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内容: | 理 由: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商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门槛可望跨越,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企业参加国外商业展览会,是寻找买家的最有效途径,能够直接与国外客户接触、洽谈生意,还可了解国际同行的产品技术水准。据统计,近几年全球国际贸易有90%是通过展览会达成交易的。一、扶持民企拓展海外市场是政府的职责拓展海外市场是民营企业谋求发展的重要一步。从国家到地方都越来越重视扶持企业到国外参加展览会,国家已出台《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管理(试行)办法》(财企[2000]467号)、《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外经贸部计财发[2001]270号),符合条件的企业可获得展位费50%?70%(不同地区市场)的补贴。2003年,广东省政府出台了《广东省外向型民营企业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对出国参展的企业补贴一定的展位费。有部分地区如顺德也根据当地情况出台政策扶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收到很好的效果。二、我区少数民企赴国外参展,收效良好近年来,我区民营企业参加了包括德国、美国、英国、意大利、日本等10多个国家的专业类或综合类商品展,直接接触海外客户市场,收集信息,改进产品,树立企业形象,效果都比较理想。如东松三雄电器有限公司2004年4月参加德国科隆市国际照明展览会,接触到全球400多个客户,有效地开拓了国外市场;密西雷电子有限公司2004年10月参加了德国纽伦堡国际空调制冷展览会,与国外100多个客户建立了关系,现在已获得了近1000万元人民币的定单,该公司已确定明年继续参展,而且要进品牌馆,增大展出面积。三、区政府对民企赴海外参展扶持不够我区许多民营企业都希望通过参加国外商业展览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但由于一次参展费用(如展位、人员出访、展品运输、展位装修、聘用翻译人员等费用)往往超过10万元人民币,对于中小民企来说是一笔不小数目。虽然近年能拿到国家的一些展位费补贴,但企业要支付的费用仍然很大,许多民营企业本来资金就短缺,在得不到地方政策扶持的情况下,走出国门的步伐就显得相当犹豫和迟缓。因此,真正决定参展的企业不多,总体来说未走出拓展海外市场的“瓶颈”。2004年我区民营企业出口总值仅为3.7亿美元,仅占全区出口总值的6%。与邻近地区顺德、中山相比差距明显。办 法:为了配合区政府“坚持工业强区战略,大力推进番禺工业化进程”的总体思路,充分利用国家、地方的扶持政策,鼓励我区民营企业走出国门,做大做强,针对我区的实际问题,参照附近地区出台的相关措施,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一、由区政府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如经贸局、外经贸局,国际及国内中介组织如贸促会、工商联、厂商会等,成立“番禺区民营企业拓展市场协调办公室”,整合内外各方资源,形成一股具有综合发展和战略考虑的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和发动民营企业参加国外展览会,积极推介番禺产品,有效宣传番禺,提高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二、区政府在财政拨款上定一个比例,设立“扶持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资金”,补贴50%的人员机票、标准住宿费用,补贴企业参加国外展览会的70%展位费,提高企业到外国参展的积极性,降低企业开拓市场的成本。三、在组织企业赴国外参展方面要统筹考虑。区政府和各行业商会、协会、境内外中介组织,要共同研究商讨参加境外展览会的计划,制订具体内容。既要有全区拓展海外市场的全面计划,亦应有拓展具体地域展览会的长远考虑,不断扩大成果。四、加强对海外市场的调查研究,选准适合我区民营企业商品出口的区域展览会,如德国的电器展、东南亚的服装展和食品展。做到有的放矢,建立稳固的市场。 |