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社会公益事业建设 > 乡村振兴领域信息 > 脱贫成效

番禺区卫健局为帮扶地区留下技术优秀、服务全面的医疗队

来源:番禺区科技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 发布时间:2020-11-19 17:32:58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番禺区对口威宁自治县在卫生健康这个重要环节上进行多年的倾情帮扶,开展多项新技术新项目, 在贵州毕节等地区医学领域创下多个“首例”。在这些友爱共存的日子里,番禺区医疗卫生的很多先进管理理念及医疗技术深深地植根在威宁医疗系统里,不但填补了威宁县卫生健康方面的多项技术空白,而且用实际行动为威宁留下一支带不走、技术优秀和服务全面的医疗队伍。

  一、建机制、强技术、树品牌,实现医疗全覆盖帮扶

  番禺区卫生健康局从帮扶工作开展之初就一直通过积极探索,将建机制、强技术、树品牌作为“三驾马车”,驱动健康帮扶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实效地开展下去,组建具有番禺特色的一院帮扶一院的对口帮扶专家团,多专科帮扶一院的交叉帮扶团队,实现无论到哪里都是组团行动,全覆盖帮扶。同时,还投入帮扶资金300万元用于威宁自治县人民医院“番禺楼”设备的采购;以捐赠形式把近100万元的脊柱内镜设备赠送威宁自治县人民医院骨科。

  二、选优选强医疗专家,支援高水平医疗卫生服务

  2017年以来,番禺区卫健系统共选派23名医护骨干专家到威宁自治县开展帮扶指导工作,医护骨干专家来自于区中心医院、区第五人民医院、区第八人民医院、区第二人民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涵盖创伤骨科、脊柱外科、危重儿科、急诊科、妇产科、泌尿科、介入科、普外科、ICU、腺体、心内科、重症医学科等多个科室。

  其中番禺区中心医院派出的专家梁和胜在专科护士王笑英的帮助下创建了威宁首个微创脊柱外科,脊柱月手术量增长了6倍以上。有“拼命三郎”之称的儿科医生王金华擅长治疗儿科急危重症,在威宁自治县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两大主攻阵地,1年内创立两个儿科PICU,实现了儿科急危重症治疗零的突破。消化内科专家关玉峰医生、黎志玲医生帮扶期间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用四个月完成威宁自治县中医院胃肠镜室的筹建,一个月开创两例毕节市首例术式。以上这些典型只是广州市番禺区医疗帮扶团队中的缩影,派驻到这里的每一名医护骨干专家,以县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医院,小海镇卫生院,石门乡卫生院为帮扶定点单位开展医疗帮扶工作,辐射全县。

  三、坚持高标准建设,大幅提升专科技术水平

  威宁自治县人民医院是番禺区中心医院对口帮扶的医院,结合该院“5+2”重点专科建设,番禺区中心医院先后派驻13名医护人员开展帮扶,设定“5+2”重点建设专科帮扶建设责任人,制定帮扶台账攻坚。通过三年的建设,对照贵州省重点专科建设评估标准,威宁自治县人民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骨科、普外科、妇产科、儿科、心内科都达到贵州省重点学科建设考核标准,部分科室技术水平达到同级市级科室标准。

  四、聚焦质量效益,整体提升全县医疗服务能力

  除落实帮扶威宁自治县人民医院外,番禺区还注重提升威宁自治县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的技术水平。如帮扶专家关玉峰根据自身的专业技术特点和医院的具体情况,在县中医院成立胃肠镜室并开展胃肠镜诊疗工作,满足了威宁自治县人民日益增长的胃肠镜检查需求。通过胃肠镜室的建设,完成了第一例无痛胃镜检查术和第一例无痛肠镜检查术。到目前为止已完成无痛胃镜检查500余例,无痛肠镜检查100余例。并陆续开展无痛肠镜检查术、肠镜下息肉钳除术、肠镜下结肠多发息肉EMR术(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内镜下止血术、内镜下内痔套扎技术、内镜下胃粘膜下肿瘤挖出术等毕节市首例手术。又如区嘉敏、叶丽婵同志,重点帮扶威宁自治县妇幼保健院,协助其二级医院验收工作,同时协助其在妇产科住院部每周开展教学查房,每月一次小讲课;把关病历质量,每天参加病历日常质控;多次组织了产后出血、子痫急救等两次大型产科危重症救治演练,使其他医疗机构的经济收益与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五、注重培养接班人,全面增强医疗造血功能

