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社会公益事业建设 > 教育领域信息 > 教育发展规划

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9-11-13 11:35:56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办出高水平又能兼顾公平性的教育,事实上是在为全体社会成员创造公平机会。教育承载着国家的未来、人民的期盼。教育是民生之本,正基于此,教育备受百姓关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句话引起我区教育界的强烈共鸣。大家认为,“公平”“质量”两个词,彰显出缩小教育差距,从“有学上”到“上好学”,概括出新时代我国教育的新使命。

  近年来,番禺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地位,不断加大投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打造番禺教育上品教化升级版,不断推进各类教育创新发展,形成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成教育全面优质均衡的“大教育”格局,交出了全国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广东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单位(广州市首个)、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工作先进区等国家级、省级荣誉的优秀答卷。

  合理布局    学位供给扩容提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作为基础性事业,它的发展关系到社会每一个行业,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领域。番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力保教育事业“五个优先”,落实了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25%以上的要求。区委、区政府每年均召开教育专题工作会,各级领导情系教育,密集到教育一线调研视察,研究解决教育面临的重难点问题,督促推进一大批教育惠民工程。

  区教育局建立学位供需模型,积极推进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保障学位和师资供给。近几年,我区相继开办了番禺中学附属学校、南雅学校等一大批学校。我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100%达到市规范化学校标准,普通高中全部是省级以上优质学位。目前,全区共有幼儿园318所,其中公办性质园98所、普惠性民办园163所,在园幼儿共85000多人。全区共有中小学校201所,其中小学132所、初中23所、普通高中6所、职业高中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9所、完全中学8所,公办学校163所、民办38所,公办学校数量居全市之首;在校中小学生共计218000多人,其中小学生138000多人、初中生46000多人、普高学生25000多人、职高学生8000多人。

  除基础教育外,我区另有成人文化技术学校8所,电大、党校、教师进修学校、成人教育中心学校、青少年宫各1所;辖区内还有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和广州大学城的12所高等院校。全区基本形成了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公办、民办等多种办学体制并存的现代化大教育格局。学前教育在广州市三年行动计划两期督导验收中均获得“优秀”等级;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100%达到市标准化学校标准;普通高中全部是省级以上优质学位,5所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2所职中是全国重点职校。

  理念引领    教学质量高位提升

  质量是教育教学的生命线”,秉持这一共识,区教育局将“上品教化”作为区域教育理念,追求育人理念和育人模式、培养质量和服务效能以及师生精神风貌和品质的“至善”,全面实施“一体两翼”办学策略,坚持以办大教育为体,全面深化现代岭南校园文化建设,大力推行“研学后教升级版”课堂教学改革,培养身心健康、富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教养的番禺现代君子。以德育、体艺、科技特色教育和高中办学品牌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打造特色课程和特色学校。

  根据《番禺区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文化德育工作的指导意见》,重点从“六个优化”(优化教师队伍、优化家校共育、优化工作机制、优化德育课程、优化德育活动、优化人文氛围)来推动文化德育的实施,提升家长、社会对“上品教化”升级版的支持和认同度,提升民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大力提升青少年科技素养。配合市教育局举办省级科普进校园活动,承办市级科技教育类比赛,历年青少年科技教育参与人数平均达到15万人次。在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洛溪新城中学、市桥南阳里小学的作品获得金奖,获奖数量位居全市各区之首。实施尚美健体工程。构建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体艺教育氛围三位一体的育人空间。在各级各类大赛中,我区师生在啦啦操、篮球足球、田径击剑、科技创新、琴棋书画、音乐舞蹈等各类比赛中所获奖项不少为全国前列,或为广州市各区获奖人数之最。

  实践证明,岭南校园文化建设和“研学后教”教改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确保了我区教育教学质量。我区艺术、体育发展水平连续十年排在广州市前列。啦啦操、篮球、足球、田径、科技创新、琴棋书画、音乐舞蹈,番禺学子获高级别奖项众多,我区教学成绩稳居广州市前列,2018年高考成绩取得历史性突破, 成功实现了高分优先投档率超20%、本科率超70%、总上线率超90%的“二七九”目标。2019年高考成绩再次实现“二七九”目标,高分优先投档率、本科率、总上线率均创历史新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有突破,体育、艺术、科技创新等在各层级竞赛中名列前茅,致力培育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老百姓的教育获得感不断加强。

