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督办事项 | 分管领导 | 牵头单位 | 协办单位 | 目标任务 | 落实情况 |
项目 | 具体内容 |
1 | 道路优化:推进交通拥堵点位治理 | 持续推动交通拥堵点治理,推进“双微改造”,综合运用车道瘦身、待行区、优化标线等措施,优化提升路口、路段通行秩序和通行能力,进一步改善交通出行环境,提升通行效率。2025年完成5个交通拥堵点治理。 | 郭洪杰 | 区交通运输局 | 区城管局、区基建中心、区交警大队、市桥街、桥南街、洛浦街、石壁街、东环街 | 绩效目标:开展5个交通拥堵点治理工作,通过交叉路口微改造,提升路段通行能力,缓解交通压力,助力群众出行。 | 区交通运输局已委托设计单位对各交通拥堵点位进行调查并完成施工图设计,3月已向各有关单位征询施工图意见,目前正在对施工图进行修编。 |
2 | 依“法”护“未”:加强青少年普法宣传力度和心理健康教育,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及心理健康 | 由区司法局牵头各相关职能部门在2所学校协同开展2场示范性的法律援助与心理辅导宣传系列活动,并以此作为示范在全区推广,通过系列法治专题教育讲座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防护能力。区教育局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校家社合力联动,开展16场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送课活动,开发家庭教育指导系列精品课程6节,切实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 | 陈建任、洪润苗 | 区司法局、区教育局 | 区人民法院、区人民检察院、区民政局、区卫生健康局 | 绩效目标:1.2025年12月底前完成2所学校协同开展示范性的法律援助宣传活动、开展2场示范性心理健康宣传活动,推动全区各中小学校2025年至少开展一场心理健康相关专题活动,积极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区法援处、区教育局) 2.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开展16场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送课活动,覆盖我区16个镇街,推动各职能部门共同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区教育局) 3.校家社合力联动,开发家庭教育指导系列精品课程6节,弘扬良好家教家风,守护公序良俗,共同防范未成年人犯罪。(区教育局) 4.营造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凝聚社会各界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社会共识。(区司法局、区教育局) | 1.区司法局、区教育局已制定实施方案,并完成征求区人民法院、区人民检察院、区公安分局、区民政局、团区委、区妇联等单位意见。 2.在番禺区工商职业技术学校举办第一场示范性法治宣传进校园活动。2025年2月27日,广州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邓中文同志以法治副校长的身份,带领“1+2”法治副校长工作团队走进番禺区工商职业技术学校,为师生上了开学“法治第一课”。“法治第一课”结束后,邓中文局长与师生们共同参加了校园里的“普法集市”。市司法局、市禁毒教育馆、区司法局、区教育局、桥南街以及区工商职校等单位联合设摊,通过法治趣味游戏、法律咨询、心理咨询、禁毒知识巡展、法治主题书法作品展示和才艺表演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向全校师生普及了宪法、民法典、预防学生欺凌、禁毒、反诈等法律知识。通过寓教于乐的互动活动形式,进一步加强了青少年法治意识。活动通过沉浸式普法课堂与互动式法治集市,全方位、多角度地向全校师生普及了宪法、民法典、预防学生欺凌、禁毒、反诈、心理健康咨询等法律知识,为学生们送上了法治成长“大礼包”,也正式拉开了番禺区2025年度依“法”护“未”活动的序幕。 3.依“法”护“未”项目与法治副校长讲授“开学法治第一课”深度融合、协同普法。普法宣传活动与“开学法治第一课”联动开展,通过“法治课堂+普法市集”形式,将法治教育、权益保护、犯罪预防、依法治校等职责嵌入校园治理全链条,并形成政法系统领导干部带头普法的“头雁”效应,示范引领全区各界关心重视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带动未成年人普法宣传工作全面开展。截至3月,区内政法单位均已组织本单位法治副校长业务培训,并在春季开学季分别进入全区230所中小学全覆盖百分百落实完成“开学法治第一课”。 4.已成立第二批番禺区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11个,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5.印发《2025年番禺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各部门合力联动,落实“五心”关爱行动,指导全区中小学、幼儿园精心做好开学准备,助力学生平稳顺利投入新学期学习与生活。 |
