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番禺区统计局
2009年3月
2008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以建设广州现代新城区为目标,奋力拼搏,克服困难,全区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势头,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据初步统计,2008年番禺区生产总值727.60亿元,增长13.1%[注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77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339.07亿元,增长12.8%;第三产业增加值349.76亿元,增长14.2%。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297.19亿元,增长12.9%。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5.27:47.04:47.69调整为5.33:46.60:48.07。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74083元,合10667美元[注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48345元,合6961美元。
图一
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至2008年底,全区工商注册登记个体、私营企业8.66万户,从业人员30.36万人,注册资金169.31亿元,分别增长25.5%、20.6%和11.2%。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年末参加基本社会养老保险人数42.74万人,增长9.4%,养老金发放率达100%;全年城镇登记失业人数6738人,下降15.4%;城镇登记失业率为0.5%,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维持在较低水平;全年安置失业人员5421人,失业人员就业率80%,提高2个百分点;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55.98万人,增长32.2%;年末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58.73万人,覆盖率达99.96%,较上年提高3.57个百分点。
电力供应平稳增长。全社会用电量73.17亿千瓦时,增长10.1%;工业用电48.51亿千瓦时,增长4.5%;生活用电量12.09亿千瓦时,增长12.2%。
二、农业
农业生产在结构调整中平稳发展。通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机械化、标准化和科技化,传统型农业逐步向现代都市型农业转变。2008年,番禺区农业总产值64.89亿元,增长5.3%。其中,种植业产值31.19亿元,增长6.2%;畜牧业产值10.69亿元,增长1.9%;渔业产值20.83亿元,增长5.1%。
图二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0.00万亩,增长1.0%;甘蔗种植面积5.30万亩,增长5.6%;蔬菜种植面积28.73万亩,下降7.3%;水果种植面积6.94万亩,减少24.0%;花卉种植面积8.53万亩,增长4.8%。
全年粮食产量3.50万吨,下降2.1%;甘蔗产量39.20万吨,减少4.4%;蔬菜产量42.44万吨,下降9.5%;水果产量15.01万吨,下降12.5%。
全年肉类总产量5.45万吨,增长3.3%;生猪出栏量32.94万头,减少0.2%;牛奶产量0.42万吨,增长2.8%;水产品总产量19.93万吨,增长3.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2008年,番禺区工业总产值[注3]1420.08亿元,增长15.1%。产销衔接良好,工业产品销售率98.1%,与上年基本持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21.54亿元,增长15.1%;其中:“三资”企业工业总产值883.26亿元,增长14.0%;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业总产值40.17亿元,下降0.4%。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总产值667.73亿元,增长16.1%;重工业总产值553.81亿元,增长13.8%。全区全年工业总产值超80亿元的镇(街)有7个,超100亿元的镇(街)有5个。
表一 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情况表
指标名称 |
产值(万元) |
增长(%) |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
12215355 |
15.1 |
一、按生产性质分 |
||
轻工业 |
6677291 |
16.1 |
重工业 |
5538064 |
13.8 |
二、按经济类型分 |
||
国有企业 |
7633 |
-27.7 |
集体企业 |
183773 |
9.6 |
股份合作企业 |
27404 |
10.2 |
股份企业 |
3002113 |
18.7 |
三资企业 |
8832636 |
14.0 |
其它企业 |
161796 |
20.3 |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配混合饲料109.71万吨,增长33.4%;变压器442.44万千伏安,增长210.3%;灯具及照明装置4926.24万套,增长136.6%;组合音响70.09万台,增长28.6%;房间空气调节器492.34万台,增长18.6%;照相机313万台,增长26.6%。
表二 规模以上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指标名称 |
单位 |
产量 |
比上年增减% |
自来水 |
万立方米 |
29313 |
4.2 |
食用植物油 |
吨 |
2770 |
2.6 |
配混合饲料 |
万吨 |
110 |
