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五公开 > 结果公开 > 落实情况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广州市番禺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3-02-25 09:46:25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 2023年2月9日在广州市番禺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区长  叶珊瑚

各位代表:

  我代表番禺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极不平凡的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胜利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执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决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较好完成了区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果。

  (一)整改工作持续深入。坚持把抓好大规模迁移砍伐城市树木问题整改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扛起政治责任,聚焦具体问题,巩固长期成果,推动整改走深走实。185项整改任务中,立行立改项目全部完成,涉及树木迁移的4条道路全部通过评估验收,设立广州首个榕树公园,推动大夫山森林公园入选华南国家植物园体系,长期整改项目扎实推进。全区党员干部在整改中受到深刻教育,进一步激发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精气神。

  (二)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705.47亿元,增长1.4%,总量全市第四,增速全市第五。功能片区建设迈出新步伐番禺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省特色产业园区。长隆万博商务区完成扩区,万博商圈获评省级示范特色商圈,分时段步行街申报成功。广州南站地下空间基本完工,广州环球贸易广场等多个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国家未来产业科技园落户广州大学城。亚运大道经济带规划前期研究成果初步形成,番禺智造创新园启动建设,番禺专精特新企业集聚区揭牌。产业发展成效初步显现工业实现较快增长,规上工业总产值2629.22亿元、增长8.2%,增速全市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559.53亿元、增长8%,增速全市第一;规下工业抽样增长8%,增速全市第二;工业投资97.4亿元、增长22%,增速全市第二。汽车产业“三年翻番”计划顺利实施,全年实现汽车产量53万台、工业产值1019亿元,分别增长51.5%和37.3%,超进度完成第一年目标;在市委市政府的谋划部署和大力支持下,出台了专门的实施方案,安排4000亩专项指标和专项资金支持番禺汽车产业发展;广汽埃安第二工厂、时代广汽动力电池、祺盛动力总成二期竣工投产;投资总额超过130亿元的广汽自主电池和电驱项目动工建设(因湃电池109亿元,锐湃动力21.55亿元)。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限上商业额2655.05亿元、增长19.9%,规上服务业企业超1000家,营收超亿元的互联网软信业企业42家。科技创新驱动能力提升。R&D占比首次突破3%,达到3.17%。新增上市企业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家、全球“独角兽”创新企业4家。质量强区建设延续辉煌,连续五年获全市质量工作考核第一名,新增2家企业获评“市长质量奖”。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区),全区有效发明专利11781件、增长20.4%。新时代人才强区建设步伐加快,“番禺人才生态30条”落地实施,杰出产业人才补贴金额提高62.5%。“番禺海外社团侨智联盟”获评全省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奖。市场主体蓬勃增长。全年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5.11万户、增长10.32%,是全市唯一同比正增长的区。全区实有市场主体35.3万户,同比净增长9.66%。企业迁移实现户数和注册资本双顺差,其中跨区迁移户数顺差2052户,注册资本顺差185.67亿元,迁移户数顺差全市第一。招商工作取得较大突破,全年注册落地项目155个,协议投资总额756亿元,储备了一批优质项目等待落地。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对接落实《南沙方案》,80项重点任务、13个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实施营商环境5.0改革,创新推出“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区政务服务中心获评省“县(区)级标杆政务服务中心”。成立区企业建设服务中心,在建产业投资工程项目平均建设时间压减24天,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多措并举助企纾困,办理留抵退税9377户次,涉税金额超45.1亿元。出台“资本入番”行动38条,全年为区内4100家企业解决约238亿元融资需求。区工商联获评首批全国“五好”标杆县级工商联。开放型经济水平持续提升,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242亿元,实际使用外资41.98亿元。

  (三)城乡功能品质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划定启用“三区三线”。全年新增出让工业用地16宗462亩,闲置处理并盘活利用工业用地2宗921亩,合计18宗1383亩。大力治理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全年恢复耕地987.06亩。完成违法用地整改881.67亩,治理违法建设240.77万平方米。城市更新稳步推进。有序开展南村镇里仁洞村等6个旧村改造、市桥街西城社区等6个老旧小区改造、番禺氮肥厂等13个旧厂改造。村镇工业集聚区改造取得突破,大龙街旧水坑村、石碁镇桥山村共1387亩纳入市首批试点范围。交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佛莞城际基本完工,地铁22号线首通段通车,8号线东延段、3号线东延段等8条线路有序推进。南大干线主线大部分贯通,金光东隧道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沙溪大桥扩建工程建成通车,65个道路建设项目有序实施,完成6个交通堵点治理,荣获“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称号。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新进展。农业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番禺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动工建设,名优现代渔业产业园建成投产,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和“五个美丽”行动,9成以上行政村达到省定美丽宜居村标准,98个社区容貌品质全面提升。完成农村宅基地审批改革试点任务。东西部协作和对口帮扶体系不断完善,投入财政资金1.03亿元,开展帮扶项目121个,协助推广建设“稻虾共作”面积2200亩。