3 | 便捷出行:大力推动公共停车场建设,缓解老城区停车难问题。优化调整区内公交线路,提升出行便捷度。 | 利用闲置边角地、闲置物业、工业园区改造、自有建设用地开发等,年内建成不少于3000个停车位。结合群众实际需求、道路实际现状及区内地铁站点、大型社区等布局,年内优化调整公交线路15条次,方便群众出行。 | 郭洪杰 | 区交通运输局 | 区住建局、区国资局、区卫生健康局、区教育局、各镇街、区悦和公司 | 绩效目标:公共停车场建设: 1.2025年5月底前完成梳理停车场建设计划。 2.2025年12月底前全区新增不少于3000个公共停车位(不包含路内停车位)。 优化调整公交线路: 综合区内地铁规划、道路通行条件及市民出行需求,对区内公交线网作进一步优化完善,解决可达性弱及公交地铁覆盖薄弱区域交通出行问题,计划优化调整公交线路15条次。 | 1.为缓解我区停车设施供需突出矛盾,补足停车设施短板,落实以“较大规模、较大力度、多种方式”推动公共停车场建设的总体思路,我区全面启动了公共停车场建设三年攻坚行动。2025年分别于2月11日、3月13日召开了全区公共停车场专题会议,全面梳理摸查了各镇(街)可建设公共停车场点位,目前正在对可建设公共停车场点位进行进一步梳理。 2.第一季度,聚焦产业园区与学校周边公共交通需求,实地调研化龙海大产业园、广电计量、保伦工业园区等多个区域。同步组织全区公交企业研究公交线路优化调整及公交运力优化事宜,结合客流数据分析及需求变化,动态优化公交线网布局和运力配置,逐步推进我区公交服务提质增效。 |
4 | “食惠民生”:加大食品安全抽检力度 | 加强对米面油、肉蛋奶等33大类食品抽检全覆盖,全区全年完成食品安全抽检不少于3800批次。 | 杨少华 | 区市场监管局 |
| 绩效目标:加强对米面油、肉蛋奶等33大类食品抽检全覆盖,全区全年完成食品安全抽检不少于3800批次。 | 截至3月底,完成食品抽检609批次,已完成全区食品抽检任务量16.03%。同时,组织制定《2025年番禺区“食惠民生”加大食品安全抽检力度工作方案》,加大食品安全抽检力度,科学监测食品质量,从严从快打击食品违法行为。 |
5 | 老旧小区改造:推进人居环境提升和共用用水设施改造 | 完成市桥街德兴社区东秀园小区、大石街金城花园小区、沙湾街东圆新村、恒盛花园小区等14个老旧小区改造,改造范围建筑面积约70.6万平方米,共381栋楼,惠及居民7144户,改造后有效提升小区人居环境。开展老旧小区共用用水设施改造工作,对2000年前建设老旧居民小区的居民共用用水设施进行改造,全年完成改造10860户。 | 陈建任、严明昆 | 区更新局、区水务局 | 区水务投资集团公司、各镇街 | 绩效目标:2025年完成市桥街德兴社区东秀园小区、大石街金城花园小区、沙湾街东圆新村、恒盛花园小区等14个老旧小区改造,改造范围建筑面积约70.6万平方米,共381栋楼,惠及居民7144户,改造后有效提升小区人居环境。对2000年前建设老旧居民小区的居民共用用水设施进行改造,2025年底前完成改造10860户。 | 老旧小区人居环境提升:14个老旧小区中,已完工1个小区,13个小区正在开展施工,改造整体施工进度为10%。 共用用水设施改造:截至3月底,广州市番禺区老旧小区共用用水设施改造项目(第一部分)累计完成总工程量32%(第一部分完成可改造10860户)。 |
6 | 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 | 1.提升16个重点路口、16个重点路段电动自行车的头盔佩戴率。 2.整治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动。大力整治电动自行车逆行、闯红灯、未走非机动车道等交通违法行为。 3.推进非机动车道改造,有条件的路段实现机非分离。 | 郭洪杰、洪润苗 | 区公安分局、区交通运输局 | 市道路养护中心南城养护所、区地方公路管理总站、各镇街 | 绩效目标:1.提升16个重点路口、16个重点路段电动自行车的头盔佩戴率。目标:头盔佩戴率提升至80%以上。 2.开展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整治行动。目标:全年开展不少于20次全区统一行动,提高执法震慑力,全年累计查处涉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数不少于8万宗。 3.开展番禺区既有道路非机动车道改造。目标:对区内15公里既有道路进行非机动车道改造。 | 1.区公安分局依托区道安办平台,持续会同各镇(街)提升16个重点路口、16个重点路段电动自行车的头盔佩戴率,全区电动自行车的头盔佩戴率为81.2%;会同区相关职能部门,按照电动自行车管理区级实施方案,继续抓好停放充电、销售维修、交通设施等方面工作。 2.针对我区电动自行车道路交通安全特点,区公安分局于3月份制定下发了《加强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整治工作的通知》,每周三、四、五开展全区统一行动,全面加强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整治,今年以来,共开展全区整治行动6次,查处各类摩电交通违法超5万宗。 3.区交通运输局组织区内各道路养护单位(改造主体)研究,基本确定实施范围及实施方案,其中部分主次干道已完成施工招标,正在办理占道施工手续。 |
