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五公开 > 执行公开 > 执行过程公开 > 十件民生实事

2020年番禺区十件民生实事督办表 (第三季度)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0-10-28 14:55:09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填报日期:2020-10-14

序号

民生领域

具体内容

牵头单位

配合单位

完成情况

目标任务

落实情况

完成

未完成

1

公共交通(提高群众出行便利度)

调整优化公交线路20条;以地铁口为中心,发展微循环(预约)公共交通体系。

区交通运输局

区城市运行指挥中心、番禺交投公司


1.根据市民日常交通出行需求,优化调整公交线路20条次;
  2.逐步优化公交线网布局,积极探索微循环(预约)公交便民服务,构建以重要交通枢纽站场、地铁站为中心的公交网络体系。

1.前三季度优化调整公交线路36条次;新增微循环公交线路2条,分别为微公交6A(广州南站公交总站环线)、微公交7(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微循环线);全区现有公交线路157条,公交线网不断优化完善。
  2.目前,我区开行便民服务车线路10条,主要覆盖番禺区洛浦街、市桥街、桥南街、大石街、东环街、化龙镇等街(镇),接驳地铁三号线番禺广场站、大石站,二、七号线汉溪长隆站、二号线南浦地铁站、四号线新造地铁站,服务人群涵盖城中村、大型楼盘、高校等公交线路通行较为薄弱区域。

2

公共交通(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在我区公园、旅游景点、医院等机构停车场建设快速充电基础设施。

区科工商信局

番禺供电局、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区卫生健康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0年,公园、旅游景点、医院等机构停车场新建一批快速充电设施。

1.推动充电设施运营企业在省妇幼保健院、七星岗公园等机构周边停车场新建快速充电设施。
  2.《2020年番禺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区政府同意,即将印发。
  3.编制了充电桩宣传手册。

3

公共交通(推进非机动车道建设)

推进非机动车道建设,完善非机动车交通配套设施,在具备条件的主干道、学校周边路段设置非机动车道不少于40公里。

区公安交警大队

各镇街


完成40公里的非机动车道设置。

目前各镇、街共完成34.65公里非机动车道建设,其余部分正在推进。

4

医疗卫生(解决儿童就医难问题)

番禺区妇幼保健院加挂“番禺区儿童医院”牌子,增加儿科医生数量,优化儿科就诊流程,缩短就诊等候时间,进一步提升区域内儿科综合服务能力,促进儿童健康事业发展。

区卫生健康局

区编办


1.今年内番禺区妇幼保健院完成加挂“番禺区儿童医院”牌子工作。
  2.加强儿科学科建设,促进儿科亚专科发展;储备儿科专业人才,今年计划招聘儿科专业人才;加强儿科医护人员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优化儿科就诊流程,推广预约诊疗服务,缩短就诊等候时间;完成何贤纪念医院新大楼搬迁,进一步提升儿科服务质量。

1.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广州市番禺区妇幼保健院)的第一名称为广州市番禺区妇幼保健院,第二名称为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同时增挂广州市番禺区儿童医院牌子。
  2.已对照儿童医院建设标准进行自评,按程序办理儿童医院执业许可证。
  3.何贤纪念医院学科建设开设了儿科、小儿外科和儿童保健科等一级学科和新生儿科等二级学科;并开设新生儿科病区、NICU、小儿呼吸病区、儿科综合病区、PICU、感染性疾病病区、儿童康复病区,开放床位达200张。
  4.近期儿童发热患者开始增多,医院在高峰期安排4名医生接诊、1间儿童新冠病毒核酸采样室,科室制定了就诊高峰时段医生调配方案,尽力满足就诊需求。                                                  5.何贤纪念医院优化儿科就诊流程,缩短就诊等候时间:推行预约诊疗服务,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站、电话、现场等多种途径预约,预约时段控制在半小时,医院增设了报到就诊制度,按预约时段提前半小时报到,缩短无效等候时间。
  6.医院新医疗综合大楼的搬迁已经完成,开始着手旧建筑改造项目。

5

医疗卫生(打造番禺北部医疗高地)

1.区第二人民医院搬入新院区,提升就诊环境。
  2.区政府与省人民医院签订合作共建番禺区第二人民医院框架协议,在区第二人民医院新院区共建由省人民医院主办的心血管病高水平医院。省人民医院派出心血管内科、胸肺肿瘤等正高级著名专家教授驻点区第二人民医院工作,提升区第二人民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3.引入著名医院到我区南村镇开设医院。

区卫生健康局

区财政局、区司法局、区发展改革局、区委编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番禺分局、大石街


1.下半年完成医院整体环境建设,打造有温度的医院。
  2.下半年省人民医院派出正高级专家教授到区第二人民医院工作,建立200床位规模的心血管专科。

1.9月14日,省人民医院派员进驻番禺区第二人民医院,开展合作共建前准备工作。
  2.9月17日,省人民医院和区第二人民医院在心内科试点开展双向转诊工作。
  3.9月24日,经省人民医院和区第二人民医院双方协商,决定启动区政府6000万元的设备购置项目。
  4.9月27日,审议通过我区与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合作项目。

6

环境治理(推进水浸黑点达标治理)