  “医疗扶贫最应该传授的就是技术”,医疗帮扶团队决定将自己的医术本领毫无保留,除了培训外更多是手把手进行带教,一对一尽最大努力传给本土医生。在“帮”的方面,推动当地加强医疗行为、规范医疗文书的管理;利用番禺区卫生健康局“三基三严培训网络教育平台”组织远程培训,提升当地医疗质量水平,增加患者信任度和满意度。并多次组织番禺区医疗单位学科带头人以分次短期造访指导模式,对相关专科的较高水平人员进行高层次授课以及手术指导,以培养更多威宁自治县高尖医疗人才。在“传”的方面,积极推动威宁自治县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院与三甲医院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进行人才交流和学术交流,组织威宁自治县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相关医护人员、管理人员到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进修、学习,不断提升当地医务人员的业务技能及服务理念。截至今年9月,威宁自治县共有59人到番禺区中心医院进修。在“带”的方面,以威宁自治县常见病、危重病例最多、最迫切需要提高的骨科、危重儿科、急诊科、急救行政改造为主攻点,派遣番禺区相关专科中高学历、高水平、经验丰富人才进行攻克。专家谢冠豪、谭三元一年内实施的400余例手术均进行手把手传授,脊柱外科专家梁和胜到目前也完成了300多台脊柱外科手术的传带教。

  经过三年的努力,对口帮扶的科室医生独立开展手术的能力逐步提升,威宁自治县人民医院骨科何大庆等骨干医生已经掌握骨科外科常见病的手术操作,能独立完成大部分脊柱外科手术,再也不需要转送上级医院;威宁自治县中医院胃肠镜室的郭敏等医生已经能独立完成常规的胃肠镜手术,且操作规范,有效地改变了以往大部分患者因县内医院无法治疗而转至其他医院的状况;帮扶队员李国学也带出了几个浮针技术徒弟,帮扶专家们纷纷把自己的技术毫无保留地留在了威宁自治县。

  威宁自治县卫生健康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自开展医疗 “组团式”帮扶以来,番禺区帮扶团队为威宁解决了多项医疗急需、突破了薄弱环节、带出了优秀医疗队伍、新增了服务项目,帮助威宁大幅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六、解决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专家服务

  威宁自治县是贵州省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县,自然村之间相距数十公里也不罕见,医疗水平参差。3年来,番禺区帮扶团队无惧山高沟深,走遍全县卫生院送医送药,举行免费义诊活动50余次。并对全县卫生院医生和村医都进行了心肺复苏及相关技能的培训,大大提高基层卫生院处理急危重患者的能力,并规范常见病、多大病的诊疗流程。番禺专家还开展健康扶贫义诊活动,很多群众的疑难疾病在家门口就得到了诊治。

  2020年9月,番禺帮扶队员们更是利用休息时间牵头开展“威宁基层医生业务培训班”,同步开通线上、线下培训通道,威宁自治县直各医院医护人员以及各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约500医护人员参加培训。为了让脊柱侧弯筛查工作能持续进行,番禺帮扶队员梁和胜和陈均忠还通过威宁自治县教育局远程会议中心,对全县538所各类学校的2000多名校医进行了脊柱侧弯初筛、心肺复苏和电除颤急救的教学培训,通过培训当地校医对脊柱疾病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能进行初步的脊柱侧弯初筛。此前梁和胜医生已组织队员们帮助当地开展了中小学生脊柱侧弯筛查,并通过基金会救治了4名重症患者。

  山海相连,爱跨千里,针对县医学影像技术人才不足等问题,结合广州市番禺区现有的区域影像系统优势,双方共建远程影像诊断平台,探索共享远程影像诊断系统合作模式,力争实现威宁自治县群众在当地就医拍片,获得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医学影像专家诊断的特色服务。此外,番禺区还开展“威宁疑难病—番禺专家”远程会诊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医疗”,让威宁自治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专家的诊治服务。

(区科工商信局)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放弃
继续访问继续访问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