  (四)绿色发展步伐加快。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治水攻坚行动强力推进。不折不扣推进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生态环境部通报问题整改,制定水环境治理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全年投入资金约3.8亿元。通过技术改造提升污水日处理能力2万吨,新建污水管道58.66公里,5个新建净水厂项目按计划推进。236个排水单元达标创建完成率达87%,121个村居雨污分流改造正在加快前期工作,排查清疏管网2806公里,修复结构性缺陷1022处。沙湾水道饮用水水源地和3个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新建碧道13.9公里,海绵城市达标建设11.57平方公里。双碳工作稳步实施加强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全年规上工业企业电力、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提升至57%,六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量下降19.3%。大气和土壤治理持续发力。狠抓VOCs和扬尘污染管控,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41,同比改善6.8%。加快推进污染地块修复,完成21宗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审。

  (五)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投入5.7亿元完成十件民生实事。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新(扩)建学校44所,启用广东仲元中学第二校区,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1.18万个、公办幼儿园学位超5000个。升级改造121所学校午休设施,惠及8.45万名学生。医疗水平持续提升。区中医院医疗综合大楼建成使用。在疫情防控新阶段迅速实现医疗资源倍增,发热门诊容量和重症监护床位分别增长5倍和3倍。开设13家互联网医院,发放防疫健康包、爱心包超10万份。落实社区分级分类诊疗,77.58万人签约家庭医生服务,重点人群签约率达69.81%。民生保障不断强化。向困难群体发放补助1.09亿元,养老金、医保、低保、最低工资等民生保障覆盖面持续扩大。发放就业补助资金1.74亿元,开展“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培训超2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3.1万人。建成颐康服务站220个,筹措3.36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完成旧楼加装电梯139台。活力竞相迸发。区图书馆新馆建成试运营,工人文化宫地下部分加快建成。长隆旅游度假区获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沙湾北村获评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西坊大院获评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成功举办广州国际美食节。全年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173场次,线上线下惠及626.89万人次。

  (六)发展安全更有保障。坚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社会大局稳定。有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刑事、治安警情实现“双下降”,特别防护期实现三个“零发生”。加强高风险类企业监测预警处置,风险企业数量平稳下降。有序保障城市运行安全。开展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交通秩序大整治行动和消防安全“扫雷”行动,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4%、23%。完成32.86万栋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4128栋隐患房屋整治和7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粮食应急供应网络实现全覆盖,港口粮库二期工程竣工扩容13.5万吨。成功抵御强台风、洪潮水和暴雨侵袭,全年无发生重大洪涝灾害。有效强化社会治理水平。加强平安番禺建设,建成最小应急单元2346个、“广州街坊”二级品牌29个。强化党建引领城中村治理,归集全区100条城中村基础信息数据280万条,排查整治出租屋隐患6.27万宗。全力做好基层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全年办理12345热线工单34.53万宗,年度考核评分全市前列。

  (七)政府建设持续加强。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健全民主科学依法决策机制,重新修订《番禺区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镇街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提速,区镇财政分配体制优化完善。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各级人大代表建议216件、政协提案140件,其中石碁镇主办的《关于建设血透中心的建议》入选2022年全省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十大优秀案例。持续纠“四风”树新风,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持常态化过紧日子,推动审计监督全覆盖,扎实做好督查督办,政府作风持续转变。

  此外,国防动员、军民融合、退役军人、双拥、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残疾人、慈善、红十字会、海防、打私、民族宗教、对台、侨务、贸促、供销、统计、保密、档案、气象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各位代表!三年以来,我们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科学精准处置疫情,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尤其是去年10月以来,面对三年来最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我们坚持第九版防控方案,落实“二十条”“新十条”优化措施,因时因势优化完善防控措施,在短时集中爆发、输入形势危急的关键阶段遏制疫情指数级上升势头,在快封快解、应解尽解阶段有效预防疫情规模性反弹,平稳有序做好向“乙类乙管”“第十版”衔接过渡工作,疫情防控已进入新阶段。在这场伟大的抗疫斗争中,全区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各部门、各镇街、各村社、各条战线,为守护人民健康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市民群众对防疫工作给予了无比的理解和支持配合,展现了广大干部群众强大的凝聚力、执行力和战斗力,体现出坚韧不拔、顽强斗争的精气神,值得充分肯定、共同珍惜、永远铭记!