加大内涝点排水整治力度,对禺山西路、旭辉花园、大龙街东华花园水浸黑点实施达标治理。

区水务局

沙头街、东环街、大龙街、区水务集团公司


汛期前缓解各水浸点积水问题,年底完成禺山西路、旭辉花园、大龙街东华花园水浸黑点治理工作。

1.各内涝点已落实应急排水措施,缓解积水影响。
  2.禺山西路内涝整治项目、旭辉花园项目、大龙街东华花园项目已进场施工,正办理占道施工等手续。

7

环境治理(完善餐厨垃圾分类收运、处理体系)

1.加强垃圾分类政策和相关知识宣传,力争2020年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达95%以上。
  2.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加大餐厨垃圾回收力度,回收率达90%以上。

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

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各镇街


1、指导各镇、街加大入户宣传力度,加强人员站桶指导,提升前端生活垃圾精准分类,2020年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达95%以上。
  2、协助、督促各镇、街完善餐厨垃圾收运线路,实现餐厨垃圾收运全覆盖,加大餐厨垃圾回收利用率达90%以上。

1.与融媒体合作,在《南方日报》和《广州日报》刊登我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报道,提高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识,提升知晓率。加强人员站桶指导工作,并由区委组织部持续组织在职党员干部回社区参与垃圾分类服务,挂点督导小区垃圾分类工作落实。全力督导各镇、街推进“捉中间、促两端”工作做法,提升前端生活垃圾精准分类。
  2.协助、指导各镇、街完成制定厨余垃圾全覆盖收运工作方案,并已初步实现厨余垃圾收运全覆盖。据统计,全区共有50条餐厨垃圾收运线路,现有51台餐厨垃圾收运车辆(包含区环卫处7台),日收运量约190吨。同时,继续提升餐厨垃圾处理能力,确保餐厨垃圾回收利用率达90%以上。

8

城乡建设(推进旧楼加装电梯)

着力优化加装电梯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加大宣传、协调及督办力度,积极推进老旧小区成片连片加装电梯工作,完成加装电梯不少于100台。

区住房城乡建设局

区民政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番禺区分局、区市场监管局、各镇街


积极推进我区老旧小区成片连片加装电梯工作,完成加装电梯不少于100台。

今年以来累计批出加装电梯150台,已进场施工80台,发放补贴32宗,共320万元。
  一是举办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云直播宣传活动。活动吸引了近7万人在线观看,市加梯办到场参加活动。二是开展加梯督导工作。区住建局主要领导带队到桥南街、大龙街考察加梯进展情况,要求相关部门在保证加梯进度的同时,做好我区创文工作。三是开展质量安全巡查。区加梯办联合区质监站、区安监站多次到加装电梯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并对安装企业人员开展安全培训。四是开展小区宣传活动。区加梯办分别到东环街鸣翠苑、大龙街东雅园开展小区宣传活动。

9

文体教育(扩充公办学前教育资源)

新增公办幼儿园20家,2020年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比达到50%以上。

区教育局

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委编办、各镇街


1.创新探索公办幼儿园委托办园模式,至2020年底,计划增加新型公办小区配套幼儿园8所。
  2.积极挖潜发展村集体办幼儿园,至2020年底,收回合同到期转制的村级幼儿园6所,推动合同未到期的43所村级幼儿园确定转制方案。
  3.2020年力争新增公办幼儿园20家,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比达到50%以上。

1.开办新型公办园7所:委托地产商举办新型公办园3所(祈福、碧桂园、海怡半岛);与高校合作举办新型公办园1所(女院);与国有企业合作举办新型公办园3所(天峯、利联、倚莲);目前大石碧桂园等4所新型公办园已进入招标阶段。
  2.今年已收回租赁合同到期的村级幼儿园转制为公办幼儿园7所。
  3.截至9月,我区新增公办幼儿园14家,全区幼儿园共351所,其中,公益普惠性幼儿园303所,占比86.32%。公办园146所,占比41.6%。我区在园幼儿 96263 人,其中公办园在园人数45629人,占比为47.4%。

10

社会保障(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建设)

全区建设不少于8个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满足老年人就近养老服务需要。

区民政局

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番禺区分局、区卫生健康局、区科工商信局、市生态环境局番禺区分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土地开发中心、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各镇街


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建设,要求沙湾镇、南村镇、石楼镇、市桥街、桥南街、大石街、洛浦街和钟村街8个镇街在今年建设不少于1间,全区不少于8间,以满足我区老年人就近、便捷的养老服务需求。

目前,8个镇、街已确定了建设场地,沙湾、洛浦已完成项目招标和场地建设改造,沙湾完善手续后即可投入运营;南村、市桥、钟村、桥南正进行场地改造,大石已完成项目招标;石楼正推进原岳溪敬老院房屋安全鉴定工作。
  此外,拟将市桥街环城西路77号物业改造为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面积约1300平方,拟设置床位60张,提供长期托养、临时托养、喘息服务、助餐配餐、家政服务、医养结合、日间托养和上门照料等服务。已完成物业建筑结构检测鉴定(结果为“一般损坏房”),租金评估第三方评估机构已出具初稿。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