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议案(建议)提案处理 > 2005年 > 2005年提案

议案(建议)办理

标 题:关于改善市桥城区交通管理的建议
问题内容:理 由:随着我区经济的飞速发展、广州南拓计划的不断推进以及社会机动车拥有量的高速增长。令市桥城区的道路交通越来越显拥堵,影响了市民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导致出现交通拥堵现象,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车辆与道路设施不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远跟不上机动车的发展速度。如要彻底改善交通现状,众所周知,根本的对策是要加大对道路和交通设施等的投入。而实施这些举措一需要较长的时间规划施工,二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设。可谓远水不解近渴,不可能短期内舒缓交通紧张的压力。本人认为,政府在加快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长远投入的同时,也可利用现有的道路交通设施,针对市桥城区目前交通问题的难点,进行适当的改造并加大对交通治理的力度。相信亦可解决部分的燃眉之急。为此,本人向有关部门提出如下几个问题及其解决的对策:办 法:问题一,东环路与平康路平交(罗家平交)和西环路与禺山西路平交(汇景平交)经常性出现堵塞,成为了市桥东西两翼的交通瓶颈。问题成因除了上述两处车流密度较大(尤其是上下班交通高峰期)之外,另一主要原因是路口中心的绿化环岛制约了车辆的通行。由于车辆在通过上述交叉路口时必须对环岛作顺时针绕行(右转除外),这样就等于增加了通过路口的路程(左转弯者尤甚),拖慢了通行速度,实际上是减少了每次灯号放行的车辆通过量。 对策:建议将上述两个交叉路口的绿化环岛拆除,还路于民。好处是改造后车辆通过该路口的速度和流量都会有所增大(每次灯号放行时间内)使其通行效率尽可能达到最大化,缺点是绿化环岛拆除后视觉上减少了部分市政的美观,但当美观与实用性出现冲突时,我认为牺牲小部分的美观是值得的。问题二,市桥大桥的拥堵是老大难的问题了。此桥建于70年代末,至今已有35岁高龄,该桥的设计师和建造者恐怕造梦都想不到三十几年后的交通流量会有今天这样超负荷。由于经常堵车,尤其上下班交通高峰时段桥面上的车辆一辆接一辆,整条桥基本上变成停车场,加上摩托车、行人和非机动车在其中穿插抢道,其混乱场面有目共睹。大桥长期处于这种超负荷使用的状态,首先,必会使其寿命大大缩短,其次,亦给市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对策:建议将自南向北行驶过桥的车辆在清河路与工业路交叉口由目前按红绿灯分次放行(可左右转和直行),改为全天只准向右转弯并连续不间断放行,禁止左转弯和直行。需左转和直行的车辆可于右转弯后在何贤医院的交叉路口掉头或绕行环城东路。同时将美丽华酒店西门侧的单行道亦改为只准车辆右转弯,减少与下桥车辆交叉碰撞的机会。以上方案也可改为在交通繁忙时段实施,即分时段交通管制。另外,建议市桥大桥禁行货车(因货车既重且慢)以保证大桥能安全、通畅地运行。好处是北行车辆因无须在桥上等灯候行,造成车多时堵塞压桥,为大桥减负,无论大桥的寿命还是桥面交通都能因此而得到改善。同时也符合物尽其用的原则,比改为单行要绕道德兴和西丽大桥好得多。缺点是影响了部分的用车人,令需左转和直行的车辆多走了一点冤枉路,增大了环城东等路段的交通压力,但估计影响不大,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问题三,违章人力三轮车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城区机动车的通行。目前,城区的大街小巷每天都有为数不少的人力三轮车游弋,由于三轮车体宽速度慢,有如路上螃蟹(三轮车主多数是收破烂或是沿途卖东西,基本上都是休哉悠哉、忽左忽右地行驶),假如某路段有一人力三轮车行走,那么该路段就等于临时封闭了一条行车线,尤其在交通高峰时段,其对交通环境的影响和破坏的确不容低估。对策:加大执法力度,建立长效的治理机制,坚决取缔违章三轮车。由于以往执法部门对违章三轮车的整治方式一般是采取隔一段日子就集中警力,突击行动一两天,在城内马路上设卡拦截收缴。而一次行动之后到另一次行动之间有颇长的一段真空期。这样,就给了三轮车主可乘之机。加上现代通讯发达,遇到执法行动,车友们就相互通风报信,迅速疏散到内街小巷,跟警察捉迷藏,风头过后又招摇过市。况且三轮车价也不算高,损失一辆后花不多的钱就可新购一辆。只要能用上几个月就不会“蚀底”。经济上划得来,故而才会出现屡禁不止的现象。为此,建议对人力三轮车的治理必须建立一套长效可行的机制,将集中突击行动改为灵活机动,把遏制违章三轮车的工作作为交巡警日常巡逻执勤的任务之一,变设点拦截为机动收缴,见一辆收一辆,初时工作量会较大,但只要每天坚持不懈,则一段时间后,三轮车违章占道的现象就会得到改善,最终达到治理的目标。问题四,停车难。一直以来道路上车辆的停放权与通行权都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相信大家都有同感,安车代步出门办事遇到因道路两边车辆违章乱停而导致交通堵塞时,你会感到愤慨;但假如道路非常畅顺,很快就到了目的地后,发现全路段都禁停,在附近兜了几圈还是找不到地方停车,望其门而不得入,这时你同样会觉得窝火且无奈。