33.4 |
糖果 |
吨 |
12631 |
4.9 |
服装 |
万件 |
22503 |
-6.3 |
皮鞋 |
万双 |
4869 |
-9.4 |
合成氨 |
吨 |
28952 |
0.5 |
橡胶轮胎外胎 |
万条 |
569 |
-3.9 |
水泥 |
万吨 |
34 |
-9.6 |
塑料制品 |
吨 |
104934 |
-16.5 |
电力电缆 |
千米 |
17995 |
-44.2 |
电线 |
千米 |
765574 |
12.7 |
钢材 |
万吨 |
65 |
-33.3 |
变压器 |
万千伏安 |
442 |
201.2 |
摩托车 |
万辆 |
42 |
-28.7 |
灯具及照明装置 |
万套 |
4926 |
136.6 |
家用电风扇 |
万台 |
60 |
-32.1 |
房间空气调节器 |
万台 |
492 |
18.6 |
组合音响 |
万台 |
70.09 |
28.6 |
照相机 |
万台 |
313 |
26.6 |
建筑业增长较快。全年完成建筑安装工程量169.63亿元,增长17.9%。建筑业增加值41.87亿元,增长12.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5.77亿元,增长14.0%。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99.58亿元,增长50.6%;基建投资66.32亿元,下降1.5%;更新改造投资34.39亿元,下降15.0%;其他投资5.48亿元,下降16.1%。在基建投资中,大学城投资4.68亿元,下降69.3%,亚运投资35.74亿元,增长5.9倍。
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制造业投资30.16亿元,下降21.1%;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投资22.17亿元,增长109.0%;房地产业投资[注4]109.02亿元,增长37.8%;教育投资5.18亿元,下降72.7%;其他投资39.24亿元,增长16.9%。
全年房屋施工面积824.82万平方米,下降14.2%;房屋竣工面积286.10万平方米,下降28.0%;商品房销售面积150.90万平方米,下降38.3%;商品房销售合同金额129.59亿元,下降26.9%。
五、国内贸易
2008年,番禺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5.47亿元,增长25.0%。其中,批发零售行业322.76亿元,增长23.5%;住宿和餐饮业92.72亿元,增长30.9%。全年实现商品销售总额627.74亿元,增长37.6%。
大型商贸项目不断进驻我区,各种业态商业共同发展,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的市场销售格局。全年商品销售总额超亿元企业有55家。城乡集市贸易市场商品丰富,成交额超亿元的大型集市贸易市场有6个。
六、对外经济
外贸进出口稳步增长。2008年,海关进出口总额达149.88亿美元,增长10.4%。其中:进口总额59.07亿美元,增长11.6%;出口总额90.82亿美元,增长9.7%。一般贸易出口快速增长,出口结构优化。全年一般贸易出口额21.25亿美元,增长13.4%,占全区出口比重23.4%,较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全年对亚洲、美洲、欧洲三地区出口额分别为40.75亿美元、31.49亿美元和15.59亿美元,分别增长5.6%、9.6%和19.7%。
全年新签三资企业项目达138个,下降7.4%,合同利用外资5.97亿美元,增长3.9%,实际利用外资3.17亿美元,增长3.3%。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年末机动车拥有量38.73万辆,下降0.7%。其中,汽车15.48万辆,增长16.9%;摩托车23.25万辆,下降8.8%。年末公路通车里程1033公里,增长6.3%,其中:高速公路71公里,一、二、三、四级公路分别为155公里、165公里、371公里、222公里。年末公路桥梁338座,其中:大型及以上80座。全社会货运周转量9.89亿吨公里,增长7.5%;客运周转量28.25亿人公里,增长5.8%。
邮电通讯业务发展较快,现代化通讯工具进一步普及。年末电话机数61.15万部,增长4.8%;电话交换机容量68.51万门,增长1.1%;市话实占交换机总容量61.25万门,增长4.2%;程控电话普及率61.82部/百人,增长3.3%;小灵通用户12.05万户,下降29.3%;因特网用户23.24万户,增长14.4%。
旅游业平稳发展。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达1208.57万人次,增长4.6%,实现旅游总收入56.76亿元,增长8.9%。
八、财政、金融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3.88亿元,增长18.0%;一般预算内可支配财力65.04亿元,增长7.2%;地方财政支出60.75亿元,增长14.1%。
金融机构存款增长较快。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218.02亿元,比年初增长12.3%;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536.91亿元,比年初下降0.6%。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2008年政府注重对科技的投入,推动了科技事业的发展。全年科技三项费用12588万元,增长10.5%。
科技创新步伐加快,科技服务支撑体系不断完善。全年开发重点科技项目14项,其中已投产应用3项。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6家、企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1家。全年共鉴定科技成果3项,推广及应用科技成果22项;全区受理专利申请1705个,批准专利授权1113个,分别增长7.0%和下降1.9%。
科技队伍不断壮大。年末已取得专业技术职称人数达45051人,其中,高级职称1841人,中级职称12232人,初级职称30978人。