  各位代表!奋斗充满艰辛,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科学统筹部署的结果,是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上下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番禺区人民政府,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地官兵、离退休老同志,向关心和支持番禺现代化建设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在抗疫大战中给予我们大力支持的上级部门单位、各兄弟城市和兄弟区,向为抗疫大战作出重要贡献的广大医务人员、疾控人员、基层工作者、公安民警、志愿者、下沉干部、新闻工作者、工程建设者、城市保供服务人员,向识大体顾大局、高度自律、坚韧不拔的全区人民群众,致以最诚挚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对标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一是经济结构和投资结构不够合理,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尚未完成。二是产业发展受土地供给矛盾制约,工业用地效率亟待优化提升。城市治理能力与城市发展方式转变要求还不相适应,污染防治和治水攻坚成果不够稳固。四是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社会民生方面与人民群众的期待和诉求还有差距,一些历史遗留的留用地闲置等问题制约了农业农村的发展。五是个别干部缺乏担当精神,斗争本领不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在某些领域仍比较突出。国际环境错综复杂,疫情全球蔓延、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对产业链供应链造成较大冲击,国际资本市场更加波动,周边不稳定性因素和偶发性事件增加,外部环境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这些问题和挑战既有宏观也有微观,既有外部也有内部,既有长期也有短期,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认真思考,科学研判、深入分析、妥善应对,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改善提高。

  二、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政府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准确认清所处历史方位,肩负起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切实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总抓手,切实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区上下的共同意志和共同目标,坚定信心、直面挑战,凝聚共识、砥砺前行,奋力在新征程中展现番禺担当、作出番禺贡献。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省市高质量发展大会要求,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大局稳定,按照市委市政府赋予番禺“智造创新城”的战略定位,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有所作为,在广州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中作出番禺贡献!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和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6%;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0%以上;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有效防范经济金融风险。

  今年,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重点功能片区建设,拓展高质量融合发展空间

  按照广州市“一廊一带、双核五极”的国土空间规划和对番禺“智造创新城”的战略定位,加快南大干线经济带、亚运大道经济带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番禺段等重点功能片区建设,进一步拓展高质量融合发展空间。

  推动番禺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容提质按照“一区多园”的方式完成扩区,启动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申报工作,积极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加大片区土地收储和整备力度,开展重点产业项目招商,做好区内企业服务,提升交通、管廊、水电、商业等基础设施配套水平,提升产业集聚发展的承载能力。

  促进长隆万博和广州南站双圈融合发展市区合力启动汉溪大道超大型文商旅项目建设。全力推动万博地下空间年内完工投入使用。谋划推动长隆万博商务区和南站核心区周边城中村的城市更新和留用地盘活利用。服务保障好广州环球贸易广场、广州足球场、南站地下空间、中铁建华南总部等重点项目建设。围绕新经济新业态,推动产业集聚形成一批主题楼宇、特色产业大楼,着力做好商圈培育和招商工作。促进长隆万博、广州南站双圈融合发展,成为广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重要节点商圈的空间载体。

  加快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大学城片区)发展。聚焦互联互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金光东隧道及连接段年内建成通车,推动金新大道—大学城隧道、洛溪岛—大学城隧道规划建设。加快国家未来产业科技园、广州大学城南轴地块、番禺计算科学与大数据产业园一期、广州大学城·中关村青创汇、碧科智城等项目的开发建设和招商引资,办好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国际产业人才大会等重大活动,着力推动创新创业集聚发展,逐步实现大学城由单一的教育城向教育城、创新城、生态城转型提升。

  启动亚运大道经济带建设。按照“组团发展、串珠成链”的思路,今后5年及更长一段时间,重点开展三个组团的开发建设。一是市桥大龙组团,重点抓好番禺广场TOD、罗家片区城市更新、旧水坑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清河市场片区升级、番禺客运站TOD、广州新城西站等项目的规划建设。二是石碁番禺智造创新园组团,联动专精特新企业集聚区等产业园区建设,作为今后几年产业发展的重点承载空间。三是加快石楼亚运城产城融合组团和番禺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组团建设。

  主动对接服务重大战略落实落地。抢抓“双区”建设和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建设机遇,对接《南沙方案》“五大重点任务”,发挥番禺与南沙地理相邻、人文相近基础优势,融入新一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广佛全域同城化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先导区建设,推动番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示范区扩区提级,支持祈福新邨申报全市国际化街区首批试点,谋划打造广州(沙湾)粤港澳珠宝文商旅融合发展先导区。

  (二)坚定不移发展实体经济,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把握“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的战略机遇,推动番禺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

