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内容: | 理 由:1、我国学生近视发病率在全世界的排名已上升到第二位。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教育部最近联合调查,目前我国青少年的近视率已接近60%,学生近视发病率在全世界的排名已从1998年的第4位上升到第二位,仅次于“近视第一大国”日本。人数更跃居世界之首,患者人数超过6000万。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在70年代中期还比较低,约占15%至20%,但现在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并且明显从儿童高龄组向低龄组发展。2000年与1995年相比, 16—18岁高中学生的近视率则从66.80%上升为71.29%。尽管城市学生近视率仍高于农村学生,但城乡差距比1995年有所缩小。反观作为教育强国的德国,青少年的近视率却不足15%,且已经比10年前下降了10%。同期内我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却上升了40%多,上升之快,世人震惊,理当引起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及家长的高度重视!2、广州高中生视力不良率已居世界前列,达75.8%。 小学生近视率 初中生近视率 高中生近视率 大学生近视率中国 26.96% 53.43%, 72.8%, 77.95%。日本 25.7% 49.% 63.8% 高于63.8%德国 8.8%, 15.6% 20.4%广州 24.55% 51.37% 75.8% 高于75.8%据2002年来青少年近视率的相关调查报告和媒体报道数据,统计对比如下:由下表可见, 广州市(包括番禺区)高中生视力不良率高达75.8%。就是说,广州市每10名高中生就有近8名要戴眼镜。广州中山眼科中心视光学部每年暑假都是青少年验光配镜的高峰期,去年更突出,到眼科医院来验光的比前年同期增加21%。3、 从 12岁到18岁是近视高发期,提高青少年视力利国利民。视力不好,除了学习、生活受影响之外,高考专业选择也受限制 。航天航海技术、海洋船舶驾驶、计算机、精密仪器、测控技术、军事、体育、文艺等对眼睛视力要求都比较高,即使是学习成绩很好,但视力不好也不能进这些专业学习,这是十分可惜的。据报道全国因近视致盲人数达30万。12岁到18岁是近视高发期,我国青少年的近视发病率快速上升,居高不下,还会恶性循环,影响下代,大大降低中华民族的素质。4、争创教育强区,以人为本,狠抓利民实事,率先全国示范。领会教育部、卫生部、国家广电总局、共青团中央、中国残联关于在“视觉第一·中国行动”中开展全国青少年“爱护我们的眼睛”预防保健教育活动的通知精神(详见附件),率先行动起来,创建青少年明亮工程,降低中小学近视发病率。办 法:1、成立防治近视眼的专项办公室。可由区教育局牵头与卫生局、广电局、共青团区委协同成立防治近视眼的专项办公室,使防治近视眼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地协调进行;各学校应定期检查学生视力,建立青少年视力档案,发现视力降低者,及时进行检查矫正。2、提高所有与眼有关行业的准入标准,对验光师资格进行严格认证。儿童初步近视时,很多父母不希望孩子戴眼镜,这样使孩子总是眯眼看东西,反而加深了近视度数。所以,如果孩子近视在150度以上,我们要让家长知道考虑让孩子戴足度数且质量较高的眼镜。我们应该整顿眼镜市场,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并发放资格证书,规范验光配镜行业,使患者验光、配镜得以保证。3、广泛进行科学护眼用眼宣传,预防胜过治疗。德国“青少年眼睛保护协会”提醒大家,1分的预防胜过10分的治疗。我们应该广泛进行科学护眼用眼宣传。 让人们搞清造成青少年近视的主要原因。从幼儿开始,注重合理营养。平时在饮食上应做到四点:(1)补充营养,除蛋白质、维生素外,钙、锌等元素已被证实是眼睛发育必需的物质;(2)限糖,糖可消耗体内的钙,诱发近视;(3)保证充足的睡眠,使眼睛整体处于非疲劳状态;(4)多锻炼,促进眼组织的血液供应和代谢。其次,学校和家庭应注意创造良好的视环境,如充足的照明、远离电视等。同时,应加强对网吧和游戏机市场的管理,避免青少年长时间逗留网吧和玩游戏机,造成眼睛过渡疲劳。4、相关具体措施(1)强化学校健康教育课,学会科学卫生用眼,提高“两操一课”质量;(2)改善教室的照明采光条件,提高视觉环境的质量,进行全区达标的统一检查、验收;(3)在初中和小学保证每周一节的毛笔课,端正书写姿势,养成良好习惯;(4)保证学生睡眠充足, 小学每天10 小时;初中9小时;高中8小时;(5)严格控制作业量,小学每日30 分钟;初中60分钟; 高中90分钟;(6)严格控制每日文化课课时量,小学每日4课时;初中5课时; 高中6课时。杜绝补课,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五天工作制。(7)严格控制课外资料的订阅量,清缴伪劣盗版学习资料;(8)进一步监管整顿电脑网吧等场所;(9)请多给眼睛放个假,多组织全区性及各级各校学生文体活动;(10)将控制近视发病率定为评价各级学校工作的最重要的硬性指标之一。附件:教育部、卫生部、国家广电总局、共青团中央、中国残联关于在“视觉第一·中国行动”中开展全国青少年“爱护我们的眼睛”预防保健教育活动的通知[2000]残联康字第12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卫生厅(局)、广播影视厅(局)、团委、残联:为贯彻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促进全民素质的提高,针对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存在的问题,有效降低广大青少年儿童近视率,控制眼疾对视力的损害,阻止不良视力在青少年儿童中发展趋势,教育部、卫生部、国家广电总局、团中央、中国残联等部门决定,开展“爱护我们的眼睛”预防保健教育活动。本次活动通过阅读眼保健知识科普读本,观看眼保健电视系列专题讲座《珍爱光明》,并结合在报刊上开展眼保健专题讲座,青少年儿童眼病义诊,组织青少年儿童眼保健知识宣传夏令营等活动,介绍眼疾的危害、近视的防治、眼外伤的预防,教育广大青少年儿童在学习、生活中正确用眼、爱眼,护眼,掌握眼保健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从而达到保护视力,减少残疾的活动目的。