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议案(建议)提案处理 > 2004年 > 2004年提案

议案(建议)办理

标 题: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进一步提高我区残疾人生活质量
问题内容:理 由:随着我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全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与此同时,我区的残疾人事业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残疾人的生活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我区目前已建立了残疾人三级保障线,由区、镇两级政府出资,给残疾人每人每月100元生活补贴。另外,自1994年起,由广州市、区、镇三级政府共同出资实施的残疾人安居工程,今年更是加大力度,计划解决200户残疾人住房,合计共解决约500户残疾人的住房问题。然而,我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出行难。城市规划和建设没有考虑残疾人这个特殊群体,这给他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从我区范围看,无论在市桥,还是在其它城镇、街道,人行道上都没有盲道;过街天桥和隧道,都没有按无障碍设施施工建设;在医院、车站、公厕等公共场所也都没有残疾人专用通道和设施。二、就业难。我区残疾人就业形势是随着全国范围内就业压力的逐年加大而日趋严重。我区现有约3万残疾人,以农业人口为主,其中60%的残疾人有劳动能力(约1.8万人),有40%的残疾人(约1.2万人)能自谋出路,从事种菜、种植水果和养殖业等工作。政府没有相应的培训机构帮助残疾人学习就业技能以提高自身素质,这使目前的就业形势成非良性循环。三、看病难。残疾人由于其自身的原因,会更多地同医院或各种医疗机构打交道,而我区的大多数医疗单位都缺乏相应部门和专用通道(或称绿色通道)为残疾人群提供专门医疗服务。 造成目前这种局面,主要是有以下因素造成的:一是政府在残疾人事业上还重视不够、宣传不够。很少从我区各种媒体听到或看到有关残疾人方面的新闻报道和政策法规。全社会还没有形成关注弱势群体、关心残疾人、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政府和社会对残疾人事业的资金投入不足,公共场所中残疾人设施奇缺就是佐证。为了使我区的残疾人事业有较大发展,我们必须从政府做起,认真学习“两会”精神,以人为本,勤政为民,大力宣传和支持残疾人事业,努力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素养,积极投身到关爱残疾人,帮助残疾人的行动中来。办 法: 1、城市规划、建设部门要站在如何体现“三个代表”的高度上来搞好城市规划和建设工作,各项市政规划和建设都要符合国家城市规划建设标准,符合国际惯例。在各大公共场所,如广场、医院、车站、码头等,建设残疾人专用通道,为残疾人的生活提供便利条件。只有这样才能高起点、人性化地做好我区现代城市规划和建设,才能以人为本、关爱残疾人,才能搞好两个文明建设。2、残疾人因其自身原因,其生活和工作较正常人有更大压力和困难。故政府应建立一整套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机制,建立健全残疾人社保体系,充分发挥残联和各种社会力量,使这套机制长期运行。3、由区民政、劳动等部门牵头,建立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该中心依据每个残疾人自身的特点,为其提供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就业介绍等多项服务。同时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由区民政、劳动部门会同工商、税务部门共同制定一些针对残疾人创业的优惠政策。4、建立社会救助系统,为特困残疾人的生活提供必要资助,为残疾人看病或突发事件提供紧急救助。□
问题答复:民革番禺支部: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进一步提高我区残疾人生活质量”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一、为残疾人、老年人及有需要人士出行提供方便的问题:我区在2001年以前在城市规划和公共、市政、旅游景点、大型服务场所和政府机关部门,基本没有按无障碍设施设计和施工,没有考虑到残疾人、老年人及有需要人士的需求。例如:市桥影剧院、图书馆、英东体育馆(场)等大型公共场所及宝墨园、商店、公园厕所等场所都没有设置无障碍设施。2002年6月区政府为贯彻落实《广州市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条例》组织了区残联、建设局、规划局、市政局、文化局、体育局、卫生局、经贸局、旅游局等13个部门对番禺区的道路、口岸、医院、旅游景点、文化体育、公共服务场所进行实地检查。联检组撰写了《番禺区无障碍设施重点目录》送区政府审定研究,以确定我区无障碍设施的改造方案。