停车难的问题除了给市民日常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不便外,还影响到工作、办事的效率,是交通管理中的又一个难点。对策:根本的解决办法相信最佳的方案是不断有预见性地加大对新建停车场和旧停车场扩建改造的投入了。除此之外,建议充分利用现有的道路设施,挖掘潜力,适当增加道路旁临时停车位,俗语说“堵不如疏”。市民大众多数都不会知法犯法,故意违法乱停。一般情况下都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到头来被拖车、抄牌、锁车,受伤的还是车主自己。目前由于市桥城区的停车场严重不足,唯有利用道路两侧(较窄的道路单侧)临时停放。据观察,每天的交通高峰时间有三段,分别是上午七时至八时半,中午十一时至二时间,下午五时至七时。其余时间交通情况都不算拥挤(除大北路、桥东路等少数几条马路外)。这样,可否把现时部分禁停的路段改为分时段禁停,即在每天的三个交通高峰期内禁停,其余时间允许临时停放(因为一般人的办事和采购都是在上下班高峰时间之外进行的)。另外,目前全天禁停的路段禁停时间是上午七时至晚上十时,但就现在市桥的交通情况看,晚上八时之后路上行驶的车辆就已经不多了(大北路因有多路公交车途经所以除外),可将全天禁停路段的管制时间适度缩短。这样,一来不影响车辆的通行,二来因办事需要临时停放的车辆有栖身之所,三来体现了政府为群众办好事、实事、立党为公、执法为民的好作风好形象。虽然难以做到鱼与熊掌兼得,但起码能解决部分停车难的燃眉之急。以上建议谨为个人意见,希望能对政府在交通管理工作中有所帮助,由于本身水平所限,文中难免会有偏颇或错误的地方,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原谅。
问题答复:何伟强委员:您提出的关于“改善市桥城区交通管理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一、非常感谢何伟强委员就改善市桥城区交通管理工作所提出的宝贵建议。市桥城区日趋拥塞的交通状况已引起区委、区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我局亦于今年初根据区领导指示研究制订了“关于缓解市桥城区交通堵塞的方案”(下简称“方案”),并经区政府研究后,正安排相关部门组织实施,现根据该“方案”,结合区市政、交警部门意见就所提及的问题和建议回复如下:1、关于东环路与平康路、西环路与禺山西路平交改造问题。此两平交的改造已纳入我局制订“方案 ”内容,东环路的平交改造工程已纳入近期工作计划,禺山西路平交正由区交警大队先实行交通管制措施的技术改造,待成果出来后再作检讨,以确定下阶段的工作安排。2、市桥大桥的改造已纳入区政府工作计划,并由市政园林局组织实施。目前在区财政资金紧缺情况下,先加强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实施相关加固措施并以最后确定改造方案。何委员提及的有关交通管制措施部分正由区交警大队组织实施,包括限制一切货车、大客车(公交车除外)通行等。至于大桥南往北(包括美丽华西侧道路)限制直行及左转措施有待新措施实施后再检讨确定(主要考虑此措施会加大其它相应路段及平交的交通压力,造成新的堵塞)。3、有关解决停车难问题已纳入我局制订的“方案”内容,并按远近结合的原则组织实施。近期,主要实施:a、在城区东、南、北三方向建设三个临时货车停车场,以解决城区货车停放问题;b、建设城区咪表停车收费系统,以规范路面停车秩序;c、建设光明南路与大西路平交西南侧停车楼,解决该区域停车问题;d、与城区内闲置土地业主协商,将闲置土地转变为临时停车场;e、根据《番禺中心城区停车场规划》制订详细的建设实施方案,并分期分批组织实施等,以力求使城区停车难问题近期得到一定的改善。至于何委员提到的城区道路分时段禁停的建议,有其积极的意义,目前正由区交警大队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以找出解决问题的平衡点。4、关于整治人力三轮车的问题,此问题特具针对性。但由于人力三轮车有其廉价实用的特点,既适合部分低收入人员就业的需要,亦方便货主,因此有其特定的生存空间。况且按法规规定,交警部门对暂扣的三轮车只能作20至50元的罚款处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违章行驶三轮车屡禁不止。虽交警部门一直采取严厉的查扣执罚,仅2003年5月至今就查扣人力三轮车3026辆,机动三轮车4183辆,但仍难从根本上杜绝。今后区交警部门将根据何委员建议进一步完善执法方法,加大打击力度,力求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二、城市交通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建设一个良好的城市交通环境,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的不断努力,同时亦需要广大市民的理解和支持,并从自己做起,遵守各项城管规章制度,只要我们上下一心、共同努力,我们的城市才会变得整洁和美丽。最后,非常感谢您对我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