  继续实施汽车产业“三年翻番”计划。今年是实施“三年翻番”计划的第二年,要继续把握汽车产业技术变革的趋势和窗口性机会,推动汽车产业集群集聚发展。争取在去年的基础上,汽车产业产量、产值同比实现30%以上的增长,新增工业产值300亿元以上。重点跟进好去年已落地动工的汽车零部件项目,广汽自主电池和电驱项目年内完成投资36亿元,并实现一期投产,为2024年增长奠定基础。继续落地一大批汽车产业零部件项目,同时推动本地电缆、灯光、传感器等企业与整车企业配套融合发展。

  培育优势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充分把握番禺产业基础厚实、门类齐全的优势,以13条重点产业链为依托,推动优势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培育壮大以日立电梯和广日电梯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业集群,以松下空调和番禺电缆为代表的通用设备制造业集群,以希音国际、虎牙科技、津虹网络、小米信息等企业为代表的互联网软信业、数字经济集群,以浩洋电子、锐丰音响、保伦电子为代表的灯光音响产业集群。培育发展以纺织服装、珠宝首饰、游戏动漫为代表的快时尚产业、生物医药和医疗健康产业、文商旅体产业、检验检测等现代服务业,关注和把握飞机和船舶制造业发展的特殊机遇。计划从13条产业链中选出若干个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培育形成千亿级、百亿级产业。同时,统筹好一二三产业,统筹好传统、新兴和未来产业,统筹好大中小企业,营造“草灌木林”共生的区域产业生态,形成热火朝天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场面。

  实施市场主体梯次培育计划。以“链主企业”为龙头,以创新为驱动,以产业园区为载体,以投资促进政策、用地用能优先保障、专班跟进服务为具体措施,培育若干个具有行业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支持一批高成长性企业发展成为头部科技企业、“独角兽”企业和上市企业,年内新增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00家以上。在一期的基础上,今年再建设1-2个专精特新企业集聚园区,专项用于培育专精特新、高新技术和各类单项冠军企业。进一步发挥对口联系暖企等工作机制作用,倾听企业呼声,解决企业困难。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提高区属国企市场竞争力,发挥国企应有功能作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构建“中小微企业—高成长性企业—隐形冠军企业—领军企业”成长链条,形成“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各类市场主体茁壮成长、你追我赶的蓬勃气象。

  大力促进消费复苏增长和投资结构优化。以重点商圈为依托,以广州国际美食节、国际珠宝首饰流行趋势发布会等重要活动为契机,加大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力度,促进消费复苏和增长。抓住广州承办大型赛事机会,促进重点商圈和文商旅体行业发展。优化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用好专项债和政策性金融工具,加大支柱产业、交通市政、生态水务、社会民生、城市更新等领域的投资力度,尤其加大工业投资力度,确保今后几年工业投资增速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一倍以上,以优化经济结构,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后劲。以招商和项目为抓手,进一步加大招商力度,力争全年新增招商落户项目150个以上。深化对外开放,大抓“五外联动”发展。

  (三)强化规划引领作用,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高标准推进城市规划。高质量谋划番禺区国土空间规划及详细规划评估,开展总体城市设计、综合交通提升专项规划、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南大干线经济带和亚运大道经济带规划、番禺珠江沿岸提升等工作。推动广州大学城及南岸片区、长隆万博商务区、广州南站地区、番禺智造创新园、番禺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莲花站周边地区等重点片区规划优化及城市设计工作。高起点开展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番禺段的规划研究,提前做好市区规划衔接和前期准备工作,发挥东部快线(黄埔—番禺—南沙)、地铁8号线东延段等重点交通项目带动效应,谋划布局沿线区域产业和科创空间。

  加大工业用地储备和出让力度。各方合力加大土地收储整备力度,全年完成不少于2000亩土地收储。以挂牌成交为标准,全年完成不少于2000亩工业用地出让(其中新收储出让1500亩,盘活存量和闲置用地出让500亩)。市支持番禺汽车产业发展的4000亩专项用地规模指标中,在去年落地2431亩的基础上,今年争取剩余1569亩指标落地。推进新型产业用地(M0)出让。优化出让效率,提前完成“四通一平”,压缩产业项目从拍地到投产的流程和时间。开展上一年度新出让土地的建设进度检查和绩效评估。

  全力推进存量国有工业用地提容增效。按照“企业主体、镇街主导、区级审批”的思路,推进不低于1000亩存量国有工业用地提高利用效率项目完成审批并尽快开工建设,以存量国有工业用地和存量工业园区的提质增效作为县(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大力推动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在原有两个试点项目的基础上,再增加若干个村镇工业集聚区纳入市试点范围。支持村镇工业集聚区建设高标准厂房和现代产业园区,鼓励村镇工业产业集聚和园区集中连片发展,着重在更新改造中提升产业承载能力,打造一批高质量发展的“番禺样板”创新聚集区。

