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五公开 > 决策公开 > 决策后公开

我区推进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设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1-12-29 02:54:38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自2009年起,我区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采取“试点先行、积累经验、因地制宜、全面铺开”的工作思路,率先在桥南街、市桥街、大石街、南村镇开展试点工作。“三街一镇”根据自身实际,加快硬件建设、确定服务项目、引进专业机构开展服务和督导等,目前已有7间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其中市桥街4间,桥南街、大石街、南村镇各1间)建成并投入使用,圆满完成了区委、区政府下达的任务。作为试点的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均开展了家庭、青少年、老人、残障康复四项基础服务,且在运营模式上各具特色,充分发挥了示范作用。2011年4月25、26日,广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广州市社会管理服务改革创新试点工作总结现场会,市领导对我区社会管理服务体制改革创新试点工作敢于创新、敢于探索,社区服务工作起步早、规划高、发展快的特点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5月31日陈国副市长率广州市调研组到我区市桥、桥南、南村等街镇,围绕社区管理服务改革创新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对我区改革创新工作力度大、进展快及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规模大、档次高给予充分肯定。

  1.市桥街
  人口众多(约30万人),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主要根据各个片区不同的服务需求,按照“一片一中心、一片一特色、一片一品牌”的建设理念分四个片区进行建设,四个家庭综合服务中心面积共2400平方米,以政府购买专项服务以及依靠社区居委会提供服务相结合的形式,分别开展了以老年人、青少年等为服务对象的服务项目。

  2.桥南街
  利用自身人才优势,组建优秀社工人才队伍,成立本土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桥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街道的指导下进行管理,并向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提供服务。中心总面积共7500平方米,首期建设2500平方米,推出居家养老、驻校社工、94818热线等特色服务。

  3.南村镇
  根据辖区内新楼盘较多、青少年活动活跃等特点,优先开展“青年地带”项目,同时利用南山公园的场地资源优势,建设绿色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该中心面积约2800平方米,向同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购买青少年服务,向太和社区服务中心(新加坡背景)购买家庭服务和督导服务,委托镇敬老院实施老年人服务。

  4.大石街
  向星空社会工作发展中心购买服务,以原街道文化站为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总部,利用原文体活动中心场地建设老年人活动分站及青少年活动分站,并联合街道办恒常开展老年人、青少年服务等服务。
  4个试点街镇在运作模式、规模、服务内容上都各特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我区全面推进街镇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如桥南街,采用直接管理的模式,充分利用现有的人才资源,在社区居委会抽调社工专业毕业和已考取社工师、助理社工师资格的优秀社区专职人员,组建人才队伍,自行成立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承接桥南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服务。该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稳定本土社工人才队伍,而且社工都有社区居委会工作的经验,熟悉社区情况,了解居民需要,同时机构也较容易理解街道办事处的意图,贯彻执行任务的能力较强。市桥街、大石街、南村镇都采用了政府购买模式,分别实行了专项服务购买和整体服务项目购买,委托有经验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运营,优点是在开展服务时高效、专业、灵活,而且能够减轻街镇的负担,淡化行政色彩,社区居民较容易接受。

  综合试点的经验,番禺区民政局积极引进优质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到我区注册成立本土机构,同时也鼓励条件成熟的街镇自行成立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承接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营运。为了推广试点街镇的经验,我区分别召开了街道和镇级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现场会,组织街镇领导参观学习,增强大家对建设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信心。5月16日,我区召开全区社区建设工作会议,提出“到2011年底全区各街镇建设至少一个街镇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各项深化服务措施在2012年底前要有明显成效”的目标。会后,各街镇高度重视、反应迅速,积极推进场地建设和服务项目等工作。目前,大部分街镇已经完成了场地选址,正进入装修阶段,并分别进行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洽谈购买服务项目等工作。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