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内容: | 理 由:随着我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全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与此同时,我区的残疾人事业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残疾人的生活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我区目前已建立了残疾人三级保障线,由区、镇两级政府出资,给残疾人每人每月100元生活补贴。另外,自1994年起,由广州市、区、镇三级政府共同出资实施的残疾人安居工程,今年更是加大力度,计划解决200户残疾人住房,合计共解决约500户残疾人的住房问题。然而,我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出行难。城市规划和建设没有考虑残疾人这个特殊群体,这给他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从我区范围看,无论在市桥,还是在其它城镇、街道,人行道上都没有盲道;过街天桥和隧道,都没有按无障碍设施施工建设;在医院、车站、公厕等公共场所也都没有残疾人专用通道和设施。二、就业难。我区残疾人就业形势是随着全国范围内就业压力的逐年加大而日趋严重。我区现有约3万残疾人,以农业人口为主,其中60%的残疾人有劳动能力(约1.8万人),有40%的残疾人(约1.2万人)能自谋出路,从事种菜、种植水果和养殖业等工作。政府没有相应的培训机构帮助残疾人学习就业技能以提高自身素质,这使目前的就业形势成非良性循环。三、看病难。残疾人由于其自身的原因,会更多地同医院或各种医疗机构打交道,而我区的大多数医疗单位都缺乏相应部门和专用通道(或称绿色通道)为残疾人群提供专门医疗服务。 造成目前这种局面,主要是有以下因素造成的:一是政府在残疾人事业上还重视不够、宣传不够。很少从我区各种媒体听到或看到有关残疾人方面的新闻报道和政策法规。全社会还没有形成关注弱势群体、关心残疾人、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政府和社会对残疾人事业的资金投入不足,公共场所中残疾人设施奇缺就是佐证。为了使我区的残疾人事业有较大发展,我们必须从政府做起,认真学习“两会”精神,以人为本,勤政为民,大力宣传和支持残疾人事业,努力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素养,积极投身到关爱残疾人,帮助残疾人的行动中来。办 法: 1、城市规划、建设部门要站在如何体现“三个代表”的高度上来搞好城市规划和建设工作,各项市政规划和建设都要符合国家城市规划建设标准,符合国际惯例。在各大公共场所,如广场、医院、车站、码头等,建设残疾人专用通道,为残疾人的生活提供便利条件。只有这样才能高起点、人性化地做好我区现代城市规划和建设,才能以人为本、关爱残疾人,才能搞好两个文明建设。2、残疾人因其自身原因,其生活和工作较正常人有更大压力和困难。故政府应建立一整套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机制,建立健全残疾人社保体系,充分发挥残联和各种社会力量,使这套机制长期运行。3、由区民政、劳动等部门牵头,建立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该中心依据每个残疾人自身的特点,为其提供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就业介绍等多项服务。同时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由区民政、劳动部门会同工商、税务部门共同制定一些针对残疾人创业的优惠政策。4、建立社会救助系统,为特困残疾人的生活提供必要资助,为残疾人看病或突发事件提供紧急救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