  下决心解决留用地闲置问题。修订完善农村建设用地开发建设监管办法,提高选址、报批、供地等用地手续办理效率。重点研究农村留用地开发合作年限、用途、监管方式、经济效益、工作机制等问题。通过推进留用地收储、鼓励商业性质留用地调整为工业用途、探索农村集体留用地建设租赁住房等方式,促进留用地多元开发,实现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加大留用地招商推介力度,鼓励区属国企、社会资本参与开发建设,进一步盘活释放留用地资源潜能。

  研究解决一批用地领域的历史遗留问题。加快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推进项目招商、土地出让和用地结案工作,按要求完成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任务。加强土地巡查执法,分批推进违法用地整改,督促涉嫌土地闲置的用地单位尽快开工或依法收回使用权。积极稳妥、依法依规解决一批用地领域的历史遗留问题。

  (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构建内联外通格局。完成南大干线剩余4.8公里的建成通车,同步开展沿线市政道路、市政设施和建筑外立面优化提升。加快海珠湾隧道、东晓南路至广州南站连接线南段工程、广州大道快捷化改造一期、市桥大桥拆除重建等工程建设,积极争取东部快线和沙鱼洲隧道、化龙—开发区西区过江通道、莲花山过江通道等东部三通道的最有利方案。推动市桥二桥扩建、金光大道南延线(金山大道—亚运大道—南沙东涌)、海鸥公路扩建等项目规划建设,年内实现景观大道全线贯通。推动地铁8号线东延段项目开工和站点增设,服务保障地铁3号线东延段、7号线二期、12号线、22号线后通段以及广佛环线城际(广州南—白云机场段)、穗莞深城际琶洲支线等轨道建设。强化交通拥堵治理,优化调整公交线路,规范网约车运营,进一步提升通行效率。

  强化功能要素保障。加强水电气网等要素保障,提前应对电力缺口问题,规划建设广东能源广州番禺气电项目,推进番南电力科技产业园、电力科技园、番南输变电工程、楚庭第二通道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提高5G网络、千兆光网覆盖率。加快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集中充换电站、充电桩建设。

  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加快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用好“禺智管”“禺好办”等平台,提升城市治理智慧化水平。持续优化城市管理和市政设施,完善交通、市政、园林绿化、环保、水务、城管、市场监管联动机制,多方统筹、协力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严查严控违法建设,完成220万平方米违法建设治理任务。优先保证已开工的基础设施和市政工程建成完工,除应急、治水攻坚和涉及安全的项目以外,非经严格论证和批准,没有完成存量工程项目的部门不得新上项目,避免作业面过大、拖延工期。注重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率效果,避免重复投入和浪费。

  全力以赴加速城市更新。坚持政府主导,科学规划、有序推进,注重延续城脉、文脉、商脉,分类更新改造,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坚持“拆、治、兴”并举,边拆边整治,以拆促兴,拆出空间、拆出秩序、拆出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形态优化、居住功能提升、城市文明跃升。全力支持“村民意愿强烈、镇街积极主动”的城市更新项目,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启动市桥先锋社区有机更新,实施大石怡居新村等5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年内新增旧楼加装电梯110台。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营商环境5.0改革,抓好创新试点街镇(园区)建设。加强新型智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推动开办企业“一网通办”、动态管理告知承诺制、容缺容错事项清单,降低市场主体办事成本。精准推送惠企政策,推进更多补贴资助事项“免申即享”。发挥区企业建设服务中心统筹作用,进一步优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工作机制。深入实施“番禺人才生态30条”,支持创新创业领军团队项目发展。全面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区)试点县建设。

  (五)坚持“三农”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发展现代渔业产业,高质量推进番禺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莲花山国家级中心渔港休闲渔业综合体和番禺现代渔业产业项目建设,力争渔业产业链综合收入达到200亿元。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建设。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实耕地“进出平衡”,持续开展耕地“零弃耕”专项行动及“撂荒耕地”整治工作。

  加快乡村建设行动。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编制农村土地利用规划,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继续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和“五个美丽”行动,打造沙湾古韵叠境新乡村示范带,力争169条行政村达到省定美丽宜居村标准,67条行政村创建成为市级美丽乡村,24条行政村达到省定特色精品村标准。深入实施“百企兴百村”工程,加快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培育壮大精品民宿、休闲农业等新业态。

  推动农民富裕富足。持续优化“三资”监管,完善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平台。深化农村宅基地管理改革。健全农村产业服务体系,支持农民就业创业。围绕产业协作、劳务协作、消费协作、人才支援等重点领域,深化毕节赫章、威宁、金沙东西部协作,加强梅州五华等地对口帮扶,做好与福建上杭结对合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六)聚焦治水攻坚,持续推动绿美番禺生态建设

