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社会公益事业建设 > 基本医疗卫生领域信息 > 健康科普

慢阻肺健康知识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2-01-26 16:19:53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一、什么是慢阻肺?

  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为一种可防可治的常见病,以持续呼气气流受限为特点,病情呈进行性进展。常与有害气体及有害颗粒引起的异常炎症有关,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常于每年秋冬季节加重。

  二、引起慢阻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一)吸烟;

  (二)大气污染;

  (三)感染;

  (四)过敏因素;

  (五)其它:尤其是冷空气能引起黏液分泌增加,减弱支气管纤毛运动。

  三、如何发现慢阻肺?

  慢阻肺患者多有明显的危险因素接触史,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但也可不伴有临床症状,部分患者直到晚期才出现活动后气急、呼吸困难。部分患者从急性呼吸道感染开始,有可能在此之前患者已有不被注意的慢性咳嗽、咳痰症状,直到呼吸道感染等使早已减退的肺功能进一步恶化表现为气急、呼吸困难后才来就诊。有些以肺气肿为主要病变者初次就诊时往往主诉软弱、无力、体重下降,不仔细询问容易漏诊误诊。为提高慢阻肺早期诊断率,对所有患咳嗽伴多痰、并有危险因素接触史者,均应进行肺功能检查。诊断和评估慢阻肺病情时,肺功能测定可作为一项“金”标准,能客观测定气流阻塞的程度。FEV1/FVC<70%,且在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80%时,可肯定患者有气流阻塞且不能完全逆转,应考虑慢阻肺诊断。X胸线片和胸部CT有助于鉴别类似于慢阻肺的其他疾病。心电图可发现有无心律失常、右心肥大。血气分析有助于判定有无呼吸衰竭,指导治疗。

  四、慢阻肺有何危害?

  慢阻肺可导致气道和肺的组织病理学破坏以及相应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包括黏液高分泌、纤毛功能失调、气流受限、肺过度充气、气体交换异常、肺动脉高压和肺心病。在慢阻肺晚期出现的肺动脉高压是重要的心血管并发症,与肺心病的形成有关,提示预后不良。慢阻肺进展到一定程度即产生低氧血症,随后出现高碳酸血症和呼吸衰竭,导致患者死亡。

  五、如何预防慢阻肺?

  停止吸烟、减少职业粉尘和化学物品的吸入及减少室内外空气污染,是预防慢阻肺发生的重要措施。尤其是停止吸烟,是目前最有效和最经济的降低慢阻肺危险因素和中止其进行性发展的措施。现在已有几种有效的戒烟药物可以应用。此外,改善居住环境,提高抵抗力,避免病源微生物感染也有助于预防慢阻肺。也有试用维生素A和抗氧化剂治疗慢阻肺的研究在进行中。

  六、得了慢阻肺怎么办?

  (一)知己知彼应接受健康教育

  掌握慢阻肺的基础知识,了解病变程度以及相应的治疗原则,密切配合医生治疗。

  (二)避免诱发

  戒烟和避免大小环境污染,不但是预防慢阻肺发生的重要措施,也是减缓病情进展的重要手段。一旦明确诊断,即应立即执行。

  (三)密切监测

  应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临床症状中,咳、痰、喘对判定病情变化有重要参考价值。咳、痰、喘突然加重往往提示病情由稳定期突然转变为急性加重期,需要加强治疗。痰量增多,颜色变黄往往提示出现病源微生物感染。实验室检查中,肺功能和血气分析对判断病情的严重性和指导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40%或临床症状提示有呼吸衰竭或右心衰竭时,均应作动脉血气分析。一旦发现有呼吸衰竭或右心衰竭时,即应立即入院治疗。

  (四)综合治疗

  对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的患者分别采取相应的综合治疗措施。稳定期的综合治疗主要为健康教育、提高免疫功能、改善症状和减少并发症。为改善症状,可应用支气管扩张剂(特别是抗胆碱能药物和/或β2受体激动剂)和/或规则吸人糖皮质激素治疗,但糖皮质激素治疗仅适用于有症状并对其有效,且经肺功能检查证实的慢阻肺患者,应避免长期应用全身激素治疗。康复锻练有助于提高综合健康素质,包括免疫功能。对低氧血症患者,也可考虑应用长期氧疗。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的治疗主要为去除诱因、迅速纠正生理学异常,争取早日恢复到缓解期状态。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的最主要诱因是气管、支气管感染和空气污染。对痰量增多、脓痰,伴有发热者,应给予抗生素治疗。化痰药物、支气管扩张剂、茶碱、糖皮质激素(优先使用口服制剂,但应避免长期应用)和控制性氧疗多可有效地改善慢阻肺症状,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伴呼吸衰竭者,可首选无创机械通气,无效时可考虑有创机械通气。

  七、慢阻肺疾病四种高危人群有哪些?

  长期抽烟的人,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人,长期受到室内污染的人,从事的职业有粉尘环境的人。

  八、慢阻肺可以治愈吗?

  慢阻肺是可防可控的。戒烟是防治慢阻肺最有效的方法。其次,应减少不洁环境和职业的暴露。因为职业暴露以及燃料、油烟的空气污染也是引起慢阻肺发病的重要原因。

  对于已经患有慢阻肺的患者,应该加强自我监控,减少急性发作次数,以减缓呼吸功能的降低。预防感染是减少慢阻肺急性发作的主要措施。长程氧疗(每天吸氧>15小时)可确切地提高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存活率;支气管扩张剂和皮质类固醇可以有效针对慢阻肺的主要发病环节进行治疗,改善患者的症状此外,对有手术指征的慢阻肺伴或不伴肺大泡患者,可行肺大泡切除或肺减两臂交替平伸4~8次,伸举时吸气,复原时呼气;双腿屈膝,双臂上举外展并深吸气,复原时呼气4~8次;缩唇深呼吸4~8次或腹式呼吸4~8次。

  坐式呼吸操:坐于椅上或床边,双手握拳,肘关节屈伸4~8次,屈吸伸呼;平静深呼吸4~8次;展臂吸气,抱胸呼气4~8次;双膝交替屈伸4~8次,伸吸屈呼;双手抱单膝时吸气,压胸时呼气,左右交替4~8次;双手分别搭同侧肩,上身左右旋转4~8次,旋吸复呼。

  立式呼吸操:站立位,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叉腰呼吸4~8次;一手搭同肩,一手平伸旋转上身,左右交替4~8次,旋呼复吸;双手放于肋缘吸气,压胸时呼气4~8次;双手叉腰,交替单腿抬高4~8次,抬吸复呼;缩唇腹式呼吸4~8次;双手搭肩,旋转上身4~8次,旋呼复吸;展臂吸气,抱胸呼气4~8次;双腿交替外展4~8次,展吸复呼;隆腹深吸气,弯腰缩腹呼气4~8次。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