强区示范城区,推动集体商标建设,积极打造本土品牌。加快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建设。实施“青蓝计划”,落实“1+4”产业人才政策,加快建设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服务园区,吸引更多广州大学城毕业生在番禺就业创业。二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好国家减税降费政策以及我区总部经济、万博基金小镇、紧缺人才入户等优惠政策,着力解决企业困难,降低企业成本,稳定政策预期,提升区内企业竞争力与增资扩产信心。三是深化关键领域改革。深化社会投资和政府投资建设工程审批改革、“集成服务”改革、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加快“智慧政务”建设,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健全国资监管体系。做好公车改革后续工作。深化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交易管理体制改革。

(四)优化提升城市功能,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一是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快18号线、22号线、3号线东延段、12号线、7号线二期等5条地铁,佛莞城际、广佛环城际、穗莞深城际琶洲支线等3条城际轨道,南大干线、海华大桥、番海大桥、市桥环线快速化相关节点以及大石4A屠宰场、港口粮库扩建二期等项目建设,确保光明大桥建成通车。二是改造提升城市功能。加大旧楼宇加装电梯工作力度。加快“三旧”改造与村级工业园区改造。三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出台《番禺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打造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和美丽乡村群。抓好新型城镇化试点,加快沙湾、化龙两个特色小镇建设。四是突出产业帮扶,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五)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是着力解决环境污染突出问题。扎实推进大气、水环境、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与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推进落实节能减排。打造“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乡环境,加大火烧岗垃圾场整治管理力度,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减量。完成“厕所革命”工作任务。持续开展黑臭河涌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出清“散乱污”企业。二是构建更高质量绿色生态体系。加快区域污水、排水系统建设与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番禺应急取水项目建设。加强道路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景观效果。

(六)补齐社会民生短板,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一是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精准帮扶群众充分就业。优化社保服务,推进分级诊疗有效落实。适时提高社会救助标准,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提高“大配餐”服务水平。二是推动文教体卫事业优质发展。加快图书馆新馆建设,办好一系列群众文体活动。加快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等高校校区建设。积极解决“入学难”问题,全面推进校园功能微改造系列工程,推进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加快公共场所母婴室建设,缓解全面二孩服务压力。加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与健康促进区创建,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三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严查严控违法建设,加大市容“六乱”执法力度,“科技兴安”织密安全生产“保护网”,严密防控食品安全与动物防疫风险隐患。保障粮油、“菜篮子”供应安全与市场价格稳定。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与平安番禺、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

附表1         番禺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2018年完成情况和2019年预期目标

指标项目

2018

预期目标(%)

2018年完成情况(预计数)

2019年预期目标

总量

增速(%)

参考总量

增速(%)

GDP(亿元)

7.5左右

2079

4.1

2204

6-6.5

农业总产值(亿元)

持平

47.8

3.1

47.8

持平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亿元)

8

1834.01

-5.8

1926

5

商品销售总额(亿元)

8

3045.53

3.5

3243

6.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7.5

1254.31

6.5

1336

6.5左右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6

713.12

6.6

756

6左右

出口总值(亿元)

2

818.1

5.9

834

2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比口径,亿元)

8

100.76

7

101.73

6

城乡居民收入(元)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与经济增长

基本同步

57200

8

-

与经济增长

基本同步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5800

9

-

万元GDP能耗下降(%)

完成市下达目标

-

4.93

-

完成市下达目标

城镇登记失业率(%)

3以内

-

0.9

-

3以内

 




注: 1.除特指,增长均为同比增长;居民收入增速为预计名义增长速度。

2.万元GDP能耗下降市下达目标为2016-2020年累计完成下降19.5%,要求五年分别完成目标进度的20%、40%、60%、80%、100%,即年均下降4.25%;我区2016-2017两年分别完成4.96%、3.6%,累计完成目标进度的40.36%,2018年完成下降4.20%可完成市下达目标进度。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