  全力推进河湖长治水清。加快水环境治理三年攻坚行动步伐,高质量完成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案件整改。推进国考断面水质达标攻坚,完成12.75万平方米涉水违法建设整治任务。推进7座净水厂和2宗污水主干管工程建设,完成9宗排水单元配套管网工程。加快35条城中村截污纳管改造、47条村居雨污分流改造以及132个住宅小区(散区)排水单元达标创建等工程建设。完成23平方公里海绵城市建设任务。完善沙湾水道饮用水源保护区跨市跨区共保共治机制。

  巩固大气土壤污染防治成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做好VOCs和氮氧化物“控增量、减存量、强监管、促减排”,加强固定源、移动源监管和扬尘管控,推进城市空气质量稳中向好。深化土壤污染防治与管控修复,保障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加强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和专项执法。强化“两网融合”,提升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水平。

  大力推动城乡绿色发展。稳妥推进“双碳”工作,继续加强能耗“双控”,开展绿色低碳全民行动,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科学实施国土绿化,全面落实林长制,严格保护古树名木及后续资源。支持华南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推进大夫山榕树公园建设,新建5个口袋公园,完成29公里碧道建设任务。

  (七)用心办好民生实事,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深入推进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推动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落实23所公办幼儿园项目建设,新增2820个幼儿园学位。深化“双减”工作,加快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推进番禺中学附属学校二期工程等重点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新增3300个中小学学位。推动省中小学“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实验区、省随班就读示范区、省“名师课堂”实验区建设。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落实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实施方案,切实“保健康、防重症”,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推进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充实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健全应急医疗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基层分级诊疗,提高应对传染病救治能力,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和履约服务。优化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和重点人群健康服务。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快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

  始终兜牢民生底线。全力办好十件民生实事。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深入开展多层次职业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区技工院校产业联盟平台优势,进一步加强技工人才培育。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争创省双拥模范区“七连冠”。提升社保覆盖面和待遇水平。深化“3+X”居家养老扩面提质,强化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和“慈善之区”创建,保障残疾人事业经费投入。拓宽“大社会救助体系”,深化社会救助服务改革。年内完成7000户以上供水服务到终端改造。

  提升城市安居水平。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平稳发展。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推动租赁住房管理规范、品质提升,完成1.4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房任务,着重解决新市民、毕业生、产业人才等住房问题。

  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加快工人文化宫等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做好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促进文商旅产业融合发展,扶持长隆等龙头企业发展“旅游+文化+体育”新业态,发挥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作用,推动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积极开展广州大学城马拉松等特色体育项目,承办好市长杯羽毛球赛等赛事活动。

  (八)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完善新安全格局

  强化重点领域安全。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稳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优化财政运行机制,巩固政府隐性债务清零成果。加强地方金融风险防控屏障,稳妥有序化解非法集资等重点领域风险。

  兜牢公共安全底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盘棋”,持续做好自建房、建筑工程、道路交通、城镇燃气、有限空间、消防等重点领域安全防范工作,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健全镇街应急指挥平台,提升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推进区网络安全防御指挥中心建设,筑牢网络与数据安全防线。

  全面加强社会治理。深化党建引领城中村治理工作,建立来穗人员社会融合长效机制。提高12345热线办理质效,强化“双向落实、三级督办”信访工作机制,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实施平安建设攻坚行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加强海防管控,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深化“五社联动”,强化网格化管理,完善最小应急单元建设,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九)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

  始终对党忠诚。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在番禺落实落地。

  坚持依法行政。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纪检监察专责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强化审计监督和统计监督,主动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意见,注重听取公众意见和企业意见。深入推进政务公开,积极回应市民关切,始终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到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健全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不断提高镇街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标准化水平。

  务实担当作为。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坚持政府工作为了人民、服务人民、依靠人民,把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发展为要,实干担当,深入调查研究,真抓实干,破解难题,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防范化解风险的本领。切实提高效率效能、加强协调协同,减少“部门壁垒”和推诿扯皮,保证各项决策和协调机制顺畅高效。

  永葆清正廉洁。坚持带头过紧日子,深入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坚决与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斗争。着力推进自我革命,强化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树立风清气正、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番禺大抓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全区上下广大干部群众对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无比迫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无比期待,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埋头苦干,踏实前行,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有所作为,在广州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中作出番禺贡献!