本次活动在“爱护我们的眼睛”预防保健活动办公室统一组织安排下进行,可纳入学校健康教育活动课之中,各单位接此通知后,积极协调配合、认真组织开展、及时汇报进展,并将有关经验总结上报,以便推广。 关于在“视觉第一·中国行动”中开展全国青少年“爱护我们的眼睛”预防保健教育活动实施方案背景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身心健康是基础,而目前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令人担忧。1999年全国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治工作公告的抽样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存在的问题十分突出。全国小学生的视力不良率18.57%,近视率为13.35%;初中生视力不良率为45.04%,近视率为37.44%;高中生视为不良率为67.29%,近视率为61.5%。如何有效地降低近视率,控制眼疾对视力的损害, 阻止不良视力在青少年儿童中发展趋势,是提高我国人口健康水平,减少视力残疾所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视觉第一·中国行动”是国际狮子会、卫生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携手开展的以预防保健和白内障复明为主要任务目标的大型国际合作项目,执行三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项目执行之初,就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将宣传普及眼保健及防盲治盲知识,提高眼保健意识,列为此项行为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视觉第一·中国行动”预防保健教育实施方案的任务目标中,明确要求到2002年,眼保健及防盲治盲知识普及率城市达到90%,农村达到70%。原国家主席江泽民在致国际防盲协会第六届全体大会的贺信中谈到:“人人渴望拥有健康的眼睛、良好的视力。然而,全世界近半数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眼疾,其中四千多万人失明。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受眼疾侵害的人群将进一步扩大。”另外,江主席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一个关系我国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他要求有关方面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1997年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国防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学校体育、卫生与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国防教育的工作目标:即学生人人享有体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逐步普及国防教育,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国防意识和综合素质有明显提高。为此,教育部、卫生部、国家广电总局、共青团中央和中国残联联合开展“视觉第一·中国行动”全国青少年“爱护我们的眼睛”预防保健教育活动。目的及意义1、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增强青少年儿童眼保健的意识与能力。2、使广大青少年掌握眼保健的基本知识与方法。3、使“视觉第一·中国行动”的宣传更加深入,力争达到在青少年儿童中眼保健知识普及率城市90%、农村70%的要求,阻止青少年儿童视力下降的发展趋势。组织架构设立全国青少年“爱护我们的眼睛”预防保健教育活动顾问委员会和组织委员会。1、顾问委员会成员:王 湛 教育部副部长王陇德 卫生部副部长吉炳轩 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赵 勇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成金 中国残联副理事长2、组织委员会成员:杨贵仁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李宗达 国家广电总局总编室副主任胡增印 共青团中央权益部副部长薄绍晔 中国残联康复部副主任单藕琦 卫生部医政司综合处处长组委会下设办公室(设在“视觉第一中国行动”中国残联项目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本次活动。活动内容及措施1、制定措施,部署活动。由各地组委会成员单位共同会签下发文件,制定具体措施,明确此项活动纳入学校的健康教育课或活动之中。2、活动内容。(1)在全国中小学校利用健康教育课或活动以及课外读本、挂图等多种形式进行“爱护我们的眼睛”眼保健科普知识及普及教育活动。(2)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及若干个省级电视台开设眼保健科普知识讲座,拍摄《珍爱光明》眼保健知识系列讲座电视专题片,要求有视觉冲击力,注重科学性与实用性,突出用眼卫生,重点介绍眼保健操,眼康复仪,眼保健食品及生活、学习中预防眼疾的注意事项。(3)在全国大中城市开展为青少们儿童进行眼病义诊活动。(4)开展青少年眼保健知识宣传夏令营活动。(5)在“全国爱眼日”发放眼保健知识宣传手册。五、实施步骤:1、2001年1月一7月,学习阶段。2、2001年7月检查阶段。3、2001年8月,总结阶段,总结推广先进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