7 | 护苗行动:监护困境儿童个案帮扶 | 针对遭遇监护侵害、监护缺失、监护不当等监护困境儿童提供心理辅导、法律援助、监护帮扶、监护评估、个案会商等服务,帮助监护困境儿童权益得到保障: 1.提供个案服务。开展监护困境儿童专业个案辅导不少于200人次,按需要提供心理辅导、法律援助、监护帮扶、监护评估、个案会商等服务。 2.培养人才队伍。组建监护评估专业人才库1个,吸纳具有社会工作、法学、心理等专业背景的人才参与。 3.推进制度建设。印发《番禺区困境儿童监护评估工作指引》并在全区进行推广应用。 | 郭洪杰 | 区民政局 | 区人民法院、区人民检察院、区教育局、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区卫生健康局、区妇儿工委办、团区委、各镇街 | 绩效目标:1.开展监护困境儿童专业个案辅导不少于200人次。 2.组建监护评估专业人才库1个。 3.印发《番禺区困境儿童监护评估工作指引》1份。 | 已制定项目具体实施方案,完成2025年度番禺区“护苗行动:监护困境儿童个案帮扶”购买服务项目询价工作,引入专业社工机构,完成2名专职社工招募及培训,为组建监护评估专业人才库奠定基础。为20名监护困境儿童提供心理辅导、个案监护帮扶40人次,指标完成20%。 |
8 | 反诈宣防:打击电信网络犯罪 | 发挥区机制办统筹协调作用,依托区公安分局侦查中心资源,积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主责、行业监管、有关方面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通过开展反诈宣传(不少于2000场次)、预警劝阻以及高质量侦查打击,实现全区电信网络诈骗警情、案件同比“双下降”。 | 洪润苗 | 区公安分局 | 各镇(街) | 绩效目标:1.全区开展线下反诈宣讲会不少于2000场次。 2.各镇街开通使用AI反诈宣传语音专线不少于3条。 3.实现全区电信诈骗警情、立案同比“双下降”。 | 一是部署推动反诈宣讲“六进”(进机关、进厂企、进学校、进村居、进社区、进家庭),累计开展线下反诈宣讲会1322场;二是广泛推广AI反诈宣防专线使用,打造覆盖全区的96110外呼宣防智能电话体系,目前已开通镇街为:大石街7条、钟村街6条、沙湾街3条、小谷围街3条、桥南街3条,累计宣防65.3万人次;三是对涉本地电诈线索开展深度研判,发现一批本地涉诈及黑灰产团伙和窝点(地推引流、车队、杀洋盘、取现团伙等),累计开展代号“猎诈”专项行动4次,初步实现警情、立案分别下降20.5%、8.7%。 |
9 | 城市照明设施安全管理大提升 | 针对全区照明设施安全大排查,发现部分设备安装过低存在水浸风险、个别线路残旧破损等问题,区城管局拟安装145台水位监测终端,更换残旧破损管线30公里。 | 严明昆 | 区城管局 | 各镇(街) | 绩效目标:结合区路灯公司、各部门、各镇街对路灯安全大排查情况,完成水浸黑点水位监测终端的安装,对残旧破损的路灯电缆进行更换。 | 1.目前水浸黑点水位监控已完成项目招标工作,并已进场施工。 2.已制定残旧破损路灯线路更换计划,待材料到位后开展更换工作。 |
10 | 智融政务:打造多端融合、便捷高效的移动政务服务体系 | 优化智能客服多端融合提供一对一政务百事通服务,通过语音问答交互式咨询准确判断办事群众需求,按需推送办事指引、智能导办,解决“答不清楚、听不明白”问题;整合政务服务预约资源提供统一入口,建立统一规则、统一平台管理,解决“分散预约、无号可约”问题;拓宽“禺好办”服务领域,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移动政务门户,深化指尖办事,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打造多端融合、便捷高效的移动政务服务体系。 | 杨少华 | 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 各部门、镇(街) | 绩效目标:1.搭建智能化客服政务咨询平台,通过电话端、企微端、禺好办多渠道应用优化数字人智能导办效能,年服务量突破10万人次。 2.推进政务服务统一预约平台建设,完善构建区、镇街两级政务服务预约体系,实现各级服务场所预约资源云端集约,推动预约模式由“可以约”向“智能约”升级,服务人次达到20万以上。 3.深化“禺好办”平台应用。推动政务服务事项通过“禺好办”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全流程网办,涵盖卫生健康、水务、城管等超过300个事项。优化“禺好办”平台功能布局,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移动服务,提升企业行政审批及查档办理效率,进一步提升办事体验。 4.区政务服务中心及各镇街便民服务中心事项在“禺好办”小程序上实现“无感取号”,办事群众只需身处办事地点100米范围内在“禺好办”上点击“立即取号”,就能轻松实现线上排队。 | 1.全面摸查区、镇(街)两级政务服务事项清单。下发《区政务和数据局关于梳理政务服务高频及常见咨询问答内容的通知》,收集高频咨询、常见问题的应答内容。 2.调研了解预约叫号体系优化升级需求。深入摸查当前区政务服务中心、万博分中心预约叫号排队系统、数据的基本情况;摸查镇(街)、村(居)的办事量、现有预约叫号服务情况,初步研究预约叫号优化升级。 3.开展构建“禺好办”平台移动政务服务体系的调研分析,统计分析各部门事项所应用的审批系统情况,设计事项详情页面(包括流程、数据流、表单等),并完成与广州市事项系统事项库接口的对接;统计“禺好办”平台政务服务事项上线底数、各功能模块使用量和点击量,为优化布局做好数据分析基础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