名词解释

  1.专精特新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企业。

  2.R&D指研究与试验发展。

  3.小巨人企业:指业绩良好、极具发展潜力和培育价值,处于成长初期的小企业,通过培育推动其快速健康成长,最终成为行业中或本区域的“巨人”。

  4.独角兽企业:指成立时间不超过10年、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企业。

  5.营商环境5.0改革:2022年10月印发《番禺区优化营商环境5.0改革工作举措清单》,总体思路以“激发活力”为主线,进一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为企业创新发展松绑减负。营商环境5.0改革从10个方面提出80项改革事项、148项落实举措。

  6.“三区三线”:“三区”是指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城镇空间三类国土空间。“三线”是指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

  7.“五个美丽”行动:开展“美丽家园”“美丽田园”“美丽河湖”“美丽园区”“美丽廊道”建设活动。

  8.稻虾共作指将普通稻田单一种植模式提升为立体生态种养结合模式,即在水稻种植期间养殖虾,虾与水稻在稻田中同生共长。

  9.最小应急单元:指由各单位、场所、重点目标等安全防范责任单位负责组建,以“广州街坊”群防共治队伍为主体,能够开展突发事件先期处置,兼顾日常治安秩序维护的最小人员编组。

  10.“二十条”“新十条”:指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

  11.“一廊一带、双核五极”:高水平规划建设科技创新走廊和珠江高质量发展带,全面增强广州中心城区和南沙新区“双核”能级,推进建设北部增长极、国家知识中心城、东部枢纽、番禺智造创新城、从化绿色发展示范区五个外围综合新城,推动广州高质量发展根植“云山珠水”、东西“两翼齐飞”、迈向“海阔天空”。

  12.“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3.“五外联动”: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报告提出“打好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五外联动’组合拳”。

  14.“四通一平”:指通水、通电、通路、通排水和平整土地。

  15.“三资”:指农村集体资金、农村集体资产、农村集体资源。

  16.“两网融合”:指城市环卫系统与再生资源系统两个网络有效衔接,融合发展,实现生活垃圾末端处理的减量化和再生资源回收的增量化。

  17.3+X”居家养老指助餐配餐、医养结合、家政服务3个基础项目加上若干个特色项目。

  18.五社联动指社区居委会、社会组织、社工、社区企业、社区基金协同推进基层治理。

  2022年十件民生实事完成情况

一、推进城市供水优化改造

2022年共完成11个镇街7696户供水改造,超额完成7500户改造任务。

二、统筹增加基础教育学位

广东仲元中学第二校区、广州市番禺区金海岸学校、广大附中番禺实验学校(汽车小镇配套学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番禺实验学校(品秀星瀚配套学校)、广东番禺中学实验学校、广州市番禺区天峰小学等6所公办中小学顺利开办并完成招生,共增加公办中小学学位11790个。

三、推进交通拥堵点治理

1.化龙镇西坑停车场项目、桥南街南庭路地块停车场项目已完工并投入使用,共提供367个泊位。

2.在地铁站、大型商超等地方划设非机动车(含共享单车、电动自行车)停放点位26个,完成20个电子围栏划设工程,累计开展12次联合整治行动。

3.优化调整公交线路30条次,涉及地铁南浦站等17个站点;对地铁沙溪站(E1出口)等公交站牌升级改造为公交候车亭,翻新优化地铁钟村站等公交候车亭,共优化提升公交候车亭10座。

4.南浦桥北侧桥底沿江路段增加车道工程、番禺大道辅道与莲花路交叉口改造工程、展贸南路交通优化工程、番禺大道北与富华东路路口交通设施完善工程已完成施工;汉溪大道与南大干线交叉口隧道主线已完工;禺山西路碧桂园东苑路段除K0+000至K0+680段左幅外,其余路面改造、非机动车道及信号灯建设已完成并投入使用,路段通行效率得到提升。

5.已完成万惠二路与万博一路十字路口、汉溪大道与番禺大道十字路口等10处典型拥堵信号控制路口信号配时方案优化提升。

四、整治车辆乱停放现象

1.2022年交警部门查处机动车违停16.85万宗,查处摩托车、电动车逆行等违法行为13.59万宗。

2.交通部门从4月起开展整治摩的、三轮车等非法运营现象专项行动,全年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共44次,共出动执法人员223人次;开展“五类车”非法营运专项整治行动76次,共出动执法人员439人次。

3.印发《番禺区2022年共享单车停放秩序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开展联合清理整治行动3次,督促交办共享单车停放影响市容问题60余宗。各镇街清理、扶正、回收处理共享单车约7.2万辆次。

推行第三期舒适午休项目

制定番禺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舒适午休工作方案,2022年共121所学校推进“舒适午休”硬件设备设施建设,其中21所学校完成午休场室改造60个;增配空调1081台;增配学生午休床(坐躺椅、折叠床、床柜等)4095张,约能提供床位4790个;增配睡垫1232张、储物柜4273个、储物架49个。截至目前,全区已开展“舒适午休”服务学校总数达185所。

