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社会公益事业建设 > 环境保护领域信息 > 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政策措施、实施效果

番禺区多措并举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绘就万物勃发的秀美画卷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5-03-13 16:29:54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2024年,番禺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为广州市打造美丽中国城市样板增添亮色。

  一是规划先行,贯彻落实制度保障。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内容纳入《广州市番禺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4年10月印发《番禺区红树林湿地保护专项规划》,海鸥岛红树林湿地公园成功列入2024年广东省省级重要湿地名录。完善野生动植物保护机制,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水生野生动物放生管理工作的通知》,建立野生动物资料档案,不断更新完善《番禺区植物名录(国家重点保护)》《番禺区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开展动植物资源本底调查,摸清生物多样性资源家底。

  二是夯实基础,保护栖息地及物种。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划定9个自然保护地并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工作。为全区748株古树按“一树一策”建立档案并落实古树名木的避让和保护措施。监测全区鱼塘及周边环境水质,完成7条河流和1个水库的健康评价。修复海洋生态,实施番禺区海鸥岛红树林海岸升级改造与生态修复项目,修复海岸线3.91公里,新种植红树林6.4公顷,修复红树林6.7公顷。开展“靖海2024”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执法行动,强化陆源入海污染物排放、海砂开采、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等监督检查。保护海湾环境,清运海漂垃圾约3350吨。以大夫山榕树公园为核心,打造华南国家植物园南部迁地保护示范区,成立广州国际榕属研究中心,园内榕属植物增至108种(含品种)。强化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增加鳗鱼、麻虾、黄鳍鲷等名优品种投放,严格落实休渔期内捕捞渔船全部回到港口停靠,做到“船回港、人上岸、网入库”。

  三是环境秀美,共建共享美丽番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物繁衍栖息的天堂,更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24年,番禺区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交出亮眼答卷。全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16,同比改善6.0%,全市排名第6;AQI优良天数比例90.2%,同比增加3.1个百分点,6项污染物指标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其中PM2.5、PM10和NO2浓度同比分别下降4.5%、9.5%和3.3%。地表水水质指数3.68,同比改善6.6%,全市排名第4;大龙涌口、官坦、莲花山、墩头基国考断面水质分别为Ⅱ类、Ⅱ类、Ⅱ类、Ⅲ类,均达到考核目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为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

  (市生态环境局番禺分局)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