  敢为人先   改革举措惠民利民

  梳理近几年番禺教育界大事,在全市率先全面开展“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在全国率先启动智慧教育“电子书包”云平台、在全市率先公布来穗人员随迁子女积分申请入学方案、在全市率先制定特殊教育“3+9+3”教育体系等应该排上前几位。与此同时在全市率先建立对民办学校的区级补助奖励制度,每年向民办学校拨付免费义务教育专项经费5000万元、资助奖励2000万元。这些改革树立了我区教育惠民的良好形象,也为其他地区破解教育难题提供了番禺智慧与实践。

  我区推进基础教育三年提升计划,大力推进新开办学校建设,不断完善原有学校建设、 挖潜增容;推进小区配套学校建设;全面实施广州市学前教育第三期三年行动计划,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此外,填谷造峰,打造更多优质学校。

  均衡发展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的不断提升,在师资配置、教育质量上,我区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开展结对帮扶,稳步推进区内20所优质学校与20所薄弱学校的结对帮扶工作。加大公办学校对民办学校的帮扶力度;探索联盟化办学模式,加大与华南师范大学、广大附中、广铁一中等名校合作办学力度,探索与大学合作办学路子;组建教育集团。以仲元中学和番禺中学为首组建两个教育集团,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引领作用,不断提高相对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全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43所姊妹学校教育合作,大力提升广佛融合实验先导区教育综合水平。集团化办学以强带弱,以名校为龙头,通过名校输出品牌、文化、管理、师资等资源,带动新办学校、薄弱学校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达到共同发展,从而实现优质教育均衡。

  此外,通过积分制入学申请向来穗人员随迁子女提供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公办学位,完成广州市下达的解决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比例达60%的任务。

  2018年9月起在全区中小学开展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切实满足广大家长对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的迫切需求,解决放学后家长接送孩子困难的问题。工作平稳畅顺,家长反映满意。

  完善体系   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区教育系统在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同时,坚持统筹兼顾,不断加强对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终身教育发展的规划、领导和监管,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目前,全区共有民办普惠园172所,公益普惠园达273所,占比81.49%。优化课程内涵及特色建设,共评定省、市指南实验园31所,省、市一级示范园52所,北城、东城等幼儿园成为国家级园长培养实训基地。提升教研质量及师资队伍,纵深推进北师大刘焱教授团队课题研究,新立项国家及省市区课题56个,高标准推进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实验项目,在全市率先制定实施布点规划。

  关爱每一个孩子的身心健康,让每一名孩子公平享有受教育的机会,是办好让群众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区教育局制定了《番禺区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年)》。成立了区特殊教育中心组,初步构建了“1+8+N”三层域特殊教育教研体系,成立了“番禺区特殊儿童少年转介安置工作指导小组”,在广州市率先探讨跨部门合作的特殊儿童少年转介安置工作。大力提升特殊教育发展水平,建立特殊教育区、镇街、学校三级管理网络。

  中职学校3个专业在省“双精准”示范专业建设项目中成功立项,1项课题被确定为市教学成果培育项目,目前已有省级中职学校德育课优质建设课程2门、市级精品课程12门,数量位居全市前列;区教育局还大力推进终身教育发展,大石街、石楼镇、石碁镇成功创建成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镇(街)。

  加强供给   促教育装备现代化

  区教育局积极落实区民生实事,推进我区学校教室和功能场室进行照明标准化改造,改善学生用眼环境。全面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轻智慧课堂和电子书包实验有序开展,惠及60多所学校,30000多名师生,获批市级重点规划课题“大数据背景下师生网络教学行为分析的行动研究”。 完成教育城域网及教育云计算中心扩容升级,完成教育城域网无线管理中心建设、对全区智慧校园进行智慧课室及无线校园覆盖建设,基础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位于全国前列。中小学生多媒体及一师一优课等竞赛活动成果喜人,继续保持广州前列。

  2018年共建设10所智慧图书馆,推进中小学图书馆标准化、优质化、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落实了中小学实验教学及教育装备的创新应用。高标准建设学科实验室,确保学校完成规定的学科基本实验教学。

  区教育局全面优化育人环境,做好平安校园建设,建立健全区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工作协调、综合治理长效机制。积极推动反邪教进校园活动,大力推进禁毒宣传示范学校建设,反恐防暴进校园活动全面启动。打造高效、平安招考品牌,全面完善考试保障机制,2018年共组织各级各类考试19次,为144532名考生提供考试服务。考试过程无失密泄密事故,无重大考务和违纪舞弊事件。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正是因为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令我们欣喜的是,我们的政府、我们的教育部门正在努力多走一小步,希望离孩子快乐的童年更近一步。“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让越来越多的孩子享受到优质而平等的教育,才是我们能给予孩子最珍贵的财富!

  (区教育局)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