2003年10月区政府成立了番禺区无障碍设施建设领导组,印发了《番禺区贯彻落实〈广州市创建“全国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实施方案〉意见》,并与各有关部门签定责任收,明确要求我区各部门、各有关单位在2004年9月底前完成我区无障碍设施改造任务。同时区政府拨出275万专款用于我区的无障碍改造工作。到今年9月底我区基本完成无障碍设施的改造:①广州市至番禺的迎宾路段都改造为无障碍通道,市桥城区清河路、光明路、繁华路、大北路、禺山大道、平康路都按无障碍道路全宽式重新作了改造,合计总长约35公里;安装4处盲人过街音响;改造市桥城区无障碍公厕3座。②区政府及办证中心、区公安局及市桥公安局办证大厅、区法院、司法局、工商局、区残联等政府部门已改建无障碍设施。③图书馆、影剧院、博物馆、人民医院、中医院、何贤纪念医院、市桥医院、番禺宾馆、友谊商店、邮政局、电信局、全球通营业大厅、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村信社、莲花山旅游区、番禺香江野生动物园、宝墨园、南沙港、莲花山口岸、番禺大北车站等公共服务机构完成了无障碍设施改造。④新建或在建的公共设施工程,区规划局、区建设局都按无障碍建设要求审批。例如:新建番禺区长途汽车总站、南区德福路都按无障碍建设的要求规划建设。二、残疾人就业情况:近几年来,区委、区政府非常重视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但实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难度较大,区政府及有关部门不遗余力,着力解决残疾人就业难问题,从1994年开始实施《番禺区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2000年起实施省人大批准的《广州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并逐步扩面到各镇、街(区)执行。法规规定:“辖区内的机关、企业、事业、外资企业都必须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具体按1.5%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即每100人的单位,须安排1.5个残疾人就业。经过政府的政策推动、宣传,有关部门的努力,到2004年6月止,共安排残疾人就业2400人/次,这部分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通过按比例就业,安排到我区各企业、外资、私营企业工作,月工资收入约500-1000元左右,使这部分残疾人生活水平有一定的提高。另外,政府每年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拨出专款为残疾人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如学习电脑、服装裁剪、家电维修、洗车及农村种养等技能。今年拨出20万元为农村残疾人种养贷款,帮助农村残疾人发展种养事业。据调查我区现有3万多残疾人,农村居民户口占80%,其中60%是没有或基本不能从事生产劳动的残疾人(约2万多人),有劳动能力约占40%的残疾人(约1.5万人)。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率占50%,即从事农村种养业、自谋职业、各单位安排就业的约4500人左右。有40%左右的农村残疾人发生隐性失业,也就是说近几年农村大量的土地被征用,大量农村居民实际是没有土地的状态。针对这一情况,政府采取了三方面的措施加以改善:1、加大对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执法力度,对不依法安排或拒绝履行义务的单位,联合劳动监察部门依法处罚。2、政府提供多渠道、多资源帮助残疾人,提高残疾人的自身素质和就业技能。3、按有关扶持残疾人就业的优惠政策,鼓励残疾人从事个体服务业。4、对没有劳动能力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政府给予困难生活补贴。三、看病难,有病无钱看的问题:近几年来,政府都着力改善各医疗单位的无障碍设施。今年初,区政府组织检查组对各医院的无障碍设施全都进行检查,在检查中发现不符合要求的,要在今年8月底前整改完毕。同时,各医院也专门为残疾人、老年人设立无障碍窗口和优先或免费掛号等措施。根据“十五”要求,今年初区残联开设了残疾人康复中心,为我区的脑瘫的儿童、肢体、自闭、精神病康复者进行有系统的康复,提供用品用具等工作。由于残疾人自身及经济原因,对慢性病、危重病无钱医治的问题,政府将进行调查、研究解决方法。四、在宣传残疾人事业方面:政府将加强有关残疾人事业的宣传工作,以推动我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认真实践“三个代表”,形成关心残疾人,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氛围。今年已启动义工助残服务及成立番禺区利康家属资源中心。最后,感谢您对我区残疾人事业的关注与支持,感谢您对残疾人生活的关心。政府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有计划、分步骤地加大我区各项残疾人工作力度,使我区的残疾人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