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内容: | 理 由: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批农民从农村来到城市,从而形成了农民工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是新时期城市和农村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协调城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当他们背井离乡,颠簸劳累,为城市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其文化生活却极其贫乏。在为之辛勤劳作的城市里,城镇居民可以享受较丰富的文化生活,而他们不仅劳动时间长,物质待遇低,而且精神文化生活也普遍被忽视。在工余时间,他们的文化生活单调,要么逛逛街,要么就是闷在宿舍或工棚里睡觉、聊天、打扑克,有些人甚至成为不良文化的消费者,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重视农民工文化生活,切实保障农民工文化权益,是一项长远发展的举措,对于提高国民素质,落实城乡统筹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重要意义。办 法: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文化部门专门发出了《关于高度重视农民工文化生活,切实保障农民工文化权益的通知》(穗文发〔2004〕51号) ,强调要高度重视农民工文化建设,把活跃和繁荣农民工的文化生活纳入小康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纳入政府文化部门服务和管理的基本范畴,切实承担起满足农民工文化生活的历史责任。番禺作为珠三角发达地区,农民工数量庞大。为此,首先应在舆论上造出声势,大力宣传文化部门的通知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关注农民工、善待农民工的氛围。最大限度地利用公益文化设施,在服务内容、方式手段上努力贴近农民工,改变目前农民工文化生活失调的状况 二、有必要建立农民工管理服务机构,统筹对农民工的管理和服务。比如可以成立农民工合作基金会,发动社会各界人士进行捐助,政府则适当拨出款项。这一基金会可考虑由区民政局、文化局等单位负责,但要有一定数量的农民工代表参加,除了物质上的困难救助之外(即济困解危基金),还应有一部分是精神文化生活基金。 三、在中心城区或农民工比较集中的街镇,成立农民工文体活动中心。中心进行一定的硬件建设,可购置放影机、电脑、电视机和DVD机和适当的体育器材等。可建立工友互助图书馆,并购置一定数量的图书,外来务工人员只要凭身份证即可免费借阅图书、上网查阅各种文化信息。 四、通过开办大众电脑培训班,举办外来工歌手大赛,成立农民工青年艺术团进行公益性文艺演出(包括送戏到工地、送书、音像制品上工地等),举行各种体育活动等,丰富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五、按照文化部的通知精神,严厉打击违法违规文化经营活动,净化农民工文化生活环境。一方面加强引导和教育,帮助农民工提高识别、判断和自觉抵制不良文化产品的能力,提高文化水平,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民工务工相对集中的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产品的监督检查力度,有效杜绝和制止非法文化活动和不良文化毒害和侵扰农民工的身心健康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