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全年投入教育经费14.28亿元,增长12.3%。教育综合改造工程和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办学条件继续改善。2008年,全区共有幼儿园323所,在园幼儿5.79万人,增长6.9%。普通小学176所,在校学生12.98万人,增长1.1%。普通中学62所,在校学生8.89万人,增长3.5%;其中,高中2.86万人,增长2.3%,初中6.02万人,增长4.1%。年末教育强镇达10个,省市一级中小学校79所。
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和特殊教育继续发展。2008年全区有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7所,在校学生7409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共24个班。在校残疾学生313人。
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均达100%。全区报考普通高考人数9085人,增长3.5%。其中:普通高校上线人数7494人,上线率达84.7%;录取总人数7456人,录取率达82.07%,其中,本科生3550人,专科生4020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各种文化设施不断完善。现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间;公共图书馆1间,藏书45.88万册;博物馆1个。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
医疗卫生事业有新的发展。全区共有各类卫生医疗机构522个,卫生部门医院17间;医疗病床5086张;卫生人员10901人,其中,执业医师(含助理)3042人,注册护士2956人。
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竞技体育再创佳绩。2008年,番禺籍运动员参加国际比赛获金牌4块;全国比赛获金牌17块、银牌15块、铜牌10块;省比赛获金牌19块、银牌16块、铜牌19块;市比赛获金牌140块,银牌83块、铜牌67块。
十一、环境保护
加大了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城市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全区有监测站1个,环境监测人员37人。全年总投资1219万元,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19个,加强了对沙湾滴水岩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全区工业废水排放总量1745.73万吨,上升15.1%,排放达标率99.25%,下降0.69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9.59万吨,下降50.2%,综合利用率70.15%,下降29.54个百分点;机动车尾气首检达标率96.0%,上升0.6个百分点;区域环境噪声平均55.6分贝,下降0.8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平均68.3分贝,与上年持平。据我区四个空气监测点的数据显示,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的天数达331天,比上年增加7天。
改善和整治城区环境卫生和交通秩序。2008年处理各类城管违章案件1.02万宗,教育处理各类违章案件14.45万宗,美化、净化了城区环境。
十二、人口与人民生活
年末全区户籍人口[注4]98.9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40万人,增长1.4%。全区出生人口10503人,人口出生率10.78‰,上升0.43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4.64‰,上升0.24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6.15‰,上升0.2个千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提高。2008年全区职工年平均工资31820元,增长18.8%。据我区100户城镇居民住户调查资料显示,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108元,增长13.0%;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6.46平方米;年末城镇居民每百户家庭拥有彩电179台、空调器229台、家用电冰箱104台、家用洗衣机104台、家用电脑99台、移动电话237部、摩托车113辆、汽车18辆、组合音响63套。据我区90户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显示,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为11070元,增长14.2%;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8.15平方米;年末农村居民每百户家庭拥有彩电141台、空调器129台、家用电冰箱100台、家用洗衣机95台、家用电脑70台、摩托车143辆、淋浴热水器112台、固定电话机123部、移动电话243部。年末城乡居民储蓄余额717.52亿元,比年初增长24.2%。
注:
1.本公报所列2008年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番禺区生产总值、各产业的产值、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则按可比价格计算。本文中的各项增、降比例,除注明外均与上年比较。
2.人民币兑美元按1美元折6.9451人民币元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工业企业。
4.房地产业投资包括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其他房地产业。
5.人口数按公安部门总人口统计口径,未包外来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