六、建设电动车集中充电点

1.我区合计新建电动汽车公用充电站69个,新增充电桩932个。

2.海伦堡御院等365个住宅小区建成电动车集中充电点1196个、充电端口17228个,应建尽建的小区覆盖率为100%。2022年新增建设504个集中充电点、6702个充电端口。

七、完善慢性病防治体系

1.完成云药房用药目录的调整更新,用药目录衔接区内三级综合医院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等慢性病用药共146个品规。云药房已覆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达43个。

2.引入家庭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向居民派发线上诊疗服务卡30312份。

3.区中心医院等3家区属三级医院全年共计帮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05次。

加强非机动车道建设

16个镇街已完成各3公里非机动车道建设目标,共完成48.19公里非机动车道设置,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发生事故有效减少。

九、促进本地文化旅游发展

1.举办线上线下各类文化活动合计173场次,约627万人次受惠;在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组织开展“文化服务进基层”活动72场次,共1927人次参与受惠。

2.区图书馆新馆项目基本建成,已于2023年春节前试运营。

3.在广州番禺发布、番禺台、知行番禺等媒体开展“‘禺’你相约,全域畅游”12条主题旅游线路的宣传推广活动。以南番顺旅游联盟名义参加2022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并赴赣州、长沙参加2022广州夏季文旅推介活动,宣传推广我区优质旅游资源和特色旅游线路。

十、完善新型智慧政务服务体系

1.东环街、钟村街、石楼镇、沙湾街、番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5个24小时智慧政务大厅已建成投入使用。

2.印发《关于建设5G+VR新型智慧政务服务体系改革方案》《番禺区云政务服务大厅管理办法》,制定了全国一体化政务晓屋共享平台运行规则和服务公约。目前,全国已有12省24个城市共布设政务晓屋200台,可办理番禺区服务事项3479项,可办理全国服务事项超2.6万项。2022年全国各政务晓屋网点业务受理总数2.28万宗,其中番禺区内网点受理业务1.5万宗。云政务服务晓屋项目获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国家试点,24小时智慧政务大厅项目获批省级地方标准化立项。

  2023年十件民生实事

序号

类别

项目

具体内容

1

基础教育

进一步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

1.建立青少年多元化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1)设立1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心理门诊,加强青少年精神疾病的识别与早期干预;

(2)积极开展各类培训300场次,指导家长关注和了解孩子的心理健康;

(3)建设225个学校心理辅导室,定期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排查。

2.建设“1+16”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站)

(1)在区广播电视大学、区新儿童活动中心、区星海青少年宫、区民心家庭教育服务中心共设立4个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

(2)在16个镇街设立共计16个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开展常态化家庭教育服务工作。

2

公共交通

建设公共停车场,优化完善非机动车道

1.各镇街充分利用废旧物业、闲置土地、村级工业园和农贸市场改造等各种资源,建设节约化、集约化的公共停车场,全年新增不少于350个停车位(不包含路内停车位)。

2.进一步优化完善10条非机动车道,总长度不少于12公里。

3

基础教育

增加公办义务教育学位

加大公办中小学学位供给力度,全区2023年新增3300个公办中小学学位。

4

环境治理

推进水浸点整治

通过新建雨水管渠及强排泵站、现状管道清疏及错混接整改,完成钟村街(钟创路、雄峰商城东门)、南村镇(新光快速路金山湖北行路段)等共计3个水浸点整治项目。

5

文化体育

增加体育锻炼场所,组织体育赛事活动

增设16个体育活动场地;组织番禺区青少年系列锦标赛、8月8日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等8项形式多样的群众体育赛事活动,承办2项市长杯系列赛事,带动更多市民参与健身锻炼,实现全民健身和全面健康深度融合发展。

6

公共交通

整治非机动车交通乱象

1.规范管理地铁口、公交站台周边环境秩序,开展电动自行车逆行、闯红灯、未走非机动车道、乱停乱放等交通乱象专项整治行动48次。

2.各镇街在地铁站、大型商场等人员密集区域周边增设共享单车停放点12个。

7

基础教育

推行第四期“舒适午休”项目

推行第四期“舒适午休”项目,全年计划实施学校不少于190所,实现100%平躺睡服务。改造午休场地不少于16个,增配午休场室空调超1000台,睡床超3500张,区内实现躺床睡比例超22%。

8

社会保障

开展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

为我区户籍有意愿的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低保、低收入困难家庭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失能孤寡优待老年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不少于85人次。

9

环境治理

开展“有路无灯”整治

对区内15条“有路无灯”道路开展整治,提升道路的光照度以及城市品质。

10

食品药品安全

加强农产品

快检服务

在区内农贸市场(大型超市)开展主要农产品农兽药残留快检,全年完成快检数量不少于18万批次。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